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裝的?
勇闖皇家,胎穿成團寵福星了 作者:巴塞羅納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慶帝一聲令下,所有人都隨他退了出去,屋內隻剩下蕭芸棠、太後跟蘇嬤嬤。
蕭芸棠守在床邊。
“娘娘,喝點水潤潤喉嚨吧。”
蘇嬤嬤端來水,蕭芸棠趕緊爬上床要扶太後起身。
可不等她伸手,太後便“蹭”地一聲,自己坐了起來。
蕭芸棠看得愣住了,眨眨眼,驚訝道,“皇祖母,你?”
“哀家沒事兒。”
太後笑著從表情似乎沒有絲毫驚訝之意的蘇嬤嬤手裏接過杯子,咕嚕嚕喝下了大半杯水。
“剛剛便渴了,算他們識相,走得快。”
蕭芸棠吞吞口水,“皇祖母,您、您剛剛該不是裝的吧?”
太後這演技也太好了,把她都騙得一愣一愣的,可真不愧是從後宮中一路廝殺出來的“狠人”啊。
誰知道太後卻搖搖頭,“也不完全都是裝的。”
“那你?”蕭芸棠著急了。
“沒事兒、沒事兒。”
太後趕緊把人摟到懷裏,“就是血氣上頭,沒站住眼前一黑,躺了一下便無事了。”
太後剛剛是真的被崇慶帝氣到心跳加速、頭暈目眩的,擱之前非得大病一場,可這兩年跟著蕭芸棠成日裏走走跑跑的,身子真是強健了許多,稍微換下,便恢複正常了。
“太好了,您剛剛真的是嚇死棠兒了。”
蕭芸棠緊緊依偎在太後胸前,十分依戀地抱著她的胳膊不放。
這兩年的相處,祖孫倆的感情十分濃厚,不止太後疼她愛她護她,她也是打心眼裏尊重愛戴這個祖母,所以剛剛太後突然發病,她是真的心慌恐懼的不得了。
“你還知道怕?”
太後拍了把懷裏肉乎乎的小身子,“剛剛衝上來抱著你父皇大腿不放的時候,怎麽就不知道怕呢?”
“那又不一樣。”
蕭芸棠拿小腦袋撞了撞太後的胳膊。
“哪裏不一樣了?”
“我攔著父皇,抱父皇大腿不放,父皇若要發火,傷的隻是我,又不是皇祖母......”
太後聽了這話,一瞬間是又酸又暖,隻覺得心軟的不像話。
直接把蕭芸棠像小寶寶一樣打橫抱到腿上,狠狠地親了兩口小腦門兒。
“好乖寶兒,不愧是皇祖母的乖寶貝兒,今個兒若不是你衝上去攔著,你父皇恐怕要釀下大錯,你王叔要是在這兒沒命了,可要出大亂子。”
太後最開始的眩暈還真不是裝的,她心裏到現在都還有些後怕。
帝王突發雷霆之怒,殿內亂成一團,眾人六神無主,她倒是能攔著,但當時身子不爭氣,氣血上頭,根本出不了聲。
那大刀寒光凜凜,那麽多人在場都不敢上前,偏棠兒不怕事兒,帶著幾個小家夥,撲上來把她父皇給牢牢抱住。
救了勇忠親王的命,也救了崇慶帝這個皇帝的名聲。
說到這裏,蕭芸棠這才有機會問今日突然出事的緣由。
“皇祖母,父皇不是很喜歡王叔嘛,怎麽就要拿刀砍他了?”
“唉...”
太後搖頭歎息,屋內沒有外人,她便直言道,“你父皇啊,氣量不大。”
蕭芸棠在心裏狂點頭,何止是氣量不大啊,用小氣來說更恰當吧。
被氣狠了,太後此刻也不想再給崇慶帝留麵子了,她沒好氣的開始吐槽。
“可能是他之前做皇子的時候,隱忍蟄伏,心裏壓抑的太久,剛登基為帝的時候,還算能虛心聽取意見,凡事會忍一忍。但一言九鼎的日子過久了,飄了,越發受不了別人的忤逆了,朝中的大臣們習慣他的脾氣,輕易都不會惹怒他,誰能料到,碰上你十四王叔那麽個又直又強的倔脾氣。”
嗯,蕭芸棠接著在心裏瘋狂認同,這兄弟倆的脾氣都挺差的,一旦對上了,誰也不讓誰,就免不了一場災難。
“本來是個好事兒來著,皇後、賢貴妃他們過來請安,正巧遇上靜太妃帶著你王叔過來,便關心了幾句他成親的事情。”
“王叔不願意成親?”
