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笨犁
勇闖皇家,胎穿成團寵福星了 作者:巴塞羅納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便暴露身份,徐豐年對外聲稱,蕭奕淮跟蕭芸棠兄妹是家中子侄,他帶著來村中見世麵的。
故而沒有帶侍女來,蕭芸棠小胖手一擺,堅定拒絕了老徐的殷勤懷抱。
看著正在抽條身板子有些瘦削的蕭奕淮,蕭芸棠吸吸胖肚子,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分量,沒忍心讓哥哥背。
胖乎乎的一小團兒“哼哧哼哧”跟在二人身後往山上爬。
別看徐豐年是一部主官,但工作喜歡親力親為,經常上山下河,親自參與勞作,看著是個瘦弱的文人,但實際上體格子好的很,全是精瘦肉,爬個小山坡,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上山這一路上,老徐走的是遊刃有餘,臉不紅氣不喘,精力十分充沛,那嘴巴一直叭叭叭地奉承個不停。
“真不愧是九公主您啊,有誌氣能吃苦,勇攀高峰不認輸,再瞧瞧您這腿腳,多矯健有力,一看就不是平凡之人。”
“唿~唿~”
蕭芸棠累的喘不上氣,沒有餘力張口吐槽他,隻能在心底裏瘋狂翻他白眼。
勇攀高峰?
默默地迴頭瞅了一眼爬到一半兒的小土坡,蕭奕淮的表情有種一言難盡的無奈。
他倒是有餘力開口,但跟徐豐年共事這麽久,每每聽到他說出這種誇張的、直白的奉承,都有些接受不能的頭皮發麻的感覺。
而且接觸時間長了,他就發現了,老徐這個人吧,他奉承你的時候,你不能表現的謙虛,也不能隨便搭話。
因為一旦開口,他就會“變本加厲”,誇的越發起勁兒,不要錢的好聽話,一籮筐一籮筐的,叭叭叭地往外扔。
於是他十分識相地選擇,閉上耳朵,悶頭往前爬。
徐豐年也不尷尬,自己一個人也能叭叭叭地一直說,來來迴迴地不重樣地誇兩兄妹。
艱難爬到山頂,微風一陣陣吹拂,夾雜著耕作的氣息。
三人往下一看,山腳下村民們正幹得熱火朝天。
身後,小小的一塊兒開好的地壟,在布滿枯黃的雜草跟淩亂石塊兒的大塊荒地中十分顯眼。
蕭芸棠三個人順著地頭兒,剛剛似乎才被暴力踩倒野蠻清出的一條一人寬的小路,來到了山腳下。
看到村民勞作的場景,蕭芸棠目瞪口呆。
隻見村民們個個汗如雨下,男人們正在用鐵鎬或者木鍬翻土,女人跟孩子們或用手拔草,或拿著小鏟摳地裏的石塊兒。
而在這一大批人的身後,三個人笨拙地控製兩頭老牛,拉著一個怪模怪樣的犁架子,艱難又緩慢地開出一條壟溝來。
這古老又原始的一幕,讓她狠狠地抽動了嘴角。
她指著那個由三人兩牛控製的,終於到了地頭兒,卻憨憨地停在那裏,沒辦法調頭,隻能又喊了兩個人,大家夥兒小心翼翼,嘿咻嘿咻地喊著號子扛起來,人力改換方向的工具,不可置信地問,“這是什麽?”
“犁具啊。”
徐豐年跟蕭奕淮兩個人均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顯然是見到過這玩意兒的。
徐豐年還耐心地給她科普呢,“您沒見過吧,這是犁地用的犁具,能幫著節省人力,很好用的。”
蕭奕淮也解釋了一下,“這地已經荒了幾年,開荒起來有些難度,體諒村民辛苦,這犁具跟耕牛還是徐司正跟東陵縣令軟磨硬泡借來的呢。”
那這笨玩楞似乎還挺珍貴?
蕭芸棠聽完兩人的話,呆愣了幾秒。
她之前在慈寧宮種紅薯的時候,跟太後說完以後,隔了一宿,宮人們就將地壟給處理好了,具體最開始是如何翻得地,她還真就沒有特別關注過。
直接就拿著宮人給準備好的多小鐵鏟開種了呀。
“百姓們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種地、開荒的?”
“哪能啊?”
