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予幾人的旅行在繼續。


    雖然有簽售會的安排,但由於葉予這次來島國也是抱著到處走走,增長閱曆,順便散散心的想法,因而在時間安排方麵很寬鬆,加之又有作為東道主的古田出版社,以及隨行的公司工作人員安排與簽售會相關的一切,葉予幾人過得還是挺悠閑的。


    這也是他出道至今難得的悠閑。


    攜美同遊,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登遠山,入寺廟,遊庭院,泡溫泉,偶爾在島國鄉村迷迷路。


    甚至在新潟那一場大雪後,幾人還童心盎然地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


    日子在平靜和悠閑中一天天過去,《雪國》的連載也在一天天進行。


    似乎是因為葉予的“認輸”,《雪國》在島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再次登上了一個台階。


    就算葉予的粉絲,都忍不住想看看葉予“自承不如”的作品到底是怎樣的。


    而隨著《雪國》刊登的內容越來越多,更多的島國人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部作品。


    “物哀”是整個島國傳統文學的美學準則,這樣一部將“物哀”演繹到極致的作品,他們怎麽能不愛上?


    就算不愛的,也不會否定它的優秀。


    怦然心動,惆悵不已。


    這就是《雪國》帶給讀者的感受,而島國人便在這樣的感受中追著連載。


    甚至,有很多島國人懷疑駒子、葉子是真有其人的,男主角島村是年輕時候的“一個旅人”前輩,而《雪國》便是“一個旅人”前輩年輕時的故事。是自傳體小說。


    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當然,他們顯然是錯了。


    首先,他們口中的“一個旅人”前輩……咳咳,還很年輕,才19歲。


    其次。在前世,《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自傳體小說,但《雪國》不是。


    雖然《雪國》每天隻連載幾千字,但總共也就八萬字左右,因而,十幾天後。它終於迎來了完結之日。


    ……


    葉予敲下最後一個字,長長地歎了口氣,愣了愣神,正準備將其發給《京都文藝報》的主編時,卻是感覺到兩臂一緊。被人緊緊抱住了。


    “怎麽了,小瑤?”葉予柔聲問道。


    他沒轉頭,就知道是葉瑤。


    因為此刻也隻有葉瑤坐在他身邊。


    蘇小沫被小蘿莉拉去逛街了,何茹在處理事情,隻有葉瑤坐在他身邊看他碼字。


    葉瑤也不說話,隻是抱著葉予抱得更緊了,臉蛋也緊緊地貼在他身上,生怕失去他似的。


    葉予有些疑惑。皺眉思索了一下,無意間瞥見《雪國》的稿子,才恍然大悟。


    在《雪國》中。對死的描寫,讓人感覺到對作者來說,死是幸福的終點,人死後就同自然界的萬物一樣,迴歸到虛無。這也正是前世川端康成本人對死亡的認識。


    前世,川端康成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僅隔四年,在1972年的時候。他就自殺了。


    當然,這也與三島由紀夫的自殺分不開關係。


    1970年11月25日。“日本的海明威”三島由紀夫在其文學創作頂峰之極,因為極端激進的政治目的而自殺諫世。當時,不少作家趕到現場,但隻有川端康成獲準進入。事後,川端康成大受刺激,他對學生表示:“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


    17個月後,在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也自殺了,未留下隻字遺書。


    在《雪國》的最後,當看到葉子的死亡,駒子的毀滅,以及島村的表現後,又想到整部小說中彌漫著的虛無感、徒勞感,葉瑤自然很是擔心,擔心葉予有什麽解不開的心結,有什麽想不開的地方。


    對此,葉予是很無語的。


    誠然,在寫《雪國》時,他感觸不少。


    畢竟,相比於閱讀,一字一句地寫下來,顯然更能有所感觸。


    但也僅限於此罷了,因為這種死亡觀並不是他的思想。


    “那我要是寫個毀滅世界的大魔王,你難道還要懷疑我打算毀滅世界不成?”葉予調笑道。


    對他來說,寫下《雪國》,隻是更深刻地研讀了一番《雪國》而已。


    況且,就算是那些推崇死亡的人,又有幾個會去自殺?


    何況,他還有父母,還有朋友,還有她們。


    葉瑤顯然是多慮了,不過她的情意表露無疑。


    “討厭~”葉瑤鬆了口氣,迅速瞥了幾眼,見還沒人迴來,抬起頭,往前一伸,在葉予臉上蜻蜓點水地親了一下。


    葉予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光親臉上怎麽夠!!”


    ……


    次日,《京都文藝報》上刊登了《雪國》的結局。


    至此,連載了十幾天,不僅在島國,甚至在華夏都廣受關注的《雪國》正式完結。


    “……駒子發出瘋狂的叫喊,島村試圖靠近她,不料卻被一群漢子連推帶搡地撞到一邊去了。這些漢子是想從駒子手裏接過葉子抱走。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抬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全書完)”


    看完《雪國》,看到最後的“全書完”三個字,上村浩怔怔良久,終於是長長地歎了口氣。


    然後,他又看了看結尾的部分。


    葉子在一場大火中喪生,駒子抱著她的屍體,“仿佛抱著自己的犧牲和罪孽一樣”……


    葉子死了,駒子其實也死了。


    她們同時毀滅。


    旋即,小說戛然而止,至此終結,諸般形象皆消隱於虛無感之中。


    “駒子的一生是一個壯烈的悲劇,她的努力和抗爭都是實實在在的,但結果卻是虛無的。她對島村的愛是那麽熱烈,但卻得不到迴報。她隻是一場美麗的徒勞,無意義的努力。而葉子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種虛無,她的美是一種悲戚,如夢似幻,她的形象讓人覺得人生就是一場大夢。至於男主角島村,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虛無主義者,認為一切的存在都是徒勞的、無意義的,連生命都是變化無常的、虛無的。”上村浩喃喃,不由感慨,“人生隻是一場徒勞嗎?”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能動搖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


    毫無疑問,此刻的上村浩就是這樣,沉浸在《雪國》的虛無感中,久久無法自拔。


    但他終究是島國的一流作家,一會兒後便迴過神來,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文檔,開始寫起稿件來。


    《雪國》完結了,豈能不助威一番?


    讓那個華夏人知道知道厲害,知道知道差距!


    ——(未完待續)


    ps:感謝“jane1123”200起點幣打賞,“立冬有夏”100起點幣打賞,“吾道何方”20起點幣打賞。今天的兩更先奉上,過會兒會有第三更和第四更,是補昨天的欠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高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物無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物無情並收藏文娛高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