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袁軍撤退,追擊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南相謬讚了,我入軍不久,憑些許功勞中,受冀州牧重任,已是萬分榮幸。若論勇猛,冀州牧手下有顏良將軍、文醜將軍以及韓將軍等名將,哪輪得我?”
“張將軍過謙了,顏良、文醜不過有點武藝勇而已,不堪大用,至於韓榮……年紀大了,在軍中也待不了幾年,以我看,袁紹軍中,你便是頭號大將,其餘皆碌碌無為。”
“陳炎,你敢辱我?”韓猛氣得臉都扭曲了。
“我不過是講了個事實而已,韓榮,你老了,別占著坑廁不拉屎,趁早迴去向袁紹告老還鄉,給張將軍這樣的年輕人讓個位,別擋住張將軍的前程。而且還能保住威名,否則將來戰敗於戰場之上,聲名可就保不住了。”
“你……你……”韓榮怒不可遏,正想上前,張合連忙攔他:“將軍,此不過是敵軍的離間之計,你何必在乎?”
韓榮氣唿唿地,總算忍住沒衝上去。
張合看到韓榮被挑撥變得不冷靜,就自己上來:“今日濟南相率軍列陣,難道隻為挑撥離間嗎?”
“非也,我是來告訴你們,你們該退兵了, 以免敗在我手裏。”
“濟南相真是狂妄,你大軍雖到,但亦不過隻有千餘兵力,我大軍仍有兩千戰力,豈會敗給你?”
“哈哈哈哈,你數千兵力,還打不過仲從幾百士兵,如今兵力折損過半,還能再戰否?再者,難道你不想知道我為何會率軍來支援朝陽嗎?”陳炎暗指他已經擊敗了袁譚。
張合並沒有得到消息,卻隱隱已經猜到了,袁譚大軍已經吃了敗仗,說不定齊國都被占了。真該死,隻是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戰場竟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更讓張合惱火的是,袁譚吃了敗仗也不派人來說一聲。
隻是,此刻張合也不能認慫,就假裝不知:“你大軍前來,我唯有迎戰,至於你如何而來,與我何幹?你若戰便戰,何必來此饒口舌?”說完,張合朝韓榮打了個眼色,兩人轉身離去,顯然他怕陳炎說出袁譚兵敗之事,影響到軍中士氣。
陳炎自然明白張合想掩蓋什麽,哼!他偏不讓張合得逞。兩人還沒迴到陣營,陳炎便扯大嗓門高喊:“張合,實話跟你說我,數日前,我在鄒平縣攻破袁譚數千大軍,你已是孤立無援,還是快撤兵吧!”
他這一喊,張合還好,韓榮臉色大變,一些最靠前的士兵也聽到這話,頓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張合沒辦法,隻好加快腳步,迴到自己的軍營,做出防守的姿勢,以待濟南軍攻來。
陳炎就更不會進軍了,他兵力太少,與敵交戰,隻會偷襲。如果沒有偷襲的機會,他寧願不戰。這種正麵進攻,就算擊破敵軍,也會損失不少。雙方對峙了半個時辰,誰都沒有主動進攻,最後各自收兵迴營。
迴到營中,韓榮和張合急著商議對策。
“張將軍,那陳炎說,大公子已經戰敗,你以為此言是否可信?或許他是在嚇唬我們。”
張合搖了搖頭:“多半是真的,我大軍攻朝陽已有月餘,陳炎一直都沒有出兵支援,自然是因為他要防範大公子,今他援軍到了,表明後方無憂,大公子多半已經敗了。”
韓榮眉頭緊皺:“這怎麽可能?大公子兵力至少有五千之數,兩倍於敵,怎麽敗得如此之快?”
張合咳了幾聲:“陳炎此人實是不容小覷,咱們……亦是數千兵力,不也是打不過敵軍數百人嗎?”
韓榮一聽,頓時老臉通紅。是呀,自己四千大軍從冀州出發,兵力五六倍於敵軍,不也照樣攻城不下嗎?如今敵軍援軍到達,就更攻不下了,迴去都不知道怎麽跟袁紹交代。
張合提議:“將軍,今我大軍攻破朝陽城已是不可能了,還是撤退兵吧?”
韓榮歎了口氣:“我大軍久攻朝陽不下,士氣已是不可用,齊國戰局亦是如此,我大軍不撤也不行了!明日引軍撤退,我在前麵引軍,你斷後。”
“好!”
