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一連串的命令下達,立刻有傳令兵下去傳令,李慎膽小一萬人他覺得不一定夠。
對方有備而來,出動四五萬的騎兵,萬一不是對手怎麽辦?
若是馬匹足夠,他可能都準備棄城營救了,到時候五萬騎兵一起出動。
隻可惜青海道大都護府的配置隻有一萬騎兵,因為他們屬於邊軍,守護要邑的。
也不需要進攻,本來就給五千指標,這還是李慎耍無賴多要來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養活戰馬太費錢了。
命令下達之後,李慎對著李泰和李治深施一禮。
“二位兄長,小弟這就去了,若是有什麽不測,還望不要忘記剛剛的話。
小弟感激不盡。”
“十弟.....”李泰兩眼有些微紅,話語間有些哽咽。
“李副都護,本大都護走後,一切就要靠你了,你一定好好輔佐魏王和晉王,守好這座要邑,不要讓本都護失望。”
李慎轉頭又對著李智明下令道。
“大都護放心,臣必將聽命二位王爺,守好這座要邑。”李智明抱拳行禮保證。
李慎上前一步,扶住李智明的雙手,大聲道。
“一切就拜托各位了。”
然後借機在靠近李智明的時候低聲說了一句:
“他倆若是有不軌,殺了,本王保你無事。”
然後拍了拍李智明的肩膀,留下心中大驚的李智明。
“二位兄長,小弟要迴去穿戴鎧甲,之後就出發,這裏托付給你們了。”
李慎再次行禮,二兄弟也是重重點頭。
“一切小心。”並且囑咐了一句。
之後李慎帶著人下了城牆迴自己的都護府。
李泰和李治兩人互看了一眼,眼裏都充滿了別樣的味道。
“唉,可惜,我這身體不行,不然也不會讓十弟冒險。”李泰歎息一聲。
李治也附和了一句道:
“四哥不必自責,十弟必定吉人天相,不會有事,身為皇家子弟自小也是學習武藝。
十弟必將大展身手,橫掃八方。”
“傳令下去,時刻觀察吐蕃敵軍動向。”李泰對著李智明發出了第一個命令。
己方還剩三萬人馬,敵軍隻有五萬,守城戰十拿九穩,兩人也不是很擔心。
不到半個時辰,北門大開,大批人馬分為兩個方陣向著東方飛馳。
因為馬匹不同,所以很容易看出來分成兩個方陣,前方的方陣速度一直在加快,他們沒有向著吐蕃軍營去,
而是從吐蕃軍營的邊上過去,吐蕃軍想要攔截,但距離有些遠,他們沒有騎兵速度有些慢,根本就攔截不到。
李泰和李治拿著望遠鏡看著騎兵的前方,他們一眼就看到一匹與眾不同的馬,
體型碩大,膘肥體壯,一身白毛,馬背上是一身銀白色全身甲人,二人立刻就認出來,這人是李慎。
除了李慎誰能弄這麽騷包的戰甲,而且小白龍他們也是見過的。
身後跟著的都是李慎的親衛,一身黑色全身甲,外加清一水的大宛馬。
尤其是李鐵牛那個大塊頭,想不發現都難,還有薛仁貴也緊隨其後。
看來,李慎這次真的是要拚命了啊,親自上陣。
不過二人一想也就釋然了,這是一個多好的表現機會,李慎前往不一定戰鬥,完全可以在後方指揮。
到時候救駕這個功勞可不小,李慎怎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想必此事過後陛下對紀王的寵愛會更上一個台階。
想到這兩兄弟都有些心動了,剛剛是不是應該自己去。
不過很快兩人否定了,太危險了,對方五萬遊騎,戰場上刀劍無眼很容易出現意外。
就算是他們英明神武的老爹在戰場上都是九死一生活下來的。
更何況他們這些沒有經曆過戰爭的皇子了。
而且李慎這麽心急還有一個原因,他老媽韋貴妃還在陛下的隊伍裏呢,都知道李慎孝順,解救生母也是有情可原。
李泰和李治兩人站在東邊的城牆上,就這麽看著吐蕃的輜重部隊從西門一直繞到東門跟他們的隊伍匯合。
~~~~~~~~
李世民的隊伍從鄯州出發已經走了三天,一日前他們接到了李慎派過來的快馬報信。
吐蕃在邊界集結十萬大軍,意圖不軌。
而且信裏麵已經斷定吐蕃大軍一定會攻城,勸阻李世民立即返迴鄯州。
