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陸國公
勇闖皇家,胎穿成團寵福星了 作者:巴塞羅納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後,慈寧宮終於安靜下來。
太後有些疲累地靠在軟榻上。
蘇嬤嬤上前給太後揉肩:“娘娘許久沒有這麽好的興致了,不過應酬這麽久,累了吧。”
太後調整了一下姿勢,“是有些累,不過哀家久不迴宮,有些麵孔都不認得了,該見見。”
蘇嬤嬤問:“娘娘是說新入宮的妃嬪嘛?”
太後搖了搖頭,“孩子們也都大了不少,還新添了幾個。”
“皇家子嗣興旺,娘娘大喜啊。”蘇嬤嬤伺候太後多年,知曉她最看重子嗣,專門挑太後喜歡聽的話說。
“兩個大的出息的越發優秀了。”太後想起太子跟二皇子,眼中不自覺帶笑。
“奴婢瞧著各個都好,俱是龍章鳳姿。”
“你這張嘴最會說好聽的。”
“奴婢這話全是發自肺腑,太子睿智謙和,二皇子穩重神武,就連小小年紀的九公主也是冰雪聰明,惹人喜愛。”蘇嬤嬤恭維道。
“九公主”,太後點頭:“眼神澄澈,機敏守規矩,又能團結兄弟姐妹,是個好孩子,倒是不愧皇帝給的‘福康’稱號。
就是這瑞嬪,你覺得如何?”
蘇嬤嬤想了一下,“奴婢愚鈍,看不出別的,隻覺得母女兩個規矩都不錯,謙遜有禮。”
“因著四皇子的事兒,哀家原先並不喜她,倒不是什麽祥瑞災星的,隻覺得她貌美張狂才會被人攻訐,累的孩子小小年紀流落在外。”
想起四皇子,太後歎了一口氣,那時候她身體不好,沒有精力管後宮的事情,四皇子離宮時她又在行宮休養,鞭長莫及。
蘇嬤嬤見她傷懷,沒有說話,遞了杯熱茶過去。
太後接過茶,想了想:“如今看下來,她倒也是個安分老實的性子,孩子能跟兄弟姐妹相處的好,少不了是她教的。 ”
蘇嬤嬤想起蕭芸棠可愛懂事的樣子,到底生了惻隱之心,接了一句:
“奴婢看著,九公主甚是早慧,跟瑞嬪感情又好,怕是會,記憶頗深。”
太後點頭:“你說的是,既如此,那就先讓瑞嬪養著,後續再看看,不過,宸妃到底是宮裏老人,無子傍身始終不妥...”
蘇嬤嬤不敢貿然接話。
太後思忖片刻,“玫嬪身份不高、心思浮躁,又正好有兩個孩子,把九皇子送到宸妃處撫養倒也合適,你覺得怎麽樣?”
作詩時玫嬪的故意針對挑釁,瞞不過太後跟蘇嬤嬤的眼睛。
蘇嬤嬤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遲疑著說:“九皇子將將一周歲,倒是不太記事兒...”
“那就這麽辦吧,哀家今日便跟皇帝、皇後定下此事。”太後一錘定音。
兩人的這番談話,蕭芸棠母女自是無從得知。
蕭芸棠今日得到賞賜,能反應出她的表現讓太後很滿意,但是一日沒得到明確消息,寧如蘭就一日無法心安。
好在第二天,未央宮中來人送來禮品,說是九公主表現極佳,逗得太後開懷,皇後娘娘念瑞嬪教養有功,故而特意賞賜。
寧如蘭連忙謝恩。
宮人著重說了皇後讓她繼續好好教養九公主,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會把蕭芸棠帶走了。
寧如蘭十分高興,半月前聽說太後有意將蕭芸棠送養,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總是害怕,某一天一覺醒來,蕭芸棠就不在身邊了。
如今塵埃落定,頭頂的陰雲散去,寧如蘭握住蕭芸棠的小手。
“棠兒,太好了,不會有人帶走你。”
“嗯。”
蕭芸棠當時差不多就猜到了,現在得到確切消息,也放下心來。
寧如蘭想到之前小小的棠兒一邊安慰她,一邊努力學規矩,在太後麵前努力表現的樣子,心中滿滿的感動。
“棠兒,你真是母妃的驕傲。”
“嗯。”蕭芸棠也絲毫不謙虛。
寧如蘭愛極了她這種自信的小樣子,滿心歡喜。
因為太後身體不好,需要靜養,整個後宮都自覺保持安靜。
蕭芸棠母女索性留在永寧閣中不出門,直到過了幾日才聽到訪的麗妃跟嘉嬪說起九皇子的事情。
“這麽說,懿旨已經下了?”寧如蘭問。
“何止,現下九皇子已經送到宸妃宮中去了。”嘉嬪唏噓,“聽說玫嬪當場就昏過去了,可憐啊。”
麗妃搖頭:“雖是可憐,也算她自作自受,整日裏挑事兒,爭這個壓那個的,五公主好好的孩子,愣是學的趾高氣昂,用鼻孔看人。”
三個人都是做母親的,不喜玫嬪,對此又有些感同身受,一時相對無言。
片刻後,麗妃壓低聲音:“這段時間咱們都小心著些,我聽說昨日前朝發生大事,陛下震怒。”
蕭芸棠做出專心擺弄玩具的樣子,偷偷側著耳朵聽。
“羌族突犯西北,陸國公率軍出城,中計戰死,好在林國舅救援及時,打退敵軍,但陽城失守兩日,那羌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陽城陸國公府慘遭屠戮......”
