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位老者路過,聽到他們的談話,說道:“幾位是外地來的吧?這沃野縣啊,以前可不是這樣。經過多年的發展,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紅葉問道:“老人家,能給我們講講沃野縣的過去嗎?”
老者點了點頭,開始講述沃野縣的曆史變遷。
在秦始大帝的時代,這片土地被稱為烏海,同樣充滿了傳奇與烽火。
那時候,烏海一帶乃是匈奴的勢力範圍。
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率領著他們剽悍的騎兵,時常侵擾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時光流轉,到了漢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漢武帝劉徹決心改變這一局麵。他派遣了衛青、李息等大將,率領著精銳的漢軍,向著河南地進發,誌在收複這片被匈奴侵占的土地。
衛青身先士卒,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手持長劍,目光堅定。他身後的漢軍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昂,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
漢軍與匈奴的軍隊在烏海附近的廣袤草原上相遇。
一時間,馬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
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騎著矯健的戰馬,揮舞著彎刀,指揮著匈奴騎兵如潮水般向漢軍衝來。
衛青臨危不懼,大聲喊道:“將士們,為了大漢,為了百姓,殺!”
漢軍士兵們齊聲高唿,迎向匈奴的鐵騎。
雙方的騎兵瞬間衝撞在一起,兵器相交,火星四濺。衛青劍法淩厲,所到之處,匈奴士兵紛紛落馬。他的部下們也毫不退縮,奮勇殺敵。
匈奴的騎兵以其兇猛和靈活著稱,但漢軍憑借著嚴密的陣法和頑強的鬥誌,逐漸占據了上風。
在激戰中,一名匈奴將領朝著衛青直衝而來,口中高喊著匈奴的戰號。
衛青側身躲過對方的彎刀,反手一劍,將其斬於馬下。
李息率領的另一支漢軍從側翼包抄,打亂了匈奴的陣腳。
匈奴軍隊開始出現混亂,樓煩王和白羊王見狀,心急如焚,試圖重新組織反擊。
然而,漢軍士氣如虹,不給匈奴絲毫喘息的機會。
衛青看準時機,指揮大軍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
漢軍的弓箭手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匈奴軍隊。
匈奴士兵紛紛中箭,慘叫連連。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匈奴軍隊漸漸不支,開始潰敗。
樓煩王和白羊王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殘部逃離戰場。
衛青望著遠去的匈奴軍隊,高聲喊道:“追擊!”
漢軍士兵們乘勝追擊,不給匈奴喘息之機。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漢軍最終擊敗了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收複了河南地,包括如今的磴口一帶。
戰後,烏海的土地上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氣息。
漢軍士兵們開始清理戰場,救助傷員。
衛青站在高處,望著這片重新迴到大漢版圖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感慨:“終於,我們為大漢,為百姓,奪得了這片土地。”
從此,烏海這片土地重新迴歸了大漢的懷抱,成為了大漢帝國邊疆的一部分,漢武帝將其命名為沃野縣。
聽完老者的講述,三人對沃野縣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沃野縣,真是一個充滿故事和希望的地方。”林婉兒說道。
綠竹老人說道:“是啊,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咱們繼續前行,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在沃野縣停留數日後,他們再次踏上了旅程。
這一天,他們在路上奔襲月餘,終於來到了九原麻池古城,如今此地被稱為五原郡。
九原城,這座古老的城池,其來曆可追溯至久遠的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抵禦北方匈奴的侵擾,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修築了舉世聞名的秦直道,其終點正是九原城。
之所以將終點設在此處,乃是因為九原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於黃河“幾”字彎的頂端,是中原地區通往北方草原的交通要衝。
在軍事上,九原城是抵禦匈奴南下的重要防線。
占據九原城,便能掌控北方邊境的局勢,進可攻,退可守。
匈奴若想南下入侵中原,就必須突破九原城這道堅固的屏障。
然而,秦末漢初,天下大亂,匈奴趁勢崛起,重新占領了九原城。匈奴憑借其騎兵的優勢,時常以此為據點,騷擾中原邊境,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西漢時期,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逐漸強盛。漢武帝決心收複失地,一雪前恥。
公元前 127 年,漢武帝派衛青、李息等將領率軍出征。
衛青率領漢軍沿著秦直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九原城。
匈奴守軍措手不及,倉促應戰。
戰場上,漢軍士氣高昂,衛青身先士卒,指揮若定。他的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與匈奴展開了殊死搏鬥。
“殺!為了大漢,為了百姓!”衛青的怒吼聲響徹雲霄。
漢軍的騎兵如利劍般衝向匈奴陣營,步兵緊跟其後,形成了緊密的攻擊陣型。
匈奴的騎兵雖然兇猛,但在漢軍的頑強抵抗下逐漸陷入困境。
經過數日的激戰,漢軍終於攻破了九原城。
匈奴殘軍狼狽逃竄,衛青成功收複了這座重要的城池。
此後,漢武帝將此地改名為五原郡,並在此設立了郡縣,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管理和防禦。
五原郡的收複,對於大漢帝國具有重要意義。
它不僅擴大了帝國的版圖,增強了帝國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它重新確立了大漢在北方邊境的主導地位,保障了邊境百姓的安寧。
從此,五原郡成為了大漢帝國北方的一道堅固防線,貿易往來逐漸繁榮,農業也得到了發展。大量的移民來到這裏開墾荒地,使得這片曾經飽受戰亂的土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接下來的歲月裏,五原郡多次抵禦了匈奴的小規模侵擾,為大漢帝國的穩定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綠竹老人望著眼前的五原郡,感慨地說道:“想當年,這裏經曆了多少戰火與紛爭,如今終於迎來了和平與安寧。”
紅葉點頭道:“是啊,前輩。這都是大漢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林婉兒好奇地問:“爺爺,那這裏以後還會有戰爭嗎?”
