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戰死露梁海,柳成龍對質朝鮮王
直到加藤清正幾乎全部從蔚山撤走,明軍才真正確認日軍正在撤軍,邢玠及萬世德當即下令聯軍立刻發起總攻,麻貴進占蔚山並向釜山逼近,董一元及劉綎、權栗開始則對泗川和順天倭城大舉進攻。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清晨,駐順天的小西行長第二軍一麵阻擊明軍攻勢,一麵開始陸續登船待發。
先遣隊行駛至光陽灣口貓島附近時遭到朝明聯合水軍攔截。小西行長為了突破攔截編組衝鋒船隊連日發起進攻均未能成功,便向周圍日軍送信求援。宗義智忙問:“現在各隊都在想著盡快迴歸各自領國,且自顧不暇,如果無人來救,我們應當怎麽辦?”
小西行長說道:“不要說這麽喪氣的話,我已向上帝發過禱告,我們不會死在這裏的,即便是加藤清正收到我的求援也會奮力來救,不然他該怎麽羞辱我?更何況我與其他人並無宿怨,當次危急時刻自當相互救助。而且我也向黑田如水大人發出求援,他一定會嚴令附近的船隻來救我們的。若真是無人來救,那就隻能靠我們自己,若真是死在這裏,我小西行長即便是化作海鬼也不會放過他們!”
黑田如水接到小西行長的求援信後,心知不妙:“明軍的反應很快,意欲攔截我們撤離,絕不能讓小西行長孤軍奮戰,必須要盡可能帶迴所有的軍士。集中軍力突破防線,營救小西行長。”黑田如水便令脅阪安治領水軍,並與島津義弘、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橋統增、寺澤廣高等部聯合共同前往救小西行長。依據黑田如水之令,日本水軍準備於十八日夜乘月色通過露梁海峽,突入光陽灣解救小西行長,船隊艦船五百艘,兵力萬餘。
聯軍得知戰報,陳璘、鄧子龍、李舜臣三人便立即召開軍議,李舜臣分析:“露梁及其周邊海域有兩大特點,其一為水路複雜,島嶼星羅棋布,水道縱橫交錯,便於水軍依托島岸隱蔽機動。其二為潮水漲落,漲潮時水勢洶湧,落潮時極易使船隻擱淺。在露梁海域隻要善用這些特點便將有利於我聯軍作戰。”
鄧子龍報稱:“我們的水軍有兵力一萬三千人,戰船五百艘,福船、樓船、沙船、蒼船、海舫、叭喇虎等種類繁多,主要戰船配備四門前裝大發熕、四十門佛郎機及碗口銃、七十支鳥銃、噴筒五百、火箭兩千、其餘如標槍、鉤鐮槍、過船釘槍及水雷更是不計其數,加上朝鮮水軍助陣,對陣敵寇毫無壓力。”
陳璘下令:“既如此我聯軍戰法如下,此前我聯軍水軍主力已由古今島向前推進,前出至左水營、玀老島以東海麵,在左水營建立基地指揮聯合作戰。一部兵力已占領貓島加強防禦,光陽灣被我封鎖,露梁津在我們控製之內,已完全截斷倭軍退路。一部兵力正在露梁及以東海域巡邏,監視倭軍動向。現調整部署,副將鄧子龍領兵一千率三艘巨艦為先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待倭船通過露梁海峽之後,迂迴其側後切斷歸路。李舜臣領朝鮮水軍為右路,埋伏於露梁海南側觀音浦,伺機與我夾擊倭船。我自領大明水軍主力於竹島及水門洞港灣內正麵阻擊倭船。兩位務必看準時機,不可貽誤戰機致使倭寇撤離,如無異議,立刻準備。”
十八日清晨,李舜臣召集朝鮮水軍誓師:“倭寇現在打算離開這片土地,之前未經我們的允許便肆意侵入我們的國土,蹂躪我們的家鄉,殘害我們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以我無法讓倭寇就這樣安然離去,怎麽能就這樣看著仇人安然跨海迴國而不顧,我們要讓他們看到蹂躪我們家鄉的代價有多慘痛!要讓侵略我們家鄉的倭寇再也無法返迴故鄉!要使倭寇全部水葬在波濤之內!”水軍官兵因而鬥誌昂揚。
十九日醜時日本水軍戰船五百艘西上進入露梁海域,日軍船隊前鋒遭遇暗伏水雷,接連巨響,日軍受到震懾。陳璘見狀便令船隊速射火炮進行阻擊,脅阪安治見前有阻擊,黑夜之中不知對方船隻多少,不敢力戰以免陷入重圍耽誤解救小西行長便令船隊調頭南下。行至觀音浦附近,又遭李舜臣所率朝鮮水軍伏擊,脅阪安治急令船隊再向北行進。北岸鄧子龍趁機出擊,聯軍借此將日軍三麵合圍,日軍與聯軍展開露梁大戰。
脅阪安治大叫:“真是難以置信,怎麽躲都躲不開,最終還是陷入了包圍!本不想陷入大戰,現在是不得不戰了!小西行長!真是個麻煩的家夥!傳令全軍迎戰,殺光所有敵人!救出二番隊!”島津義弘見狀說道:“看來明軍和朝鮮是早已知我軍路線,提前設伏,早有準備,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隻能力戰,爭取時間救出小西行長再撤。傳令立花宗茂,趁我軍激戰吸引明軍陸續來攻時,小西行長那邊的防線應會大幅減弱,擇機率部前往救出二番隊後報信,我們再行撤離,在撤離之前我們必須先打開缺口。”
李舜臣亦高喊道:“平定倭亂在此一舉,切勿放走倭寇一兵一卒,謹記我等誓言,必水葬倭寇全軍,為死去的父老、兄弟及子女報仇雪恨!拿出你們的勇氣,釋放你們的仇恨,今日我們與倭寇非敵死便是我亡,全軍出擊!”
