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鈞手腕一沉,身子一挺,軟倒下去,已是氣絕了。


    何遇癱坐地上,早沒了眼淚,心裏空落落的。


    突然有人高聲大罵道:“李鈺那狗賊哪裏去了,去抓他迴來。”


    “抓他迴來,碎屍萬段,給總管報仇。“


    ”。。。碎屍萬段。。。報仇。。。“


    李鈞在塢內很有威望,大家都服他,眾部曲不待命令,自發組隊去追李鈺,隻留下幾名親近部曲照看現場。


    李令無力揮手道:”你們都走吧,讓我與何校尉單獨坐一會兒。“


    留下的部曲互視一眼,一言不發走了開去。


    李令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忽然問道:”何校尉,你來陳家塢有大半年了吧,想家了嗎?“


    何遇一愣,意識到李令說的是晉陵,遲疑道:“想家,本打算這幾日就和郎主告假,迴去一趟的。”


    李令搖頭苦笑:”何校尉才學過人,看重情義,但畢竟年輕,還是不會說謊,其實你不用瞞我,是郞主派你去的,郞主一家想遷居江南,我早就知道的。


    “


    何遇看老人難過的樣子,不忍再騙他,便如實說道:”老總管猜得不錯,是郞主派我去江南的,我個人倒是無可無不可的。“


    李令抬頭看天,仿佛在迴憶往事,喃喃說道:”何校尉可能不知道,郞主是吃老妻奶水長大的,他的心事我怎會猜不到,隻是後來兩族失和,你爭我鬥,都是為了些小事,郞主慢慢對老夫一家起了戒心。。。哎。。。哎。。。郞主心早不在此,卻要一個人撐起這麽大一個塢堡,真是難為他了。“


    何遇沒想到陳敬和李令之間竟有如此糾葛,張張嘴不知道是安慰還是解勸。


    李令站了起來,長歎道:”以前我不讚同郞主拋下這樣一片家業,遷居江南,就在剛才,我想明白了,好好活著比什麽都強,你去跟郞主說,別人我不敢擔保,就我們李家,願意和郞主一起去江南定居。“


    ”老夫生有四子,三死一逃,隻留下一個孫兒一個孫女,刀頭舔血的日子我過夠了,過怕了,江南不打仗,就是好地方,餘生做個富家翁足矣。“


    李令彎腰將兒子長大的屍身背起,步履搖搖向住家方向走去。


    何遇陪在一旁,看著老人痛苦而又克製的神情,心道:”老總管曆經劫難而精神不倒,雖不是什麽大人物,可算是一條好漢子。“


    何遇迴到家中,陳卿雲正好也在。燈兒和她現在芥蒂全消,以姐妹相稱,相處很不錯。現在隻要何遇點頭,一妻一妾的齊人之福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兩人見何遇臉有淚光,忙迎了上來,問起原因。何遇說了經過,燈兒還不覺得什麽,陳卿雲已是大哭出聲。


    李鈞打小待她如親妹妹。她雖不願嫁他,但心裏麵還是很敬重李鈞的。


    部曲們搜查了一夜,還是讓李鈺逃了。


    像陳家塢這種大型塢堡,除了正常的進出通道之外,還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秘密通道,這也是為了以防萬一。李鈺在塢內身份不低,知道一條秘密通道,雖是長久不用,很是難行,但還是讓他逃了出去。


    李鈞已死,兇手又逃,整個塢堡元氣大傷,籠罩在一片不祥的氣氛中。何遇將李令的想法和陳敬說了,陳敬大為高興,遷居江南,連最後一點顧慮都排除了。


    他親自找李令謀劃,打算盡快遷居南方。這陳家塢就留與不願南遷的族人掌管。


    李令考慮周密,提出為免塢堡人員南遷,實力削弱給潛在敵人可乘之機,應該采取分步南遷的方法,先把老弱婦孺先行南遷,骨幹力量一邊補充一邊撤離,這樣雖然時間拉長,但進退有據,萬無一失。


    李令年過七旬,有如此智計,這讓何遇很是佩服。


    何遇又提出來,可以和連雲寨結盟,兩者成犄角之勢,互為策應,對兩家都大有益處。商議已定,南遷行動便有條不紊準備起來。


    何遇不日即將南下,便備了禮物去連雲寨拜別師父。燈兒這幾天老是感到疲累,神情懨懨打不起精神,一步也不想走動。


    冉裕鍾愛燈兒,燈兒害怕失了禮數,強打精神騎上馬背,還沒走幾步就嘔吐得不行,實在是不能成行,便留在家中。何遇疑心燈兒病了,打算拜別師父後,請郎中給燈兒診治一下。


    何遇到了連雲寨,說了兩家結盟的事,這是個雙贏的想法,冉裕沒理由不答應。接著又說了遷居江南的事,冉裕雖然不舍何遇,卻是十分支持。他還說:“等這邊大事一了,他本來也準備去江南。”


    何遇知道師父所說的大事,便是找慕容恪兩個兒子慕容楷、慕容紹的晦氣。冉閔為慕容恪所擒,慕容恪已死,父債子還,這殺父之仇自然落到他兒子頭上。從坊間的評價看,慕容楷口碑還算不錯,慕容紹卻不是好鳥。其實不管這倆兄弟為人怎樣,何遇自然站在師父一邊,巴不得師父立刻殺了這兩個仇人。


