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募捐還錢
原著滿級安陵容穿進影視劇 作者:洛神茱比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叫安陵容失望,華妃的動作十分迅速。
特地在一日去給皇後請安之時打扮得格外素淨,惹得眾人側目。
連皇後都不禁多問了她幾句,因此引出聽說皇上為了興修水利一事煩憂。
她為了替皇上分憂,打算召集後妃宗室親眷捐款的事。
華妃表示她為了替皇上分憂,願意“節衣縮食”捐出兩萬兩銀子來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兩萬兩銀子對於華妃來說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說是“節衣縮食”拿出來的也不算誇張。
雖說兩萬兩銀子隻夠她打幾件首飾製幾件華貴的衣裳,華妃的確不太看在眼裏。
可是她的年銀也才幾百兩。
雖然眾人都心知肚明華妃不靠那點月例銀子過活,可是也都知道那是華妃母家貼補她,誰也管不著人家。
不過她拿出兩萬兩銀子的確是大手筆。
華妃捐了那麽多錢,也算是“出血”了,自己都“出血”了,又哪能放過其他人。
在華妃的步步緊逼之下皇後和一眾嬪妃自然也得拿出錢來。
尤其皇後身為後宮之主,自然不能被華妃壓一頭,捐的銀子更是不能比華妃的少。
一咬牙皇後也隻得開口捐出兩萬兩千兩銀子。
話說完皇後麵上的端莊幾乎都要維持不住了。
雖同以側福晉的身份嫁進王府,但因出身,皇後的嫁妝本就不及華妃豐厚,自然沒有她那麽有錢。
何況華妃還有娘家一個勁兒地拚命貼補,哪似她雖然有母族送進宮的“孝敬”和身為皇後還算豐厚的月例銀子,可一下子拿出兩萬兩千兩銀子,也著實叫皇後都不禁肉疼。
看到皇後為了點銀子臉色都變了,華妃心中格外舒爽,臉上的笑也越發得意。
當然心裏對皇後也更加看不上了,覺得皇後真是個斤斤計較上不得台麵的小家子,憑她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坐上後位!
在壓了華妃一頭整整捐出兩萬兩千兩銀子之後,皇後強忍著心疼也開始借此讓其他嬪妃也捐錢。
不管眾人心裏情不情願,有皇後和華妃打頭,每個人自然都得捐一筆銀子出來。
皇後與華妃就捐了四萬兩千兩,其餘嬪妃:妃位各捐五千兩、嬪位各捐三千兩、貴人各捐一千兩、常在各捐五百兩,答應各捐二百兩。總共籌集了六萬多兩銀子。
捐了這麽多錢,一眾嬪妃沒幾個心裏舒坦的,隻不過麵上不顯罷了。
安陵容雖然不差這五千兩銀子,但也不禁多看了曹琴默一眼,讓她辦的事她就是這麽辦的?
曹琴默對上安陵容的目光,連忙搖搖頭,示意自己也不知。
她真的也沒想到華妃一開口就是“兩萬兩”這麽大的手筆,她都這麽說了,其餘人若是捐的太少,自然也不好看……
事到如今,她都忍不住慶幸自己降位了,不然還得多出五百兩銀子。
安陵容倒也沒有為難曹琴默的意思,她隻不過是確認華妃此舉不是曹琴默攛掇的就行了。
華妃願意捐這麽多也無妨,不過到底連累了其他姐妹……
安陵容難得愧疚一下,覺得一定要補償補償這些後宮的“姐妹們才行。
在場的一眾嬪妃大概隻有沈眉莊沒受影響。
沈眉莊出身名門,在家中備受寵愛,被選入宮家裏更是為她準備了極為豐厚的“嫁妝”讓她帶進宮。
她手裏的錢她自己花幾輩子都花不完,平日裏她給下人的賞錢便極為大方,可以瞧出她從不將這些錢財俗物放在心上。
今日她本想捐一萬兩的,隻是位分在這兒隻好同甄嬛一樣捐個一千兩。
待捐完款統計之時,華妃又再補了五千兩,還是壓了皇後一頭。
皇後氣得心裏幾欲吐血,卻沒有再和她爭。
畢竟再爭又要出錢,也不知華妃還會不會再添,到時候出了錢還沒能壓華妃一頭,才真是丟人。
不過眼下已經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皇後甚至隱隱有些後悔,反正都得被華妃壓一頭,還不如一開始不捐那麽多。
倒是隔天太後聽說了這件事很是高興,很是誇讚了眾人一番,尤其大為誇讚了華妃。
然後也捐了一份,並入嬪妃們捐的七萬多兩銀子,總共湊成了十萬兩銀子。
聽說了此事的太妃們也紛紛效仿太後捐錢,最終竟籌措了十五萬兩白銀。
有後宮的主子們都主動為了替百姓興修水利捐錢在前,外頭的命婦自然也不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不過捐款也得有個名目,因此在太後的支持下,由華妃牽頭親自操持之下辦了一場“賞花宴”。
難為花房在冬天還培育出了不少花卉,一場“賞花宴”辦得花團錦簇。
最後竟募捐到了六十萬兩銀子。
著實不是個小數目。
而外頭的人在聽說了宮裏的娘娘和京中官眷命婦們自發為了興修水利捐款,議論紛紛。
不過皆是稱讚的比較多,畢竟是為了百姓做實事。
不少外地的官員和富商們聽說了這件事,不知是為了討好上位,還是真想盡自己的一份心,也都紛紛響應。
這一場下來竟然總共湊足白銀五百餘萬兩。
連皇帝聽聞這個數字都不由有些震驚。
他本以為華妃這場募捐不過是小打小鬧,最終定然成不了什麽大事,因此完全沒放在心上。
沒想到最後竟然募捐到了這麽多。
皇帝驚訝之餘,心頭也越發惱火,隨隨便便就捐了幾百萬兩銀子,可見這些人的家底有多豐厚。
光憑朝廷發放的俸祿他們是決計拿不出這麽多錢的,也不知這些年貪墨了多少又收受了多少賄賂……
都是些國之蛀蟲!
