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嘉音偏過頭,便迎上了一雙燦若星辰的眼眸。
她彎起了唇,笑問道:“趙世子為何敬我?”
“你我二府不日前喜結良緣,我今日代表侯府出席,你又是閔府唯一的……”趙知簡說著,忽而笑了起來,“沒有什麽理由,不知閔姑娘為何在這無人的角落獨坐,我覺得好奇,便來和你說說話。”
青年語意坦率,笑容明朗。
閔嘉音端起酒杯:“那就敬侯府與閔府聯姻。”
“閔姑娘,不需喝完,”趙知簡及時阻止了想要幹了杯中酒的閔嘉音,“席快散了,閔姑娘之前都沒醉,可不能因為我醉了。”
閔嘉音從善如流地抿了一口,笑意慵懶:“趙世子既是來和我說話,便該起個話頭。”
“好啊,”趙知簡想了想道,“在平寧時,張老先生曾鼓勵後輩多去看看大好河山,我如今在殿前司當值是再難抽身了,還是閔姑娘自由些。不知閔姑娘可還有遠遊的打算?”
閔嘉音有種奇怪的直覺,趙世子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問最後那一句。
她倒也不抗拒,斟酌道:“的確有,想帶嘉言去看看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話落閔嘉音才意識到,她話中所指的岐州,亦是趙知簡長大的地方。
趙知簡卻不知閔嘉音說的是何地,隻道:“那閔姑娘與小公子注意安全。”
若是帶著弟弟,應當不是去做危險的事,既然閔姑娘不說,他還是不要多問的好。
“趙世子,我想去的是岐州。”不知為何,閔嘉音主動說了出來。
趙知簡訝異地對上閔嘉音的盈盈淺笑,唿吸一滯,很快道:“岐州路遠,地廣人稀,實在不是出遊的好選擇。但若閔姑娘心意已決,那便走官道,盡量挑選熱鬧些的城鎮,如此雖然更安全些,卻也需走上兩個月方能到達岐州城。”
“無妨,岐州是母親曾生活過的最特別的地方,我想去,嘉言亦想去,既然意誌堅定,便無遠弗屆。”
趙知簡突然很想問問,除了母親,閔姑娘的心意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哪怕隻是一絲一毫。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又在胡思亂想了,便認真道:“那我就祝願閔姑娘一路順利,到了岐州若遇到什麽麻煩,可去州衙裏找司法參軍顧之源大人,他定會秉公處理。”
“多謝趙世子。”閔嘉音真誠謝過,望著那雙同樣真誠的鳳眸,心中湧起一絲微妙的情緒。
是……不舍?
這晚的心緒很快又被閔嘉音收斂起來,幾日後,閔府外的兩輛馬車便出發了。
閔嘉音對閔謙說了想去岐州看看,閔謙答應後,派了幾個會拳腳的家中奴仆跟隨。
閔嘉音本來隻想帶著閔嘉言,閔妙笙卻也表示想一同前往,馬車上便又多加了一個人。
此前閔府的準備工作沒有產生什麽動靜,陳東揚是看到馬車啟程才知道閔嘉音又要外出的。
這一次,他沒有再入宮請示皇帝,而是派了個手下入宮遞信,自己則直接跟上了馬車。
一路北上,春天的腳步也放慢了,仿佛在跟著閔府的馬車悠悠前進。
待閔嘉音一行人終於來到岐州時,春日終於降臨在北地。
然而,在岐州廣袤的平原上,閔嘉音等人卻看到了意外的景象。
岐州此地本有大片農田,農戶也非常分散,本是播種的時節,這些農人應當散在良田之中各自耕作才是。可隨著馬車行過,幾人卻發現有許多田地都荒著,某幾片農田上卻集中著不少農民。
靠近岐州城,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一行人甚至看到城郊的流民多了起來。
“岐州雖有半年氣候都不好,但剩下的半年還是適宜耕作的,且岐州土地極其廣闊,怎麽會有如此多失去田地的流民呢?”閔妙笙雖然不及閔嘉音見識廣,卻也對岐州地理略知一二,心中納悶。
閔嘉音也頗為不解:“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一路行來,似乎各地的春耕都算不上……熱火朝天?”