綠竹老人微微一笑:“隻要我們大漢強大,百姓團結,就不怕任何敵人的侵犯。”
三人走進五原郡,感受著這座古城的新氣息。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們忙碌而充實。
一位老者坐在街邊,講述著當年收複五原郡的大戰,引得眾人圍觀。
“那衛青將軍真是威武啊,率領漢軍打得匈奴落花流水!”老者激動地說道。
紅葉等人駐足傾聽,心中對那段曆史充滿了敬意。
在五原郡停留的日子裏,他們了解到更多關於這座城池的故事。
他們三個人來到位於五原郡的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這座承載著厚重曆史的遺跡,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莊嚴肅穆。
麻池古城的城牆高大而厚實,雖曆經歲月的侵蝕,依然能夠看出其當年的雄偉氣勢。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上麵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和風雨的印記。城牆上的了望塔雖然已經殘破,但仍能讓人想象到當年士兵們在此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情景。
走進古城,街道的布局依稀可辨。曾經繁華的街市,如今隻剩下斷壁殘垣。但從那些殘留的基石和石板路,依然可以感受到它昔日的熱鬧與喧囂。城中的建築大多已經倒塌,但一些高大的宮殿遺址還能讓人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
麻池古城內有許多古代的水井,井口的石頭被繩索磨出了深深的凹槽,見證了古城居民曾經的生活。在古城的一角,還有一座古老的廟宇,雖然神像已經不在,但廟宇的結構依然保存完好,牆壁上的壁畫雖然褪色,但仍能看出其精美的工藝。
古城的周邊是大片的農田,曾經這裏是重要的糧食產區,為古城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遠處的山巒環繞著古城,仿佛是它忠實的守護者。
綠竹老人撫摸著城牆的黃土,感慨地說道:“這座古城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榮辱,它的故事隱藏在每一塊磚石之中。”
紅葉望著遠方,說道:“前輩,從這裏的布局和規模來看,當年定是一座重要的城池。”
林婉兒好奇地問道:“爺爺,這麻池古城在曆史上到底有多麽重要呢?”
綠竹老人緩緩說道:“丫頭,這麻池古城在秦漢時期可是戰略要地。它不僅是軍事防禦的重要據點,也是經濟交流的樞紐。當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北擊匈奴,這裏就是重要的後方基地。後來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中,這座古城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紅葉點了點頭,說道:“如此重要的地方,如今卻已如此荒涼,真是讓人感歎時光的無情。”
林婉兒說道:“但它的曆史價值永遠不會被磨滅,我們能來到這裏探尋,也是一種幸運。”
三人在古城中漫步,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滄桑。夕陽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為這座寂靜的古城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
走著走著,他們發現了一間稍微完整的宮殿。
雖然宮殿的大部分已經破敗不堪,但所幸還有一個角落可以遮風擋雨。
走進宮殿,他們驚喜地找到了一些殘留的廚具,這讓林婉兒來了興致。
“爺爺,紅葉大哥,咱們就在這兒做頓好吃的吧!”林婉兒笑著說道。
紅葉無奈地笑了笑,心中暗想:這倆真是活寶,一個武功卓絕,卻整天隻想著吃肉喝酒;一個漂亮如斯,卻有著如此厲害的廚藝,這組合也真是奇特。
林婉兒動作麻利地開始準備烤全羊,她熟練地處理著羊肉,將各種調料均勻地塗抹在上麵,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
綠竹老人則在一旁悠閑地坐著,時不時地指點幾句。
紅葉幫忙拾掇著柴火,不一會兒,火生起來了,烤全羊在火上滋滋作響,香氣逐漸彌漫開來。
“哈哈,小丫頭這手藝,真是沒得說!”綠竹老人聞著香味,忍不住誇讚道。
紅葉也點頭表示認同:“婉兒姑娘這廚藝,真是讓人佩服。”
不多時,烤全羊終於烤好了。
林婉兒將烤羊放在一塊幹淨的石板上,三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大快朵頤。
紅葉拿起一塊羊肉,咬了一口,讚道:“味道絕佳,婉兒姑娘真是厲害!”
