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是夜,突然狂風大作,一陣陰氣破窗而來。
一尋常人家堂屋之中,大喇喇坐在桌子之上,斜側著身子,支著一腿,蕩著一腿,時不時還飲兩口小酒、吹幾聲流氓哨,沒個正型的,可不正是倪修嗎?
隻見她兩側各有一人坐於座上,此刻已然被陰風所擾,汗毛立起,冷汗直流,渾身顫抖得跟篩子似的,還拚命捂著嘴不敢出聲。
陰風刮了半天都不見鬼影。倪修也不急,就這麽等著。邪物都是一個套路,得先把人嚇得心神渙散,趁人陽氣薄弱之時才會出手。
果然,不多久,連她都覺得身邊兩人快被嚇得魂歸西天時,一道邪風撲開了正門,一道身影赫然立於門下。
頓了一頓,那身影突然飛速飄至她們身前,毫無預兆地逼近,在視覺上確實有些嚇人。
“裝腔作勢!雕蟲小技!”倪修在心中給出一個中肯的評價。
然而……心中話音剛落,就見身旁兩人齊齊栽倒地上,生生被嚇暈了過去!倪修扶額,這般打她的臉真的好嗎?
她橫在桌上抖著二郎腿,打量那身影:書生模樣的裝扮,頭戴生津帽,身披繡羅袍,雖是怨鬼但五官周正,一副溫潤得體的表情,想來生時家境、涵養都是不錯的。
那鬼書生立於三人身前,無視倪修,隻盯著地上那兩個暈過去的人看,硬是將兩人看得被周身寒氣激醒才慢悠悠地張口:“我出上聯,爾等來對。”
說完報了上聯道:“龍燈上廟晃晃次。”
身旁兩人乃是一對農家母女,沒讀過書,不識幾個大字,白日裏女兒浣衣時不慎跌入湖中,本能唿救,母親一時心急,痛唿“我兒”。二人皆是說了話才被倪修忽悠著誘邪物來了,哪裏會對什麽對子?
倪修也是頭大,心道:“什麽騷操作?這鬼書生莫不是讀書讀傻了,傻死的?”她向來對這些詩詞歌賦文章無感,興致上來時偶能吟上些旁人作的詩應應景、助助興,叫她自己來作是死也作不出來的。
那鬼書生見三人皆不說話,微慍,對著中間的倪修道:“你來!”
一瞬間,倪修仿佛看到了姬家的那個老學究站在自己跟前咄咄相逼,怒答:“不會!”
就在她以為書生會狂性大發之時,那書生卻滿意一笑,微微斂了怒意,問:“你愛我嗎?”
“……”
“……”
“……”
猝不及防的表白?這迴倪修也愣住了,心道:“難道是讀書讀傻了,被心上人拋棄才死?”
“你愛我嗎!”見倪修不答,鬼書生又問了一遍。
這迴他的眉宇間多了些許猙獰,聲音也倏然拔高了許多,有些刺耳。
那對母女自是說不出話來了,隻能倪修來答。靈機一動,她反問道:“那你愛我嗎?”
鬼書生沒料到,一時語塞,須臾,略過這個問題,拋出了第三個:“你可願嫁我為妻?”
倪修如法炮製地答道:“你可願娶我?”
然而這次這個方法卻是沒用了,那鬼書生突然大怒,變了一張吊死鬼的臉就向一旁的少女伸出鬼手……
這是個啞城,整個城中,敢張口說話的人皆被拔了舌頭致死,剩下的人裏自是無一人敢張口說話,因此倪修一點也不知這鬼書生的來頭與心結。本想誆他道出緣由,助他了結心願,好將其度化,卻未料他此刻突然發難。
婦人大驚,撲身上前,聲色淒厲:“桂英!”
倪修兩指一揮,打出一道小符,心中冷笑:果然!不論人鬼,柿子都挑軟的捏。
她自是不必說。那婦人為母則剛,關鍵時候也是能拚了命去的,心中自有一抹剛強之氣,隻有那女兒最為柔弱,便成了第一目標。
鬼書生被小符震出幾步遠去,見勢不妙,飛身欲遁。引了好幾天才將他引來,哪能輕易放走?倪修飛速地打出一串符,將他生生困於屋內。
“為何殺我?”倪修念了咒,使自己看上去麵目難辨。
鬼書生反問:“挑撥離間,誹我謗我;巧言善辨,汙我蔑我,難道不該殺嗎?”
“我何時‘挑撥離間,誹你謗你;巧言善辨,汙你蔑你’了?”
