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獨輪車
勇闖皇家,胎穿成團寵福星了 作者:巴塞羅納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了一點肉,但還是沒有巴掌大的小臉蛋揪在一起。
蕭奕景表情十分認真的苦惱。
“窩也好想縮‘約約約’喔。”
他學著蕭奕軒剛剛的樣子,眯起眼,吐著舌頭,晃著小腦袋。
“約約...約約約...”
宋霜凝按住他的小腦袋瓜兒,轉到自己這邊。
“小景兒乖,不學你的傻七哥,那是傻話,聰明的小孩兒才不說呢。”
“嗯?”
蕭奕景歪歪小腦袋,向右轉去看蕭奕軒,小眼神含著隱隱的同情。
蕭奕軒:“......”
“小八別聽那瘋丫頭的,過來,七哥教你,把舌頭卷起來,略略略。”
蕭奕景伸了伸舌頭,又縮了迴去。
宋姐姐說的對,仔細一看,這樣子是有點兒傻的,自己是聰明的小孩兒,不能學。
蕭奕軒:“......”
他剛剛是被小八那個小呆子給嫌棄了,對吧?
“做好了。”
蕭奕安站起身,眼睛亮晶晶,他試著推了推,小車晃悠了一下,隨後平穩地動了起來。
“六哥厲害呀!”
蕭芸棠站起身鼓掌,給他豎了兩個大拇指。
她六哥對於機關發明、木工製作這一塊兒,可真是越來越有心得了。
早上那陣功夫,她讓人幫忙準備了十個育苗箱,就是那用木頭做成的那種方箱子,每個約摸成人一人抱的大小,到時候裏麵裝上土,放到屋內,可以作為不同的育苗試驗田來方便觀察跟記錄。
聽到是她要用,內務府那邊還真是實誠,用了上好的木料打製的,好木頭自然分量也不輕。
來了約摸十幾號人,每人搬著一個木頭箱子哼哧哼哧地從內務府一路搬到了慈寧宮,累的直喘粗氣。
蕭芸棠冷不丁地就想到了,後世農村家裏不可不備的運輸小工具,獨輪車了。
之前選小栗子的時候,就聽人說了,後宮裏有規定,不讓在宮內行駛馬車,除非采買貨物運輸時,可用矮腳馬從宮門口往各處倒騰,其餘時候,都是要靠人力搬運的。
正好蕭奕淮跟蕭奕安都在,蕭芸棠便跟他們兩個比劃形容了一下。
沒想到蕭奕安一點就通,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有了譜了,圖紙都不用,拿著根木棍蹲在地上就把蕭芸棠所說獨輪車的樣子,畫了出來。
正好內務府的人還沒走,又讓他們迴去取了材料跟工具。
專心致誌的敲敲打打了不過一個多時辰,蕭奕安他就把成品做了出來。
“我想坐!”
“六哥,我...”
蕭芸宜跟蕭奕軒同時開口,兩人用眼神廝殺了一番,在蕭芸宜獰笑著握了握拳頭的威脅下。
蕭奕軒委委屈屈地表示,“皇姐先請。”
“哼。”
蕭芸宜昂著腦袋,衝他傲嬌地哼了一聲。
然後湊到蕭奕淮身邊,變成了明媚又活潑的小妹妹樣兒,跟他撒嬌。
“四哥、四哥,你可不可來推我呀,六哥力氣太小啦,肯定推不動的,求你啦。”
蕭奕安:“......”
自己雖然白淨了一些,但武藝課的成績也很好的,好吧,而且最近他開始學做木工,常常搬木頭、鋸木頭,手臂都練粗了些,推她的力氣還是有的。
況且,自己做的這獨輪小車行駛起來相當絲滑,省力的很。
不過見四哥已經在蕭芸宜的軟磨硬泡下站起身,往這邊走了,他也沒辯解什麽,主動讓出了位置。
“呦唿~”
“咻咻咻~”
剛得到東海那邊快馬加鞭送迴來的消息,說是前些日子送過去的包裹起了大作用,二皇子殿下救治得當,現已脫離危險。
崇慶帝激動欣喜之餘,冥思苦想,那包裹主要是太後那邊準備的,都是些衣物吃食類的,他這邊也不過添了封給靖兒寫的封親筆信而已,也沒格外捎什麽神藥之類的呀。
沒想明白的崇慶帝,決定親自來慈寧宮問問太後。
一進門,正巧看著蘇嬤嬤扶著太後從殿內出來。
“母後,您這是,要出門嘛?”