兩軍突發,左右掩擊,炮鼓齊鳴,矢石交下,柴火亂投,殺喊之聲山海同撼。倭船大半起燃,日軍殊死血戰,勢不能支,再度退入觀音浦,天已半明。明軍先是前裝大發熕及弗朗機向日軍開火,接近之後使用碗口銃、鳥銃及火箭射擊,待接弦之時便使用噴筒及火球投射,繼而再用鉤鐮槍、過船釘槍鉤住敵船進行跳幫作戰。
朝鮮水軍則持續發射火炮轟擊敵船,龜船盡出實施衝撞,打亂日軍陣型。日軍鳥銃齊發,飛丸如雨,聲震海中,明軍及朝鮮官兵中彈者無數,同樣日軍戰船在聯軍炮火火箭襲擊之下,船體破裂,甲板起火,陣型大亂,陷入混戰之中。
聯軍前部已與日軍之間展開接弦跳幫,短兵肉搏,島津義弘亦拔刀奮戰,島津義弘的野太刀刀法迅猛,大有橫掃千軍之勢,揮刀所過之處,必有兩三士兵被其斬殺,勢不可擋。日軍慣於跳幫作戰,但現處於不利戰勢,白刃戰亦處於下風。
老將鄧子龍年逾七十,欲得首功,率精兵二百躍上朝鮮戰船奮勇衝殺,殺敵無數。鄧子龍老當益壯,舞刀生風,數人合擊竟不能擋,忽然聯軍向日軍投射火器期間,誤中鄧子龍所乘船隻,戰船起火,鄧子龍無處躲避,又不願跳海求生,旋即被三艘日船包圍,日軍大批躍上該船,鄧子龍刀被打落,徒手搏擊,拳殺三人,身中兩刀,隨從護衛上前掩護,鄧子龍後退數步,拾撿標槍百發百中,後再度操刀與敵搏殺,因敵眾我寡鄧子龍力戰不支,戰死陣中,日軍爭相割其首級。
戰至中午,陳璘副將陳蠶、遊擊將軍季金率部來援,聯軍左右兩路各從南北向日軍主力發起猛攻。日軍部分戰船燃起大火,日軍跳水登岸又遭明軍陸地截殺,朝鮮龜船分批沿島襲掠,日軍爭相逃竄,小型倭船一擊即沉,李舜臣所駕戰船離敵過近,身邊官兵中彈身亡者不少,李舜臣親冒彈雨,擂鼓助威,於大戰之中鼓舞士氣,左右皆來相勸李舜臣不可親身立於險地,連請李舜臣暫時躲避。
李舜臣喊道:“此戰是與倭寇最後一戰,必須不計傷亡代價全力以赴,你們與其在乎我的安危倒不如立刻投入到戰鬥中去,拚死阻攔倭寇迴國!”左右再勸:“大人您肩負水軍統領之責,一旦有失,全軍指揮如何是好?”李舜臣言道:“倭寇雖仍頑抗但敗局已定,我等隻需全力殲敵即可,此時絕不能再有顧及自身安危之意,全軍務必舍生忘死!我心中早已決心戰死在今日,我意已決,休得再言!”
