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京缺陷明顯,已為敵軍所知曉,隻怕難以堅守,易侯可曾想過,放棄易京,退迴涿郡,以求一線生機。固然袁紹會乘勝追擊,但也緩了不少時間。”


    公孫瓚在這裏囤積了幾百萬石糧,就表明他固守易京,已不能退。就算想退,這些糧草怎麽辦,他也無糧草養軍。郭嘉自然明白這點,他隻是故作不知。


    公孫瓚又搖了搖頭:“我築易京,囤積百萬石糧食,全身家當都在於此,若仍堅守不住,退了又能如何?不過苟延殘喘而已。”這話表明了他固守易京的決心,如果易京失守,他也敗亡了。或許正是這種決心,才讓他堅守至今。


    “若易侯錢糧充足,為何不多招募些士兵呢?”


    “我麾下軍民已有十萬,河間、涿郡兩三成人口皆在於此,我還上哪招募士兵去?”言下之意是說,他據河間幾個縣和涿郡,已經征兵征到極限了,壯丁全在這,已是再也征不出兵了。


    “郭從事乃智謀之事,不知可否為我想個計策?”


    郭嘉想了想,按他的看法,袁紹已想到對付易京的辦法,易京不再有優勢,也不可守,就該盡快撤退。可公孫瓚剛剛就說了,不可能再退。這麽一來,他也沒辦法了。


    公孫瓚看到郭嘉不說話,也不再勉強,就問:“對了,此次前來,想必還有事吧!”


    “奉我主青州牧之命而來,確有幾件事。”


    “請說。”


    “我主率軍奇襲敵軍,又兩次攻破彎角渡,斷敵軍糧道,但此小打小鬧,終影響不了大局,也無益於扭轉戰場局勢,故我主希望向易侯借點兵,以擴充實力,屆時會有更大的用途。”


    “借兵?”公孫瓚感到疑惑。


    “正是,易侯有數萬大軍,以易京的防線,敵軍攻打易京時,也是步步推進,易侯防守時,兵力又施展不開,有些兵力顯得多餘,不如交由我主指揮,我軍率軍騷擾敵軍側翼,如此亦能緩解易侯的壓力。”


    “這……我麾下士兵士氣不振,隻怕難當大任呀。”


    公孫瓚這話有推脫之意,卻也是實情,他的軍隊被困易京,又連連敗北,士氣不振。一旦出了易京,必不是袁軍的對手,否則他早就出兵了,何必等到現在?


    “無妨,我主自有應對之策,必能為易侯牽製袁紹大軍。”


    公孫瓚想了想,便有了決斷:“好吧!我願調五千兵力給你主,我遇難之時,你主率軍來援,我已是十分感激,借之事就不提了,這五千兵力日後就歸你主了。”


    這時代的軍隊,是可以當成禮物送來送去的,公孫瓚心知,這兵借出去了,多半有借無還,既如此,還不如直接送了,博得一個好名聲。要是自己過不了這一關,這士兵不是死了就是歸了袁紹,還不如給了陳炎,說不定還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郭嘉心裏大喜,也不扭捏,就行了個禮:“如此更好,多謝易侯,我主必不會辜負易侯所望,隻是……我主沒糧草養軍,且兵器缺乏,還得易侯資助一二。”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放心,我調撥幾萬石給你主便是,兵器也給你一批。”該豪爽時,公孫瓚也不扭捏。


    “多謝易侯……還有一事,我主正計劃再從渤海調五千大軍過來,助易侯堅守易京,隻是行軍路線經過河間,隻怕不可取,我主有意從渤海走水路,經涿郡,到易縣來,還請易侯行個方便,讓我軍在涿郡通行。”


    “好,你主果然仗義,沒問題。”公孫瓚聽了大喜,雖然他知道陳炎的軍隊進入涿郡,會給他帶來一定的危險,但當前形勢至此,他也顧不了許多了。


    郭嘉心中狂喜:“多謝易侯,我主謀劃從渤海走水路到涿郡方城縣,再走陸路到易縣,易侯可知會方城縣縣令予以配合。隻要易侯再堅持一兩個月,我主援軍必會到達,屆時大有可為。”


    “好,我必堅守下去。”公孫瓚似乎又看到了生機,一口答應了下來。


    郭嘉心裏樂開了懷,幾件事輕輕鬆鬆地就搞定了。隻要水路通了,這事情就好辦了。此時,他心裏暗暗佩服陳炎,當初提出這走水路的辦法,真是妙呀。


    “對了,可知黑山軍的情況?”郭嘉主要的事情辦完了,隨口又問。


    “袁紹派幾萬大軍駐於中山北平城,擋黑山軍,若張帥不攻下北平城,也過不來,張帥雖是能人,但黑山軍戰力不強,隻怕短期內,亦難攻破北平。”


    “原來如此。那黑山軍兵力如此雄厚,為何不分兵而進呢?”


    “黑山軍戰力不強,若分兵,反容易被各個擊破。”


    郭嘉點了點頭,別人的事,他不知情況,也懶得操心。很快,他就請辭了,率著公孫瓚給的五千步兵,押送七八千石糧,離開易京。公孫瓚是答應送幾萬石糧,隻是五千兵力押送不了太多糧食,也隻能先帶走押這些糧石,押糧用的板車也由公孫瓚提供。


    郭嘉進出於易京北麵,袁紹攻的是南麵,袁軍雖可能有斥候在活動,但郭嘉也顧不了許多。


    陳炎看到郭嘉帶迴五千士兵和糧草,可是樂壞了。他把騎兵都給趙雲,讓典韋率步兵。至於糧草,這簡單,通過渡口將其送到淶水對岸去,讓步騭找個地方先藏起來。袁紹的軍隊幾乎不會涉足到淶水對岸,也安全得很。


    典韋看著公孫瓚給的這些士兵,一陣吐槽,難怪公孫瓚老打敗仗,看這些士兵的精神麵貌就知道了,個個無精打采。不過,這些士兵年紀大多三十左右,都是些老兵。


    原來,公孫瓚也有他溫情的一麵。八年前,袁紹為引黃巾軍攻公孫瓚,主動把渤海讓給公孫瓚。公孫瓚一到渤海,就遇到幾十萬黃巾軍進犯,一場大戰之下,他率軍擊敗了黃巾軍,也因此揚名天下。


    這些士兵也是當年公孫瓚擊敗黃巾軍時,收攏的降兵。也就是說,這五千士兵大多都是冀州渤海郡人或青州人,那都是陳炎的地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雲並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