待吐蕃大軍退去之後,李世民再去青海要邑也不遲。
這封信是王玄策親自代筆寫的,蓋的是李慎的紀王印信,所以李世民沒有懷疑事情的真假。
李慎再胡鬧也不會亂用紀王印信,就算是為了騙他,李慎也至多是用自己的私人印信,或者根本就沒有印信。
李世民又詳細的詢問了送信的人,得到的結果跟書信中差不多,李慎剛發現敵情就給他送信讓他迴去。
“陛下,從時間上來看,現在已經兩天了,以臣所見還是退迴鄯州等待消息。”
長孫無忌率先建議道。
“朕在想青海要邑的安危,現在看來吐蕃隻出動十萬大軍,可難免後麵還有援軍。
青海要邑對朝廷很重要,同樣對吐蕃也很重要。
青海要邑地處赤嶺山口,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吐蕃必然會竭盡全力爭奪。”李世民倒是沒有太過緊張。
“陛下說的是,當初同意互市他們隻想要換取物資,哪怕是同意了把青海給我大唐,
他們肯定也會想著日後在奪迴來就是。
隻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我大唐的一個王爺,居然在山口建立起那麽大的一座要邑城池。
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所以才會後悔,想要奪取要邑。”秦瓊感歎道。
當初吐蕃肯定沒有想到大唐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一座城池。
還是一座要邑城池。
這也隻有紀王才有這樣的實力,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點是有水泥。
若是換做以前,至少也得三年五年才能建起來。
“正是因為如此,朕才會擔憂,朕在想要不要去看看,我們帶了一萬人馬,
在關鍵時刻可以給吐蕃出其不意的一擊,再加上都護府的五萬兵馬,說不定能夠吃掉吐蕃一半的人馬”
李世民想了想迴道。
對方有備而來,出動四五萬的騎兵,萬一不是對手怎麽辦?
若是馬匹足夠,他可能都準備棄城營救了,到時候五萬騎兵一起出動。
隻可惜青海道大都護府的配置隻有一萬騎兵,因為他們屬於邊軍,守護要邑的。
也不需要進攻,本來就給五千指標,這還是李慎耍無賴多要來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養活戰馬太費錢了。
命令下達之後,李慎對著李泰和李治深施一禮。
“二位兄長,小弟這就去了,若是有什麽不測,還望不要忘記剛剛的話。
小弟感激不盡。”
“十弟.....”李泰兩眼有些微紅,話語間有些哽咽。
“李副都護,本大都護走後,一切就要靠你了,你一定好好輔佐魏王和晉王,守好這座要邑,不要讓本都護失望。”
李慎轉頭又對著李智明下令道。
“大都護放心,臣必將聽命二位王爺,守好這座要邑。”李智明抱拳行禮保證。
李慎上前一步,扶住李智明的雙手,大聲道。
“一切就拜托各位了。”
然後借機在靠近李智明的時候低聲說了一句:
“他倆若是有不軌,殺了,本王保你無事。”
然後拍了拍李智明的肩膀,留下心中大驚的李智明。
“二位兄長,小弟要迴去穿戴鎧甲,之後就出發,這裏托付給你們了。”
李慎再次行禮,二兄弟也是重重點頭。
“一切小心。”並且囑咐了一句。
之後李慎帶著人下了城牆迴自己的都護府。
李泰和李治兩人互看了一眼,眼裏都充滿了別樣的味道。
“唉,可惜,我這身體不行,不然也不會讓十弟冒險。”李泰歎息一聲。
李治也附和了一句道:
“四哥不必自責,十弟必定吉人天相,不會有事,身為皇家子弟自小也是學習武藝。
十弟必將大展身手,橫掃八方。”
“傳令下去,時刻觀察吐蕃敵軍動向。”李泰對著李智明發出了第一個命令。
己方還剩三萬人馬,敵軍隻有五萬,守城戰十拿九穩,兩人也不是很擔心。
不到半個時辰,北門大開,大批人馬分為兩個方陣向著東方飛馳。