李舜臣終不幸胸口中彈,倒地不起,副將宋希立及其侄李莞前來察看,連連唿喊軍醫救治,李舜臣嚴令不可走漏消息。李舜臣叮囑道:“戰事正酣,不可宣稱我已戰死,否則軍心必亂!掌我軍旗代我發號施令,讓全軍知李舜臣尚在,務必全殲敵寇!”言畢李舜臣氣絕身亡。宋希立及李莞嚎啕大哭,悲痛欲絕。但見戰事未完,四周仍炮火連天,煙火大作,宋希立強忍悲痛,力勸李莞再次振作。
宋希立接過李舜臣大旗繼續發號施令,日軍死戰苦撐,實則根本無心戀戰,而因明軍陸續來援,被攔截的小西行長第二番隊得以被立花宗茂所部接應,終於突破防線向外海退去。立花宗茂向島津義弘及脅阪安治傳遞信號,此時日軍已打開撤退缺口,島津義弘得信後,當即令人向脅阪安治旗艦示意,日軍開始全速撤退。陳璘見日軍已突破包圍,再追無益便下令收兵。露梁一戰激戰將近一日,日本戰船受損及擊沉之數已達兩百,陣亡三四千人,脅阪安治領剩餘三百艘戰船撤出戰鬥。
戰後宋希立集結朝鮮水軍為李舜臣舉行風光大葬,並同時為鄧子龍等陣亡將士祭奠。明朝水軍統帥陳璘及朝鮮水軍將領李億祺等皆來拜祭。全軍自投於地,撫膺大慟,連營痛哭。柩行所至,民皆設祭,挽車而哭,車不得進。朝廷追贈右議政,設祠宇紀念,號曰忠湣。
日軍於海上向日本行駛之時,宗義智前來寬慰驚魂未定的嶽父小西行長:“嶽父大人,到了對馬島便現在小婿那裏暫住幾日吧,軍中已經通告太閣殿下已死,如今終於能留得性命安全迴國,也不用再擔心太閣殿下的怒火,該是安心歇息的時候。”
小西行長說道:“你說的沒錯,是該安心歇息的時候。從一開始我們就反對在朝鮮開戰,嚐試了種種方法,暗示朝鮮君臣,戰時談判,蒙騙太閣,但沒有一次成功,自己也幾次身陷險境,一麵在朝鮮苦戰,一麵又擔心會被太閣殿下殺掉,現在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結果仍然是一無所得,家族的財力軍力都幾乎所剩無幾。但是你要記住,危機還沒有結束,太閣殿下已死,少主年幼,家臣之間已有派係,相互敵視,豐臣家內部將有動蕩,還有德川家康及各地名門誰不是各懷鬼胎,我們今後要防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露梁戰後大部分日軍已撤迴國內,而朝鮮沿海各地尚有不少殘留日軍未能及時登船撤離,明軍隨即發動追擊,陳璘掃蕩熊方山、多大浦、南海錦山、乙山川等地試圖偷渡的日軍,肅清殘敵。
領議政柳成龍在向朝鮮王李昖提交了辭職奏請之後,李昖深夜召柳成龍用膳對飲,李昖身著便服親自為柳成龍斟酒,李昖稱已經看過柳成龍的辭職奏折,不過他不會同意柳成龍的辭職。柳成龍表示此事他早已猜到,李昖說道:“那倒也是,領相很了解寡人。去者必返,鄭澈也好伊鬥壽也好李山海也好,不都離開過數次麽,領相你也曾被罷免過幾次,所以領相你也不必過於傷心。寡人是會想念你的,來日還會召你迴來。”
柳成龍答到即使再有征召他也將不再迴到朝廷,李昖故作神閑,埋怨這是要斬斷與他的緣分,問其為何對自己如此不滿意?柳成龍說道:“殿下是靈敏善良之人,臣怎麽會討厭這樣的殿下。但作為君主的殿下臣確實有所不滿。”
李昖反問:“這是為什麽呢?是因為寡人是忙著拋棄百姓東逃西竄的君主麽?寡人已經多次說過,當時王京被占領寡人若被倭寇擒獲,今日這片土地早已成了倭寇的領土。難道寡人所說不對麽?”柳成龍答道:“從結果上看的確如此,但是臣卻是在批判作為君主的殿下,殿下毫無作戰的意誌,卻能輕易的拋棄百姓。若是在竭盡全力後再離開,百姓們又怎會火燒王宮?是殿下您隻顧自身安危。”
李昖臉色此時已十分難看:“領相,寡人是朝鮮的王,寡人若是匹夫早就出去與倭寇同歸於盡戰死沙場了。但寡人是攸關社稷存亡的王,才無法冒著危險去打仗。寡人並未先考慮自身的安危,而是先擔憂了社稷的安危,寡人這麽說領相是否明白?”
