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阿兄去當部曲,但實情確如何遇所說。燈兒一時彷徨無計,不知道說什麽好,隻是低下頭,默默垂淚。
“哎,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大家都在議論,皇帝慕容垂正在集合軍馬,預計不久就要攻打拓跋珪,咱們這裏首當其衝,陳家塢能不能躲過這一劫,還真不知道?”
停頓一下,林肅神情嚴肅道:“遇兒說的也有道理,天下大亂,老百姓又能躲到哪裏去,又能躲到幾時呢?學點武藝防身也是好的。”
林肅九死一生,是見過世麵的,很快就明白何遇所言非虛。在亂世呆得久了,對生命得失也看得不那麽要緊,人就變得堅忍起來,不是那麽患得患失,猶猶豫豫。
除死天下無難事,見慣了生死,其他都是浮雲。亂世老百姓對厄運有著後世難以企信的承受力。
林肅一口喝幹碗中剩酒,胡亂一抹胡須,眼中精芒四射。這時的他不是農夫,而是百戰老卒。他起身而去,從東屋拿來一柄短劍,擺放在案桌上。
此劍鞘不知為何物所製,上綴寶玉,劍長半米,尤其劍寬,更是尋常短劍的兩倍。瞧其形製,是一把保存完好的上古名劍。
林肅臉色凝重,緩緩拔劍,一股森寒劍氣從鞘中溢出,把油燈光焰刺得不住抖動。
好霸道的劍氣!
何遇嚇了一跳,原來傳說中的劍氣竟然真有那麽一迴事。細看此劍,通體烏黑,鈍而厚重,凜然一股王者霸氣。劍上還鐫有兩個小字,字形古樸怪異,但依然能夠認出是“巨闕”二字。
“巨闕!”何遇驚唿,作為特種兵,他對武器天生有一種癡迷。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何遇忽然記起古代孩童啟蒙讀物《千字文》中所提到過的上古神兵巨闕劍。
難道真是巨闕?春秋時期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的神兵利器?
林肅手撫劍身,嘴角現出一絲笑意,不無得意道:“遇兒好眼力,正是巨闕,當年歐冶子采集隕鐵精金融人血所鑄,堅硬無比,無堅不崔,故號“天下至尊”。此劍與承影、純鈞、魚腸、泰阿、湛瀘、龍淵、工布,合稱為“八荒名劍“。越王勾踐試用此劍時,劍氣所指,馬車木石,鐵礪銅釜乃至巨鼎,無不應手而折。”
林肅對巨闕來曆如數家珍:“秦滅六國,此劍為秦皇所得;楚漢爭霸,此劍歸於項王;項羽敗亡,此劍為淮陰侯韓信所得;韓信身死,此劍沒入漢宮;漢武開邊,此劍頒賜給冠軍侯霍去病;去病早夭,巨闕不知所蹤,或言殉於冠軍侯之墓;漢末巨闕重見天日,為魏武曹操所有;晉篡曹魏,此劍又歸於太尉司馬懿,後傳給武帝司馬炎;八王之亂後,此劍輾轉為我祖上所得。虧得有巨闕相護,老夫才得以百戰餘生,至今想來,不勝感慨。”
想不到,巨闕神兵竟有如此神奇的傳承,當真令人神往。林家世代軍戶,本應自備軍器馬匹,參與征戰。這些年人亡家敗,所有這些早就變賣一空,唯獨留下這把巨闕劍。可見林家是拿它當作傳家寶,愛逾性命了。
