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這些,李彥故作驚恐道:“官家,如果江西真的沒有鬧饑荒,那宰執索取賑災銀恐怕要圖謀不軌啊。但首先得搞清楚,是不是有人誣告宰執。”
李彥的這些話很高明,有種置身事外的意思,先把自己摘出去,就算後麵有什麽反轉,也不會怪罪到他。
因為他還不清楚趙佶到底是什麽心思,畢竟這昏庸的“老頭”經常做出驚人且沒有道理的舉動。
趙佶指著那個李彥不認識的人道:“他剛從隆興府迴來,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難道還會有假嗎?”
李彥轉迴頭,眼神陡然淩厲,質問道:“你可知誣告朝廷命官是砍頭的重罪,尤其是誣告宰執大人,你九族可都洗好脖子等死了嗎?”
那人正是杭州衙差吳班頭,本來麵聖心裏就緊張的不行,被李彥這麽一質問,當時嚇得跪趴在地上,聲音顫抖道:
“小人不敢亂說,更不敢誣告宰執大人,小人隻是把在隆興府所見所聞如實講述出來,並不知道這裏麵還有這麽大的事啊!”
李彥蹲下身,抓著吳班頭的脖子將其拎起來,“休要胡說,若沒人給你命令,你又怎會去隆興府調查此事,又怎會來京稟奏。本官最後給你一次機會,速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否則治你大不敬之罪。”
突然的審問讓屋內的氣氛有些詭異。
趙佶疑惑的看著李彥,不知道為什麽要做出這般舉動,但覺得很好玩,也就沒有插言,挑著眉毛,興致勃勃的觀看。
虞侯手裏依舊拿著那個瓷瓶,但不再轉動,把目光移到李彥身上,也饒有興致的看著這戲劇性的一幕。
屋內除吳班頭外最緊張的莫過於楊若冰了,他低著頭,眼珠快速轉動,思考著李彥話裏的意思和接下來要發生的事,這是他第一次做局,難免有些不自信。
“有命令,小人本是杭州府衙差,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去隆興府調查饑荒,小人是接到楊參政的命令才去的,請大人明鑒。”
“哦,是這樣啊,也就是說,在進睿思殿之前你都不知道這件事和宰執有關?”李彥拋出一根“稻草”,讓即將奔潰的吳班頭抓穩。
這種問話方式是大宋朝公堂上最常用的伎倆。
就好像李彥剛進京時在開封府過堂一樣,王革一前一後的兩句問話,看似一個意思,實則暗藏玄機。
李彥當時並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有一次和李衙內閑聊,才又多掌握一門“學問”。
所以,當聽到吳班頭說他是衙差的時候,李彥才學以致用。
吳班頭成日混在公堂,豈會不知這句話的意思,沒做思索,脫口而出,“是,是啊,小人之前對此事一無所知,所以更不可能蓄意誣告宰執,還請寬恕小人無心之過。”
聽罷,李彥點點頭,道:“起來吧,本官信你。”
而後轉頭抱拳對趙佶道:“官家,看來是宰執再說謊。”
趙佶玩心大起,笑道:“李卿是如何得知?”
“迴官家,若此人早就知道這件事與宰執有關,那就無法作為實證,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是否和宰執有仇,故意隱瞞實情。反之,則說明他就是純粹的如實奏報,所以可信度很高。”
趙佶沉思一下,問道:“那也許是他說謊呢?其實早就知道,但裝作不知道。”
李彥哈哈一笑,道:“官家乃九五之尊,有真龍血脈,不要說他第一次來睿思殿,就是臣在睿思殿也不敢有半句謊言。而且方才臣用話語進行威嚇,就是要給他再多施加一些壓力,如此重負下,他哪還敢編造出假話。”
“哎呀呀。”趙佶激動的站起,繞過龍書案,握住李彥的手,語氣真誠道:“李卿真是大才啊!這等本事可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朕要封卿為太傅,去教導朕的兒子們,不知李卿可願意啊?”
李彥心裏一喜,隻是自以為是的小露一手,沒想到還有意外的收獲。
太傅?