柳成龍問道:“那處死並沒有罪的義兵將也是為了保衛社稷麽?別說是威脅社稷的安危了,反而是保衛社稷的他們卻死在了殿下的手裏。因此倭寇再次入侵的時候,義兵將幾乎全部隱居不肯露麵。”
李昖笑道:“亂世出英雄,義兵將本就是亂世該出的英雄,但英雄們隻要一旦擁有了勢力便會胡思亂想,郭再佑是站在慶尚監使的頭頂上,金德齡是無視禦命釋放了所有叛軍,這一切都在無視官府,無視秩序!而寡人懲治他們也不是為了自己著想,而為了維護秩序。”
柳成龍問道:“那麽殿下是否就認為自己沒有需要反省和負責的事麽?無論任何人在經曆過嚴重事態之後都要根據因果來反躬自省及改過自新,沒有人是沒有責任的。當然很多人都會找各種借口來使自己相信自己沒有責任或歪曲自己的責任。而殿下您隻會責怪事態和他人。從不肯尋找自身的過錯也不肯負責,這又如何成為明君?”
李昖生怒:“現在終於開始來問寡人的過錯和責任了麽,那寡人就來告訴你,要為這場戰亂負責的就是你和跟隨你的南人!自從通信使迴來後,已明確告知寡人倭寇動向,而東人中的金誠一則說倭寇為虛張聲勢,那時你若不擁護,大可阻止這場戰爭。君主相信臣下的話又怎麽能說是君主的過錯?”
柳成龍說道:“當然臣等是有錯,但君主既然能選擇相信臣下的話就代表著君主本身得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遇到優秀的君主百姓才會稱頌,反之則怨。所以給臣下的獎賞也就是給君主自己的獎賞,懲罰臣下也就是在懲罰君主自己。”
李昖說道:“此話不無道理,但是若讓君主自己承擔所有臣下的罪,又有哪個君主能長坐王位?”柳成龍答道:“王位從來都是伴隨痛苦及心酸,君王的資格為上天所賜也是因為隻有極少數人能承受這份痛苦。”
李昖大怒:“寡人也十分痛苦也認真負責,所以才不顧兩班反對,為了恢複百姓生計才同意了你的改革方略不是麽!寡人若不想負責,早已過的無憂無慮,肆意妄為,那便會得到如同燕山君一樣的下場受萬世唾罵,寡人怎麽會是不負責任的君主?”
柳成龍長歎:“殿下您是什麽也不肯承認,臣再多說又有何用?倭亂將平,但山河破碎,千裏焦土,百姓苦不堪言,朝中黨爭不斷,江山社稷仍危在旦夕。臣隻想懇請殿下一件事,再造山河,重建社稷。請殿下定要將這飽受摧殘,山河破碎的土地恢複生機。若能實現,殿下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聖君明主,不僅是臣會永遠稱頌您的功德,百姓們也會世世代代稱頌您的聖德,請務必完成聖業。”李昖久默無語。
日軍被完全驅逐出朝鮮境內,時柳成龍已辭官歸隱,但畢竟倭亂已平,朝鮮王李昖因此無比舒心,召來邢玠及萬世德連連稱讚,欲贈送厚禮以表關切。邢玠說道:“殿下過獎,殿下之禮外臣等實不敢受。外臣是奉皇上旨意前來助朝鮮複國,殿下既欲答謝不如轉獻呈皇上答謝天恩。”
李昖說道:“皇上陛下富有四海,以此禮物答謝皇上陛下又怎會入眼。皇上陛下對朝鮮複國,平定倭亂鼎力支持,朝鮮真是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寡人會親上謝恩表,並上貢厚禮聊表心意,今後皇上陛下有任何要求寡人皆會滿足,朝鮮世世代代都會感念天朝的再造之恩。還請督師凱旋迴京後先替寡人向皇上陛下問安。說到凱旋,不知明軍準備將於何時迴京?實不相瞞,寡人還是恐倭寇突然反攻,想請明軍留一部善後,也已向皇上陛下請旨,不知旨意是否下發?”