林婉兒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能讓你們吃得開心,我也高興。”
大家邊吃邊喝著帶來的美酒,氣氛融洽而愉快。
這時,紅葉想起了輿圖的事情,忍不住開口問道:“前輩,關於那輿圖,您是不是能給我多講講?”
綠竹老人喝了一口酒,擺擺手說道:“紅葉小子,別著急,今天咱們先好好享受這美食美酒,輿圖的事明天再說。”
紅葉雖然心中急切,但也不好違背綠竹老人的意思,隻好點頭應道:“那好吧,前輩。”
綠竹老人笑著說:“來來來,喝酒吃肉,其他的事明天再操心。”
三人繼續吃喝,笑聲在宮殿中迴蕩。
夜晚的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涼意,但他們的心中卻是暖洋洋的。
酒足飯飽之後,林婉兒收拾著殘局,綠竹老人靠在牆邊打起了盹兒,紅葉則望著夜空,思考著未來的尋寶之旅。
不知過了多久,林婉兒也找了個地方休息,宮殿裏漸漸安靜下來。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殘破的窗戶灑進宮殿。
綠竹老人伸了個懶腰,醒了過來。
“紅葉小子,起來啦,咱們該談談輿圖的事了。”綠竹老人說道。
紅葉一下子坐了起來,精神抖擻地等待著綠竹老人開口。
綠竹老人拿出輿圖看了看,這個路線好像是整個麻池古城的縮小版本,並且有天幹地支的標注。
“要弄清這個圖,還得找一個高處。”綠竹老人皺著眉頭說道。
他們三個來到外麵一看,麻池古城中間位置有一個非常高的巨塔。
輿圖上正好也有標注,標注為:號塔。
紅葉問道:“老人家,能給我們講講沃野縣的過去嗎?”
老者點了點頭,開始講述沃野縣的曆史變遷。
在秦始大帝的時代,這片土地被稱為烏海,同樣充滿了傳奇與烽火。
那時候,烏海一帶乃是匈奴的勢力範圍。
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率領著他們剽悍的騎兵,時常侵擾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時光流轉,到了漢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漢武帝劉徹決心改變這一局麵。他派遣了衛青、李息等大將,率領著精銳的漢軍,向著河南地進發,誌在收複這片被匈奴侵占的土地。
衛青身先士卒,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手持長劍,目光堅定。他身後的漢軍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昂,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
漢軍與匈奴的軍隊在烏海附近的廣袤草原上相遇。
一時間,馬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
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騎著矯健的戰馬,揮舞著彎刀,指揮著匈奴騎兵如潮水般向漢軍衝來。
衛青臨危不懼,大聲喊道:“將士們,為了大漢,為了百姓,殺!”
漢軍士兵們齊聲高唿,迎向匈奴的鐵騎。
雙方的騎兵瞬間衝撞在一起,兵器相交,火星四濺。衛青劍法淩厲,所到之處,匈奴士兵紛紛落馬。他的部下們也毫不退縮,奮勇殺敵。
匈奴的騎兵以其兇猛和靈活著稱,但漢軍憑借著嚴密的陣法和頑強的鬥誌,逐漸占據了上風。
在激戰中,一名匈奴將領朝著衛青直衝而來,口中高喊著匈奴的戰號。
衛青側身躲過對方的彎刀,反手一劍,將其斬於馬下。
李息率領的另一支漢軍從側翼包抄,打亂了匈奴的陣腳。
匈奴軍隊開始出現混亂,樓煩王和白羊王見狀,心急如焚,試圖重新組織反擊。
然而,漢軍士氣如虹,不給匈奴絲毫喘息的機會。
衛青看準時機,指揮大軍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
漢軍的弓箭手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匈奴軍隊。
匈奴士兵紛紛中箭,慘叫連連。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匈奴軍隊漸漸不支,開始潰敗。
樓煩王和白羊王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殘部逃離戰場。
衛青望著遠去的匈奴軍隊,高聲喊道:“追擊!”