手裏的玩具重重地砸在腿上,蕭芸棠感受不到疼痛,腦中轟鳴,隻有“燒殺搶掠”、“慘遭屠戮”這八個字在迴響。
這段時間都沒有關於戰爭的消息,她內心還暗自慶幸過,興許那天隻是一場普通的噩夢,並不代表著預知。
但現實的消息卻讓她無法繼續欺騙自己,蕭芸棠心中疼痛難忍。
“好在上天垂憐,小世子藏於假山夾縫深處三日,僥幸活命。”
那個孩子沒事兒!
這是目前唯一能讓蕭芸棠有一絲慰藉的消息。
“怎麽會這樣?天殺的羌族。”嘉嬪小聲驚唿,拿手帕拭了拭眼角。
瑞嬪歎氣,“那太後老人家可好?”
“如何能好?太後姐弟年幼失怙,由舅父陸老國公養大,如今唯一的表弟慘死,整個陸家隻剩下年邁的老國公跟4歲的小世子,何其可悲。”
“那咱們可要去慈寧宮請安?”嘉嬪有些遲疑。
麗妃搖了搖頭:“事情既未傳開,咱們隻當做不知,如今需得各自約束好孩子,低調行事,千萬別觸了黴頭才好。”
嘉嬪跟端嬪同時點頭。
太後有些疲累地靠在軟榻上。
蘇嬤嬤上前給太後揉肩:“娘娘許久沒有這麽好的興致了,不過應酬這麽久,累了吧。”
太後調整了一下姿勢,“是有些累,不過哀家久不迴宮,有些麵孔都不認得了,該見見。”
蘇嬤嬤問:“娘娘是說新入宮的妃嬪嘛?”
太後搖了搖頭,“孩子們也都大了不少,還新添了幾個。”
“皇家子嗣興旺,娘娘大喜啊。”蘇嬤嬤伺候太後多年,知曉她最看重子嗣,專門挑太後喜歡聽的話說。
“兩個大的出息的越發優秀了。”太後想起太子跟二皇子,眼中不自覺帶笑。
“奴婢瞧著各個都好,俱是龍章鳳姿。”
“你這張嘴最會說好聽的。”
“奴婢這話全是發自肺腑,太子睿智謙和,二皇子穩重神武,就連小小年紀的九公主也是冰雪聰明,惹人喜愛。”蘇嬤嬤恭維道。
“九公主”,太後點頭:“眼神澄澈,機敏守規矩,又能團結兄弟姐妹,是個好孩子,倒是不愧皇帝給的‘福康’稱號。
就是這瑞嬪,你覺得如何?”
蘇嬤嬤想了一下,“奴婢愚鈍,看不出別的,隻覺得母女兩個規矩都不錯,謙遜有禮。”
“因著四皇子的事兒,哀家原先並不喜她,倒不是什麽祥瑞災星的,隻覺得她貌美張狂才會被人攻訐,累的孩子小小年紀流落在外。”
想起四皇子,太後歎了一口氣,那時候她身體不好,沒有精力管後宮的事情,四皇子離宮時她又在行宮休養,鞭長莫及。
蘇嬤嬤見她傷懷,沒有說話,遞了杯熱茶過去。
太後接過茶,想了想:“如今看下來,她倒也是個安分老實的性子,孩子能跟兄弟姐妹相處的好,少不了是她教的。 ”
蘇嬤嬤想起蕭芸棠可愛懂事的樣子,到底生了惻隱之心,接了一句:
“奴婢看著,九公主甚是早慧,跟瑞嬪感情又好,怕是會,記憶頗深。”
太後點頭:“你說的是,既如此,那就先讓瑞嬪養著,後續再看看,不過,宸妃到底是宮裏老人,無子傍身始終不妥...”
