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王爺,吳王和蜀王在外求見。”
就在李慎跟王玄策閑聊的時候,一名宦官進來稟報道。
“你說誰?吳王和蜀王?”李慎睜開眼睛滿眼的疑惑。
“王爺,吳王是三皇子李恪,蜀王是.....”王玄策準備解釋一下,他們家王爺有時候記性不太好。
“本王當然知道吳王和蜀王是誰,本王疑惑的是,他們怎麽在長安,還來我紀王府?”
李慎打斷了王玄策,詢問道。
“王爺,吳王和蜀王是迴來吊唁蕭皇後的,已經迴來一個多月了,難道王爺不知道?”
王玄策也納悶,這事紀王應該知道啊,他進宮這麽多次,太子應該說了。
“本王為什麽要知道?蕭皇後死本王還去念了悼詞,但是當時沒有這倆人啊。
這麽長時間為什麽沒有人跟本王說?”李慎站起身。
“是臣疏忽了,請王爺責罰。”王玄策趕忙認錯。
“不可有下次,以後長安城有什麽風吹草動,哪怕是螞蟻搬家了,都需要到王府來稟報。
吳王和蜀王雖然已經出藩,可是他們迴到長安的一舉一動都要注意。
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本王不允許出現一點差池。
兩位王爺在長安,能做很多事情。”
李慎嚴厲的訓斥道。
一句類我就已經足夠讓李慎警惕了,而且這倆人身上的血脈可是很高貴的。
這樣的人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現在的形勢這麽微妙,萬一被世家士族鑽了空子,
李慎後悔都來不及。
“是,臣謹記。”王玄策躬身行禮,這確實是他的疏忽,他以為吳王和蜀王迴來隻是吊唁而已,
吊唁結束也就迴封地了。
二來他以為李慎肯定在宮裏得到消息了,畢竟兄弟迴來了,無論是太子也好,還是陛下還不說一聲。
“走吧,跟本王一起迎接。”
李慎換了一身衣服,然後來到前院,陸定娘作為王妃也跟著李慎一起。
“開中門,迎接吳王和蜀王。”
李慎帶著陸定娘和前院的下人站在門前,中門緩緩打開,拿掉門檻。
走出大門,李慎一眼就看到兩人站在門前等候。
“哎呀,見過三哥,見過六哥,讓二位兄長久等了,兄長莫怪。”
李慎帶著陸定娘給二人行禮,兩人也還禮。
“十弟莫要客氣,都是自家兄弟,今日突然冒昧來訪,沒有提前下拜帖,還望十弟莫怪為兄失禮。”
李恪也賠禮道。
“這是哪裏話,正如三哥說的,都是自己兄弟何必那麽多禮節。
小弟也是剛剛知道兩位兄長已經迴到長安,不然早就登門拜訪了。”
一頓繁文縟節之後,李慎把二人讓到了前廳。
這一路兩人心中不斷感歎,難怪太子說,進入紀王府後不會感到奢華。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所以不覺得突出。
剛剛在大門口,那兩尊銀的麒麟就已經讓二人震驚了,那麽大的一尊銀像需要多少銀才能夠鑄成。
銀可比銅貴多了,這兩尊銀像就價值不菲,紀王竟然就這麽擺在大門外。
進入王府,奇花異草無數,地上鋪的都是大小差不多的鵝卵石。
隔一段距離就用顏色不同的鵝卵石拚出一個圖案。
這紀王府比皇宮都要大氣啊。
“來,三哥,六哥,坐,來人,上茶。”
李慎把二人讓進大廳,讓二人上坐。
“行了,十弟,你也太見外了。”李恪並沒有坐到首位,而是和李愔坐到了下首。
李慎也不客氣,拉著陸定娘坐到首位上。
“不知二位兄長,是何時迴到長安的?”坐下後李慎問道。
“哦,有一個多月了,迴來吊唁蕭皇後,剛剛結束沒有多久。”
李恪說道。
“唉,小弟也迴來半月有餘,可是並無人告知小弟,不然早就去拜會兩位兄長了。
今日若不是二位兄長到來,小弟還不知道呢。
不如今日在小弟這裏用膳吧,也好讓小弟盡一盡地主之誼。”
“那可就叨擾十弟了,我二人迴來以後,可聽說紀王府的美味乃是長安城一絕呢。”
李恪二人並沒有客氣。
“娘子,你去安排一些特色,為二位兄長接風。”李慎轉頭對著陸定娘說道。