林肅還劍入鞘,鄭重將巨闕放在案上,推到何遇麵前道:”老夫早就看出,遇兒你才智過人,必不甘久居人下,今以巨闕相贈,助你一臂之力。說來慚愧,巨闕曆代劍主,都是一世豪傑,唯獨流落我林家一十二代,算是埋沒了。遇兒,你少年豪傑,願你執此神兵,除暴安良,濟世安民,成就一番事業,不負大丈夫之誌。“
這兩句話慷慨沉雄,壯懷激烈,讓人熱血沸騰,體現出林肅老人不一般的大丈夫胸懷,著實讓何遇激動不已。
大行不顧小讓。何遇雙手接過巨闕,躬身衝著林肅磕了一個頭,唰的一聲,拔劍在手,滿室生寒。
他舉劍當胸,右手雙指向上滑過劍刃,發誓道:”巨闕在上,我何遇對天發誓,今後若違祖父教誨,願死於神劍之下。“何遇目光炯炯,神情堅毅。這一刻,他仿佛看見了百萬雄兵。
部曲招募定在正月十五元夕,今日正月初三,隻有十天左右的準備時間了。
時間很緊,林肅第二天就從塢中武備司借來軍械馬匹,手把手教何遇騎馬射箭,馬戰步戰。
何遇受過係統的現代特種兵訓練,力量、悟性、技巧遠勝常人。尤其是力量之大,怕是要超過常人三到四倍。力大勝百巧,何遇學習進展神速,簡直不可思議。
第一天,何遇便學會了騎馬,縱馬馳騁,來去如飛。
第二天,他便學會了騎射步射,而且箭法奇準,連林肅都自愧不如。何遇在部隊擔任狙擊手,雖然時代不同,但步槍弓箭射擊要領卻有相通之處,一通百通,自然上手很快。
第三天,林肅開始教授馬上步下的長短兵器格鬥。林家世代軍戶,幾代人積累下來一套威力強大的格鬥招式,稱為”破陣十八式“。步戰使刀,一共九式,騎戰用矛,也有九式。
何遇受過專業的特戰搏殺訓練,但基本使用的是拳腳匕首,對於古代長兵器格鬥,卻是毫無所知。
他跟著林肅練了幾遍,心裏對這套招式大生敬意:”沙場拚殺,講究快、狠、準,和後世武術的花架子果然大不一樣,林家世代軍戶,能持有巨闕一十二代,果然不是白給的。“
何遇花了整整三天,方才吃透練熟這套”破陣十八式“。這樣的學習速度,讓林肅喜不自禁,連唿奇才。他雖然見過何遇教訓雁門二虎時的身手不凡,但還是沒有想到,這個半路揀來的江南少年,練武天分竟如此之高。
到了正月初九,林肅已然將祖傳武藝全部傳授給何遇。
這天傍晚,林燈兒正好從內堡塢主家當值迴來,路過小校場。
遠遠看見何遇手持長矛,腰懸弓矢,縱馬而來。
馬到近前,何遇一勒韁繩,戰馬長嘶一聲,後腿人立,真是馬如猛虎,人似蛟龍,把林燈兒都看得癡了。
正月初十,林肅教無可教,便讓何遇自己練習,自己去窯廠燒炭。
何遇對部曲招募勢在必得,自我施壓,刻苦訓練了一整天,天色向晚,才去武庫司交還了軍械戰馬。
拖著酸麻的大腿剛邁進小院,一個胖乎乎的大嬸笑吟吟從裏麵出來。
“這大嬸似乎是專門做媒的,他來家裏何幹?”何遇剛想張口和大嬸打招唿,胖大嬸瞟了何遇一眼,嘴裏不知說些什麽,已然一陣風出門去了,風風火火,破馬張飛,真不像正經婦道人家。
何遇嘟囔兩句,進了家門。林肅、燈兒都在屋內,瞧上去燈兒臉上還有些扭捏之色。
見何遇迴來,林燈兒便端上晚飯。三人圍桌吃飯,氣氛卻是較平時有些怪異。
何遇扒拉幾口,放下筷子問:“祖父,燈兒,今天家裏有啥事兒嗎,剛才我看見那個做媒的胖叔母來過家裏?”