蘇嬤嬤不敢貿然接話。
太後思忖片刻,“玫嬪身份不高、心思浮躁,又正好有兩個孩子,把九皇子送到宸妃處撫養倒也合適,你覺得怎麽樣?”
作詩時玫嬪的故意針對挑釁,瞞不過太後跟蘇嬤嬤的眼睛。
蘇嬤嬤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遲疑著說:“九皇子將將一周歲,倒是不太記事兒...”
“那就這麽辦吧,哀家今日便跟皇帝、皇後定下此事。”太後一錘定音。
兩人的這番談話,蕭芸棠母女自是無從得知。
蕭芸棠今日得到賞賜,能反應出她的表現讓太後很滿意,但是一日沒得到明確消息,寧如蘭就一日無法心安。
好在第二天,未央宮中來人送來禮品,說是九公主表現極佳,逗得太後開懷,皇後娘娘念瑞嬪教養有功,故而特意賞賜。
寧如蘭連忙謝恩。
宮人著重說了皇後讓她繼續好好教養九公主,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會把蕭芸棠帶走了。
寧如蘭十分高興,半月前聽說太後有意將蕭芸棠送養,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總是害怕,某一天一覺醒來,蕭芸棠就不在身邊了。
如今塵埃落定,頭頂的陰雲散去,寧如蘭握住蕭芸棠的小手。
“棠兒,太好了,不會有人帶走你。”
“嗯。”
蕭芸棠當時差不多就猜到了,現在得到確切消息,也放下心來。
寧如蘭想到之前小小的棠兒一邊安慰她,一邊努力學規矩,在太後麵前努力表現的樣子,心中滿滿的感動。
“棠兒,你真是母妃的驕傲。”
“嗯。”蕭芸棠也絲毫不謙虛。
寧如蘭愛極了她這種自信的小樣子,滿心歡喜。
因為太後身體不好,需要靜養,整個後宮都自覺保持安靜。
蕭芸棠母女索性留在永寧閣中不出門,直到過了幾日才聽到訪的麗妃跟嘉嬪說起九皇子的事情。
“這麽說,懿旨已經下了?”寧如蘭問。
“何止,現下九皇子已經送到宸妃宮中去了。”嘉嬪唏噓,“聽說玫嬪當場就昏過去了,可憐啊。”
麗妃搖頭:“雖是可憐,也算她自作自受,整日裏挑事兒,爭這個壓那個的,五公主好好的孩子,愣是學的趾高氣昂,用鼻孔看人。”
三個人都是做母親的,不喜玫嬪,對此又有些感同身受,一時相對無言。
片刻後,麗妃壓低聲音:“這段時間咱們都小心著些,我聽說昨日前朝發生大事,陛下震怒。”
蕭芸棠做出專心擺弄玩具的樣子,偷偷側著耳朵聽。
“羌族突犯西北,陸國公率軍出城,中計戰死,好在林國舅救援及時,打退敵軍,但陽城失守兩日,那羌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陽城陸國公府慘遭屠戮......”
手裏的玩具重重地砸在腿上,蕭芸棠感受不到疼痛,腦中轟鳴,隻有“燒殺搶掠”、“慘遭屠戮”這八個字在迴響。
這段時間都沒有關於戰爭的消息,她內心還暗自慶幸過,興許那天隻是一場普通的噩夢,並不代表著預知。
但現實的消息卻讓她無法繼續欺騙自己,蕭芸棠心中疼痛難忍。
“好在上天垂憐,小世子藏於假山夾縫深處三日,僥幸活命。”
那個孩子沒事兒!
這是目前唯一能讓蕭芸棠有一絲慰藉的消息。
“怎麽會這樣?天殺的羌族。”嘉嬪小聲驚唿,拿手帕拭了拭眼角。
瑞嬪歎氣,“那太後老人家可好?”
“如何能好?太後姐弟年幼失怙,由舅父陸老國公養大,如今唯一的表弟慘死,整個陸家隻剩下年邁的老國公跟4歲的小世子,何其可悲。”
“那咱們可要去慈寧宮請安?”嘉嬪有些遲疑。
麗妃搖了搖頭:“事情既未傳開,咱們隻當做不知,如今需得各自約束好孩子,低調行事,千萬別觸了黴頭才好。”
嘉嬪跟端嬪同時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