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才選新啟:希望的開端
官場:組織幹部沉浮錄 作者:能四水是能泗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的任務……”陸一鳴喃喃自語,腦海中還在迴放著領導宣布消息時堅定的眼神。他深知這項任務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自己剛從上一輪的風波中脫身,這次任務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鳴,你沒事吧?”唐曉婉看出了陸一鳴的心事重重,關切地問道。
“沒事,隻是在想一些事情。”陸一鳴迴過神來,擠出一絲笑容,“新任務下來了,我得盡快準備一下。”
市裏啟動新一輪人才選拔計劃的消息不脛而走,各種議論也隨之而來。有些人對陸一鳴的能力表示認可,認為他能勝任這項工作;但也有一些人,因為之前孫俊傑事件的影響,對陸一鳴抱有偏見,甚至質疑他參與此計劃的動機。
陸一鳴沒有理會這些流言蜚語,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明白,隻有用實際行動才能證明自己,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陸一鳴決定先從走訪企業開始。他拜訪的第一站,是當地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華宇集團。
華宇集團的董事長王超,是一位眼光獨到、雷厲風行的企業家。他熱情地接待了陸一鳴,並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陸幹事,我們公司現在急需高端技術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方麵的人才,你看看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王超開門見山地說道。
“王總,您放心,我們會盡力幫您解決人才問題。”陸一鳴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快速地記錄著王超的需求,“您能具體說說需要哪方麵的人才嗎?”
王超拿起桌上的文件,遞給陸一鳴,“這是我們公司的人才需求計劃書,你看看就知道了。”
陸一鳴接過計劃書,仔細地翻閱起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計劃書上列出的條件非常苛刻,不僅要求學曆高、經驗豐富,還要求具備極強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陸一鳴眉頭微皺,他知道,以當地的人才儲備現狀,想要找到符合這些條件的人才,簡直比登天還難。
“王總,您提出的這些要求,恐怕……”陸一鳴欲言又止。
王超當然明白陸一鳴的意思,他擺了擺手,“陸幹事,我知道這些要求可能有些高,但我們公司現在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急需高端人才來支撐我們的發展戰略。”
陸一鳴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這次人才選拔計劃比他想象的還要困難。
“看來,得先從高校入手了。”陸一鳴心裏暗想,拿起手機,撥通了唐曉婉的電話,“曉婉,你幫我查一下,最近有哪些高校要來我們市舉辦招聘會……”
在陸一鳴為企業人才需求犯愁的時候,唐曉婉那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按照陸一鳴的指示,她開始聯係市內幾所高校,收集近期高校招聘會的信息。然而,幾通電話下來,唐曉婉卻感到了一絲涼意。
“曉婉,怎麽樣?有消息了嗎?”陸一鳴問道。
“情況不太樂觀,”唐曉婉語氣有些沉重,“我聯係了幾所高校,他們對我們這個人才選拔計劃似乎不太感興趣,都說要再考慮考慮。”
陸一鳴眉頭緊鎖,他知道事情可能比想象的更複雜。“是不是我們給出的條件不夠優厚?”
“應該不是,”唐曉婉搖了搖頭,“我旁敲側擊地問了,他們主要擔心的是人才流失的問題。畢竟,我們這是把人才引進到企業,而不是留在高校。”
“這倒是個問題……”陸一鳴陷入了沉思。
為了弄清高校的真實想法,陸一鳴決定親自拜訪一下本地重點高校——江城大學的李有華校長。李校長年近六十,在教育界頗有威望,為人正直,但也有些固執。
“李校長,您看,我們這次人才選拔計劃,是為了……”陸一鳴剛開口介紹,就被李校長打斷了。
“陸幹事,你們的計劃我已經了解了,”李校長放下手中的茶杯,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我們學校有自己的人才輸出安排,恐怕無法配合你們的計劃。”
陸一鳴還想再爭取一下,但看到李校長堅定的眼神,他知道再說下去也是徒勞。
離開江城大學,陸一鳴的心情有些沉重。人才引進計劃才剛剛開始,就遇到了如此大的阻力,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雪上加霜的是,獵頭陳高突然打來電話,語氣焦急:“陸幹事,不好了,我聽說有人在市場上散播對你不利的言論,說你……”
陳高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陸一鳴已經猜到了幾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競爭對手在背後搞鬼,想借此機會打壓他,從而搶占人才資源。
“我知道了,”陸一鳴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你幫我查查,到底是誰在背後散播謠言。”
放下電話,陸一鳴的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想辦法扭轉局麵,否則這次的人才引進計劃就真的要泡湯了。
“看來,得申請一些政策支持了……”陸一鳴喃喃自語,拿起手機,撥通了市政府辦公室的電話……
掛斷電話,陸一鳴感到一陣無力。市政府辦公室的答複在意料之中,卻也讓他更加心寒。當地政策對於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有限,大部分優惠政策都傾向於吸引高精尖人才,而他需要的,卻是更廣泛的、能夠支持本地企業發展的實用型人才。
