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楷仔細一想,陳炎所說也有些道理,但他也有他的想法,他進一步勸說:“州牧之言,並非無理,但我有辦法解決。”


    “哦,不知是什麽辦法?”


    “第一,關於兵力問題,據我所知,州牧手裏有騎兵,至少有兩千兵力,隻需出騎兵即可,兩千騎兵,戰力可抵上萬步兵,亦是很大的助力。且易侯早在年中時,就派大公子前常山,向黑山張燕求援,因需囤積糧草,張燕於春季才進兵,有張燕和州牧的兵力,擊敗袁紹大有可為,屆時還可反擊冀州。”


    “第二,既出騎兵,路途遙遠就算不上了,從南皮到易京不過四五百裏的路途,至於糧草,那就更不是問題了,易侯請州牧出兵支援,自然願意承擔糧草供應,易侯早有準備,易京就囤積了兩三百萬斛糧食。”


    陳炎一聽,嚇了一跳,兩三百萬斛?這田楷沒有說錯?在漢代,斛和石是相通的,那就是說,易京有三百萬石糧。公孫瓚哪來的那麽糧食呀?這些糧食都夠公孫瓚養軍十年了。


    要知道,陳炎治下含渤海、琅琊在內,百姓隻有百來萬,兵力近兩萬,東平陵的糧倉一般糧食儲備不過四五十萬石,下麵各郡縣每縣都有存糧儲備不足萬石,合起來也隻有百來萬石。


    陳炎一直以為,公孫瓚不擅長治理地方,又丟了幽州後方,長期困守易京,隻控製易京附近地區,糧食隻會越來越少,隻能靠搶來維持下去。


    卻沒想到,正是靠搶,公孫瓚也能囤積如此一筆巨糧。他到底是怎麽搶到的?多半是把人往死裏麵搶,雁過拔毛,真他媽的不給人活路,也難怪劉虞乃至閻柔、鮮於輔等,個個都恨他。


    田楷絲毫沒有意識到,他無心的一句話,讓陳炎心中起了波瀾。


    陳炎突然想到,如果袁紹擊敗公孫瓚,這些糧食就會落入袁紹手中,那袁紹發了,就算再招募十幾二十萬大軍,也不在話下。想到這裏,他坐立不安起來,不行,這兵必須得出。就算不是為了公孫瓚,他也不能讓這麽一批巨糧落入袁紹手中。


    田楷接著說:“第三,渤海雖是州牧剛據,但……”


    “田將軍。”陳炎打斷了田楷的話,拍拍胸脯:“這兵……我出了,我絕不能坐視易侯遇難而不理。隻是,具體出兵多少,怎麽出,我還待與手下諸臣諸將,商議一番,才能決定。”


    田楷還想著要好好說道說道一番,卻沒想到陳炎突然就答應了,一時難以相信:“真的?”


    “自然是真的,如此大事,豈是兒戲?我既然說了要出兵,那肯定是要出的。”


    田楷大喜:“州牧仁義,我代易侯感謝州牧!”他又向陳炎行禮,這次陳炎並沒有扶他,生受了這禮。


    兩人又談了些具體的戰況和細節,陳炎大致知道易京如今是怎麽個情況。隻是,對於張燕出兵,公孫瓚居然沒有包下糧草,倒讓陳炎感到驚訝。


    想必是黑山軍出戰時,總喜歡帶些無關人士來壯大聲勢,順便蹭飯。公孫瓚要是答應了承包下糧草,那得吐血不少。看來,這公孫瓚也是摳門加吝嗇,大難臨頭,還計較這些糧食。


    聊完之後,陳炎送給田楷一件白疊衣,打發他迴客棧住著,等他的消息。他又把郭嘉、杜襲、張合、步騭等人召集過來。


    “諸位,寒冬之季,本不該叨擾你們,但事情重大,不得不召集你們過來……公孫瓚派田楷來東平陵,稱易縣戰事不利,向我求援,希望我能出兵支持於他,我已然答應,至於這兵要怎麽出,心中仍舉棋不定,諸位就與我一起想一想。”


    “看來易京之戰,對公孫瓚極為不利,隻是州牧答應那田楷要出兵,是不是有些草率了?”郭嘉了解陳炎的性格,陳炎一般謀而後定,而不是定而後謀。


    “奉孝,你有所不知,今日田楷說,公孫瓚在易京屯糧有兩三百萬石,若這批糧食落入袁紹手裏,那我還活不活?所以,這兵肯定是要出的。”


    “什麽?”果然,郭嘉一聽,兩眼睜得跟鈴鐺一樣,杜襲、步騭、趙合等無不目瞪口呆。


    郭嘉不相信:“那田楷該不是信口開河吧?”


    “我仔細觀察過他的表情,不像是假話,他應該是無意中說出來的。這數據可能誇大,但公孫瓚多半糧食確實不少。你們說,這兵我該不該出?”


    “若公孫瓚真囤積了這麽多糧,那肯定不能讓這些糧草落入袁紹手中,冀州人口多,可不是幽州能比,有了這些糧草,招募十萬大軍也是綽綽有餘。”


    “可是,公孫瓚究竟是怎麽囤積這麽多糧食的?”問這話的是步騭,這似乎超出了他的認知。


    杜襲笑了笑:“這倒不難解釋。”


    “哦,子緒知道公孫瓚是怎麽囤積的?”郭嘉問道,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著杜襲,準備聽他的解釋。


    “公孫瓚每年都搶糧,他又屯兵易京不出,可保證糧食耗損最小,再加上他幾乎不治理地方,沒有大的支出,糧食進項多,支出少,時間長了,慢慢積累,自然就越來越多。”


    杜襲這話一說,眾人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過來,原來是這麽個道理。


    公孫瓚屯兵不出,損耗極小。袁紹大軍長途跋涉,糧道數百裏甚至上千裏,押運糧草需征用大量民夫,途中自然損耗不說,光這些民夫就吃了不少。所以,袁紹消耗糧食的速度要遠遠大於公孫瓚。


    至於杜襲口中說的不治理地方,沒有大的支出,那就更好理解了。在地方治理上,無數官吏需要發放俸祿,天災人禍之時需要錢糧賑災,官道需要維修等……


    就以陳炎為例,他辦書院和蒙學需要大量錢糧,三個港口、船塢和戰船建造需要大量錢糧,開墾土地和收攏流民也需要大量錢財。陳炎治下每年糧稅六十多萬石,外加造紙作坊、鹽場等產業收入,有七成左右用在各類財政支出上,養軍隻占不到兩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雲並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