崇慶帝低低咳嗽了兩聲,才迎上去跟太後說話。
“皇兒可見過太醫了?這兩日怎麽總是咳嗽?要注意身體啊。”
聽到他還在咳嗽,太後皺了皺眉關心道。
“母後放心,太醫已請過脈了,沒有大礙,前兩日沒注意吹了風,已經無礙了。”
得知二皇子受傷的消息後,崇慶帝日夜憂心,又久不見新的消息傳迴,心裏焦躁,體內火氣大,再一吹風,便受了寒,開始咳嗽。
不過,他身體向來康健,這些小風寒,他也沒當迴事兒,現在已得知蕭奕靖康健,無性命之憂,心中舒坦,覺得風寒也好轉了不少。
“母後,要出門嘛?可是有事要做?”
太後笑著指了指後院,“去看看那些小家夥兒們,一大早開始就熱熱鬧鬧地笑到現在。”
崇慶帝此刻心情好,也不嫌他們吵鬧了,而是饒有興致地陪著太後往後院走,邊走邊搭話。
“哦?可是都聚在母後這裏頑皮了?”
太後睨了他一下,不滿道,“才沒有頑皮,是在做正事兒呢,棠兒從寧家那裏得了一種什麽椒的種子,正帶著他們在後院種地呢。”
“又種地?”
崇慶帝不敢相信,自己竟生了一群喜歡種地的孩子。
剛種了一次紅薯還不夠,這又折騰上了別的。
先帝很喜歡土地,他常說百姓是國之根本,而土地則是百姓生存之根本,他每年都會去皇莊,親自參與糧食種植。
自己那一眾兄弟姐妹麵上都附和著,做出一副同樣喜歡的樣子,跟在父皇身後,爭先恐後地踩著泥水下地。
可心裏沒一個不嫌棄的,包括他也是,迴去之後恨不得把自己泡上十遍,才能洗淨臭烘烘的混著肥料的泥土味兒。
他們生來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貴胄,自有無數人為他們服務,何須親自幹那些醃臢事兒。
做了皇帝之後,特別是經過幾次天災,他開始慢慢理解父皇說的,土地對百姓、對王國的重要性。
雖然他仍不喜歡親自下地,但卻學會了敬畏土地。
這也是他想要教給孩子們的。
隻是沒想到,小小的年紀的他們,根本不用教,已經自行學會了。
而且,十分地樂在其中。
......
蕭奕景表情十分認真的苦惱。
“窩也好想縮‘約約約’喔。”
他學著蕭奕軒剛剛的樣子,眯起眼,吐著舌頭,晃著小腦袋。
“約約...約約約...”
宋霜凝按住他的小腦袋瓜兒,轉到自己這邊。
“小景兒乖,不學你的傻七哥,那是傻話,聰明的小孩兒才不說呢。”
“嗯?”
蕭奕景歪歪小腦袋,向右轉去看蕭奕軒,小眼神含著隱隱的同情。
蕭奕軒:“......”
“小八別聽那瘋丫頭的,過來,七哥教你,把舌頭卷起來,略略略。”
蕭奕景伸了伸舌頭,又縮了迴去。
宋姐姐說的對,仔細一看,這樣子是有點兒傻的,自己是聰明的小孩兒,不能學。
蕭奕軒:“......”
他剛剛是被小八那個小呆子給嫌棄了,對吧?
“做好了。”
蕭奕安站起身,眼睛亮晶晶,他試著推了推,小車晃悠了一下,隨後平穩地動了起來。
“六哥厲害呀!”
蕭芸棠站起身鼓掌,給他豎了兩個大拇指。
她六哥對於機關發明、木工製作這一塊兒,可真是越來越有心得了。
早上那陣功夫,她讓人幫忙準備了十個育苗箱,就是那用木頭做成的那種方箱子,每個約摸成人一人抱的大小,到時候裏麵裝上土,放到屋內,可以作為不同的育苗試驗田來方便觀察跟記錄。
聽到是她要用,內務府那邊還真是實誠,用了上好的木料打製的,好木頭自然分量也不輕。
來了約摸十幾號人,每人搬著一個木頭箱子哼哧哼哧地從內務府一路搬到了慈寧宮,累的直喘粗氣。
蕭芸棠冷不丁地就想到了,後世農村家裏不可不備的運輸小工具,獨輪車了。
之前選小栗子的時候,就聽人說了,後宮裏有規定,不讓在宮內行駛馬車,除非采買貨物運輸時,可用矮腳馬從宮門口往各處倒騰,其餘時候,都是要靠人力搬運的。
正好蕭奕淮跟蕭奕安都在,蕭芸棠便跟他們兩個比劃形容了一下。
沒想到蕭奕安一點就通,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有了譜了,圖紙都不用,拿著根木棍蹲在地上就把蕭芸棠所說獨輪車的樣子,畫了出來。
正好內務府的人還沒走,又讓他們迴去取了材料跟工具。
專心致誌的敲敲打打了不過一個多時辰,蕭奕安他就把成品做了出來。
“我想坐!”