老徐叫喚了一聲,也就是他看這地荒的實在太久,青石村的村民們日子過得艱難,各個麵黃肌瘦、身體羸弱,不像是有力氣的樣子,他才厚著臉皮去東陵縣令那裏,硬是磨了個先進的犁具來用的。
“之前的地,哪能用上這個啊,犁具精巧製作不易,耕牛也珍貴的很,普通人家可不用起,百姓耕作,大多都是用鐵鍬,一鍬一鍬翻出來的。”
蕭芸棠伸出小肉手一巴掌拍在小腦門上。
啊!
勤勞耐苦的南訣百姓啊!
“小九侄女兒?”
人多口雜,到了這裏,徐豐年便自動改口了。
蕭芸棠放下小肉手,認真看著徐豐年,“老徐,咱們一起做個真正好用、先進的犁地工具好不好?”
雖然生活在城市裏,但好在小時候條件一般,沒有衛星電視可以看,每天固定時間都隻能看中央衛視,所以也曾經津津有味兒地看過不少農業頻道。
不說能立馬複刻出來,總歸大致上,她是知道耕犁的樣子的。
親眼看到如此原始、笨拙的、白白浪費力氣的勞作方式,簡直讓她沒法忍。
她迫切地想做個好用的耕犁出來,但最近剛好整出了酒精,若是一下子把耕犁也畫出來了,就多少有點兒妖孽了。
跟徐豐年這個識趣兒的聰明人合作,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式。
徐豐年撓撓頭,指著剛剛調轉完方向,又開始慢吞吞挪起來的“笨犁”,“這不是挺先進了嘛?”
蕭芸棠看不得那蠢東西一眼,有些暴躁道。
“哪裏先進啦?不但連方向都不能調轉,還得先用人工清理一遍,才能耕作,這究竟是服務人類,還是人類伺候它啊?”
“好、好吧。”
徐豐年倒是無可無不可,他向來對蕭芸棠的能力認同得很,要不然也不會暗搓搓地慫恿著蕭奕淮把她從宮裏帶出來了。
本來是想著九公主能不能在種地上給點兒寶貴的意見,沒想到她的關注點落在了犁具上。
不過無所謂,九公主出手必是精品。
這一點徐豐年是不懷疑的,就比如他每晚喝的那一小盅好酒,要不是有九公主,他老徐這輩子恐怕都享受不到如此美酒的。
作為司農寺司正,他骨子裏很熱愛農業,但凡是對百姓好的東西,他都是有興趣的。
“小九兒老板,大膽做,老徐永遠跟在你後邊幹!”
故而沒有帶侍女來,蕭芸棠小胖手一擺,堅定拒絕了老徐的殷勤懷抱。
看著正在抽條身板子有些瘦削的蕭奕淮,蕭芸棠吸吸胖肚子,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分量,沒忍心讓哥哥背。
胖乎乎的一小團兒“哼哧哼哧”跟在二人身後往山上爬。
別看徐豐年是一部主官,但工作喜歡親力親為,經常上山下河,親自參與勞作,看著是個瘦弱的文人,但實際上體格子好的很,全是精瘦肉,爬個小山坡,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上山這一路上,老徐走的是遊刃有餘,臉不紅氣不喘,精力十分充沛,那嘴巴一直叭叭叭地奉承個不停。
“真不愧是九公主您啊,有誌氣能吃苦,勇攀高峰不認輸,再瞧瞧您這腿腳,多矯健有力,一看就不是平凡之人。”
“唿~唿~”
蕭芸棠累的喘不上氣,沒有餘力張口吐槽他,隻能在心底裏瘋狂翻他白眼。
勇攀高峰?
默默地迴頭瞅了一眼爬到一半兒的小土坡,蕭奕淮的表情有種一言難盡的無奈。
他倒是有餘力開口,但跟徐豐年共事這麽久,每每聽到他說出這種誇張的、直白的奉承,都有些接受不能的頭皮發麻的感覺。
而且接觸時間長了,他就發現了,老徐這個人吧,他奉承你的時候,你不能表現的謙虛,也不能隨便搭話。
因為一旦開口,他就會“變本加厲”,誇的越發起勁兒,不要錢的好聽話,一籮筐一籮筐的,叭叭叭地往外扔。
於是他十分識相地選擇,閉上耳朵,悶頭往前爬。
徐豐年也不尷尬,自己一個人也能叭叭叭地一直說,來來迴迴地不重樣地誇兩兄妹。
艱難爬到山頂,微風一陣陣吹拂,夾雜著耕作的氣息。
三人往下一看,山腳下村民們正幹得熱火朝天。
身後,小小的一塊兒開好的地壟,在布滿枯黃的雜草跟淩亂石塊兒的大塊荒地中十分顯眼。
蕭芸棠三個人順著地頭兒,剛剛似乎才被暴力踩倒野蠻清出的一條一人寬的小路,來到了山腳下。
看到村民勞作的場景,蕭芸棠目瞪口呆。
隻見村民們個個汗如雨下,男人們正在用鐵鎬或者木鍬翻土,女人跟孩子們或用手拔草,或拿著小鏟摳地裏的石塊兒。
而在這一大批人的身後,三個人笨拙地控製兩頭老牛,拉著一個怪模怪樣的犁架子,艱難又緩慢地開出一條壟溝來。
這古老又原始的一幕,讓她狠狠地抽動了嘴角。
她指著那個由三人兩牛控製的,終於到了地頭兒,卻憨憨地停在那裏,沒辦法調頭,隻能又喊了兩個人,大家夥兒小心翼翼,嘿咻嘿咻地喊著號子扛起來,人力改換方向的工具,不可置信地問,“這是什麽?”