“好,妾這就去後麵準備。”陸定娘起身,給李恪和李愔行了一禮之後,出去準備膳食。
“唉?差點忘了,應該叫上大哥才是,要不然失了禮數。”
李慎一拍腦袋說道。
“是啊,理應如此。”李恪微笑點頭。
“石頭,你親自進宮一趟,就說吳王和蜀王在我這用膳,請大哥也過來,我們兄弟小聚一下。
嗯,悄悄的,不要讓陛下知道了。”
他爹要是知道了,肯定會跟來,自己王府這點東西,可架不住老爹折騰。
而且這個時候可不能露出馬腳。
聽到李慎的話後,兩人不由得一愣,這個李慎膽子可真大,跟傳聞一樣。
根本就不把皇權放在眼裏。
他們這一個多月來,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紀王李慎的傳說。
說什麽都有,最神的就是李慎修仙那段,還會什麽掌心雷。
兩人當時聽得一愣一愣的。
“兩位兄長,我們去茶社喝茶閑聊等待大哥吧。”
李慎又把兩人帶到了自己的茶房。
兩人進去之後又是一頓歎為觀止。
這樸素風格的裝修風格,古色古香,溫文爾雅,窗外鳥語花香。
“真是個好地方啊。”李愔不由得感歎了一句,就連他這個喜動不喜靜的人都覺得李慎這裏好。
“嗬嗬,六哥謬讚。”李慎嗬嗬一笑。
帶著二人坐下後開始展現功夫茶道。
兩儀殿
李承乾正在批閱奏折,這是他每天都需要幹的事情。
雖然有三省可以幫助他,但為了鍛煉自己,李承乾非常刻苦,重要的奏折都自己批閱。
批閱之後再發到三省審核,這樣可以不斷的積累經驗。
“啟稟太子殿下,紀王府親事府的李總管來了,在殿外求見。”
“讓他進來。”
李承乾聞言說了一句,然後放下手中的筆,伸展了一下腰身。
片刻後石頭就被帶了進來。
“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太子,石頭深施一禮。
(我真是服了,18號西遊記那章最後寫的桃花源記被舉報了。
桃花源記課本上的東西,都被舉報成功了。
我都替陶淵明悲哀。
誰這麽玻璃心啊。
是不是有哪個神秘組織在盯著這本書呢?)
就在李慎跟王玄策閑聊的時候,一名宦官進來稟報道。
“你說誰?吳王和蜀王?”李慎睜開眼睛滿眼的疑惑。
“王爺,吳王是三皇子李恪,蜀王是.....”王玄策準備解釋一下,他們家王爺有時候記性不太好。
“本王當然知道吳王和蜀王是誰,本王疑惑的是,他們怎麽在長安,還來我紀王府?”
李慎打斷了王玄策,詢問道。
“王爺,吳王和蜀王是迴來吊唁蕭皇後的,已經迴來一個多月了,難道王爺不知道?”
王玄策也納悶,這事紀王應該知道啊,他進宮這麽多次,太子應該說了。
“本王為什麽要知道?蕭皇後死本王還去念了悼詞,但是當時沒有這倆人啊。
這麽長時間為什麽沒有人跟本王說?”李慎站起身。
“是臣疏忽了,請王爺責罰。”王玄策趕忙認錯。
“不可有下次,以後長安城有什麽風吹草動,哪怕是螞蟻搬家了,都需要到王府來稟報。
吳王和蜀王雖然已經出藩,可是他們迴到長安的一舉一動都要注意。
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本王不允許出現一點差池。
兩位王爺在長安,能做很多事情。”
李慎嚴厲的訓斥道。
一句類我就已經足夠讓李慎警惕了,而且這倆人身上的血脈可是很高貴的。
這樣的人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現在的形勢這麽微妙,萬一被世家士族鑽了空子,
李慎後悔都來不及。
“是,臣謹記。”王玄策躬身行禮,這確實是他的疏忽,他以為吳王和蜀王迴來隻是吊唁而已,
吊唁結束也就迴封地了。
二來他以為李慎肯定在宮裏得到消息了,畢竟兄弟迴來了,無論是太子也好,還是陛下還不說一聲。
“走吧,跟本王一起迎接。”
李慎換了一身衣服,然後來到前院,陸定娘作為王妃也跟著李慎一起。
“開中門,迎接吳王和蜀王。”
李慎帶著陸定娘和前院的下人站在門前,中門緩緩打開,拿掉門檻。
走出大門,李慎一眼就看到兩人站在門前等候。
