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何遇並未生氣,慕容珊珊寬心不少,給何遇找來些吃食,便去中軍大帳拜祭王兄。
慕容珊珊將碧兒、朱兒一並帶了去,因為是公主大帳,除了貼身侍女,一般人不經通報不可進入。所以何遇藏在帳中,神不知鬼不覺,用不著擔心被人發覺。
去了約兩個時辰,慕容珊珊迴到帳中,還帶來一副重裝騎甲。這副騎甲帶有麵簾,何遇一旦穿上,跟在慕容珊珊身旁,別人便認不出來。
大戰在即,慕容楷的靈柩越快運走越好,是以慕容麟決定明天派五百軍士,護送靈柩迴中山,慕容珊珊作為本家從妹,全程負責護送告祭事宜。她將兩個丫鬟留在祭帳守夜,這樣偌大的公主大帳隻剩下何遇、慕容珊珊兩人。
暮色降臨,慕容珊珊點起燈燭,帳中登時明亮起來。用過晚膳,慕容珊珊搬來藥箱,給何遇換了藥,檢查了傷口道:“何郎君,傷口已愈合,將養十天就會無礙。”因為沒有丫鬟在側,兩人說話不用壓低聲音,比之昨日,輕鬆許多。
慕容珊珊卸了妝,服侍何遇洗漱完,自己也洗漱了,披著粉紅深衣,坐在何遇身旁,拿起一本書來信手翻看。這是本手抄《詩經》,正翻在《國風·衛風·淇奧》一節:“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慕容珊珊心道:“這是一首讚美高雅君子的詩,比之何郎君,倒是恰如其分。”一想起明日要和心上人分別,不由黯然神傷。
明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見麵之後,也不知是友是敵。兩人同時想到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說話。
慕容珊珊終於先開口:“何郎君,明天我就要迴中山了,你會記得我嗎,會記得這兩日發生的事嗎?“
何遇常舒一口氣,動情道:”娘子大恩,何遇死不敢忘!“
慕容珊珊放下《詩經》,瞪著何遇又問:“我這一迴中山,估計就出不來了,何郎君得便,可願去中山找我?”
何遇心道:“慕容珊珊貴為公主,又是範陽王獨女,愛如珍寶,這一迴到王府,出來是極不容易,自己即使願意去見她,身份懸殊,也未必見得了,弄不好連門子那一關都過不了?”
不忍慕容珊珊傷心,笑道:“三年之內我一定會去找娘子,娘子若不肯見我,我便在範陽王府外靜坐,打死我也不走。”
慕容珊珊眼睛潮濕,好容易忍住眼淚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郎君可不要忘了今日諾言。“
何遇堅定點頭:“絕不敢忘。”
如果記得不錯,三年之後,後燕將會分崩離析,慕容珊珊身為公主,絕世美貌,到時也許會有不少麻煩,於情於理自己都該去幫上一把。
慕容珊珊稍稍放心,又問道:”郎君明日一去,定會找我六兄、七兄報仇,我父範陽王年老,也在軍中,他日沙場相見,郎君能否瞧我麵上,對爹爹手下容情?“
慕容德口碑不壞,和自己也無直接怨仇,而且從曆史上看,他還是南燕的開國皇帝,對老百姓不錯,算是一個有道明君。
想到這一層,何遇正色道:“我答應娘子便是,絕不與範陽王為難。”
聽到何遇親口答應,慕容珊珊喜形於色,喃喃自語道:”這麽好的何郎君,可惜不能為我大燕所用。“
她畢竟是慕容氏皇族,潛意識中認為:”何遇要是能為朝廷所用,憑他的才學和自己的家世,出將入相,不是難事,到時她與何遇喜結良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何遇少年英雄,爹爹也一定喜歡。可是造化弄人,陳家塢一役,已將何郎君推到了大燕對立麵。“
她親眼見過何遇與燈兒的夫妻深情,也知道讓他放棄為妻報仇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遇自然明白慕容珊珊言有所指,心道:“後燕很快就要分崩離析,就是沒有陳家塢這檔子事,自己也是迴了江南,不可能為慕容氏效力。“
他對曆史走勢已然知曉,自不會自找麻煩,登上後燕這艘快沉沒的大船。
這些話何遇心知肚明,但又不能和慕容珊珊解釋,即使說出來,不啻泄露天機,估計也沒人相信。
穿越大半年,種種事情讓何遇的雄心消磨許多,現在的他隻想憑著穿越的優勢,趨利避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能為天下蒼生做些好事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想著憑一己之力,改變曆史走勢,難度太大不說,似乎也無此必要。
兩人和衣而臥,相對說話,何遇照例將巨闕放在兩人中間,這既避免了肌膚相觸,又可提醒自己不可心猿意馬。
慕容珊珊神似燈兒,但畢竟不是燈兒。燈兒屍骨未寒,於情於理自己都不能做出越禮的事來。況且慕容珊珊身份特殊,明日一別,不知幾時才能相見,世事無常,也許今生永不能相見。自己讓她墜入情網,想來已是不該,要是再傷害於她,那就不可饒恕了。
慕容珊珊不知道何遇心中所想,反而覺得何遇克製守禮,是個不折不扣的誌誠君子。
兩人都無睡意,你一言我一語聊些閑話。慕容珊珊忽道:”人人都說江南風景如畫,人物秀逸,郎君來自江南,可為我說說?“
何遇心中暗笑:“我是來自江南,可我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江南,東晉江南的詩酒風流我也是見所未見,說不上來。”
便岔開話題:“百聞不如一見,等我迴了江左,便邀娘子去江南一遊,如何?”