皇帝沒想到的是除了這幾百兩銀子,後頭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他。
先是年家感念華妃的賢德主動還了欠國庫的銀子,然後陸陸續續的就有人跟著還錢。
然後還了國庫欠銀的人在朝中參奏不願歸還國庫欠銀的人,說他們都是些不忠不孝之輩,欠著國庫的錢不還,卻生活奢靡就是對皇上不忠對君父不孝。
還有甚者攻訐欠錢不還的人故意拖欠國庫的銀錢,致使國庫空虛意圖不軌,甚至還將其與之前的允禩亂黨聯係在一起,說是為了幫允禩亂黨擾亂朝局。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整個朝堂上更是弄得烏煙瘴氣,竟有人敢當庭在皇帝麵前動手。
如此亂糟糟的又讓皇帝越發頭疼,也借機貶謫了幾個早就令他不滿的官員。
不過不等皇帝頭疼完,國庫便又陸續收到還款了。
事情熱熱鬧鬧了一個多月,天天都有人彈劾不還銀子的人。
最終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還錢。
除了一些在隻有爵位朝中沒有官職,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以及一些仗著是宗親梗著脖子不願意還的。
最終欠國庫的銀子,竟還了十之七八。
特地在一日去給皇後請安之時打扮得格外素淨,惹得眾人側目。
連皇後都不禁多問了她幾句,因此引出聽說皇上為了興修水利一事煩憂。
她為了替皇上分憂,打算召集後妃宗室親眷捐款的事。
華妃表示她為了替皇上分憂,願意“節衣縮食”捐出兩萬兩銀子來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兩萬兩銀子對於華妃來說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說是“節衣縮食”拿出來的也不算誇張。
雖說兩萬兩銀子隻夠她打幾件首飾製幾件華貴的衣裳,華妃的確不太看在眼裏。
可是她的年銀也才幾百兩。
雖然眾人都心知肚明華妃不靠那點月例銀子過活,可是也都知道那是華妃母家貼補她,誰也管不著人家。
不過她拿出兩萬兩銀子的確是大手筆。
華妃捐了那麽多錢,也算是“出血”了,自己都“出血”了,又哪能放過其他人。
在華妃的步步緊逼之下皇後和一眾嬪妃自然也得拿出錢來。
尤其皇後身為後宮之主,自然不能被華妃壓一頭,捐的銀子更是不能比華妃的少。
一咬牙皇後也隻得開口捐出兩萬兩千兩銀子。
話說完皇後麵上的端莊幾乎都要維持不住了。
雖同以側福晉的身份嫁進王府,但因出身,皇後的嫁妝本就不及華妃豐厚,自然沒有她那麽有錢。
何況華妃還有娘家一個勁兒地拚命貼補,哪似她雖然有母族送進宮的“孝敬”和身為皇後還算豐厚的月例銀子,可一下子拿出兩萬兩千兩銀子,也著實叫皇後都不禁肉疼。
看到皇後為了點銀子臉色都變了,華妃心中格外舒爽,臉上的笑也越發得意。
當然心裏對皇後也更加看不上了,覺得皇後真是個斤斤計較上不得台麵的小家子,憑她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坐上後位!
在壓了華妃一頭整整捐出兩萬兩千兩銀子之後,皇後強忍著心疼也開始借此讓其他嬪妃也捐錢。
不管眾人心裏情不情願,有皇後和華妃打頭,每個人自然都得捐一筆銀子出來。
皇後與華妃就捐了四萬兩千兩,其餘嬪妃:妃位各捐五千兩、嬪位各捐三千兩、貴人各捐一千兩、常在各捐五百兩,答應各捐二百兩。總共籌集了六萬多兩銀子。
捐了這麽多錢,一眾嬪妃沒幾個心裏舒坦的,隻不過麵上不顯罷了。
安陵容雖然不差這五千兩銀子,但也不禁多看了曹琴默一眼,讓她辦的事她就是這麽辦的?