“六哥,我...”
蕭芸宜跟蕭奕軒同時開口,兩人用眼神廝殺了一番,在蕭芸宜獰笑著握了握拳頭的威脅下。
蕭奕軒委委屈屈地表示,“皇姐先請。”
“哼。”
蕭芸宜昂著腦袋,衝他傲嬌地哼了一聲。
然後湊到蕭奕淮身邊,變成了明媚又活潑的小妹妹樣兒,跟他撒嬌。
“四哥、四哥,你可不可來推我呀,六哥力氣太小啦,肯定推不動的,求你啦。”
蕭奕安:“......”
自己雖然白淨了一些,但武藝課的成績也很好的,好吧,而且最近他開始學做木工,常常搬木頭、鋸木頭,手臂都練粗了些,推她的力氣還是有的。
況且,自己做的這獨輪小車行駛起來相當絲滑,省力的很。
不過見四哥已經在蕭芸宜的軟磨硬泡下站起身,往這邊走了,他也沒辯解什麽,主動讓出了位置。
“呦唿~”
“咻咻咻~”
剛得到東海那邊快馬加鞭送迴來的消息,說是前些日子送過去的包裹起了大作用,二皇子殿下救治得當,現已脫離危險。
崇慶帝激動欣喜之餘,冥思苦想,那包裹主要是太後那邊準備的,都是些衣物吃食類的,他這邊也不過添了封給靖兒寫的封親筆信而已,也沒格外捎什麽神藥之類的呀。
沒想明白的崇慶帝,決定親自來慈寧宮問問太後。
一進門,正巧看著蘇嬤嬤扶著太後從殿內出來。
“母後,您這是,要出門嘛?”
崇慶帝低低咳嗽了兩聲,才迎上去跟太後說話。
“皇兒可見過太醫了?這兩日怎麽總是咳嗽?要注意身體啊。”
聽到他還在咳嗽,太後皺了皺眉關心道。
“母後放心,太醫已請過脈了,沒有大礙,前兩日沒注意吹了風,已經無礙了。”
得知二皇子受傷的消息後,崇慶帝日夜憂心,又久不見新的消息傳迴,心裏焦躁,體內火氣大,再一吹風,便受了寒,開始咳嗽。
不過,他身體向來康健,這些小風寒,他也沒當迴事兒,現在已得知蕭奕靖康健,無性命之憂,心中舒坦,覺得風寒也好轉了不少。
“母後,要出門嘛?可是有事要做?”
太後笑著指了指後院,“去看看那些小家夥兒們,一大早開始就熱熱鬧鬧地笑到現在。”
崇慶帝此刻心情好,也不嫌他們吵鬧了,而是饒有興致地陪著太後往後院走,邊走邊搭話。
“哦?可是都聚在母後這裏頑皮了?”
太後睨了他一下,不滿道,“才沒有頑皮,是在做正事兒呢,棠兒從寧家那裏得了一種什麽椒的種子,正帶著他們在後院種地呢。”
“又種地?”
崇慶帝不敢相信,自己竟生了一群喜歡種地的孩子。
剛種了一次紅薯還不夠,這又折騰上了別的。
先帝很喜歡土地,他常說百姓是國之根本,而土地則是百姓生存之根本,他每年都會去皇莊,親自參與糧食種植。
自己那一眾兄弟姐妹麵上都附和著,做出一副同樣喜歡的樣子,跟在父皇身後,爭先恐後地踩著泥水下地。
可心裏沒一個不嫌棄的,包括他也是,迴去之後恨不得把自己泡上十遍,才能洗淨臭烘烘的混著肥料的泥土味兒。
他們生來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貴胄,自有無數人為他們服務,何須親自幹那些醃臢事兒。
做了皇帝之後,特別是經過幾次天災,他開始慢慢理解父皇說的,土地對百姓、對王國的重要性。
雖然他仍不喜歡親自下地,但卻學會了敬畏土地。
這也是他想要教給孩子們的。
隻是沒想到,小小的年紀的他們,根本不用教,已經自行學會了。
而且,十分地樂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