“哦?”慕容珊珊有些小失望。她自然清楚,何遇不報妻仇,勢必不會迴去,邀自己去江南雲雲,怕隻是托詞而已。
何遇見她意興闌珊,心有不忍,靈機一動道:“我在江南聽過一段逸事掌故,猴王西天取經故事,頗為有趣,現在就講給娘子聽聽。”
“啊,郎君快講來!”慕容珊珊知道師父法顯早就發下宏願,打算去西方取經,隻是還未成行。何遇現在要講猴王西天取經故事,正是搔到她的癢處,是以好奇心大起,催促何遇快快講來。
何遇嘿嘿一笑,將《西遊記》故事繪聲繪色講了出來。現代人對《西遊記》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是以何遇用不著多做思考,順口講來,倒也情節曲折,脈絡清晰。慕容珊珊聽得如癡如醉,一會兒緊張,一會兒高興,情緒隨著故事起伏波動,完全被迷住了。
東晉時期小說還未成熟,都是些誌人誌怪的短篇小段,和後世的長篇章迴小說自然沒法相比比。這種感覺就像是吃慣了蘿卜青菜,突然給你來一桌滿漢全席。
慕容珊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話問這問那,興致很高,又忽然一歎道:“怪不得人人都想去江南,這江南的逸事趣聞就比北方好聽許多。”
何遇故意搞怪問道:“娘子平日都看些什麽書?”
慕容珊珊迴答:“主要是些儒書,還有道書和佛經。”
何遇讚道:“娘子讀過的書還真不少,最喜哪種書。”
慕容珊珊老實答道:“《詩經》。“
接著又道:”就是《詩經》,也沒郎君講的逸事有趣。“
”哈哈!“何遇忍俊不禁,笑了出來,心道:”拿《詩經》和《西遊記》相比,倒也神奇,彼時學在高門,知識傳播不易,慕容珊珊讀書雖然不少,但經義還未理解透徹,此時文化中心轉移江南,北方五胡混戰,文化已是衰落了。“
兩人有說有談,不覺天明,即使心有不忍,也得離別了。慕容珊珊服侍何遇洗漱完,自己也洗漱上了淡妝。用了早膳,就有下人來稟報,問公主何時啟程。
約定了出發時間,慕容珊珊神情頓時暗淡下去,一聲不響服侍何遇穿上重裝騎甲。
何遇伸過手去,握住慕容珊珊小手,安慰道:”娘子不要難過,記得咱們的三年之約,也許不用三年,我便會去找娘子。“
慕容珊珊抬起臉來,已是淚眼朦朧:“郎君一定早來,我在中山等候郎君。”
辰時正,護送慕容楷靈柩的馬隊列隊待發。
慕容珊珊身著夾領窄袖胡服,外罩青色披風,雖是喪中打扮,更顯清雅脫俗,她從帳中接出何遇。
何遇拉上麵簾,隻露兩眼在外,一出帳門,就見一匹黃色戰馬立在門口。
慕容珊珊擔心何遇腳傷未愈,不忍他多走路,是以早就準備了馬匹。
何遇向慕容珊珊投去感激目光,翻身上馬,悶在帳中整整兩天,這下重見天日,心情也為之一暢。
門口兩名宿衛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公主帳中怎會突然冒出一名重甲騎士。
興國公主作風正派,自不會偷藏麵首,這到底是什麽迴事?兩人對視一眼,心下狐疑,卻是不敢多嘴。
慕容麟、慕容紹一身素服,出帳祭拜了王兄,又吩咐了慕容珊珊幾句,便示意靈柩啟程。慕容楷威望卓著,為了不影響士氣,是以軍中並沒有為慕容楷發喪。
拜別兩位兄長,慕容珊珊登上馬車,拉開窗簾,招手示意何遇跟在旁邊。
何遇一催戰馬,與馬車並排而行。
慕容珊珊將碧兒、朱兒一並帶了去,因為是公主大帳,除了貼身侍女,一般人不經通報不可進入。所以何遇藏在帳中,神不知鬼不覺,用不著擔心被人發覺。
去了約兩個時辰,慕容珊珊迴到帳中,還帶來一副重裝騎甲。這副騎甲帶有麵簾,何遇一旦穿上,跟在慕容珊珊身旁,別人便認不出來。
大戰在即,慕容楷的靈柩越快運走越好,是以慕容麟決定明天派五百軍士,護送靈柩迴中山,慕容珊珊作為本家從妹,全程負責護送告祭事宜。她將兩個丫鬟留在祭帳守夜,這樣偌大的公主大帳隻剩下何遇、慕容珊珊兩人。
暮色降臨,慕容珊珊點起燈燭,帳中登時明亮起來。用過晚膳,慕容珊珊搬來藥箱,給何遇換了藥,檢查了傷口道:“何郎君,傷口已愈合,將養十天就會無礙。”因為沒有丫鬟在側,兩人說話不用壓低聲音,比之昨日,輕鬆許多。
慕容珊珊卸了妝,服侍何遇洗漱完,自己也洗漱了,披著粉紅深衣,坐在何遇身旁,拿起一本書來信手翻看。這是本手抄《詩經》,正翻在《國風·衛風·淇奧》一節:“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慕容珊珊心道:“這是一首讚美高雅君子的詩,比之何郎君,倒是恰如其分。”一想起明日要和心上人分別,不由黯然神傷。