這是又要升官啊……
雖然他現在對官職已經沒多大興趣,但還是免不了有些小幸福,立即跪在地上謝恩,表現出受寵若驚的姿態,道:
“官家如此信任臣,臣定不負聖恩,願意將所知所懂傾囊相授。”
“好好好,卿明日便到國子監任職。”趙佶又坐迴龍椅,提筆擬旨。
“臣領旨。”李彥將聖旨拿在手裏,瞟了眼緊握拳頭的楊若冰,得意的翹起嘴角。
楊若冰精心做的局,卻被李彥三言兩語的搶走風頭,他怎能不氣。
心裏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會發展成這樣,就應該先聯合蔡京搬倒李彥,畢竟蔡京的年歲已高,最多再有幾年的壽命,待蔡京一死,那還不是坐享其成。
可世上沒有後悔藥吃,做局者自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曆史上這種事也沒少發生,“計”不如人,那隻能默默承受。
李彥見楊若冰不說話,隻好自己重提蔡京話題。
“官家,臣有個大膽的猜測,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傅請說。”趙佶儼然把李彥當成國之棟梁一般看待,稱唿和語氣也頗為恭敬。
“既然江西沒有災情,那蔡京……恐怕……恐怕……”李彥故意表現出吞吞吐吐,誠惶誠恐的樣子。
“但說無妨。”趙佶其實早就猜到李彥要說什麽,這不過是君臣二人的默契罷了,一個欲言又止,一個裝作糊塗,既表現出朝廷對老臣的尊敬,又能揭穿事實。
這也是成年人之間的遊戲,隻有小孩子才會直接奔著喜歡的玩具去,大人都是欲擒故縱,峰迴路轉。
但也有例外,大人在kvt選“佳麗”的時候就會又變成小孩兒……
“恐怕蔡京有反心!”李彥語氣堅定道,
沒有意外,屋子裏所有人都沒有意外,因為每個人都早已料到。
如果吳班頭要是能再聰明一些,他應該表現出一些驚恐。
但人和人還是有差距,李彥能平步青雲,絕不是運氣和別人的幫助這麽簡單,他自己本身還是有些東西的。
李彥的這些話很高明,有種置身事外的意思,先把自己摘出去,就算後麵有什麽反轉,也不會怪罪到他。
因為他還不清楚趙佶到底是什麽心思,畢竟這昏庸的“老頭”經常做出驚人且沒有道理的舉動。
趙佶指著那個李彥不認識的人道:“他剛從隆興府迴來,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難道還會有假嗎?”
李彥轉迴頭,眼神陡然淩厲,質問道:“你可知誣告朝廷命官是砍頭的重罪,尤其是誣告宰執大人,你九族可都洗好脖子等死了嗎?”
那人正是杭州衙差吳班頭,本來麵聖心裏就緊張的不行,被李彥這麽一質問,當時嚇得跪趴在地上,聲音顫抖道:
“小人不敢亂說,更不敢誣告宰執大人,小人隻是把在隆興府所見所聞如實講述出來,並不知道這裏麵還有這麽大的事啊!”
李彥蹲下身,抓著吳班頭的脖子將其拎起來,“休要胡說,若沒人給你命令,你又怎會去隆興府調查此事,又怎會來京稟奏。本官最後給你一次機會,速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否則治你大不敬之罪。”
突然的審問讓屋內的氣氛有些詭異。
趙佶疑惑的看著李彥,不知道為什麽要做出這般舉動,但覺得很好玩,也就沒有插言,挑著眉毛,興致勃勃的觀看。
虞侯手裏依舊拿著那個瓷瓶,但不再轉動,把目光移到李彥身上,也饒有興致的看著這戲劇性的一幕。
屋內除吳班頭外最緊張的莫過於楊若冰了,他低著頭,眼珠快速轉動,思考著李彥話裏的意思和接下來要發生的事,這是他第一次做局,難免有些不自信。
“有命令,小人本是杭州府衙差,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去隆興府調查饑荒,小人是接到楊參政的命令才去的,請大人明鑒。”
“哦,是這樣啊,也就是說,在進睿思殿之前你都不知道這件事和宰執有關?”李彥拋出一根“稻草”,讓即將奔潰的吳班頭抓穩。
這種問話方式是大宋朝公堂上最常用的伎倆。
就好像李彥剛進京時在開封府過堂一樣,王革一前一後的兩句問話,看似一個意思,實則暗藏玄機。
李彥當時並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有一次和李衙內閑聊,才又多掌握一門“學問”。
所以,當聽到吳班頭說他是衙差的時候,李彥才學以致用。
吳班頭成日混在公堂,豈會不知這句話的意思,沒做思索,脫口而出,“是,是啊,小人之前對此事一無所知,所以更不可能蓄意誣告宰執,還請寬恕小人無心之過。”
聽罷,李彥點點頭,道:“起來吧,本官信你。”
而後轉頭抱拳對趙佶道:“官家,看來是宰執再說謊。”
趙佶玩心大起,笑道:“李卿是如何得知?”