曹琴默對上安陵容的目光,連忙搖搖頭,示意自己也不知。
她真的也沒想到華妃一開口就是“兩萬兩”這麽大的手筆,她都這麽說了,其餘人若是捐的太少,自然也不好看……
事到如今,她都忍不住慶幸自己降位了,不然還得多出五百兩銀子。
安陵容倒也沒有為難曹琴默的意思,她隻不過是確認華妃此舉不是曹琴默攛掇的就行了。
華妃願意捐這麽多也無妨,不過到底連累了其他姐妹……
安陵容難得愧疚一下,覺得一定要補償補償這些後宮的“姐妹們才行。
在場的一眾嬪妃大概隻有沈眉莊沒受影響。
沈眉莊出身名門,在家中備受寵愛,被選入宮家裏更是為她準備了極為豐厚的“嫁妝”讓她帶進宮。
她手裏的錢她自己花幾輩子都花不完,平日裏她給下人的賞錢便極為大方,可以瞧出她從不將這些錢財俗物放在心上。
今日她本想捐一萬兩的,隻是位分在這兒隻好同甄嬛一樣捐個一千兩。
待捐完款統計之時,華妃又再補了五千兩,還是壓了皇後一頭。
皇後氣得心裏幾欲吐血,卻沒有再和她爭。
畢竟再爭又要出錢,也不知華妃還會不會再添,到時候出了錢還沒能壓華妃一頭,才真是丟人。
不過眼下已經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皇後甚至隱隱有些後悔,反正都得被華妃壓一頭,還不如一開始不捐那麽多。
倒是隔天太後聽說了這件事很是高興,很是誇讚了眾人一番,尤其大為誇讚了華妃。
然後也捐了一份,並入嬪妃們捐的七萬多兩銀子,總共湊成了十萬兩銀子。
聽說了此事的太妃們也紛紛效仿太後捐錢,最終竟籌措了十五萬兩白銀。
有後宮的主子們都主動為了替百姓興修水利捐錢在前,外頭的命婦自然也不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不過捐款也得有個名目,因此在太後的支持下,由華妃牽頭親自操持之下辦了一場“賞花宴”。
難為花房在冬天還培育出了不少花卉,一場“賞花宴”辦得花團錦簇。
最後竟募捐到了六十萬兩銀子。
著實不是個小數目。
而外頭的人在聽說了宮裏的娘娘和京中官眷命婦們自發為了興修水利捐款,議論紛紛。
不過皆是稱讚的比較多,畢竟是為了百姓做實事。
不少外地的官員和富商們聽說了這件事,不知是為了討好上位,還是真想盡自己的一份心,也都紛紛響應。
這一場下來竟然總共湊足白銀五百餘萬兩。
連皇帝聽聞這個數字都不由有些震驚。
他本以為華妃這場募捐不過是小打小鬧,最終定然成不了什麽大事,因此完全沒放在心上。
沒想到最後竟然募捐到了這麽多。
皇帝驚訝之餘,心頭也越發惱火,隨隨便便就捐了幾百萬兩銀子,可見這些人的家底有多豐厚。
光憑朝廷發放的俸祿他們是決計拿不出這麽多錢的,也不知這些年貪墨了多少又收受了多少賄賂……
都是些國之蛀蟲!
皇帝沒想到的是除了這幾百兩銀子,後頭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他。
先是年家感念華妃的賢德主動還了欠國庫的銀子,然後陸陸續續的就有人跟著還錢。
然後還了國庫欠銀的人在朝中參奏不願歸還國庫欠銀的人,說他們都是些不忠不孝之輩,欠著國庫的錢不還,卻生活奢靡就是對皇上不忠對君父不孝。
還有甚者攻訐欠錢不還的人故意拖欠國庫的銀錢,致使國庫空虛意圖不軌,甚至還將其與之前的允禩亂黨聯係在一起,說是為了幫允禩亂黨擾亂朝局。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整個朝堂上更是弄得烏煙瘴氣,竟有人敢當庭在皇帝麵前動手。
如此亂糟糟的又讓皇帝越發頭疼,也借機貶謫了幾個早就令他不滿的官員。
不過不等皇帝頭疼完,國庫便又陸續收到還款了。
事情熱熱鬧鬧了一個多月,天天都有人彈劾不還銀子的人。
最終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還錢。
除了一些在隻有爵位朝中沒有官職,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以及一些仗著是宗親梗著脖子不願意還的。
最終欠國庫的銀子,竟還了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