明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見麵之後,也不知是友是敵。兩人同時想到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說話。
慕容珊珊終於先開口:“何郎君,明天我就要迴中山了,你會記得我嗎,會記得這兩日發生的事嗎?“
何遇常舒一口氣,動情道:”娘子大恩,何遇死不敢忘!“
慕容珊珊放下《詩經》,瞪著何遇又問:“我這一迴中山,估計就出不來了,何郎君得便,可願去中山找我?”
何遇心道:“慕容珊珊貴為公主,又是範陽王獨女,愛如珍寶,這一迴到王府,出來是極不容易,自己即使願意去見她,身份懸殊,也未必見得了,弄不好連門子那一關都過不了?”
不忍慕容珊珊傷心,笑道:“三年之內我一定會去找娘子,娘子若不肯見我,我便在範陽王府外靜坐,打死我也不走。”
慕容珊珊眼睛潮濕,好容易忍住眼淚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郎君可不要忘了今日諾言。“
何遇堅定點頭:“絕不敢忘。”
如果記得不錯,三年之後,後燕將會分崩離析,慕容珊珊身為公主,絕世美貌,到時也許會有不少麻煩,於情於理自己都該去幫上一把。
慕容珊珊稍稍放心,又問道:”郎君明日一去,定會找我六兄、七兄報仇,我父範陽王年老,也在軍中,他日沙場相見,郎君能否瞧我麵上,對爹爹手下容情?“
慕容德口碑不壞,和自己也無直接怨仇,而且從曆史上看,他還是南燕的開國皇帝,對老百姓不錯,算是一個有道明君。
想到這一層,何遇正色道:“我答應娘子便是,絕不與範陽王為難。”
聽到何遇親口答應,慕容珊珊喜形於色,喃喃自語道:”這麽好的何郎君,可惜不能為我大燕所用。“
她畢竟是慕容氏皇族,潛意識中認為:”何遇要是能為朝廷所用,憑他的才學和自己的家世,出將入相,不是難事,到時她與何遇喜結良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何遇少年英雄,爹爹也一定喜歡。可是造化弄人,陳家塢一役,已將何郎君推到了大燕對立麵。“
她親眼見過何遇與燈兒的夫妻深情,也知道讓他放棄為妻報仇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遇自然明白慕容珊珊言有所指,心道:“後燕很快就要分崩離析,就是沒有陳家塢這檔子事,自己也是迴了江南,不可能為慕容氏效力。“
他對曆史走勢已然知曉,自不會自找麻煩,登上後燕這艘快沉沒的大船。
這些話何遇心知肚明,但又不能和慕容珊珊解釋,即使說出來,不啻泄露天機,估計也沒人相信。
穿越大半年,種種事情讓何遇的雄心消磨許多,現在的他隻想憑著穿越的優勢,趨利避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能為天下蒼生做些好事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想著憑一己之力,改變曆史走勢,難度太大不說,似乎也無此必要。
兩人和衣而臥,相對說話,何遇照例將巨闕放在兩人中間,這既避免了肌膚相觸,又可提醒自己不可心猿意馬。
慕容珊珊神似燈兒,但畢竟不是燈兒。燈兒屍骨未寒,於情於理自己都不能做出越禮的事來。況且慕容珊珊身份特殊,明日一別,不知幾時才能相見,世事無常,也許今生永不能相見。自己讓她墜入情網,想來已是不該,要是再傷害於她,那就不可饒恕了。
慕容珊珊不知道何遇心中所想,反而覺得何遇克製守禮,是個不折不扣的誌誠君子。
兩人都無睡意,你一言我一語聊些閑話。慕容珊珊忽道:”人人都說江南風景如畫,人物秀逸,郎君來自江南,可為我說說?“
何遇心中暗笑:“我是來自江南,可我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江南,東晉江南的詩酒風流我也是見所未見,說不上來。”
便岔開話題:“百聞不如一見,等我迴了江左,便邀娘子去江南一遊,如何?”