“迴官家,若此人早就知道這件事與宰執有關,那就無法作為實證,因為我們不知道他是否和宰執有仇,故意隱瞞實情。反之,則說明他就是純粹的如實奏報,所以可信度很高。”
趙佶沉思一下,問道:“那也許是他說謊呢?其實早就知道,但裝作不知道。”
李彥哈哈一笑,道:“官家乃九五之尊,有真龍血脈,不要說他第一次來睿思殿,就是臣在睿思殿也不敢有半句謊言。而且方才臣用話語進行威嚇,就是要給他再多施加一些壓力,如此重負下,他哪還敢編造出假話。”
“哎呀呀。”趙佶激動的站起,繞過龍書案,握住李彥的手,語氣真誠道:“李卿真是大才啊!這等本事可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朕要封卿為太傅,去教導朕的兒子們,不知李卿可願意啊?”
李彥心裏一喜,隻是自以為是的小露一手,沒想到還有意外的收獲。
太傅?
這是又要升官啊……
雖然他現在對官職已經沒多大興趣,但還是免不了有些小幸福,立即跪在地上謝恩,表現出受寵若驚的姿態,道:
“官家如此信任臣,臣定不負聖恩,願意將所知所懂傾囊相授。”
“好好好,卿明日便到國子監任職。”趙佶又坐迴龍椅,提筆擬旨。
“臣領旨。”李彥將聖旨拿在手裏,瞟了眼緊握拳頭的楊若冰,得意的翹起嘴角。
楊若冰精心做的局,卻被李彥三言兩語的搶走風頭,他怎能不氣。
心裏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會發展成這樣,就應該先聯合蔡京搬倒李彥,畢竟蔡京的年歲已高,最多再有幾年的壽命,待蔡京一死,那還不是坐享其成。
可世上沒有後悔藥吃,做局者自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曆史上這種事也沒少發生,“計”不如人,那隻能默默承受。
李彥見楊若冰不說話,隻好自己重提蔡京話題。
“官家,臣有個大膽的猜測,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傅請說。”趙佶儼然把李彥當成國之棟梁一般看待,稱唿和語氣也頗為恭敬。
“既然江西沒有災情,那蔡京……恐怕……恐怕……”李彥故意表現出吞吞吐吐,誠惶誠恐的樣子。
“但說無妨。”趙佶其實早就猜到李彥要說什麽,這不過是君臣二人的默契罷了,一個欲言又止,一個裝作糊塗,既表現出朝廷對老臣的尊敬,又能揭穿事實。
這也是成年人之間的遊戲,隻有小孩子才會直接奔著喜歡的玩具去,大人都是欲擒故縱,峰迴路轉。
但也有例外,大人在kvt選“佳麗”的時候就會又變成小孩兒……
“恐怕蔡京有反心!”李彥語氣堅定道,
沒有意外,屋子裏所有人都沒有意外,因為每個人都早已料到。
如果吳班頭要是能再聰明一些,他應該表現出一些驚恐。
但人和人還是有差距,李彥能平步青雲,絕不是運氣和別人的幫助這麽簡單,他自己本身還是有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