    冉裕的腿腳已然好了不少,雖然還是使不上大力,但扔了拐杖已能正常行走,心裏很是舒暢。


    不過冉裕準備去江南,何遇卻從未聽說過,問起原因。


    冉裕恨聲吐出四個字:”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大名鼎鼎,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鎮國神器,是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刻成的,上麵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憑證。得之名正言順,失之底氣不足,被譏笑為白版皇帝。


    何遇記得傳國玉璽在後唐時失蹤,東晉在後唐之前,這時應該尚在世間,卻不清楚和師父有什麽關連。


    冉裕憤恨道:”先帝滅了石趙,得到傳國玉璽,並以此建國,後來先帝兵敗,絕望之際,以傳國玉璽為信物向南朝求援。南朝滿口答應,騙走傳國玉璽,卻不發一兵一卒,以至我冉氏家破國滅,南朝之可惡甚於鮮卑白虜!“


    冉裕口中的南朝,自然便是後世所稱的東晉。


    何遇心道:”冉閔失敗主要還是自身原因,從曆代王朝更替來看,傳國玉璽不如改稱亡國玉璽更名副其實。不過東晉朝廷言而無信,倒真是可惡。”


    他讀過不少曆史,對兩晉治下的社會黑暗、百姓苦難有深刻認知,對司馬皇族更沒有好感,當下附和道:“司馬氏卑鄙無恥,等徒兒到了江南,站穩腳跟,那時再相助恩師,奪迴傳國玉璽。“


    冉裕大喜,笑道:”傳國玉璽已入內宮,想要奪迴不是易事,不過有徒兒相助,倒是可以一試。“他牽掛燈兒病情,問了起來。


    何遇心中不安,如實將症狀相告。冉裕這些年就做兩件事,練武和報仇,對這頭疼腦熱的日常瑣事也沒有好的建議。倒是旁邊站著的一名中年侍衛說了自己的看法:”燈兒小娘子像是有喜了。“


    連雲寨群雄多是單身,這中年侍衛是冉裕親信,卻是為數不多有妻室的。


    一語點醒,何遇和師父對視一眼,越想越像,臉上都露出笑容。


    冉裕哈哈大笑,吩咐道:“老夫這是要做師祖了,遇兒,你明日一早就趕迴去,小心看待燈兒,要有差池,為師可是不依。”


    “三日內,我備些禮物去陳家塢看燈兒。“


    何遇心中溫暖,笑道:”師父去陳家塢,燈兒肯定高興壞了,禮物什麽倒是不用費心,吃用都是不缺的。“


    冉裕擺手道:”呃,為師自有主張。“傳下宴席,招待徒兒。


    酒足飯飽,何遇在山寨逛了一大圈,有意拜會了寨中的頭腦人物。連雲寨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乞活軍的後代,百戰餘生,戰鬥力不是一般強大。


    他胸懷大誌,勢必要借助連雲寨的力量,與寨中眾人搞好關係很有必要。何遇名聲在外,又是冉裕唯一弟子,將來就是連雲寨主,這樣禮賢下士,折節拜訪,一下子就收獲了大量人心。


    寨中頭目見何遇親自登門,都自覺臉上有光,忙備下酒宴款待。


    何遇先前已是吃得飽了,但是盛情難卻,自己又有心接納,便來者不拒,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迴臥房。


    何遇酒醉,第二天沒法迴陳家塢,便在山上多逗留一天。昨晚一通豪飲,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到了白天,寨中都在傳說:”少主威震雁門,沒有一點架子,還特別講義氣,在自己家裏喝酒,喝得很高興,都有些醉了,真沒把自己當外人。“


    何遇聽了,心中暗笑:”地位高的人,想要獲得好感是多麽容易啊。“想著還有幾家沒有拜訪,便備了禮物挨家走了一遍,卻又喝得醉醺醺,迴來睡下,打算第二天一早趕迴陳家塢。


    正睡得迷糊,就聽外麵有人大聲敲門。沒等何遇起身,大門已是被人推開,一陣冷風從屋外射入,刮得壁燈光焰猛地一暗。


    ”何校尉。。。何校尉。。。陳家塢沒了。。。陳家塢沒了。。。嗚嗚。。。嗚嗚。。。“


    ”何校尉。。。何校尉。。。陳家塢沒了。。。陳家塢沒了。。。嗚嗚。。。嗚嗚。。。


    “


    何遇一看,床下單膝跪倒兩人,滿身血汙,身上還有傷口在流血,正是自己親訓的兩名南門部曲。兩名部曲身後站著幾名山寨中人。


    何遇腦袋嗡的一下,宿酒都化作冷汗出了,一看窗外,黑沉一片,也不知道是什麽時辰。


    一邊穿衣,一邊急問:”到底出了什麽事?陳家塢怎麽了。你們快說?“


    兩人伏地痛哭,一人痛罵數說:”李鈺那奸賊逃走之後,不知什麽原因,和朝廷的趙王慕容麟搞到一起,連夜帶了鮮卑大軍殺了迴來“


    “李鈺從密道潛入塢內,打開了城門,鮮卑大軍一擁而入,陳家塢一點準備都沒有,一下子就失守了。。。。。。”情緒激憤,竟是說不下去。


    另一人接著說道:“我倆在南門當值,拚死殺出重圍,來山上報信,現在。。。現在。。。白虜怕是開始屠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橋並收藏霸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