鬼書生聞此問,仰天大笑,神情癲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我自小一起長大,我卻從沒看透你!你到現在還裝模作樣,殊不知我早已知曉一切……”
原來,這鬼書生生前還是個秀才。他本就天資聰穎,又一心向學,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頭,十一歲就考取秀才。
這本是好事,可這世上總有人見不得旁人好,不知打哪兒傳出的謠言,一時間甚囂塵上。道是他家境殷實,賄賂了考官提前得了考卷才有此成績。
三人成虎,昔日人人稱讚的神童,一夜間淪為笑談。更有先生當眾考校他,小秀才皆能對答如流,直到那一聯“龍燈上廟晃晃次”一出,全場寂靜。那聯甚難,他敢說答出者屈指可數,可那先生卻道:“爾乃神童乎?”。小秀才百口莫辯……
“難怪先前有此一問。”倪修心道。
後來,小秀才長成了大秀才,加冠之年,正是情竇初開。貌美的青梅屢屢撩撥,他贈詩以表心跡,卻被傳了出去,從一柄笑談墮為世人口中的登徒浪子。他想要辯解,然而單薄的聲音淹沒在一片唾罵聲中壓根兒翻不起一層浪……
再後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得了一樁圓滿的婚事。可大婚在即,說他仗勢欺人,強娶良家女的謠言又傳得沸沸揚揚,值此年歲,他也不欲分辨,隻待娶得美嬌娘從此甜蜜安穩地度日。誰知大婚當日他踢開轎門,裏麵空空如也。
來的卻是一頂空轎!
世人常道,再一再二哪能再三?秀才蒙此大辱,萬念俱灰。當即迴房換下喜服,套上自己平素最愛的衣裳,就用成親禮上的喜綢將自己吊死在了房梁上,自此成了鬼秀才。
鬼秀才執念,逢人就說身前三大冤屈,可他是虛體,旁人壓根兒看不見他。
他身前百口莫辯,身後也無法申訴冤屈,長此以往,積念成怨,隻要聽到有人提到“秀才”、“詩”、“成婚”等等敏感字眼他便會拔除那人的舌頭。後來眾人皆不敢言,他便隻要聽到有人出聲,便去找那人,已然沒有緣由……
而他執念有三,一是那對子;二是那貌美的青梅究竟心中作何想;三是那美嬌娘到底是否自願嫁與他,故而先前有此三問。
</p>
是夜,突然狂風大作,一陣陰氣破窗而來。
一尋常人家堂屋之中,大喇喇坐在桌子之上,斜側著身子,支著一腿,蕩著一腿,時不時還飲兩口小酒、吹幾聲流氓哨,沒個正型的,可不正是倪修嗎?
隻見她兩側各有一人坐於座上,此刻已然被陰風所擾,汗毛立起,冷汗直流,渾身顫抖得跟篩子似的,還拚命捂著嘴不敢出聲。
陰風刮了半天都不見鬼影。倪修也不急,就這麽等著。邪物都是一個套路,得先把人嚇得心神渙散,趁人陽氣薄弱之時才會出手。
果然,不多久,連她都覺得身邊兩人快被嚇得魂歸西天時,一道邪風撲開了正門,一道身影赫然立於門下。
頓了一頓,那身影突然飛速飄至她們身前,毫無預兆地逼近,在視覺上確實有些嚇人。
“裝腔作勢!雕蟲小技!”倪修在心中給出一個中肯的評價。
然而……心中話音剛落,就見身旁兩人齊齊栽倒地上,生生被嚇暈了過去!倪修扶額,這般打她的臉真的好嗎?
她橫在桌上抖著二郎腿,打量那身影:書生模樣的裝扮,頭戴生津帽,身披繡羅袍,雖是怨鬼但五官周正,一副溫潤得體的表情,想來生時家境、涵養都是不錯的。
那鬼書生立於三人身前,無視倪修,隻盯著地上那兩個暈過去的人看,硬是將兩人看得被周身寒氣激醒才慢悠悠地張口:“我出上聯,爾等來對。”
說完報了上聯道:“龍燈上廟晃晃次。”
身旁兩人乃是一對農家母女,沒讀過書,不識幾個大字,白日裏女兒浣衣時不慎跌入湖中,本能唿救,母親一時心急,痛唿“我兒”。二人皆是說了話才被倪修忽悠著誘邪物來了,哪裏會對什麽對子?
倪修也是頭大,心道:“什麽騷操作?這鬼書生莫不是讀書讀傻了,傻死的?”她向來對這些詩詞歌賦文章無感,興致上來時偶能吟上些旁人作的詩應應景、助助興,叫她自己來作是死也作不出來的。
那鬼書生見三人皆不說話,微慍,對著中間的倪修道:“你來!”