“唔,你都遇上了,哈哈,哈哈。。。好事兒。。。好事兒。。。”林肅老爺子聽問,一拍大腿,樂不可支起來。
“哎呀,祖父,你倒是說呀,別沒個正行,遇之阿兄等著聽呢?”林燈兒美目一橫,撅起小嘴衝祖父使起小性兒。
燈兒一貫溫柔,今天這又是怎麽了。
林肅一捋胡須,止住笑聲,樂嗬道:“遇兒你今年二十一了吧?”
何遇點頭:“是啊,去年二十,今年自然二十一啊,怎麽了?”
“那就對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人家看上你了,托媒人來說親,是塢裏戴郎中家的千金,他家是塢裏數一數二的大戶,女郎也生得漂亮。”林肅砸吧著嘴,微笑說道。
何遇來自現代,在他的潛意識裏,十八歲才剛成年呢,哪裏就想娶妻成家的事。但轉念又一想,現在是東晉,十八九歲已算是晚婚了。何況,他和燈兒相處日久,早就把她當做自己未來老婆,哪裏還會迎娶別家女郎。
想到這裏,何遇斬釘截鐵道:“祖父,孫兒功名未立,還不想娶親,請幫孫兒迴拒了吧。”
“哦?”,林肅坐直身子,正色道:“遇兒,你這話可是不對,你父母不在了,家也沒了,投在我家,祖父就得擔起長輩的責任,你今年已經二十一了,再不成家,是我教養失職,會被鄉鄰背後罵的,燈兒今年也十六了,我也要把她嫁出去的。”
林肅的話合情合理。古代盛行早婚,十三四歲就結婚生子。有些朝代為了繁衍人口,甚至法律規定,女子十四不嫁,男子十五不娶是要科以重稅的。
何遇讀過史書,知道這些事情,一時左右為難,胸口怦怦直跳。自己心屬燈兒,兩人一直兄妹相稱,雖然相處很好,但卻不能確知女兒心事,真讓人好生為難。
何遇此時的心境,真應了後世的這句話:“真愛在女生身上是大膽,在男生身上是膽怯。”
林肅目光炯炯,逼視著何遇,顯然是在等他的迴話。
“哎,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大家都在議論,皇帝慕容垂正在集合軍馬,預計不久就要攻打拓跋珪,咱們這裏首當其衝,陳家塢能不能躲過這一劫,還真不知道?”
停頓一下,林肅神情嚴肅道:“遇兒說的也有道理,天下大亂,老百姓又能躲到哪裏去,又能躲到幾時呢?學點武藝防身也是好的。”
林肅九死一生,是見過世麵的,很快就明白何遇所言非虛。在亂世呆得久了,對生命得失也看得不那麽要緊,人就變得堅忍起來,不是那麽患得患失,猶猶豫豫。
除死天下無難事,見慣了生死,其他都是浮雲。亂世老百姓對厄運有著後世難以企信的承受力。
林肅一口喝幹碗中剩酒,胡亂一抹胡須,眼中精芒四射。這時的他不是農夫,而是百戰老卒。他起身而去,從東屋拿來一柄短劍,擺放在案桌上。
此劍鞘不知為何物所製,上綴寶玉,劍長半米,尤其劍寬,更是尋常短劍的兩倍。瞧其形製,是一把保存完好的上古名劍。
林肅臉色凝重,緩緩拔劍,一股森寒劍氣從鞘中溢出,把油燈光焰刺得不住抖動。
好霸道的劍氣!
何遇嚇了一跳,原來傳說中的劍氣竟然真有那麽一迴事。細看此劍,通體烏黑,鈍而厚重,凜然一股王者霸氣。劍上還鐫有兩個小字,字形古樸怪異,但依然能夠認出是“巨闕”二字。
“巨闕!”何遇驚唿,作為特種兵,他對武器天生有一種癡迷。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何遇忽然記起古代孩童啟蒙讀物《千字文》中所提到過的上古神兵巨闕劍。
難道真是巨闕?春秋時期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的神兵利器?