“哎呀,見過三哥,見過六哥,讓二位兄長久等了,兄長莫怪。”
李慎帶著陸定娘給二人行禮,兩人也還禮。
“十弟莫要客氣,都是自家兄弟,今日突然冒昧來訪,沒有提前下拜帖,還望十弟莫怪為兄失禮。”
李恪也賠禮道。
“這是哪裏話,正如三哥說的,都是自己兄弟何必那麽多禮節。
小弟也是剛剛知道兩位兄長已經迴到長安,不然早就登門拜訪了。”
一頓繁文縟節之後,李慎把二人讓到了前廳。
這一路兩人心中不斷感歎,難怪太子說,進入紀王府後不會感到奢華。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所以不覺得突出。
剛剛在大門口,那兩尊銀的麒麟就已經讓二人震驚了,那麽大的一尊銀像需要多少銀才能夠鑄成。
銀可比銅貴多了,這兩尊銀像就價值不菲,紀王竟然就這麽擺在大門外。
進入王府,奇花異草無數,地上鋪的都是大小差不多的鵝卵石。
隔一段距離就用顏色不同的鵝卵石拚出一個圖案。
這紀王府比皇宮都要大氣啊。
“來,三哥,六哥,坐,來人,上茶。”
李慎把二人讓進大廳,讓二人上坐。
“行了,十弟,你也太見外了。”李恪並沒有坐到首位,而是和李愔坐到了下首。
李慎也不客氣,拉著陸定娘坐到首位上。
“不知二位兄長,是何時迴到長安的?”坐下後李慎問道。
“哦,有一個多月了,迴來吊唁蕭皇後,剛剛結束沒有多久。”
李恪說道。
“唉,小弟也迴來半月有餘,可是並無人告知小弟,不然早就去拜會兩位兄長了。
今日若不是二位兄長到來,小弟還不知道呢。
不如今日在小弟這裏用膳吧,也好讓小弟盡一盡地主之誼。”
“那可就叨擾十弟了,我二人迴來以後,可聽說紀王府的美味乃是長安城一絕呢。”
李恪二人並沒有客氣。
“娘子,你去安排一些特色,為二位兄長接風。”李慎轉頭對著陸定娘說道。
“好,妾這就去後麵準備。”陸定娘起身,給李恪和李愔行了一禮之後,出去準備膳食。
“唉?差點忘了,應該叫上大哥才是,要不然失了禮數。”
李慎一拍腦袋說道。
“是啊,理應如此。”李恪微笑點頭。
“石頭,你親自進宮一趟,就說吳王和蜀王在我這用膳,請大哥也過來,我們兄弟小聚一下。
嗯,悄悄的,不要讓陛下知道了。”
他爹要是知道了,肯定會跟來,自己王府這點東西,可架不住老爹折騰。
而且這個時候可不能露出馬腳。
聽到李慎的話後,兩人不由得一愣,這個李慎膽子可真大,跟傳聞一樣。
根本就不把皇權放在眼裏。
他們這一個多月來,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紀王李慎的傳說。
說什麽都有,最神的就是李慎修仙那段,還會什麽掌心雷。
兩人當時聽得一愣一愣的。
“兩位兄長,我們去茶社喝茶閑聊等待大哥吧。”
李慎又把兩人帶到了自己的茶房。
兩人進去之後又是一頓歎為觀止。
這樸素風格的裝修風格,古色古香,溫文爾雅,窗外鳥語花香。
“真是個好地方啊。”李愔不由得感歎了一句,就連他這個喜動不喜靜的人都覺得李慎這裏好。
“嗬嗬,六哥謬讚。”李慎嗬嗬一笑。
帶著二人坐下後開始展現功夫茶道。
兩儀殿
李承乾正在批閱奏折,這是他每天都需要幹的事情。
雖然有三省可以幫助他,但為了鍛煉自己,李承乾非常刻苦,重要的奏折都自己批閱。
批閱之後再發到三省審核,這樣可以不斷的積累經驗。
“啟稟太子殿下,紀王府親事府的李總管來了,在殿外求見。”
“讓他進來。”
李承乾聞言說了一句,然後放下手中的筆,伸展了一下腰身。
片刻後石頭就被帶了進來。
“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太子,石頭深施一禮。
(我真是服了,18號西遊記那章最後寫的桃花源記被舉報了。
桃花源記課本上的東西,都被舉報成功了。
我都替陶淵明悲哀。
誰這麽玻璃心啊。
是不是有哪個神秘組織在盯著這本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