萬世德說道:“我們已向皇上奏報大捷,現正等待皇上旨意有無其他安排,待接到旨意之後便應是明軍啟程*凱旋迴京之日。殿下之擔心,外臣能夠體會,殿下既然也已經向皇上請旨,那便安心等待便好,現下大戰剛剛結束,臣與督師還有許多事務要處理,殿下您還需費心朝鮮國內恢複百姓生計,臣等不便再多打擾,先行告退。殿下之後若再有所問再召臣等即可。”李昖再次謝過。後朝廷下旨令備倭經略萬世德留兵三千駐守朝鮮,預防倭情生變。其餘各部即日起班師迴朝。
直到加藤清正幾乎全部從蔚山撤走,明軍才真正確認日軍正在撤軍,邢玠及萬世德當即下令聯軍立刻發起總攻,麻貴進占蔚山並向釜山逼近,董一元及劉綎、權栗開始則對泗川和順天倭城大舉進攻。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清晨,駐順天的小西行長第二軍一麵阻擊明軍攻勢,一麵開始陸續登船待發。
先遣隊行駛至光陽灣口貓島附近時遭到朝明聯合水軍攔截。小西行長為了突破攔截編組衝鋒船隊連日發起進攻均未能成功,便向周圍日軍送信求援。宗義智忙問:“現在各隊都在想著盡快迴歸各自領國,且自顧不暇,如果無人來救,我們應當怎麽辦?”
小西行長說道:“不要說這麽喪氣的話,我已向上帝發過禱告,我們不會死在這裏的,即便是加藤清正收到我的求援也會奮力來救,不然他該怎麽羞辱我?更何況我與其他人並無宿怨,當次危急時刻自當相互救助。而且我也向黑田如水大人發出求援,他一定會嚴令附近的船隻來救我們的。若真是無人來救,那就隻能靠我們自己,若真是死在這裏,我小西行長即便是化作海鬼也不會放過他們!”
黑田如水接到小西行長的求援信後,心知不妙:“明軍的反應很快,意欲攔截我們撤離,絕不能讓小西行長孤軍奮戰,必須要盡可能帶迴所有的軍士。集中軍力突破防線,營救小西行長。”黑田如水便令脅阪安治領水軍,並與島津義弘、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橋統增、寺澤廣高等部聯合共同前往救小西行長。依據黑田如水之令,日本水軍準備於十八日夜乘月色通過露梁海峽,突入光陽灣解救小西行長,船隊艦船五百艘,兵力萬餘。
聯軍得知戰報,陳璘、鄧子龍、李舜臣三人便立即召開軍議,李舜臣分析:“露梁及其周邊海域有兩大特點,其一為水路複雜,島嶼星羅棋布,水道縱橫交錯,便於水軍依托島岸隱蔽機動。其二為潮水漲落,漲潮時水勢洶湧,落潮時極易使船隻擱淺。在露梁海域隻要善用這些特點便將有利於我聯軍作戰。”
鄧子龍報稱:“我們的水軍有兵力一萬三千人,戰船五百艘,福船、樓船、沙船、蒼船、海舫、叭喇虎等種類繁多,主要戰船配備四門前裝大發熕、四十門佛郎機及碗口銃、七十支鳥銃、噴筒五百、火箭兩千、其餘如標槍、鉤鐮槍、過船釘槍及水雷更是不計其數,加上朝鮮水軍助陣,對陣敵寇毫無壓力。”
陳璘下令:“既如此我聯軍戰法如下,此前我聯軍水軍主力已由古今島向前推進,前出至左水營、玀老島以東海麵,在左水營建立基地指揮聯合作戰。一部兵力已占領貓島加強防禦,光陽灣被我封鎖,露梁津在我們控製之內,已完全截斷倭軍退路。一部兵力正在露梁及以東海域巡邏,監視倭軍動向。現調整部署,副將鄧子龍領兵一千率三艘巨艦為先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待倭船通過露梁海峽之後,迂迴其側後切斷歸路。李舜臣領朝鮮水軍為右路,埋伏於露梁海南側觀音浦,伺機與我夾擊倭船。我自領大明水軍主力於竹島及水門洞港灣內正麵阻擊倭船。兩位務必看準時機,不可貽誤戰機致使倭寇撤離,如無異議,立刻準備。”
十八日清晨,李舜臣召集朝鮮水軍誓師:“倭寇現在打算離開這片土地,之前未經我們的允許便肆意侵入我們的國土,蹂躪我們的家鄉,殘害我們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以我無法讓倭寇就這樣安然離去,怎麽能就這樣看著仇人安然跨海迴國而不顧,我們要讓他們看到蹂躪我們家鄉的代價有多慘痛!要讓侵略我們家鄉的倭寇再也無法返迴故鄉!要使倭寇全部水葬在波濤之內!”水軍官兵因而鬥誌昂揚。
十九日醜時日本水軍戰船五百艘西上進入露梁海域,日軍船隊前鋒遭遇暗伏水雷,接連巨響,日軍受到震懾。陳璘見狀便令船隊速射火炮進行阻擊,脅阪安治見前有阻擊,黑夜之中不知對方船隻多少,不敢力戰以免陷入重圍耽誤解救小西行長便令船隊調頭南下。行至觀音浦附近,又遭李舜臣所率朝鮮水軍伏擊,脅阪安治急令船隊再向北行進。北岸鄧子龍趁機出擊,聯軍借此將日軍三麵合圍,日軍與聯軍展開露梁大戰。
脅阪安治大叫:“真是難以置信,怎麽躲都躲不開,最終還是陷入了包圍!本不想陷入大戰,現在是不得不戰了!小西行長!真是個麻煩的家夥!傳令全軍迎戰,殺光所有敵人!救出二番隊!”島津義弘見狀說道:“看來明軍和朝鮮是早已知我軍路線,提前設伏,早有準備,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隻能力戰,爭取時間救出小西行長再撤。傳令立花宗茂,趁我軍激戰吸引明軍陸續來攻時,小西行長那邊的防線應會大幅減弱,擇機率部前往救出二番隊後報信,我們再行撤離,在撤離之前我們必須先打開缺口。”
李舜臣亦高喊道:“平定倭亂在此一舉,切勿放走倭寇一兵一卒,謹記我等誓言,必水葬倭寇全軍,為死去的父老、兄弟及子女報仇雪恨!拿出你們的勇氣,釋放你們的仇恨,今日我們與倭寇非敵死便是我亡,全軍出擊!”