林肅手撫劍身,嘴角現出一絲笑意,不無得意道:“遇兒好眼力,正是巨闕,當年歐冶子采集隕鐵精金融人血所鑄,堅硬無比,無堅不崔,故號“天下至尊”。此劍與承影、純鈞、魚腸、泰阿、湛瀘、龍淵、工布,合稱為“八荒名劍“。越王勾踐試用此劍時,劍氣所指,馬車木石,鐵礪銅釜乃至巨鼎,無不應手而折。”
林肅對巨闕來曆如數家珍:“秦滅六國,此劍為秦皇所得;楚漢爭霸,此劍歸於項王;項羽敗亡,此劍為淮陰侯韓信所得;韓信身死,此劍沒入漢宮;漢武開邊,此劍頒賜給冠軍侯霍去病;去病早夭,巨闕不知所蹤,或言殉於冠軍侯之墓;漢末巨闕重見天日,為魏武曹操所有;晉篡曹魏,此劍又歸於太尉司馬懿,後傳給武帝司馬炎;八王之亂後,此劍輾轉為我祖上所得。虧得有巨闕相護,老夫才得以百戰餘生,至今想來,不勝感慨。”
想不到,巨闕神兵竟有如此神奇的傳承,當真令人神往。林家世代軍戶,本應自備軍器馬匹,參與征戰。這些年人亡家敗,所有這些早就變賣一空,唯獨留下這把巨闕劍。可見林家是拿它當作傳家寶,愛逾性命了。
林肅還劍入鞘,鄭重將巨闕放在案上,推到何遇麵前道:”老夫早就看出,遇兒你才智過人,必不甘久居人下,今以巨闕相贈,助你一臂之力。說來慚愧,巨闕曆代劍主,都是一世豪傑,唯獨流落我林家一十二代,算是埋沒了。遇兒,你少年豪傑,願你執此神兵,除暴安良,濟世安民,成就一番事業,不負大丈夫之誌。“
這兩句話慷慨沉雄,壯懷激烈,讓人熱血沸騰,體現出林肅老人不一般的大丈夫胸懷,著實讓何遇激動不已。
大行不顧小讓。何遇雙手接過巨闕,躬身衝著林肅磕了一個頭,唰的一聲,拔劍在手,滿室生寒。
他舉劍當胸,右手雙指向上滑過劍刃,發誓道:”巨闕在上,我何遇對天發誓,今後若違祖父教誨,願死於神劍之下。“何遇目光炯炯,神情堅毅。這一刻,他仿佛看見了百萬雄兵。
部曲招募定在正月十五元夕,今日正月初三,隻有十天左右的準備時間了。
時間很緊,林肅第二天就從塢中武備司借來軍械馬匹,手把手教何遇騎馬射箭,馬戰步戰。
何遇受過係統的現代特種兵訓練,力量、悟性、技巧遠勝常人。尤其是力量之大,怕是要超過常人三到四倍。力大勝百巧,何遇學習進展神速,簡直不可思議。
第一天,何遇便學會了騎馬,縱馬馳騁,來去如飛。
第二天,他便學會了騎射步射,而且箭法奇準,連林肅都自愧不如。何遇在部隊擔任狙擊手,雖然時代不同,但步槍弓箭射擊要領卻有相通之處,一通百通,自然上手很快。
第三天,林肅開始教授馬上步下的長短兵器格鬥。林家世代軍戶,幾代人積累下來一套威力強大的格鬥招式,稱為”破陣十八式“。步戰使刀,一共九式,騎戰用矛,也有九式。
何遇受過專業的特戰搏殺訓練,但基本使用的是拳腳匕首,對於古代長兵器格鬥,卻是毫無所知。
他跟著林肅練了幾遍,心裏對這套招式大生敬意:”沙場拚殺,講究快、狠、準,和後世武術的花架子果然大不一樣,林家世代軍戶,能持有巨闕一十二代,果然不是白給的。“
何遇花了整整三天,方才吃透練熟這套”破陣十八式“。這樣的學習速度,讓林肅喜不自禁,連唿奇才。他雖然見過何遇教訓雁門二虎時的身手不凡,但還是沒有想到,這個半路揀來的江南少年,練武天分竟如此之高。