“看來指望政策傾斜是不現實了。”陸一鳴揉了揉眉心,轉頭對唐曉婉說,“我們去人才市場看看吧,也許能從求職者那裏得到一些啟發。”
周六的人才市場人頭攢動,招聘企業和求職者們你來我往,卻鮮有人注意到角落裏那塊寫著“**企業人才選拔計劃”的不起眼招牌。陸一鳴和唐曉婉耐心地接待著前來諮詢的寥寥幾位求職者,卻發現了一個更讓他們擔憂的問題。
“說實話,我對本地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太看好。”一位年輕的求職者坦言,“工資待遇和發展空間都比不上南方那些大城市,我更願意去機會多的地方闖一闖。”
“是啊,本地企業大多規模小,管理也不夠規範,我擔心去了之後發展空間有限。”另一位求職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陸一鳴和唐曉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他們原本以為,隻要提供優厚的待遇和發展平台,就能吸引到足夠的人才,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大多數求職者對本地企業缺乏信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已經發展成熟的大企業或去外地尋求機會。
“看來,我們之前的思路還是太理想化了。”迴到辦公室,陸一鳴疲憊地癱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道。
“現在該怎麽辦?”唐曉婉也有些迷茫,“政策支持有限,求職者也不看好,我們還能做什麽呢?”
陸一鳴沉默了片刻,腦海中不斷迴響著今天在人才市場聽到的那些話。他知道,自己必須重新審視問題,找到一條更切合實際的道路。
“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陸一鳴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政策也好,求職者的選擇也罷,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製定一個真正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計劃!”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開始重新梳理思路,草擬新的計劃方案。這一次,他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招聘模式,而是嚐試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希望能借此打破僵局。
然而,他的計劃真的能成功嗎?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傳來同事的聲音:“陸幹事,會議室開會,關於你那個人才計劃……”
“一鳴,你沒事吧?”唐曉婉看出了陸一鳴的心事重重,關切地問道。
“沒事,隻是在想一些事情。”陸一鳴迴過神來,擠出一絲笑容,“新任務下來了,我得盡快準備一下。”
市裏啟動新一輪人才選拔計劃的消息不脛而走,各種議論也隨之而來。有些人對陸一鳴的能力表示認可,認為他能勝任這項工作;但也有一些人,因為之前孫俊傑事件的影響,對陸一鳴抱有偏見,甚至質疑他參與此計劃的動機。
陸一鳴沒有理會這些流言蜚語,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明白,隻有用實際行動才能證明自己,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陸一鳴決定先從走訪企業開始。他拜訪的第一站,是當地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華宇集團。
華宇集團的董事長王超,是一位眼光獨到、雷厲風行的企業家。他熱情地接待了陸一鳴,並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陸幹事,我們公司現在急需高端技術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方麵的人才,你看看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王超開門見山地說道。
“王總,您放心,我們會盡力幫您解決人才問題。”陸一鳴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快速地記錄著王超的需求,“您能具體說說需要哪方麵的人才嗎?”
王超拿起桌上的文件,遞給陸一鳴,“這是我們公司的人才需求計劃書,你看看就知道了。”
陸一鳴接過計劃書,仔細地翻閱起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計劃書上列出的條件非常苛刻,不僅要求學曆高、經驗豐富,還要求具備極強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陸一鳴眉頭微皺,他知道,以當地的人才儲備現狀,想要找到符合這些條件的人才,簡直比登天還難。
“王總,您提出的這些要求,恐怕……”陸一鳴欲言又止。
王超當然明白陸一鳴的意思,他擺了擺手,“陸幹事,我知道這些要求可能有些高,但我們公司現在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急需高端人才來支撐我們的發展戰略。”
陸一鳴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這次人才選拔計劃比他想象的還要困難。
“看來,得先從高校入手了。”陸一鳴心裏暗想,拿起手機,撥通了唐曉婉的電話,“曉婉,你幫我查一下,最近有哪些高校要來我們市舉辦招聘會……”
在陸一鳴為企業人才需求犯愁的時候,唐曉婉那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按照陸一鳴的指示,她開始聯係市內幾所高校,收集近期高校招聘會的信息。然而,幾通電話下來,唐曉婉卻感到了一絲涼意。
“曉婉,怎麽樣?有消息了嗎?”陸一鳴問道。
“情況不太樂觀,”唐曉婉語氣有些沉重,“我聯係了幾所高校,他們對我們這個人才選拔計劃似乎不太感興趣,都說要再考慮考慮。”
陸一鳴眉頭緊鎖,他知道事情可能比想象的更複雜。“是不是我們給出的條件不夠優厚?”
