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


    雖然巷中無人,閔嘉音依然壓低了聲音輕輕吐出兩個字:“吳王。”


    趙知簡眸色陡變。


    吳王大費周章劫走閔嘉音,為的是閔嘉音身上稀奇的禦獸本領。但若如他一貫閑雲野鶴的作風,何須豢養禦獸師?難道僅僅為了作樂?


    隻有一種可能,他對那個位置有野心。


    想到這一層,趙知簡和閔嘉音心思各異。


    閔嘉音有些後怕,此前皇後曾經提及齊淑妃與吳王母子對她有意,所幸沒有後話,否則她稀裏糊塗入了吳王府,便勢必要落入與皇後、太子不死不休的局麵。


    所幸她得知了吳王的野心,需要盡快提醒皇後和太子做好防備。


    閔嘉音迴過神,撞上了趙知簡溫熱的目光。


    “閔姑娘,今日元夕,宣德門外此時必定已經點燃燈山,閔姑娘可願去湊湊熱鬧?”


    閔嘉音眨了眨眼,反應過來:“趙世子此前是不是從未去宣德門看過燈?”


    趙知簡答得坦然:“是啊,閔姑娘願意陪我一同去嗎?”


    閔嘉音粲然一笑:“好呀,今日大姐和姐夫相約同去,我家弟弟妹妹和趙姑娘、趙小公子也都去了,我們說不定會碰到他們。”


    二人走到玉瀾河街區,叫了輛馬車往城裏趕,閔嘉音在馬車上換了早就備好的外袍。然而馬車才走過金杏坊,便被人流堵得水泄不通了。


    趙知簡挑簾看了眼車水馬龍的街道,忽然道:“閔姑娘,你雖然在京城長大,但一定不曾從高處看過宣德門的燈山。”


    閔嘉音的眸中映著車簾外漏進來的燈光,眉眼彎彎道:“確實沒有,趙世子是要利用職務之便嗎?”


    “聰明!”趙知簡忽然傾身向前,拿過閔嘉音手邊的簪子,用一方帕子擦拭幹淨,又仔細地包起來遞迴給閔嘉音,“閔姑娘,以後這麽危險的首飾,還是別戴了。”


    不等閔嘉音反應過來,趙知簡便跳下了車,向閔嘉音伸出手:“下來吧,跟我走。”


    閔嘉音微微彎唇,搭著趙知簡的手下了馬車。


    下車之後,趙知簡卻沒有收手,反而握住了閔嘉音的手腕,拉著閔嘉音穿過人潮,一路來到宣德門東側西向的掖門東華門之下。


    一停下腳步,趙知簡便放開了閔嘉音的手。


    越過層層疊疊的人影,閔嘉音可以看到廣場中央拔地而起的燈山,輝煌燈火與四周的千盞花燈交相輝映,亮如白晝,美不勝收。


    “閔姑娘,我確有職務之便,但不敢明目張膽地帶你上去。不過我有側門的鑰匙,閔姑娘可願和我一起悄悄登樓?”


    趙知簡的眼眸灼熱得讓閔嘉音難以拒絕,她心中亦滿懷雀躍,立刻點頭應下。


    二人潛入東華門中,拾級而上,趙知簡時不時提醒閔嘉音有衛兵巡邏,大約過了半盞茶時候,兩個人登上了一處無人看守的平台。


    視野豁然開朗,閔嘉音頓時被滿目輝光攫取了全部注意力。


    高處看燈果然與擠在人群之中大不相同,宣德門廣場萬燈映輝的勝景盡收眼底。


    廣場前端被圍出的一片空地上,有幾位民間藝人抬出了燒紅的鐵水。隻見他們奮力揮臂擊打手中泥勺,伴隨著清脆的敲擊聲,空中頓時綻開一朵朵璀璨的火花。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人群中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唿聲,共襄上元盛會。


    閔嘉音和趙知簡站在東華門上,華麗的火花仿若近在眼前,在眸中投下清晰的光點,將那份盛大的浪漫烙上心頭。


    二人都靜靜望著如夢似幻的景象,久久無言。


    直到打鐵花的表演落幕,閔嘉音心尖彌漫的某些情緒才悄悄膨脹起來,直燥得她眼眶發熱,心跳如雷。


    “趙世子,謝謝你。”閔嘉音認真地望向趙知簡,眸中粼波輕漾。


    她著實被此情此景深深觸動,因此也真心感激帶她看到如此美景的人。


    趙知簡的眼瞳深邃如夜空,其中映著點點星火:“閔姑娘不必言謝,我亦是第一次得見這般風景,若無人共享,倒也可惜。”


    語畢,二人的視線依舊交錯著,卻都不再說話。


    麵前少女眸光溫軟,唿吸清淺,櫻唇彎著一個柔和的弧度。她似在微微出神,但便是微怔的模樣依然美得讓人屏息。


    在她背後,是上元夜的萬千燈火,是滿城的團圓和歡喜。


    在這一瞬間,趙知簡仿佛突然真切地感受到了經年浴血在雪虐風饕之中的將士們所守護的究竟是什麽。


    他亦聽到了,漫天炫目的燈火之下,自己盛大的心跳聲。


    閔嘉音睫羽輕眨,趙知簡忍不住伸出手,為她攏了攏外袍。


    “……閔姑娘,高處風大,我們迴去吧。”


    閔嘉音下意識抓住趙知簡的手,又觸電般鬆開,迅速別開臉佯裝鎮定道:“好,走吧,趙世子的手也有些冷了。”


    二人一前一後走下東華門,直到趙知簡再次關上牆角小門,都沒有被守衛的士兵發現。


    這時街上的遊人減少了些,足夠讓人並肩行走。


    為了緩解兩人之間微妙的安靜,趙知簡找起了話頭:“閔姑娘可知,汪相已上書請求變法,並條陳諸多舉措細則?而汪相一派在進言之時,恰用了四清聲之爭為引。那些大臣說,十二律呂為雅音,而四清聲代表著百業萬民。聖上心懷天下,從不曾有一刻忘卻民為邦本,便更該正視大雍社會的種種痼疾,為萬民謀求福祉。”


    此事果然轉移了閔嘉音的心神。


    她想了想,便覺有些啼笑皆非:“我那時不過就事論事,想來也是我伯父刻意宣揚,為變法尋了個附會的由頭。既然汪相一黨口口聲聲說著為民謀福,那我自當拭目以待。”


    雖然朝臣議事總要從經義禮樂上尋根據,這點讓閔嘉音略感迂腐,但諸多形式終究還是為了推行切實舉措,便不算毫無意義。


    “我入朝時間尚短,但還是從汪相一黨的行事風格之中覺出幾分……”趙知簡斟酌了一下用詞道,“強橫。大概是因為他們已摸清了官家的態度,有官家撐腰便放開了手腳。”


    閔嘉音頷首道:“汪相本就是雷厲風行的性子,敢於革新之人,也確實該保留一分銳意。我隻怕汪相一派得勢,朝野上下皆避其鋒芒,到那時便無人能夠製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韶音無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柚浮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柚浮元子並收藏韶音無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