其實幾人都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春耕,但總覺得路上看到的景象與書中讀到過的描述落差有些大。
聽閔嘉音這樣說,閔妙笙立即道:“我有這種感覺!之前還以為是我們走的路偏僻,沿途一直地太多人太少呢。”
閔嘉音搖了搖頭:“一些地區可能是這樣,但所有地方都如此,豈不是有問題?今日入岐州城,咱們不必再住驛站,便去當地找家熱鬧的食肆吃頓飯,聽聽百姓都在說些什麽。”
閔妙笙與閔嘉言齊齊點頭。
馬車駛過城門之時,閔嘉音看到了巨石砌成的城牆,心中藏了幾個月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幾人在客棧稍作休整,隨後走進了一家食肆。
“姐姐,有綠色的菜!”
由於才入春,一路行來眾人都沒吃上什麽爽口的蔬菜,看到小二展示出的菜肴牌子,閔嘉言眼睛頓時一亮。
“好,那就來一份清炒菠薐菜,還要一份燴江鯉魚,三份湯餅。”
小二熱情應下,又壓低聲音道:“姑娘,容小的提醒一句,這季節的菠薐菜價格可是不菲。”
閔嘉音笑笑:“好,多謝小二哥提醒。”
來食肆的客人都算不上窮苦,但此處亦充斥著三教九流,小二自然看得出他們三個不缺錢,其實是在好心提醒他們不要露財,尤其是在這個人心浮動的時候。
待菜上桌,三人一邊吃一邊聽著鄰桌當地人的談天。
“這幾日進城的流民又多了,真是鬧得我家鋪子都不安生。”
“可不是嘛!我家就賣點醃菜,又填不飽肚子,一天到晚還是有不少乞丐,要麽討醃菜,要麽討錢。”
“昨日老馬的饅頭鋪直接被幾個流民給搶了,他今天不得不讓兒子把砧板搬到外頭來剁餡,這才嚇住了那些饑民。”
“唉,這些流民沒了地是可憐,但我們做點小生意也不容易啊!前些日子州裏到幾家醃菜鋪子收了一大批醃菜,說是充作實物稅,聽說之後會送到南方去賣。但你瞧瞧這段時日南方運來的瓜果,價格都高到天上去了,誰能吃得起!”
這些人越說越氣憤,其中一個摔了筷子道:“依我看,變的勞什子新法,都是害人的東西!”
她彎起了唇,笑問道:“趙世子為何敬我?”
“你我二府不日前喜結良緣,我今日代表侯府出席,你又是閔府唯一的……”趙知簡說著,忽而笑了起來,“沒有什麽理由,不知閔姑娘為何在這無人的角落獨坐,我覺得好奇,便來和你說說話。”
青年語意坦率,笑容明朗。
閔嘉音端起酒杯:“那就敬侯府與閔府聯姻。”
“閔姑娘,不需喝完,”趙知簡及時阻止了想要幹了杯中酒的閔嘉音,“席快散了,閔姑娘之前都沒醉,可不能因為我醉了。”
閔嘉音從善如流地抿了一口,笑意慵懶:“趙世子既是來和我說話,便該起個話頭。”
“好啊,”趙知簡想了想道,“在平寧時,張老先生曾鼓勵後輩多去看看大好河山,我如今在殿前司當值是再難抽身了,還是閔姑娘自由些。不知閔姑娘可還有遠遊的打算?”
閔嘉音有種奇怪的直覺,趙世子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問最後那一句。
她倒也不抗拒,斟酌道:“的確有,想帶嘉言去看看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話落閔嘉音才意識到,她話中所指的岐州,亦是趙知簡長大的地方。
趙知簡卻不知閔嘉音說的是何地,隻道:“那閔姑娘與小公子注意安全。”
若是帶著弟弟,應當不是去做危險的事,既然閔姑娘不說,他還是不要多問的好。
“趙世子,我想去的是岐州。”不知為何,閔嘉音主動說了出來。
趙知簡訝異地對上閔嘉音的盈盈淺笑,唿吸一滯,很快道:“岐州路遠,地廣人稀,實在不是出遊的好選擇。但若閔姑娘心意已決,那便走官道,盡量挑選熱鬧些的城鎮,如此雖然更安全些,卻也需走上兩個月方能到達岐州城。”
“無妨,岐州是母親曾生活過的最特別的地方,我想去,嘉言亦想去,既然意誌堅定,便無遠弗屆。”
趙知簡突然很想問問,除了母親,閔姑娘的心意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哪怕隻是一絲一毫。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又在胡思亂想了,便認真道:“那我就祝願閔姑娘一路順利,到了岐州若遇到什麽麻煩,可去州衙裏找司法參軍顧之源大人,他定會秉公處理。”
“多謝趙世子。”閔嘉音真誠謝過,望著那雙同樣真誠的鳳眸,心中湧起一絲微妙的情緒。
是……不舍?
