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男子擺脫了歹徒,便前往白馬寺。
半個時辰之後,他遠遠看到前方有一座猶如天宮一般建築的寺廟,幾間白牆金瓦的小寺廟漸漸映入眼簾。
白衣男子加快腳步來到廟前。近看一道新刷了紅漆的木門正趟開著,大門上方寫著“白馬寺”三個黑色的大字。
他一邊抬頭看著火辣辣的太陽,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珠,這七月的天氣可真熱呀!
“可音,你說剛才那位公子能否打勝那些歹徒呢?”此時,身後傳來一個柔弱的音聲。
白衣男子迴頭一看,原來是尹冉冉。
她一邊踏著碎步,一邊問那個懂武功的臭丫頭。
白衣男子雙手叉腰走到宋可音麵前,對她打量一翻,然後彎身作揖,露出一副壞壞的表情,道:“這位懂武功的姑娘,小生有禮了。”
宋可音別過頭去,對他不揪不睬。
尹冉冉衝著白衣男子莞爾而笑,道:“方才多得公子舍命相救,冉冉感激不盡。”她說著,雙手放在腹前,雙腳微微一屈,向白衣男子行禮。
白衣男子連忙說道:“姑娘使不得,使不行,你使這麽大的禮,我可受不起啊。”
“時候不早了,我們快進去吧。”宋可音在一邊崔促著尹冉冉。
尹冉冉隻好向白衣男子道別,跟藍嘉兒二人隨著宋可音進入廟內。
白馬寺坐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周圍的樹木花草為這座雄偉壯麗的寺廟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寺廟的院子比較大,院中幾棵小鬆樹在豔陽底下筆挺筆挺的。廟頂上鋪滿了琉璃金碧輝煌,上麵畫著各種各樣的圖案,顏色鮮豔奪目。
宋可音等人來到大殿內,看見屋脊上雕刻了八仙過海、十八羅漢等仙人,栩栩如生。
宋可音和尹冉冉跪在觀音菩薩麵前,她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一起誠心許願。
上香後,尹冉冉求了一簽,她把竹簽遞給一位白發蒼蒼的道長,溫婉地道:“麻煩道長給小女子解簽。”
道長接過竹簽一看,眉頭輕皺,問道:“姑娘是求……”
尹冉冉含羞答答地迴答:“姻緣。”
道長從櫃子裏拿出一張發黃的紙遞了過去,尹冉冉接過來,上麵寫著“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尹冉冉不解,問道:“道長,請問這是何意?”
道長坦然道:“姑娘,此乃下下簽。”
尹冉冉滿麵愁容,求化解之法,道長摸著白胡子,道:“天機不可泄露也,姑娘隻需記住貧道一句話便可。”
尹冉冉急忙道:“道長請講。”道長慢條斯理地說道:“凡事莫強求。”
道長抬頭看著宋可音,若有所思,問道:“這位姑娘,你可有求簽?”
宋可音搖頭迴答說沒有。
道長不停地摸著花白的胡子,然後閉上眼睛,輕輕地搖晃著頭,念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宋可音大惑不解,問道:“此名句乃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道長,請問您念此句是何意?”
道長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宋可音,他點了點頭,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道符遞給宋可音,說道:“姑娘的生辰是否靖康元年九月丙寅日子時?”
宋可音立即答道:“正是。”
道長不停地點頭,自言自語:“這就對了。”
這時,白衣男子出現在幾人麵前,隻見他一屁股坐在老道長麵前。道長不慌不忙,沉穩地看了年輕人一眼,仍然不停地摸著他的白胡子。
白衣男子休息片刻,站起來彎腰作揖,道:“請問您老人家是徐道長嗎?”
老道長聽聞對方能道出自己的姓氏,而且該男子一身白衣長袍,平素幹淨整潔、明眸皓齒,讓他憶起曾在幾年前聽好友陳真人提起過門下有一得意弟子,難道他就是……
徐道長點了點頭,道:“正是貧道。”
白衣男子笑顏以對,道:“我乃華山派弟子甘亦尋,徐老前輩有禮了!”
徐道長聽了,和顏悅色,他站起來走到甘亦尋跟前,上下打量著他,然後拍了兩下甘亦尋的肩膀,稱讚道:“你師傅幾年前向我提及過你,今日一見,果然氣宇非凡呀!”
甘亦尋迴道:“徐老前輩您過獎了。今日晚輩前來拜訪,是受師傅所托,來探望您老人家的。”
徐道長迴道:“你迴去稟報師傅,說我徐某人身體無恙,讓他放心。”
甘亦尋再次彎腰作揖,道:“好的。晚輩還有要緊之事,先行告退。道長請多保重!”
尹冉冉站在一旁,問道:“甘公子是要趕往何處?”