因為馬匹不同,所以很容易看出來分成兩個方陣,前方的方陣速度一直在加快,他們沒有向著吐蕃軍營去,
而是從吐蕃軍營的邊上過去,吐蕃軍想要攔截,但距離有些遠,他們沒有騎兵速度有些慢,根本就攔截不到。
李泰和李治拿著望遠鏡看著騎兵的前方,他們一眼就看到一匹與眾不同的馬,
體型碩大,膘肥體壯,一身白毛,馬背上是一身銀白色全身甲人,二人立刻就認出來,這人是李慎。
除了李慎誰能弄這麽騷包的戰甲,而且小白龍他們也是見過的。
身後跟著的都是李慎的親衛,一身黑色全身甲,外加清一水的大宛馬。
尤其是李鐵牛那個大塊頭,想不發現都難,還有薛仁貴也緊隨其後。
看來,李慎這次真的是要拚命了啊,親自上陣。
不過二人一想也就釋然了,這是一個多好的表現機會,李慎前往不一定戰鬥,完全可以在後方指揮。
到時候救駕這個功勞可不小,李慎怎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想必此事過後陛下對紀王的寵愛會更上一個台階。
想到這兩兄弟都有些心動了,剛剛是不是應該自己去。
不過很快兩人否定了,太危險了,對方五萬遊騎,戰場上刀劍無眼很容易出現意外。
就算是他們英明神武的老爹在戰場上都是九死一生活下來的。
更何況他們這些沒有經曆過戰爭的皇子了。
而且李慎這麽心急還有一個原因,他老媽韋貴妃還在陛下的隊伍裏呢,都知道李慎孝順,解救生母也是有情可原。
李泰和李治兩人站在東邊的城牆上,就這麽看著吐蕃的輜重部隊從西門一直繞到東門跟他們的隊伍匯合。
~~~~~~~~
李世民的隊伍從鄯州出發已經走了三天,一日前他們接到了李慎派過來的快馬報信。
吐蕃在邊界集結十萬大軍,意圖不軌。
而且信裏麵已經斷定吐蕃大軍一定會攻城,勸阻李世民立即返迴鄯州。
待吐蕃大軍退去之後,李世民再去青海要邑也不遲。
這封信是王玄策親自代筆寫的,蓋的是李慎的紀王印信,所以李世民沒有懷疑事情的真假。
李慎再胡鬧也不會亂用紀王印信,就算是為了騙他,李慎也至多是用自己的私人印信,或者根本就沒有印信。
李世民又詳細的詢問了送信的人,得到的結果跟書信中差不多,李慎剛發現敵情就給他送信讓他迴去。
“陛下,從時間上來看,現在已經兩天了,以臣所見還是退迴鄯州等待消息。”
長孫無忌率先建議道。
“朕在想青海要邑的安危,現在看來吐蕃隻出動十萬大軍,可難免後麵還有援軍。
青海要邑對朝廷很重要,同樣對吐蕃也很重要。
青海要邑地處赤嶺山口,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吐蕃必然會竭盡全力爭奪。”李世民倒是沒有太過緊張。
“陛下說的是,當初同意互市他們隻想要換取物資,哪怕是同意了把青海給我大唐,
他們肯定也會想著日後在奪迴來就是。
隻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我大唐的一個王爺,居然在山口建立起那麽大的一座要邑城池。
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所以才會後悔,想要奪取要邑。”秦瓊感歎道。
當初吐蕃肯定沒有想到大唐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一座城池。
還是一座要邑城池。
這也隻有紀王才有這樣的實力,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點是有水泥。
若是換做以前,至少也得三年五年才能建起來。
“正是因為如此,朕才會擔憂,朕在想要不要去看看,我們帶了一萬人馬,
在關鍵時刻可以給吐蕃出其不意的一擊,再加上都護府的五萬兵馬,說不定能夠吃掉吐蕃一半的人馬”
李世民想了想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