漢軍士兵們乘勝追擊,不給匈奴喘息之機。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漢軍最終擊敗了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收複了河南地,包括如今的磴口一帶。
戰後,烏海的土地上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氣息。
漢軍士兵們開始清理戰場,救助傷員。
衛青站在高處,望著這片重新迴到大漢版圖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感慨:“終於,我們為大漢,為百姓,奪得了這片土地。”
從此,烏海這片土地重新迴歸了大漢的懷抱,成為了大漢帝國邊疆的一部分,漢武帝將其命名為沃野縣。
聽完老者的講述,三人對沃野縣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沃野縣,真是一個充滿故事和希望的地方。”林婉兒說道。
綠竹老人說道:“是啊,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咱們繼續前行,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在沃野縣停留數日後,他們再次踏上了旅程。
這一天,他們在路上奔襲月餘,終於來到了九原麻池古城,如今此地被稱為五原郡。
九原城,這座古老的城池,其來曆可追溯至久遠的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抵禦北方匈奴的侵擾,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修築了舉世聞名的秦直道,其終點正是九原城。
之所以將終點設在此處,乃是因為九原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於黃河“幾”字彎的頂端,是中原地區通往北方草原的交通要衝。
在軍事上,九原城是抵禦匈奴南下的重要防線。
占據九原城,便能掌控北方邊境的局勢,進可攻,退可守。
匈奴若想南下入侵中原,就必須突破九原城這道堅固的屏障。
然而,秦末漢初,天下大亂,匈奴趁勢崛起,重新占領了九原城。匈奴憑借其騎兵的優勢,時常以此為據點,騷擾中原邊境,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西漢時期,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逐漸強盛。漢武帝決心收複失地,一雪前恥。
公元前 127 年,漢武帝派衛青、李息等將領率軍出征。
衛青率領漢軍沿著秦直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九原城。
匈奴守軍措手不及,倉促應戰。
戰場上,漢軍士氣高昂,衛青身先士卒,指揮若定。他的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與匈奴展開了殊死搏鬥。
“殺!為了大漢,為了百姓!”衛青的怒吼聲響徹雲霄。
漢軍的騎兵如利劍般衝向匈奴陣營,步兵緊跟其後,形成了緊密的攻擊陣型。
匈奴的騎兵雖然兇猛,但在漢軍的頑強抵抗下逐漸陷入困境。
經過數日的激戰,漢軍終於攻破了九原城。
匈奴殘軍狼狽逃竄,衛青成功收複了這座重要的城池。
此後,漢武帝將此地改名為五原郡,並在此設立了郡縣,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管理和防禦。
五原郡的收複,對於大漢帝國具有重要意義。
它不僅擴大了帝國的版圖,增強了帝國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它重新確立了大漢在北方邊境的主導地位,保障了邊境百姓的安寧。
從此,五原郡成為了大漢帝國北方的一道堅固防線,貿易往來逐漸繁榮,農業也得到了發展。大量的移民來到這裏開墾荒地,使得這片曾經飽受戰亂的土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接下來的歲月裏,五原郡多次抵禦了匈奴的小規模侵擾,為大漢帝國的穩定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綠竹老人望著眼前的五原郡,感慨地說道:“想當年,這裏經曆了多少戰火與紛爭,如今終於迎來了和平與安寧。”
紅葉點頭道:“是啊,前輩。這都是大漢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林婉兒好奇地問:“爺爺,那這裏以後還會有戰爭嗎?”
綠竹老人微微一笑:“隻要我們大漢強大,百姓團結,就不怕任何敵人的侵犯。”
三人走進五原郡,感受著這座古城的新氣息。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們忙碌而充實。
一位老者坐在街邊,講述著當年收複五原郡的大戰,引得眾人圍觀。
“那衛青將軍真是威武啊,率領漢軍打得匈奴落花流水!”老者激動地說道。
紅葉等人駐足傾聽,心中對那段曆史充滿了敬意。
在五原郡停留的日子裏,他們了解到更多關於這座城池的故事。
他們三個人來到位於五原郡的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這座承載著厚重曆史的遺跡,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莊嚴肅穆。
麻池古城的城牆高大而厚實,雖曆經歲月的侵蝕,依然能夠看出其當年的雄偉氣勢。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上麵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和風雨的印記。城牆上的了望塔雖然已經殘破,但仍能讓人想象到當年士兵們在此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情景。
走進古城,街道的布局依稀可辨。曾經繁華的街市,如今隻剩下斷壁殘垣。但從那些殘留的基石和石板路,依然可以感受到它昔日的熱鬧與喧囂。城中的建築大多已經倒塌,但一些高大的宮殿遺址還能讓人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
麻池古城內有許多古代的水井,井口的石頭被繩索磨出了深深的凹槽,見證了古城居民曾經的生活。在古城的一角,還有一座古老的廟宇,雖然神像已經不在,但廟宇的結構依然保存完好,牆壁上的壁畫雖然褪色,但仍能看出其精美的工藝。
古城的周邊是大片的農田,曾經這裏是重要的糧食產區,為古城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遠處的山巒環繞著古城,仿佛是它忠實的守護者。
綠竹老人撫摸著城牆的黃土,感慨地說道:“這座古城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榮辱,它的故事隱藏在每一塊磚石之中。”
紅葉望著遠方,說道:“前輩,從這裏的布局和規模來看,當年定是一座重要的城池。”
林婉兒好奇地問道:“爺爺,這麻池古城在曆史上到底有多麽重要呢?”