韓榮下令,大軍連夜收拾東西,淩晨之時,東西收拾得差不多了,袁軍開始撤退。朝陽城距離渡口不過十幾裏路,最多一個時辰就能撤到渡口。
韓榮之所以選擇晚上收拾東西,淩晨撤退,是為了防備濟南軍的追擊。濟南軍的斥候得知消息,再迴傳消息,會因為晚上而有所延誤,等到得到確切消息時,已是為時已晚,袁軍已經走遠了。
然而,陳炎早料到袁軍會引軍撤退,自然不會放鬆警惕。袁軍開始撤退後,陳炎留高順鎮守朝陽城,他和潘璋率一千大軍追擊。
此時,天已微亮,潘璋率濟南軍追上袁軍。他二話不說,便發動了攻擊,率軍如狂風般席卷而來,殺向袁軍。張合看到被敵軍追上,早有準備,他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指揮著袁軍迎戰。
雙方士兵迅速糾纏在一起,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中,隻見血肉橫飛,戰況異常激烈。
戰場上,雙方士兵都拚盡了全力,袁軍是為了逃命而戰,濟南軍也不願意放棄最後的殺敵機會。
潘璋和張合在軍中相遇,兩人單挑了起來。張合手持長槍,氣勢逼人,他先下手為強,長槍一抖,衝向潘璋,直取其心窩。潘璋長刀揮舞,格擋開來。
兩馬交錯,兵器相擊,火星四濺。張合想盡快擺平潘璋,一招又一招地攻向潘璋,逼得潘璋連連後退。潘璋心中吃驚,想不到敵將如此厲害,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慌亂。他也是沉著冷靜,應對張合的攻勢。
雙方你來我往,戰得難解難分。打了三十多個迴合,張合越戰越勇,潘璋慢慢心生怯意。
雙方大軍戰了半個時辰,袁軍雖然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張合勇猛無敵,士兵得到激勵,仍是抵住了濟南軍的猛烈攻勢。
潘璋看到戰不利,自己也無法擊退張合,知道再戰下去也沒有意義。他連續後退幾步,擺脫張合,然後下令鳴金收兵。
看到敵軍撤退,張合也鬆了口氣,率軍繼續撤退。
“張將軍過謙了,顏良、文醜不過有點武藝勇而已,不堪大用,至於韓榮……年紀大了,在軍中也待不了幾年,以我看,袁紹軍中,你便是頭號大將,其餘皆碌碌無為。”
“陳炎,你敢辱我?”韓猛氣得臉都扭曲了。
“我不過是講了個事實而已,韓榮,你老了,別占著坑廁不拉屎,趁早迴去向袁紹告老還鄉,給張將軍這樣的年輕人讓個位,別擋住張將軍的前程。而且還能保住威名,否則將來戰敗於戰場之上,聲名可就保不住了。”
“你……你……”韓榮怒不可遏,正想上前,張合連忙攔他:“將軍,此不過是敵軍的離間之計,你何必在乎?”
韓榮氣唿唿地,總算忍住沒衝上去。
張合看到韓榮被挑撥變得不冷靜,就自己上來:“今日濟南相率軍列陣,難道隻為挑撥離間嗎?”
“非也,我是來告訴你們,你們該退兵了, 以免敗在我手裏。”
“濟南相真是狂妄,你大軍雖到,但亦不過隻有千餘兵力,我大軍仍有兩千戰力,豈會敗給你?”
“哈哈哈哈,你數千兵力,還打不過仲從幾百士兵,如今兵力折損過半,還能再戰否?再者,難道你不想知道我為何會率軍來支援朝陽嗎?”陳炎暗指他已經擊敗了袁譚。
張合並沒有得到消息,卻隱隱已經猜到了,袁譚大軍已經吃了敗仗,說不定齊國都被占了。真該死,隻是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戰場竟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更讓張合惱火的是,袁譚吃了敗仗也不派人來說一聲。
隻是,此刻張合也不能認慫,就假裝不知:“你大軍前來,我唯有迎戰,至於你如何而來,與我何幹?你若戰便戰,何必來此饒口舌?”說完,張合朝韓榮打了個眼色,兩人轉身離去,顯然他怕陳炎說出袁譚兵敗之事,影響到軍中士氣。
陳炎自然明白張合想掩蓋什麽,哼!他偏不讓張合得逞。兩人還沒迴到陣營,陳炎便扯大嗓門高喊:“張合,實話跟你說我,數日前,我在鄒平縣攻破袁譚數千大軍,你已是孤立無援,還是快撤兵吧!”