兩軍突發,左右掩擊,炮鼓齊鳴,矢石交下,柴火亂投,殺喊之聲山海同撼。倭船大半起燃,日軍殊死血戰,勢不能支,再度退入觀音浦,天已半明。明軍先是前裝大發熕及弗朗機向日軍開火,接近之後使用碗口銃、鳥銃及火箭射擊,待接弦之時便使用噴筒及火球投射,繼而再用鉤鐮槍、過船釘槍鉤住敵船進行跳幫作戰。
朝鮮水軍則持續發射火炮轟擊敵船,龜船盡出實施衝撞,打亂日軍陣型。日軍鳥銃齊發,飛丸如雨,聲震海中,明軍及朝鮮官兵中彈者無數,同樣日軍戰船在聯軍炮火火箭襲擊之下,船體破裂,甲板起火,陣型大亂,陷入混戰之中。
聯軍前部已與日軍之間展開接弦跳幫,短兵肉搏,島津義弘亦拔刀奮戰,島津義弘的野太刀刀法迅猛,大有橫掃千軍之勢,揮刀所過之處,必有兩三士兵被其斬殺,勢不可擋。日軍慣於跳幫作戰,但現處於不利戰勢,白刃戰亦處於下風。
老將鄧子龍年逾七十,欲得首功,率精兵二百躍上朝鮮戰船奮勇衝殺,殺敵無數。鄧子龍老當益壯,舞刀生風,數人合擊竟不能擋,忽然聯軍向日軍投射火器期間,誤中鄧子龍所乘船隻,戰船起火,鄧子龍無處躲避,又不願跳海求生,旋即被三艘日船包圍,日軍大批躍上該船,鄧子龍刀被打落,徒手搏擊,拳殺三人,身中兩刀,隨從護衛上前掩護,鄧子龍後退數步,拾撿標槍百發百中,後再度操刀與敵搏殺,因敵眾我寡鄧子龍力戰不支,戰死陣中,日軍爭相割其首級。
戰至中午,陳璘副將陳蠶、遊擊將軍季金率部來援,聯軍左右兩路各從南北向日軍主力發起猛攻。日軍部分戰船燃起大火,日軍跳水登岸又遭明軍陸地截殺,朝鮮龜船分批沿島襲掠,日軍爭相逃竄,小型倭船一擊即沉,李舜臣所駕戰船離敵過近,身邊官兵中彈身亡者不少,李舜臣親冒彈雨,擂鼓助威,於大戰之中鼓舞士氣,左右皆來相勸李舜臣不可親身立於險地,連請李舜臣暫時躲避。
李舜臣喊道:“此戰是與倭寇最後一戰,必須不計傷亡代價全力以赴,你們與其在乎我的安危倒不如立刻投入到戰鬥中去,拚死阻攔倭寇迴國!”左右再勸:“大人您肩負水軍統領之責,一旦有失,全軍指揮如何是好?”李舜臣言道:“倭寇雖仍頑抗但敗局已定,我等隻需全力殲敵即可,此時絕不能再有顧及自身安危之意,全軍務必舍生忘死!我心中早已決心戰死在今日,我意已決,休得再言!”