“犁具啊。”
徐豐年跟蕭奕淮兩個人均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顯然是見到過這玩意兒的。
徐豐年還耐心地給她科普呢,“您沒見過吧,這是犁地用的犁具,能幫著節省人力,很好用的。”
蕭奕淮也解釋了一下,“這地已經荒了幾年,開荒起來有些難度,體諒村民辛苦,這犁具跟耕牛還是徐司正跟東陵縣令軟磨硬泡借來的呢。”
那這笨玩楞似乎還挺珍貴?
蕭芸棠聽完兩人的話,呆愣了幾秒。
她之前在慈寧宮種紅薯的時候,跟太後說完以後,隔了一宿,宮人們就將地壟給處理好了,具體最開始是如何翻得地,她還真就沒有特別關注過。
直接就拿著宮人給準備好的多小鐵鏟開種了呀。
“百姓們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種地、開荒的?”
“哪能啊?”
老徐叫喚了一聲,也就是他看這地荒的實在太久,青石村的村民們日子過得艱難,各個麵黃肌瘦、身體羸弱,不像是有力氣的樣子,他才厚著臉皮去東陵縣令那裏,硬是磨了個先進的犁具來用的。
“之前的地,哪能用上這個啊,犁具精巧製作不易,耕牛也珍貴的很,普通人家可不用起,百姓耕作,大多都是用鐵鍬,一鍬一鍬翻出來的。”
蕭芸棠伸出小肉手一巴掌拍在小腦門上。
啊!
勤勞耐苦的南訣百姓啊!
“小九侄女兒?”
人多口雜,到了這裏,徐豐年便自動改口了。
蕭芸棠放下小肉手,認真看著徐豐年,“老徐,咱們一起做個真正好用、先進的犁地工具好不好?”
雖然生活在城市裏,但好在小時候條件一般,沒有衛星電視可以看,每天固定時間都隻能看中央衛視,所以也曾經津津有味兒地看過不少農業頻道。
不說能立馬複刻出來,總歸大致上,她是知道耕犁的樣子的。
親眼看到如此原始、笨拙的、白白浪費力氣的勞作方式,簡直讓她沒法忍。
她迫切地想做個好用的耕犁出來,但最近剛好整出了酒精,若是一下子把耕犁也畫出來了,就多少有點兒妖孽了。
跟徐豐年這個識趣兒的聰明人合作,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式。
徐豐年撓撓頭,指著剛剛調轉完方向,又開始慢吞吞挪起來的“笨犁”,“這不是挺先進了嘛?”
蕭芸棠看不得那蠢東西一眼,有些暴躁道。
“哪裏先進啦?不但連方向都不能調轉,還得先用人工清理一遍,才能耕作,這究竟是服務人類,還是人類伺候它啊?”
“好、好吧。”
徐豐年倒是無可無不可,他向來對蕭芸棠的能力認同得很,要不然也不會暗搓搓地慫恿著蕭奕淮把她從宮裏帶出來了。
本來是想著九公主能不能在種地上給點兒寶貴的意見,沒想到她的關注點落在了犁具上。
不過無所謂,九公主出手必是精品。
這一點徐豐年是不懷疑的,就比如他每晚喝的那一小盅好酒,要不是有九公主,他老徐這輩子恐怕都享受不到如此美酒的。
作為司農寺司正,他骨子裏很熱愛農業,但凡是對百姓好的東西,他都是有興趣的。
“小九兒老板,大膽做,老徐永遠跟在你後邊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