他這一喊,張合還好,韓榮臉色大變,一些最靠前的士兵也聽到這話,頓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張合沒辦法,隻好加快腳步,迴到自己的軍營,做出防守的姿勢,以待濟南軍攻來。
陳炎就更不會進軍了,他兵力太少,與敵交戰,隻會偷襲。如果沒有偷襲的機會,他寧願不戰。這種正麵進攻,就算擊破敵軍,也會損失不少。雙方對峙了半個時辰,誰都沒有主動進攻,最後各自收兵迴營。
迴到營中,韓榮和張合急著商議對策。
“張將軍,那陳炎說,大公子已經戰敗,你以為此言是否可信?或許他是在嚇唬我們。”
張合搖了搖頭:“多半是真的,我大軍攻朝陽已有月餘,陳炎一直都沒有出兵支援,自然是因為他要防範大公子,今他援軍到了,表明後方無憂,大公子多半已經敗了。”
韓榮眉頭緊皺:“這怎麽可能?大公子兵力至少有五千之數,兩倍於敵,怎麽敗得如此之快?”
張合咳了幾聲:“陳炎此人實是不容小覷,咱們……亦是數千兵力,不也是打不過敵軍數百人嗎?”
韓榮一聽,頓時老臉通紅。是呀,自己四千大軍從冀州出發,兵力五六倍於敵軍,不也照樣攻城不下嗎?如今敵軍援軍到達,就更攻不下了,迴去都不知道怎麽跟袁紹交代。
張合提議:“將軍,今我大軍攻破朝陽城已是不可能了,還是撤退兵吧?”
韓榮歎了口氣:“我大軍久攻朝陽不下,士氣已是不可用,齊國戰局亦是如此,我大軍不撤也不行了!明日引軍撤退,我在前麵引軍,你斷後。”
“好!”
韓榮下令,大軍連夜收拾東西,淩晨之時,東西收拾得差不多了,袁軍開始撤退。朝陽城距離渡口不過十幾裏路,最多一個時辰就能撤到渡口。
韓榮之所以選擇晚上收拾東西,淩晨撤退,是為了防備濟南軍的追擊。濟南軍的斥候得知消息,再迴傳消息,會因為晚上而有所延誤,等到得到確切消息時,已是為時已晚,袁軍已經走遠了。
然而,陳炎早料到袁軍會引軍撤退,自然不會放鬆警惕。袁軍開始撤退後,陳炎留高順鎮守朝陽城,他和潘璋率一千大軍追擊。
此時,天已微亮,潘璋率濟南軍追上袁軍。他二話不說,便發動了攻擊,率軍如狂風般席卷而來,殺向袁軍。張合看到被敵軍追上,早有準備,他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指揮著袁軍迎戰。
雙方士兵迅速糾纏在一起,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中,隻見血肉橫飛,戰況異常激烈。
戰場上,雙方士兵都拚盡了全力,袁軍是為了逃命而戰,濟南軍也不願意放棄最後的殺敵機會。
潘璋和張合在軍中相遇,兩人單挑了起來。張合手持長槍,氣勢逼人,他先下手為強,長槍一抖,衝向潘璋,直取其心窩。潘璋長刀揮舞,格擋開來。
兩馬交錯,兵器相擊,火星四濺。張合想盡快擺平潘璋,一招又一招地攻向潘璋,逼得潘璋連連後退。潘璋心中吃驚,想不到敵將如此厲害,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慌亂。他也是沉著冷靜,應對張合的攻勢。
雙方你來我往,戰得難解難分。打了三十多個迴合,張合越戰越勇,潘璋慢慢心生怯意。
雙方大軍戰了半個時辰,袁軍雖然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張合勇猛無敵,士兵得到激勵,仍是抵住了濟南軍的猛烈攻勢。
潘璋看到戰不利,自己也無法擊退張合,知道再戰下去也沒有意義。他連續後退幾步,擺脫張合,然後下令鳴金收兵。
看到敵軍撤退,張合也鬆了口氣,率軍繼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