李舜臣終不幸胸口中彈,倒地不起,副將宋希立及其侄李莞前來察看,連連唿喊軍醫救治,李舜臣嚴令不可走漏消息。李舜臣叮囑道:“戰事正酣,不可宣稱我已戰死,否則軍心必亂!掌我軍旗代我發號施令,讓全軍知李舜臣尚在,務必全殲敵寇!”言畢李舜臣氣絕身亡。宋希立及李莞嚎啕大哭,悲痛欲絕。但見戰事未完,四周仍炮火連天,煙火大作,宋希立強忍悲痛,力勸李莞再次振作。
宋希立接過李舜臣大旗繼續發號施令,日軍死戰苦撐,實則根本無心戀戰,而因明軍陸續來援,被攔截的小西行長第二番隊得以被立花宗茂所部接應,終於突破防線向外海退去。立花宗茂向島津義弘及脅阪安治傳遞信號,此時日軍已打開撤退缺口,島津義弘得信後,當即令人向脅阪安治旗艦示意,日軍開始全速撤退。陳璘見日軍已突破包圍,再追無益便下令收兵。露梁一戰激戰將近一日,日本戰船受損及擊沉之數已達兩百,陣亡三四千人,脅阪安治領剩餘三百艘戰船撤出戰鬥。
戰後宋希立集結朝鮮水軍為李舜臣舉行風光大葬,並同時為鄧子龍等陣亡將士祭奠。明朝水軍統帥陳璘及朝鮮水軍將領李億祺等皆來拜祭。全軍自投於地,撫膺大慟,連營痛哭。柩行所至,民皆設祭,挽車而哭,車不得進。朝廷追贈右議政,設祠宇紀念,號曰忠湣。
日軍於海上向日本行駛之時,宗義智前來寬慰驚魂未定的嶽父小西行長:“嶽父大人,到了對馬島便現在小婿那裏暫住幾日吧,軍中已經通告太閣殿下已死,如今終於能留得性命安全迴國,也不用再擔心太閣殿下的怒火,該是安心歇息的時候。”
小西行長說道:“你說的沒錯,是該安心歇息的時候。從一開始我們就反對在朝鮮開戰,嚐試了種種方法,暗示朝鮮君臣,戰時談判,蒙騙太閣,但沒有一次成功,自己也幾次身陷險境,一麵在朝鮮苦戰,一麵又擔心會被太閣殿下殺掉,現在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結果仍然是一無所得,家族的財力軍力都幾乎所剩無幾。但是你要記住,危機還沒有結束,太閣殿下已死,少主年幼,家臣之間已有派係,相互敵視,豐臣家內部將有動蕩,還有德川家康及各地名門誰不是各懷鬼胎,我們今後要防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露梁戰後大部分日軍已撤迴國內,而朝鮮沿海各地尚有不少殘留日軍未能及時登船撤離,明軍隨即發動追擊,陳璘掃蕩熊方山、多大浦、南海錦山、乙山川等地試圖偷渡的日軍,肅清殘敵。
領議政柳成龍在向朝鮮王李昖提交了辭職奏請之後,李昖深夜召柳成龍用膳對飲,李昖身著便服親自為柳成龍斟酒,李昖稱已經看過柳成龍的辭職奏折,不過他不會同意柳成龍的辭職。柳成龍表示此事他早已猜到,李昖說道:“那倒也是,領相很了解寡人。去者必返,鄭澈也好伊鬥壽也好李山海也好,不都離開過數次麽,領相你也曾被罷免過幾次,所以領相你也不必過於傷心。寡人是會想念你的,來日還會召你迴來。”
柳成龍答到即使再有征召他也將不再迴到朝廷,李昖故作神閑,埋怨這是要斬斷與他的緣分,問其為何對自己如此不滿意?柳成龍說道:“殿下是靈敏善良之人,臣怎麽會討厭這樣的殿下。但作為君主的殿下臣確實有所不滿。”
李昖反問:“這是為什麽呢?是因為寡人是忙著拋棄百姓東逃西竄的君主麽?寡人已經多次說過,當時王京被占領寡人若被倭寇擒獲,今日這片土地早已成了倭寇的領土。難道寡人所說不對麽?”柳成龍答道:“從結果上看的確如此,但是臣卻是在批判作為君主的殿下,殿下毫無作戰的意誌,卻能輕易的拋棄百姓。若是在竭盡全力後再離開,百姓們又怎會火燒王宮?是殿下您隻顧自身安危。”
李昖臉色此時已十分難看:“領相,寡人是朝鮮的王,寡人若是匹夫早就出去與倭寇同歸於盡戰死沙場了。但寡人是攸關社稷存亡的王,才無法冒著危險去打仗。寡人並未先考慮自身的安危,而是先擔憂了社稷的安危,寡人這麽說領相是否明白?”