這十四王叔蕭若武可不是個能任人擺布的性子,這麽多年都堅持著沒有成親,這次又怎麽會乖乖地聽崇慶帝的安排,是以,蕭芸棠猜測,兩方應該是從這件事上爆發出的矛盾。
“嗯。”
太後點頭,“他啊,對婚姻大事排斥的很,靜太妃又管不了他,怕他這樣會忤逆你父皇,今日母子倆便來慈寧宮,想著讓哀家從旁給調節調節。”
太後歎了口氣,接著道,“誰知道趕巧了,這邊話還沒說上幾句呢,你父皇就從門口進來了,還專門讓福安捧了一堆世家小姐的畫像,興致勃勃地讓你王叔挑。”
蕭芸棠捂了捂腦袋,兩個十分自我的人,這種情況下,不吵起來都對不上這種巧合。
“本來隻是在成親這件事兒上吵了幾嘴,結果說著說著,那倆人就扯到了朝堂上的事情,爭論的厲害,你王叔那張嘴,不說話時還好,一開口鋒利的很,什麽天災、戰亂、朝臣貪汙、邊境敗仗、不戰議和之類的,每一句都在往你父皇的痛處踩呢。”
“難怪父皇會發火。”
蕭芸棠捂臉,這王叔可太勇,太敢說了。
太後點點頭,“還有更厲害的呢,你父皇越生氣,越罵他,他說的越狠,最後簡直口無遮攔了,說什麽百姓日子艱難,戰亂流離失所,都是你父皇偏聽偏信,禦下不嚴,錯用小人的緣故。”
“額滴個天爺啊。”
蕭芸棠睜大了眼睛。
這哪裏是敢說,簡直是把崇慶帝最重視的臉皮一把扯下來,扔在地上,瘋狂踩踏呢。
這可真是...
太過癮了!
蕭芸棠現在是簡直佩服死這個王叔了,對蕭若武此人她屬於是越了解越喜歡啊。
顯然太後也是這麽想的,她毫不留情地道,“依著哀家看,你王叔這些話說的是一點兒毛病沒有!”
蕭芸棠錯愕。
這麽衝,確定沒毛病嘛,皇祖母?
太後揉揉她的小腦袋,把道理解釋給她聽。
“太宗皇帝時,有一臣子當朝指著他的鼻子罵昏君,可太宗不但沒殺他,反而認真聽取他的建議,後來還拜他為丞相,君臣時常爭論激烈,相互爭論駁斥,但就是這樣,因為有人時時在旁鞭策,君臣共勉,才開創了本朝盛世。”
蕭芸棠守在床邊。
“娘娘,喝點水潤潤喉嚨吧。”
蘇嬤嬤端來水,蕭芸棠趕緊爬上床要扶太後起身。
可不等她伸手,太後便“蹭”地一聲,自己坐了起來。
蕭芸棠看得愣住了,眨眨眼,驚訝道,“皇祖母,你?”
“哀家沒事兒。”
太後笑著從表情似乎沒有絲毫驚訝之意的蘇嬤嬤手裏接過杯子,咕嚕嚕喝下了大半杯水。
“剛剛便渴了,算他們識相,走得快。”
蕭芸棠吞吞口水,“皇祖母,您、您剛剛該不是裝的吧?”
太後這演技也太好了,把她都騙得一愣一愣的,可真不愧是從後宮中一路廝殺出來的“狠人”啊。
誰知道太後卻搖搖頭,“也不完全都是裝的。”
“那你?”蕭芸棠著急了。
“沒事兒、沒事兒。”
太後趕緊把人摟到懷裏,“就是血氣上頭,沒站住眼前一黑,躺了一下便無事了。”
太後剛剛是真的被崇慶帝氣到心跳加速、頭暈目眩的,擱之前非得大病一場,可這兩年跟著蕭芸棠成日裏走走跑跑的,身子真是強健了許多,稍微換下,便恢複正常了。
“太好了,您剛剛真的是嚇死棠兒了。”
蕭芸棠緊緊依偎在太後胸前,十分依戀地抱著她的胳膊不放。
這兩年的相處,祖孫倆的感情十分濃厚,不止太後疼她愛她護她,她也是打心眼裏尊重愛戴這個祖母,所以剛剛太後突然發病,她是真的心慌恐懼的不得了。
“你還知道怕?”
太後拍了把懷裏肉乎乎的小身子,“剛剛衝上來抱著你父皇大腿不放的時候,怎麽就不知道怕呢?”
“那又不一樣。”
蕭芸棠拿小腦袋撞了撞太後的胳膊。
“哪裏不一樣了?”
“我攔著父皇,抱父皇大腿不放,父皇若要發火,傷的隻是我,又不是皇祖母......”