甘亦尋直接答道:“姑娘,我要去往壽陽縣。”
尹冉冉歡道:“去壽陽縣剛好經過太原縣,甘公子不如與我們同行,一起下山到府上作客,小女子以謝公子救命之恩。”
盛情難確,甘亦尋便與尹冉冉幾人一同下山。
半個時辰之後,他遠遠看到前方有一座猶如天宮一般建築的寺廟,幾間白牆金瓦的小寺廟漸漸映入眼簾。
白衣男子加快腳步來到廟前。近看一道新刷了紅漆的木門正趟開著,大門上方寫著“白馬寺”三個黑色的大字。
他一邊抬頭看著火辣辣的太陽,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珠,這七月的天氣可真熱呀!
“可音,你說剛才那位公子能否打勝那些歹徒呢?”此時,身後傳來一個柔弱的音聲。
白衣男子迴頭一看,原來是尹冉冉。
她一邊踏著碎步,一邊問那個懂武功的臭丫頭。
白衣男子雙手叉腰走到宋可音麵前,對她打量一翻,然後彎身作揖,露出一副壞壞的表情,道:“這位懂武功的姑娘,小生有禮了。”
宋可音別過頭去,對他不揪不睬。
尹冉冉衝著白衣男子莞爾而笑,道:“方才多得公子舍命相救,冉冉感激不盡。”她說著,雙手放在腹前,雙腳微微一屈,向白衣男子行禮。
白衣男子連忙說道:“姑娘使不得,使不行,你使這麽大的禮,我可受不起啊。”
“時候不早了,我們快進去吧。”宋可音在一邊崔促著尹冉冉。
尹冉冉隻好向白衣男子道別,跟藍嘉兒二人隨著宋可音進入廟內。
白馬寺坐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周圍的樹木花草為這座雄偉壯麗的寺廟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寺廟的院子比較大,院中幾棵小鬆樹在豔陽底下筆挺筆挺的。廟頂上鋪滿了琉璃金碧輝煌,上麵畫著各種各樣的圖案,顏色鮮豔奪目。
宋可音等人來到大殿內,看見屋脊上雕刻了八仙過海、十八羅漢等仙人,栩栩如生。
宋可音和尹冉冉跪在觀音菩薩麵前,她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一起誠心許願。
上香後,尹冉冉求了一簽,她把竹簽遞給一位白發蒼蒼的道長,溫婉地道:“麻煩道長給小女子解簽。”
道長接過竹簽一看,眉頭輕皺,問道:“姑娘是求……”
尹冉冉含羞答答地迴答:“姻緣。”
道長從櫃子裏拿出一張發黃的紙遞了過去,尹冉冉接過來,上麵寫著“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尹冉冉不解,問道:“道長,請問這是何意?”
道長坦然道:“姑娘,此乃下下簽。”
尹冉冉滿麵愁容,求化解之法,道長摸著白胡子,道:“天機不可泄露也,姑娘隻需記住貧道一句話便可。”
尹冉冉急忙道:“道長請講。”道長慢條斯理地說道:“凡事莫強求。”
道長抬頭看著宋可音,若有所思,問道:“這位姑娘,你可有求簽?”
宋可音搖頭迴答說沒有。
道長不停地摸著花白的胡子,然後閉上眼睛,輕輕地搖晃著頭,念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宋可音大惑不解,問道:“此名句乃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道長,請問您念此句是何意?”
道長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宋可音,他點了點頭,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道符遞給宋可音,說道:“姑娘的生辰是否靖康元年九月丙寅日子時?”
宋可音立即答道:“正是。”
道長不停地點頭,自言自語:“這就對了。”
這時,白衣男子出現在幾人麵前,隻見他一屁股坐在老道長麵前。道長不慌不忙,沉穩地看了年輕人一眼,仍然不停地摸著他的白胡子。
白衣男子休息片刻,站起來彎腰作揖,道:“請問您老人家是徐道長嗎?”
老道長聽聞對方能道出自己的姓氏,而且該男子一身白衣長袍,平素幹淨整潔、明眸皓齒,讓他憶起曾在幾年前聽好友陳真人提起過門下有一得意弟子,難道他就是……
徐道長點了點頭,道:“正是貧道。”
白衣男子笑顏以對,道:“我乃華山派弟子甘亦尋,徐老前輩有禮了!”
徐道長聽了,和顏悅色,他站起來走到甘亦尋跟前,上下打量著他,然後拍了兩下甘亦尋的肩膀,稱讚道:“你師傅幾年前向我提及過你,今日一見,果然氣宇非凡呀!”
甘亦尋迴道:“徐老前輩您過獎了。今日晚輩前來拜訪,是受師傅所托,來探望您老人家的。”
徐道長迴道:“你迴去稟報師傅,說我徐某人身體無恙,讓他放心。”
甘亦尋再次彎腰作揖,道:“好的。晚輩還有要緊之事,先行告退。道長請多保重!”
尹冉冉站在一旁,問道:“甘公子是要趕往何處?”
甘亦尋直接答道:“姑娘,我要去往壽陽縣。”
尹冉冉歡道:“去壽陽縣剛好經過太原縣,甘公子不如與我們同行,一起下山到府上作客,小女子以謝公子救命之恩。”
盛情難確,甘亦尋便與尹冉冉幾人一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