柳成龍問道:“那處死並沒有罪的義兵將也是為了保衛社稷麽?別說是威脅社稷的安危了,反而是保衛社稷的他們卻死在了殿下的手裏。因此倭寇再次入侵的時候,義兵將幾乎全部隱居不肯露麵。”
李昖笑道:“亂世出英雄,義兵將本就是亂世該出的英雄,但英雄們隻要一旦擁有了勢力便會胡思亂想,郭再佑是站在慶尚監使的頭頂上,金德齡是無視禦命釋放了所有叛軍,這一切都在無視官府,無視秩序!而寡人懲治他們也不是為了自己著想,而為了維護秩序。”
柳成龍問道:“那麽殿下是否就認為自己沒有需要反省和負責的事麽?無論任何人在經曆過嚴重事態之後都要根據因果來反躬自省及改過自新,沒有人是沒有責任的。當然很多人都會找各種借口來使自己相信自己沒有責任或歪曲自己的責任。而殿下您隻會責怪事態和他人。從不肯尋找自身的過錯也不肯負責,這又如何成為明君?”
李昖生怒:“現在終於開始來問寡人的過錯和責任了麽,那寡人就來告訴你,要為這場戰亂負責的就是你和跟隨你的南人!自從通信使迴來後,已明確告知寡人倭寇動向,而東人中的金誠一則說倭寇為虛張聲勢,那時你若不擁護,大可阻止這場戰爭。君主相信臣下的話又怎麽能說是君主的過錯?”
柳成龍說道:“當然臣等是有錯,但君主既然能選擇相信臣下的話就代表著君主本身得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遇到優秀的君主百姓才會稱頌,反之則怨。所以給臣下的獎賞也就是給君主自己的獎賞,懲罰臣下也就是在懲罰君主自己。”
李昖說道:“此話不無道理,但是若讓君主自己承擔所有臣下的罪,又有哪個君主能長坐王位?”柳成龍答道:“王位從來都是伴隨痛苦及心酸,君王的資格為上天所賜也是因為隻有極少數人能承受這份痛苦。”
李昖大怒:“寡人也十分痛苦也認真負責,所以才不顧兩班反對,為了恢複百姓生計才同意了你的改革方略不是麽!寡人若不想負責,早已過的無憂無慮,肆意妄為,那便會得到如同燕山君一樣的下場受萬世唾罵,寡人怎麽會是不負責任的君主?”
柳成龍長歎:“殿下您是什麽也不肯承認,臣再多說又有何用?倭亂將平,但山河破碎,千裏焦土,百姓苦不堪言,朝中黨爭不斷,江山社稷仍危在旦夕。臣隻想懇請殿下一件事,再造山河,重建社稷。請殿下定要將這飽受摧殘,山河破碎的土地恢複生機。若能實現,殿下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聖君明主,不僅是臣會永遠稱頌您的功德,百姓們也會世世代代稱頌您的聖德,請務必完成聖業。”李昖久默無語。
日軍被完全驅逐出朝鮮境內,時柳成龍已辭官歸隱,但畢竟倭亂已平,朝鮮王李昖因此無比舒心,召來邢玠及萬世德連連稱讚,欲贈送厚禮以表關切。邢玠說道:“殿下過獎,殿下之禮外臣等實不敢受。外臣是奉皇上旨意前來助朝鮮複國,殿下既欲答謝不如轉獻呈皇上答謝天恩。”
李昖說道:“皇上陛下富有四海,以此禮物答謝皇上陛下又怎會入眼。皇上陛下對朝鮮複國,平定倭亂鼎力支持,朝鮮真是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寡人會親上謝恩表,並上貢厚禮聊表心意,今後皇上陛下有任何要求寡人皆會滿足,朝鮮世世代代都會感念天朝的再造之恩。還請督師凱旋迴京後先替寡人向皇上陛下問安。說到凱旋,不知明軍準備將於何時迴京?實不相瞞,寡人還是恐倭寇突然反攻,想請明軍留一部善後,也已向皇上陛下請旨,不知旨意是否下發?”
萬世德說道:“我們已向皇上奏報大捷,現正等待皇上旨意有無其他安排,待接到旨意之後便應是明軍啟程*凱旋迴京之日。殿下之擔心,外臣能夠體會,殿下既然也已經向皇上請旨,那便安心等待便好,現下大戰剛剛結束,臣與督師還有許多事務要處理,殿下您還需費心朝鮮國內恢複百姓生計,臣等不便再多打擾,先行告退。殿下之後若再有所問再召臣等即可。”李昖再次謝過。後朝廷下旨令備倭經略萬世德留兵三千駐守朝鮮,預防倭情生變。其餘各部即日起班師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