太後聽了這話,一瞬間是又酸又暖,隻覺得心軟的不像話。
直接把蕭芸棠像小寶寶一樣打橫抱到腿上,狠狠地親了兩口小腦門兒。
“好乖寶兒,不愧是皇祖母的乖寶貝兒,今個兒若不是你衝上去攔著,你父皇恐怕要釀下大錯,你王叔要是在這兒沒命了,可要出大亂子。”
太後最開始的眩暈還真不是裝的,她心裏到現在都還有些後怕。
帝王突發雷霆之怒,殿內亂成一團,眾人六神無主,她倒是能攔著,但當時身子不爭氣,氣血上頭,根本出不了聲。
那大刀寒光凜凜,那麽多人在場都不敢上前,偏棠兒不怕事兒,帶著幾個小家夥,撲上來把她父皇給牢牢抱住。
救了勇忠親王的命,也救了崇慶帝這個皇帝的名聲。
說到這裏,蕭芸棠這才有機會問今日突然出事的緣由。
“皇祖母,父皇不是很喜歡王叔嘛,怎麽就要拿刀砍他了?”
“唉...”
太後搖頭歎息,屋內沒有外人,她便直言道,“你父皇啊,氣量不大。”
蕭芸棠在心裏狂點頭,何止是氣量不大啊,用小氣來說更恰當吧。
被氣狠了,太後此刻也不想再給崇慶帝留麵子了,她沒好氣的開始吐槽。
“可能是他之前做皇子的時候,隱忍蟄伏,心裏壓抑的太久,剛登基為帝的時候,還算能虛心聽取意見,凡事會忍一忍。但一言九鼎的日子過久了,飄了,越發受不了別人的忤逆了,朝中的大臣們習慣他的脾氣,輕易都不會惹怒他,誰能料到,碰上你十四王叔那麽個又直又強的倔脾氣。”
嗯,蕭芸棠接著在心裏瘋狂認同,這兄弟倆的脾氣都挺差的,一旦對上了,誰也不讓誰,就免不了一場災難。
“本來是個好事兒來著,皇後、賢貴妃他們過來請安,正巧遇上靜太妃帶著你王叔過來,便關心了幾句他成親的事情。”
“王叔不願意成親?”
這十四王叔蕭若武可不是個能任人擺布的性子,這麽多年都堅持著沒有成親,這次又怎麽會乖乖地聽崇慶帝的安排,是以,蕭芸棠猜測,兩方應該是從這件事上爆發出的矛盾。
“嗯。”
太後點頭,“他啊,對婚姻大事排斥的很,靜太妃又管不了他,怕他這樣會忤逆你父皇,今日母子倆便來慈寧宮,想著讓哀家從旁給調節調節。”
太後歎了口氣,接著道,“誰知道趕巧了,這邊話還沒說上幾句呢,你父皇就從門口進來了,還專門讓福安捧了一堆世家小姐的畫像,興致勃勃地讓你王叔挑。”
蕭芸棠捂了捂腦袋,兩個十分自我的人,這種情況下,不吵起來都對不上這種巧合。
“本來隻是在成親這件事兒上吵了幾嘴,結果說著說著,那倆人就扯到了朝堂上的事情,爭論的厲害,你王叔那張嘴,不說話時還好,一開口鋒利的很,什麽天災、戰亂、朝臣貪汙、邊境敗仗、不戰議和之類的,每一句都在往你父皇的痛處踩呢。”
“難怪父皇會發火。”
蕭芸棠捂臉,這王叔可太勇,太敢說了。
太後點點頭,“還有更厲害的呢,你父皇越生氣,越罵他,他說的越狠,最後簡直口無遮攔了,說什麽百姓日子艱難,戰亂流離失所,都是你父皇偏聽偏信,禦下不嚴,錯用小人的緣故。”
“額滴個天爺啊。”
蕭芸棠睜大了眼睛。
這哪裏是敢說,簡直是把崇慶帝最重視的臉皮一把扯下來,扔在地上,瘋狂踩踏呢。
這可真是...
太過癮了!
蕭芸棠現在是簡直佩服死這個王叔了,對蕭若武此人她屬於是越了解越喜歡啊。
顯然太後也是這麽想的,她毫不留情地道,“依著哀家看,你王叔這些話說的是一點兒毛病沒有!”
蕭芸棠錯愕。
這麽衝,確定沒毛病嘛,皇祖母?
太後揉揉她的小腦袋,把道理解釋給她聽。
“太宗皇帝時,有一臣子當朝指著他的鼻子罵昏君,可太宗不但沒殺他,反而認真聽取他的建議,後來還拜他為丞相,君臣時常爭論激烈,相互爭論駁斥,但就是這樣,因為有人時時在旁鞭策,君臣共勉,才開創了本朝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