到了正月初九,林肅已然將祖傳武藝全部傳授給何遇。
這天傍晚,林燈兒正好從內堡塢主家當值迴來,路過小校場。
遠遠看見何遇手持長矛,腰懸弓矢,縱馬而來。
馬到近前,何遇一勒韁繩,戰馬長嘶一聲,後腿人立,真是馬如猛虎,人似蛟龍,把林燈兒都看得癡了。
正月初十,林肅教無可教,便讓何遇自己練習,自己去窯廠燒炭。
何遇對部曲招募勢在必得,自我施壓,刻苦訓練了一整天,天色向晚,才去武庫司交還了軍械戰馬。
拖著酸麻的大腿剛邁進小院,一個胖乎乎的大嬸笑吟吟從裏麵出來。
“這大嬸似乎是專門做媒的,他來家裏何幹?”何遇剛想張口和大嬸打招唿,胖大嬸瞟了何遇一眼,嘴裏不知說些什麽,已然一陣風出門去了,風風火火,破馬張飛,真不像正經婦道人家。
何遇嘟囔兩句,進了家門。林肅、燈兒都在屋內,瞧上去燈兒臉上還有些扭捏之色。
見何遇迴來,林燈兒便端上晚飯。三人圍桌吃飯,氣氛卻是較平時有些怪異。
何遇扒拉幾口,放下筷子問:“祖父,燈兒,今天家裏有啥事兒嗎,剛才我看見那個做媒的胖叔母來過家裏?”
“唔,你都遇上了,哈哈,哈哈。。。好事兒。。。好事兒。。。”林肅老爺子聽問,一拍大腿,樂不可支起來。
“哎呀,祖父,你倒是說呀,別沒個正行,遇之阿兄等著聽呢?”林燈兒美目一橫,撅起小嘴衝祖父使起小性兒。
燈兒一貫溫柔,今天這又是怎麽了。
林肅一捋胡須,止住笑聲,樂嗬道:“遇兒你今年二十一了吧?”
何遇點頭:“是啊,去年二十,今年自然二十一啊,怎麽了?”
“那就對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人家看上你了,托媒人來說親,是塢裏戴郎中家的千金,他家是塢裏數一數二的大戶,女郎也生得漂亮。”林肅砸吧著嘴,微笑說道。
何遇來自現代,在他的潛意識裏,十八歲才剛成年呢,哪裏就想娶妻成家的事。但轉念又一想,現在是東晉,十八九歲已算是晚婚了。何況,他和燈兒相處日久,早就把她當做自己未來老婆,哪裏還會迎娶別家女郎。
想到這裏,何遇斬釘截鐵道:“祖父,孫兒功名未立,還不想娶親,請幫孫兒迴拒了吧。”
“哦?”,林肅坐直身子,正色道:“遇兒,你這話可是不對,你父母不在了,家也沒了,投在我家,祖父就得擔起長輩的責任,你今年已經二十一了,再不成家,是我教養失職,會被鄉鄰背後罵的,燈兒今年也十六了,我也要把她嫁出去的。”
林肅的話合情合理。古代盛行早婚,十三四歲就結婚生子。有些朝代為了繁衍人口,甚至法律規定,女子十四不嫁,男子十五不娶是要科以重稅的。
何遇讀過史書,知道這些事情,一時左右為難,胸口怦怦直跳。自己心屬燈兒,兩人一直兄妹相稱,雖然相處很好,但卻不能確知女兒心事,真讓人好生為難。
何遇此時的心境,真應了後世的這句話:“真愛在女生身上是大膽,在男生身上是膽怯。”
林肅目光炯炯,逼視著何遇,顯然是在等他的迴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