一瞬間,倪修仿佛看到了姬家的那個老學究站在自己跟前咄咄相逼,怒答:“不會!”
就在她以為書生會狂性大發之時,那書生卻滿意一笑,微微斂了怒意,問:“你愛我嗎?”
“……”
“……”
“……”
猝不及防的表白?這迴倪修也愣住了,心道:“難道是讀書讀傻了,被心上人拋棄才死?”
“你愛我嗎!”見倪修不答,鬼書生又問了一遍。
這迴他的眉宇間多了些許猙獰,聲音也倏然拔高了許多,有些刺耳。
那對母女自是說不出話來了,隻能倪修來答。靈機一動,她反問道:“那你愛我嗎?”
鬼書生沒料到,一時語塞,須臾,略過這個問題,拋出了第三個:“你可願嫁我為妻?”
倪修如法炮製地答道:“你可願娶我?”
然而這次這個方法卻是沒用了,那鬼書生突然大怒,變了一張吊死鬼的臉就向一旁的少女伸出鬼手……
這是個啞城,整個城中,敢張口說話的人皆被拔了舌頭致死,剩下的人裏自是無一人敢張口說話,因此倪修一點也不知這鬼書生的來頭與心結。本想誆他道出緣由,助他了結心願,好將其度化,卻未料他此刻突然發難。
婦人大驚,撲身上前,聲色淒厲:“桂英!”
倪修兩指一揮,打出一道小符,心中冷笑:果然!不論人鬼,柿子都挑軟的捏。
她自是不必說。那婦人為母則剛,關鍵時候也是能拚了命去的,心中自有一抹剛強之氣,隻有那女兒最為柔弱,便成了第一目標。
鬼書生被小符震出幾步遠去,見勢不妙,飛身欲遁。引了好幾天才將他引來,哪能輕易放走?倪修飛速地打出一串符,將他生生困於屋內。
“為何殺我?”倪修念了咒,使自己看上去麵目難辨。
鬼書生反問:“挑撥離間,誹我謗我;巧言善辨,汙我蔑我,難道不該殺嗎?”
“我何時‘挑撥離間,誹你謗你;巧言善辨,汙你蔑你’了?”
鬼書生聞此問,仰天大笑,神情癲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我自小一起長大,我卻從沒看透你!你到現在還裝模作樣,殊不知我早已知曉一切……”
原來,這鬼書生生前還是個秀才。他本就天資聰穎,又一心向學,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頭,十一歲就考取秀才。
這本是好事,可這世上總有人見不得旁人好,不知打哪兒傳出的謠言,一時間甚囂塵上。道是他家境殷實,賄賂了考官提前得了考卷才有此成績。
三人成虎,昔日人人稱讚的神童,一夜間淪為笑談。更有先生當眾考校他,小秀才皆能對答如流,直到那一聯“龍燈上廟晃晃次”一出,全場寂靜。那聯甚難,他敢說答出者屈指可數,可那先生卻道:“爾乃神童乎?”。小秀才百口莫辯……
“難怪先前有此一問。”倪修心道。
後來,小秀才長成了大秀才,加冠之年,正是情竇初開。貌美的青梅屢屢撩撥,他贈詩以表心跡,卻被傳了出去,從一柄笑談墮為世人口中的登徒浪子。他想要辯解,然而單薄的聲音淹沒在一片唾罵聲中壓根兒翻不起一層浪……
再後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得了一樁圓滿的婚事。可大婚在即,說他仗勢欺人,強娶良家女的謠言又傳得沸沸揚揚,值此年歲,他也不欲分辨,隻待娶得美嬌娘從此甜蜜安穩地度日。誰知大婚當日他踢開轎門,裏麵空空如也。
來的卻是一頂空轎!
世人常道,再一再二哪能再三?秀才蒙此大辱,萬念俱灰。當即迴房換下喜服,套上自己平素最愛的衣裳,就用成親禮上的喜綢將自己吊死在了房梁上,自此成了鬼秀才。
鬼秀才執念,逢人就說身前三大冤屈,可他是虛體,旁人壓根兒看不見他。
他身前百口莫辯,身後也無法申訴冤屈,長此以往,積念成怨,隻要聽到有人提到“秀才”、“詩”、“成婚”等等敏感字眼他便會拔除那人的舌頭。後來眾人皆不敢言,他便隻要聽到有人出聲,便去找那人,已然沒有緣由……
而他執念有三,一是那對子;二是那貌美的青梅究竟心中作何想;三是那美嬌娘到底是否自願嫁與他,故而先前有此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