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此人與孫賓碩有往來,兩人經常一起酗酒,孫賓碩偶爾喝得酩酊大醉,還誤了衙署之事。若不是他,孫賓碩或許也不會走了。”


    “哈哈哈哈!”陳炎突然覺得國淵比他還小心眼,他都不計較這事了,國淵卻還惦記著:“子尼,孫賓碩並非三歲幼兒,豈會受他人控製?他離開東平陵,是他自己的決定,又豈能怪他人?”


    國淵一聽,也知道自己有點斤斤計較了,連忙拱手行禮:“還是國相大度。”


    “不過,此人倒是有些不凡,不如咱們上去搭訕一番,隻是,你切勿泄露了我的身份,隻當你我是朋友。”


    陳炎和國淵大步跨進酒樓,坐在那人的對麵。


    國淵先來一句諷刺:“郭先生,你隻獨自一人喝酒?看來除了孫賓碩,你在東平陵也沒有什麽朋友。”


    那人喝下酒杯,打量了陳炎一番,又點了點頭,似乎在讚許陳炎的氣質。


    “我與孫賓碩不過是酒肉之交而已,平日隻是聚在一起喝酒,無其他交情。”


    “你……孫賓碩好酒好菜請你,如今他離開了,你卻在背後如此說他?”


    “國先生,如若我沒記錯的話,你我隻見過三次,你再想想,每次你見到我時,我是不是都在和孫賓碩喝酒,豈不就是酒肉之交?孫賓碩得你引薦,在東平陵為官,而後又悄然南下,那是他的決定,與我何幹?”


    陳炎插了一句:“哈哈哈哈,先生姓郭?”他插嘴了,國淵隻好欲言又止。


    “正是。”他卻不問陳炎的姓名。


    “賓碩乃青州名士,當年因救趙岐而得仗義之名,世人稱之,他在東平陵朋友不多,卻與先生相交,視先生為友,那先生可知他又為何離開東平陵呢?”其實,陳炎並不怎麽關心孫嵩為什麽會離開東平陵,隻是他總覺得眼前此人有些不凡,有意搭訕,就找了個共同話題。


    “孫賓碩離開東平陵,國相不是心知肚明嗎?”


    “你……竟知道我是濟南相?”陳炎倒還能平靜如常,國淵則臉色大變,他和陳炎出來,為了不引人注意,身邊隻有幾個士兵藏於暗處。他正想把士兵召來,陳炎打了個手勢攔住了他。這裏是東平陵,是他的地盤,又何必草木皆兵?


    “國相剛才雖沒報姓名,但國先生言語中對國相頗為尊敬,我自然猜得出來。”


    “先生恐怕並非泛泛之輩,不知先生大名?”自己的身份被人家一眼看穿了,陳炎不得不重視此人。


    “郭嘉郭奉孝!”


    “你竟是潁川郭奉孝?”陳炎愣住了,他倒不是驚訝於郭嘉的身份,而是驚訝於郭嘉會出現在這裏。


    “原來國相也聽過我的名字,慚愧!”


    “久聞先生才智,卻不想在東平陵能見到先生,是以感到驚喜。對了,不知奉孝為何會在東平陵?”陳炎不再稱郭嘉為先生,而是改稱字,以便拉攏兩人之間的關係。


    他隻據一國之地,手下文臣武將也越來越多,唯獨還缺少像郭嘉這樣的頂級謀士。如今,郭嘉就在他眼前,他不想拉攏才怪呢!


    “我本欲遊曆天下,以漲見識,可當今之世,到處都有戰亂,我去了趟冀州,然冀州亦是戰亂頻繁,後又聽聞青州穩定了些,就來青州轉了轉。”


    陳炎一聽這話,心裏暗笑,要不是他知道些曆史,還真被郭嘉給騙了。天下戰亂,青州最亂,要是想避戰,郭嘉就不會來青州了。郭嘉應該是去鄴城找工作,去了之後與袁紹看不對眼,就離開了冀州。至於郭嘉來到濟南東平陵,莫不是為了投效自己?雖然陳炎覺得自己有些自戀,但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哈哈哈哈,那奉孝可真是來對了,我平定濟南境內流散各地的黃巾賊和土匪,又收攏百姓,行屯田之策,使濟南民生得到恢複,在對外戰事上,我連續擊敗臧洪、袁紹等,維護了濟南的穩定,不日我將出兵齊國,一旦攻占了齊國,我便可以率軍南下,平定青州指日可待。”


    陳炎先是自吹自擂一番,然後就開口招攬郭嘉:“今奉孝在此,我不過路過,卻覺得奉孝氣質不凡,故而上前搭訕,此乃機緣巧合,看來我與奉孝有緣。潁川乃人傑地靈之地,奉孝亦是才華橫溢,尤以謀略見長,我願以高官厚祿相待,隻希望奉孝能留在東平陵,為我效力,不知奉孝可願意考慮一二?”


    “哈哈哈哈,國相倒是爽快。”郭嘉喝了一口酒:“不知國相所說的高官厚祿……是指多高的官,多厚的祿?”


    陳炎一陣愕然,高官厚祿泛指他會厚待郭嘉。這時代的名士重名,直接問利益的,還是比較少見。他想了想,就迴答:“將來我必會全據青州,若舉奉孝為別駕從事,秩三百石,你看如何?”


    郭嘉微微一笑,卻沒有說話。


    陳炎心裏一咯噔,莫非郭嘉不滿意,嫌工資少,他略想了一下,又說:“奉孝之才,天下無出其右,自然是看不上這官職與俸祿,但奉孝也得為我著想才是,今我隻據一國,手下最大的官職俸祿便是三百石,我給奉孝的官祿已是最高了,若我再承諾奉孝更高的官?,隻怕手下之人不滿,造成手下人離心離德,那恐怕就不好了。”


    郭嘉搖了搖頭:“我非關心俸祿,隻是國相聽聞我有才,便延請於我,是否顯得有些草率了?我聽國相曾發舉賢令,招來之人都一一考核,才能為國相所用,國相難道不想考核於我嗎?”


    “奉孝之才,我早已耳聞,尋常考核,如何能入得了奉孝法眼?”


    郭嘉又搖了搖頭,轉變了話題:“當前形勢,袁紹與公孫瓚大戰,爭奪青州兩年多,致使平原民生凋敝,最終不得以各自撤出青州。國相趁其兩人疲憊之時,突襲濟南,而後又利用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左右逢源,迫使公孫瓚退出青州,袁紹在青州也隻據小小的齊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雲並收藏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