綠竹老人緩緩說道:“丫頭,這麻池古城在秦漢時期可是戰略要地。它不僅是軍事防禦的重要據點,也是經濟交流的樞紐。當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北擊匈奴,這裏就是重要的後方基地。後來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中,這座古城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紅葉點了點頭,說道:“如此重要的地方,如今卻已如此荒涼,真是讓人感歎時光的無情。”
林婉兒說道:“但它的曆史價值永遠不會被磨滅,我們能來到這裏探尋,也是一種幸運。”
三人在古城中漫步,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滄桑。夕陽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為這座寂靜的古城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
走著走著,他們發現了一間稍微完整的宮殿。
雖然宮殿的大部分已經破敗不堪,但所幸還有一個角落可以遮風擋雨。
走進宮殿,他們驚喜地找到了一些殘留的廚具,這讓林婉兒來了興致。
“爺爺,紅葉大哥,咱們就在這兒做頓好吃的吧!”林婉兒笑著說道。
紅葉無奈地笑了笑,心中暗想:這倆真是活寶,一個武功卓絕,卻整天隻想著吃肉喝酒;一個漂亮如斯,卻有著如此厲害的廚藝,這組合也真是奇特。
林婉兒動作麻利地開始準備烤全羊,她熟練地處理著羊肉,將各種調料均勻地塗抹在上麵,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
綠竹老人則在一旁悠閑地坐著,時不時地指點幾句。
紅葉幫忙拾掇著柴火,不一會兒,火生起來了,烤全羊在火上滋滋作響,香氣逐漸彌漫開來。
“哈哈,小丫頭這手藝,真是沒得說!”綠竹老人聞著香味,忍不住誇讚道。
紅葉也點頭表示認同:“婉兒姑娘這廚藝,真是讓人佩服。”
不多時,烤全羊終於烤好了。
林婉兒將烤羊放在一塊幹淨的石板上,三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大快朵頤。
紅葉拿起一塊羊肉,咬了一口,讚道:“味道絕佳,婉兒姑娘真是厲害!”
林婉兒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能讓你們吃得開心,我也高興。”
大家邊吃邊喝著帶來的美酒,氣氛融洽而愉快。
這時,紅葉想起了輿圖的事情,忍不住開口問道:“前輩,關於那輿圖,您是不是能給我多講講?”
綠竹老人喝了一口酒,擺擺手說道:“紅葉小子,別著急,今天咱們先好好享受這美食美酒,輿圖的事明天再說。”
紅葉雖然心中急切,但也不好違背綠竹老人的意思,隻好點頭應道:“那好吧,前輩。”
綠竹老人笑著說:“來來來,喝酒吃肉,其他的事明天再操心。”
三人繼續吃喝,笑聲在宮殿中迴蕩。
夜晚的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涼意,但他們的心中卻是暖洋洋的。
酒足飯飽之後,林婉兒收拾著殘局,綠竹老人靠在牆邊打起了盹兒,紅葉則望著夜空,思考著未來的尋寶之旅。
不知過了多久,林婉兒也找了個地方休息,宮殿裏漸漸安靜下來。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殘破的窗戶灑進宮殿。
綠竹老人伸了個懶腰,醒了過來。
“紅葉小子,起來啦,咱們該談談輿圖的事了。”綠竹老人說道。
紅葉一下子坐了起來,精神抖擻地等待著綠竹老人開口。
綠竹老人拿出輿圖看了看,這個路線好像是整個麻池古城的縮小版本,並且有天幹地支的標注。
“要弄清這個圖,還得找一個高處。”綠竹老人皺著眉頭說道。
他們三個來到外麵一看,麻池古城中間位置有一個非常高的巨塔。
輿圖上正好也有標注,標注為: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