“應該不是,”唐曉婉搖了搖頭,“我旁敲側擊地問了,他們主要擔心的是人才流失的問題。畢竟,我們這是把人才引進到企業,而不是留在高校。”
“這倒是個問題……”陸一鳴陷入了沉思。
為了弄清高校的真實想法,陸一鳴決定親自拜訪一下本地重點高校——江城大學的李有華校長。李校長年近六十,在教育界頗有威望,為人正直,但也有些固執。
“李校長,您看,我們這次人才選拔計劃,是為了……”陸一鳴剛開口介紹,就被李校長打斷了。
“陸幹事,你們的計劃我已經了解了,”李校長放下手中的茶杯,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我們學校有自己的人才輸出安排,恐怕無法配合你們的計劃。”
陸一鳴還想再爭取一下,但看到李校長堅定的眼神,他知道再說下去也是徒勞。
離開江城大學,陸一鳴的心情有些沉重。人才引進計劃才剛剛開始,就遇到了如此大的阻力,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雪上加霜的是,獵頭陳高突然打來電話,語氣焦急:“陸幹事,不好了,我聽說有人在市場上散播對你不利的言論,說你……”
陳高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陸一鳴已經猜到了幾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競爭對手在背後搞鬼,想借此機會打壓他,從而搶占人才資源。
“我知道了,”陸一鳴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你幫我查查,到底是誰在背後散播謠言。”
放下電話,陸一鳴的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想辦法扭轉局麵,否則這次的人才引進計劃就真的要泡湯了。
“看來,得申請一些政策支持了……”陸一鳴喃喃自語,拿起手機,撥通了市政府辦公室的電話……
掛斷電話,陸一鳴感到一陣無力。市政府辦公室的答複在意料之中,卻也讓他更加心寒。當地政策對於人才引進的支持力度有限,大部分優惠政策都傾向於吸引高精尖人才,而他需要的,卻是更廣泛的、能夠支持本地企業發展的實用型人才。
“看來指望政策傾斜是不現實了。”陸一鳴揉了揉眉心,轉頭對唐曉婉說,“我們去人才市場看看吧,也許能從求職者那裏得到一些啟發。”
周六的人才市場人頭攢動,招聘企業和求職者們你來我往,卻鮮有人注意到角落裏那塊寫著“**企業人才選拔計劃”的不起眼招牌。陸一鳴和唐曉婉耐心地接待著前來諮詢的寥寥幾位求職者,卻發現了一個更讓他們擔憂的問題。
“說實話,我對本地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太看好。”一位年輕的求職者坦言,“工資待遇和發展空間都比不上南方那些大城市,我更願意去機會多的地方闖一闖。”
“是啊,本地企業大多規模小,管理也不夠規範,我擔心去了之後發展空間有限。”另一位求職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陸一鳴和唐曉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他們原本以為,隻要提供優厚的待遇和發展平台,就能吸引到足夠的人才,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大多數求職者對本地企業缺乏信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已經發展成熟的大企業或去外地尋求機會。
“看來,我們之前的思路還是太理想化了。”迴到辦公室,陸一鳴疲憊地癱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道。
“現在該怎麽辦?”唐曉婉也有些迷茫,“政策支持有限,求職者也不看好,我們還能做什麽呢?”
陸一鳴沉默了片刻,腦海中不斷迴響著今天在人才市場聽到的那些話。他知道,自己必須重新審視問題,找到一條更切合實際的道路。
“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陸一鳴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政策也好,求職者的選擇也罷,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製定一個真正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計劃!”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開始重新梳理思路,草擬新的計劃方案。這一次,他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招聘模式,而是嚐試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希望能借此打破僵局。
然而,他的計劃真的能成功嗎?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傳來同事的聲音:“陸幹事,會議室開會,關於你那個人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