這晚的心緒很快又被閔嘉音收斂起來,幾日後,閔府外的兩輛馬車便出發了。
閔嘉音對閔謙說了想去岐州看看,閔謙答應後,派了幾個會拳腳的家中奴仆跟隨。
閔嘉音本來隻想帶著閔嘉言,閔妙笙卻也表示想一同前往,馬車上便又多加了一個人。
此前閔府的準備工作沒有產生什麽動靜,陳東揚是看到馬車啟程才知道閔嘉音又要外出的。
這一次,他沒有再入宮請示皇帝,而是派了個手下入宮遞信,自己則直接跟上了馬車。
一路北上,春天的腳步也放慢了,仿佛在跟著閔府的馬車悠悠前進。
待閔嘉音一行人終於來到岐州時,春日終於降臨在北地。
然而,在岐州廣袤的平原上,閔嘉音等人卻看到了意外的景象。
岐州此地本有大片農田,農戶也非常分散,本是播種的時節,這些農人應當散在良田之中各自耕作才是。可隨著馬車行過,幾人卻發現有許多田地都荒著,某幾片農田上卻集中著不少農民。
靠近岐州城,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一行人甚至看到城郊的流民多了起來。
“岐州雖有半年氣候都不好,但剩下的半年還是適宜耕作的,且岐州土地極其廣闊,怎麽會有如此多失去田地的流民呢?”閔妙笙雖然不及閔嘉音見識廣,卻也對岐州地理略知一二,心中納悶。
閔嘉音也頗為不解:“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一路行來,似乎各地的春耕都算不上……熱火朝天?”
其實幾人都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春耕,但總覺得路上看到的景象與書中讀到過的描述落差有些大。
聽閔嘉音這樣說,閔妙笙立即道:“我有這種感覺!之前還以為是我們走的路偏僻,沿途一直地太多人太少呢。”
閔嘉音搖了搖頭:“一些地區可能是這樣,但所有地方都如此,豈不是有問題?今日入岐州城,咱們不必再住驛站,便去當地找家熱鬧的食肆吃頓飯,聽聽百姓都在說些什麽。”
閔妙笙與閔嘉言齊齊點頭。
馬車駛過城門之時,閔嘉音看到了巨石砌成的城牆,心中藏了幾個月的疑惑終於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幾人在客棧稍作休整,隨後走進了一家食肆。
“姐姐,有綠色的菜!”
由於才入春,一路行來眾人都沒吃上什麽爽口的蔬菜,看到小二展示出的菜肴牌子,閔嘉言眼睛頓時一亮。
“好,那就來一份清炒菠薐菜,還要一份燴江鯉魚,三份湯餅。”
小二熱情應下,又壓低聲音道:“姑娘,容小的提醒一句,這季節的菠薐菜價格可是不菲。”
閔嘉音笑笑:“好,多謝小二哥提醒。”
來食肆的客人都算不上窮苦,但此處亦充斥著三教九流,小二自然看得出他們三個不缺錢,其實是在好心提醒他們不要露財,尤其是在這個人心浮動的時候。
待菜上桌,三人一邊吃一邊聽著鄰桌當地人的談天。
“這幾日進城的流民又多了,真是鬧得我家鋪子都不安生。”
“可不是嘛!我家就賣點醃菜,又填不飽肚子,一天到晚還是有不少乞丐,要麽討醃菜,要麽討錢。”
“昨日老馬的饅頭鋪直接被幾個流民給搶了,他今天不得不讓兒子把砧板搬到外頭來剁餡,這才嚇住了那些饑民。”
“唉,這些流民沒了地是可憐,但我們做點小生意也不容易啊!前些日子州裏到幾家醃菜鋪子收了一大批醃菜,說是充作實物稅,聽說之後會送到南方去賣。但你瞧瞧這段時日南方運來的瓜果,價格都高到天上去了,誰能吃得起!”
這些人越說越氣憤,其中一個摔了筷子道:“依我看,變的勞什子新法,都是害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