郭圖很是精明,很快就發現了這種變化,接著說:“張帥過慮了,大將軍乃萬民之上,豈會言而無信,做此自毀名譽之事?大將軍自會告之天下,並履行其諾言,以為表率。”


    “今大將軍剛剛擊敗公孫瓚,手裏仍有近十萬大軍,張帥率軍而來,與大將軍交戰,公孫瓚已敗亡,此戰不論勝敗,張帥必是損失慘重,又是徒勞,屆時大將軍再想想黑山數十萬老幼,何等淒慘?”


    “若張帥投靠了大將軍,與大將軍免於一戰,對誰都有好處,張帥又得常山,也能安置大軍與數十萬百姓,此乃大善。”


    原本郭圖承諾為張燕安置黑山百姓,如今又說張燕當了常山相,可自行安置百姓,他不知不覺中,放低了條件。


    張燕眼睛一亮,這就是說,隻要投靠袁紹,袁紹就把常山交給他,他甚至可以保留軍隊與百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就有了常山一塊地盤,不用擔心袁紹虧待他和手下一幫渠帥。這個太有誘惑力了,張燕很難不動心。


    “此果真是袁公之意?”


    郭圖微微笑了笑:“大將軍派我前來,我自然能代表大將軍,做此承諾,張帥放心。”


    張燕沉默了一下,這才給了個迴複:“使者所言之事,過於重大,我手下渠帥眾多,需些時日,才能做出決定。”


    “張帥所言,我自然理解,張帥不急著決定,當再三思慮才是。”


    郭圖心裏樂開了懷,張燕答應自然更好,如果不答應,那就耗些時日,等袁紹把陳炎給擊敗,那時張燕獨木難支,不撤也得撤。


    兩人又聊了些細節,郭圖才告辭而去。雙方營寨距離不過幾十裏,快馬一天都夠兩個來迴,郭圖也無須在黑山軍營中留宿。


    郭圖離開黑山軍大營,向袁軍營寨而去。途中,他的馬匹快速奔馳,他沒有注意到,在他的後麵,有一個人正看著他的背影慢慢遠去。


    此人正是郭嘉,他在路上大老遠聽到馬蹄聲,就躲了起來,結果發現過去的竟是郭圖。


    郭嘉與郭圖都是潁川陽翟人,祖上應該有點關係,兩人也熟得很。當年,郭嘉北上鄴城,想投靠袁紹,就找了郭圖這層關係,後來事情沒成,他就離開了鄴城,去了青州。


    郭嘉看了看郭圖來的方向,正是張燕營寨所在的方向,便猜了個大概,想必郭圖是作為袁紹的使者,去見張燕,隻是目的又是什麽呢?郭嘉機智,很快就明白了,那就是勸張燕退兵。


    這下就有點麻煩了。郭嘉此行也是去見張燕,他的目的與郭圖正好相反,勸張燕進軍易京,跟袁紹幹架。張燕此前曾答應過郭嘉,就算公孫瓚完了,兩家也要合起來與袁紹對戰。可是,他知道張燕未必會守信,所以他才打算再來一趟,卻不曾想,袁紹也派人來。


    對於張燕而言,袁紹乃四世三公,實力強盛,威名遠揚,遠非陳炎所能比。更重要的是,袁紹能給出條件比陳炎更優厚。


    郭嘉覺得自己不能草率,沉思了一番,也慢慢地想到了應對之策。他笑了笑,又騎馬向張燕營寨而去。


    進入黑山軍營寨,郭嘉被士兵帶去見張燕。張燕也是疑惑,袁紹的使者剛走,陳炎的使者就來了,看來,自己還真是個香餑餑,誰都想爭取一番。當然,對於郭嘉的來意,他也心知肚明。


    “見過張帥,恭喜張帥打下北平,進軍易縣,”郭嘉先行了個禮,又做出惋惜的表情:“隻可惜,易侯已敗……”


    “是呀,我終是晚了一步,聽聞青州牧仍在易京抵抗袁紹?”


    “正是,易侯敗了之後,本可逃生,但易侯英雄一世,豈會逃跑?我主繼承易侯遺誌,收攏了些士兵,在易京中再建一道防線,加以堅守。”


    “可袁紹兵力雄厚,又挾勝而擊,青州牧如此堅守,能守得住嗎?”


    “怎麽守不住?袁紹固然兵力雄厚,但大軍久戰,早已疲憊,不瞞張帥,袁紹就曾派使者來見我主,提出讓我主歸降於他,還稱願任命我主為衛將軍,進封侯爵,哼!若他能擊敗我主,又豈會派使者來?”


    “什麽?竟有此事?”張燕一聽,臉色瞬間變得跟豬肝似的。他並不是驚訝於袁紹派使者去勸降陳炎,而是氣憤於袁紹給陳炎開出的條件。


    他和陳炎同樣是袁紹要拉攏的對象,他堂堂一黑山渠帥領袖,手握十餘萬大軍,治下數十萬百姓,今又率十萬大軍至此,袁紹隻給了小小的鎮北將軍。陳炎總兵力不過一兩萬,在易京就幾千兵力,袁紹竟給出衛將軍的官職,比他這個鎮北將軍要大好幾級。


    原來,早在沒進黑山軍大營時,郭嘉就在想,郭圖來見張燕,究竟能提出什麽條件?很快他就想到了,官職爵位肯定是不可少的,而袁紹能給的官職,無非是四鎮或四征之類的將軍,再外加封侯。


    於是他就故意說,袁紹為了拉攏陳炎,承諾衛將軍的官職,比張燕的官職大,以引起張燕的不滿。


    果然,張燕越想越氣,袁紹真是欺人太甚,真是把老子給看扁了,老子哪裏比不上陳炎。他瞪大雙眼,手裏下意識地握緊成了拳頭,露出一副要吃人的表情。片刻,他稍稍放鬆,又問:“那青州牧有沒有答應?”


    “當然不答應,袁紹不過忌憚我主,才提出這麽高的官職,以誘惑我主歸降,若我主真歸降,屆時還不是任由他擺布,他根本就不需要兌現承諾,再說他又有什麽權力為我主封官,今陛下在許都,就算他上表,陛下又如何會答應?我主又豈會看不出他的陰謀?”


    “張帥難道不記得,韓馥、呂布之事乃前車之鑒?當年韓馥舉鄴城歸降袁紹,袁紹反手逼死韓馥,呂布亦投靠他,他卻逼呂布率軍與張帥交戰,以消耗呂布的兵力,還派人刺殺呂布。有此等之事在前,就算袁紹實力再強,誰也不敢投靠,否則必是死路一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雲並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