“哦?”慕容珊珊有些小失望。她自然清楚,何遇不報妻仇,勢必不會迴去,邀自己去江南雲雲,怕隻是托詞而已。
何遇見她意興闌珊,心有不忍,靈機一動道:“我在江南聽過一段逸事掌故,猴王西天取經故事,頗為有趣,現在就講給娘子聽聽。”
“啊,郎君快講來!”慕容珊珊知道師父法顯早就發下宏願,打算去西方取經,隻是還未成行。何遇現在要講猴王西天取經故事,正是搔到她的癢處,是以好奇心大起,催促何遇快快講來。
何遇嘿嘿一笑,將《西遊記》故事繪聲繪色講了出來。現代人對《西遊記》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是以何遇用不著多做思考,順口講來,倒也情節曲折,脈絡清晰。慕容珊珊聽得如癡如醉,一會兒緊張,一會兒高興,情緒隨著故事起伏波動,完全被迷住了。
東晉時期小說還未成熟,都是些誌人誌怪的短篇小段,和後世的長篇章迴小說自然沒法相比比。這種感覺就像是吃慣了蘿卜青菜,突然給你來一桌滿漢全席。
慕容珊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話問這問那,興致很高,又忽然一歎道:“怪不得人人都想去江南,這江南的逸事趣聞就比北方好聽許多。”
何遇故意搞怪問道:“娘子平日都看些什麽書?”
慕容珊珊迴答:“主要是些儒書,還有道書和佛經。”
何遇讚道:“娘子讀過的書還真不少,最喜哪種書。”
慕容珊珊老實答道:“《詩經》。“
接著又道:”就是《詩經》,也沒郎君講的逸事有趣。“
”哈哈!“何遇忍俊不禁,笑了出來,心道:”拿《詩經》和《西遊記》相比,倒也神奇,彼時學在高門,知識傳播不易,慕容珊珊讀書雖然不少,但經義還未理解透徹,此時文化中心轉移江南,北方五胡混戰,文化已是衰落了。“
兩人有說有談,不覺天明,即使心有不忍,也得離別了。慕容珊珊服侍何遇洗漱完,自己也洗漱上了淡妝。用了早膳,就有下人來稟報,問公主何時啟程。
約定了出發時間,慕容珊珊神情頓時暗淡下去,一聲不響服侍何遇穿上重裝騎甲。
何遇伸過手去,握住慕容珊珊小手,安慰道:”娘子不要難過,記得咱們的三年之約,也許不用三年,我便會去找娘子。“
慕容珊珊抬起臉來,已是淚眼朦朧:“郎君一定早來,我在中山等候郎君。”
辰時正,護送慕容楷靈柩的馬隊列隊待發。
慕容珊珊身著夾領窄袖胡服,外罩青色披風,雖是喪中打扮,更顯清雅脫俗,她從帳中接出何遇。
何遇拉上麵簾,隻露兩眼在外,一出帳門,就見一匹黃色戰馬立在門口。
慕容珊珊擔心何遇腳傷未愈,不忍他多走路,是以早就準備了馬匹。
何遇向慕容珊珊投去感激目光,翻身上馬,悶在帳中整整兩天,這下重見天日,心情也為之一暢。
門口兩名宿衛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公主帳中怎會突然冒出一名重甲騎士。
興國公主作風正派,自不會偷藏麵首,這到底是什麽迴事?兩人對視一眼,心下狐疑,卻是不敢多嘴。
慕容麟、慕容紹一身素服,出帳祭拜了王兄,又吩咐了慕容珊珊幾句,便示意靈柩啟程。慕容楷威望卓著,為了不影響士氣,是以軍中並沒有為慕容楷發喪。
拜別兩位兄長,慕容珊珊登上馬車,拉開窗簾,招手示意何遇跟在旁邊。
何遇一催戰馬,與馬車並排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