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葉瀾依進宮
安陵容重生之女配改命記 作者:荔枝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壽宮,元昭正津津有味吃著烤乳鴿,安陵容一邊給她布菜,一邊歎氣。
“額娘,弟弟和皇阿瑪親近是好事。”元昭想了想,決定將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說給安陵容聽。
“弟弟若是得了皇阿瑪的喜歡,以後額娘和昭昭的日子都會更好。”
“額娘何嚐不知,可你弟弟選的是一條荊棘之路,額娘舍不得。”安陵容眼眶紅了起來。
兩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
“額娘害怕,害怕你和弘晟成為這宮裏的犧牲品,額娘不想你們從小就染上這些髒東西。”安陵容雖然這樣說,可她深刻的明白,她的孩子從懷上開始就已經卷入了爭鬥的漩渦,隻是她的孩子天生就很聰明,和溫宜與朧月不一樣,他們能夠感知到,所以他們從小就在為自己謀取利益了。
安陵容還記得,那是元昭第一次喊“皇阿瑪”的時候,她就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不怕,昭昭保護額娘。”元昭揮舞著拳頭,表示自己孔武有力,一定可以很好保護安陵容。
安陵容被她這般可愛的模樣給逗笑了。
“好,額娘隻希望你們平平安安的,你想學武就盡管去學吧,額娘替你想辦法。”
“額娘,我自己可以做到!”元昭表示不需要安陵容的幫助,這件事也隻有她自己可以完成,隻是要苦一苦額娘,遭受流言蜚語了。
是夜,安陵容將身旁的元昭哄睡,自己一個人睜著眼睛環視夜晚的黑暗。
甄嬛過不了多久就要迴宮了,她會成為四阿哥的母親,四阿哥是唯一一個可以和弘晟相較的皇子,她必須想法子替弘晟除掉四阿哥。
要除掉一個皇子比除掉妃子難太多了,必須從長計議。
第二日,元昭借著花木蘭的故事在宮裏到處閑逛,一定要找到馬和馬鞍乃至鞭子,最後找到了養心殿,一頓童言童語,說什麽大清是祖先在馬背上打下來的疆土,她作為公主,怎麽能忘記祖宗在馬上的風姿呢?
皇帝當即開懷大笑,答應給她找個武學師父。
待元昭走後,皇帝了解完事情的經過,下令安陵容禁足三日,罰抄《女戒》十遍。
安陵容為了女兒,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三日不曾出門,待禁足結束後,她帶著抄的《女戒》去給皇後請罪。
人都罰過了,她這個皇後還能說些什麽?
恐怕前朝也不能上折子批判熙妃教養無方吧?更何況元昭公主還拿著祖宗說法。
皇後第一次對五歲的元昭產生了忌憚,如此聰明的公主在後宮裏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皇上未免太過寵愛元昭了,還有弘晟那個傻子,皇上竟然親自教導。
她昨夜去了養心殿,皇上在處理政務,而六阿哥則在一旁的小桌子上練字,那雙小手寫起字來有模有樣的,就連她帶去的糕點也不理。
這根本不是個孩子該有的模樣。
皇後一想到這些,腦子便痛了起來。
養心殿多了個弘晟並不影響皇帝的日常煩躁,皇帝和弘晟鬥智鬥勇,起初還很有趣,日子久了皇帝精力有限,反而對弘晟放養了許多。
皇帝算是發現了,弘晟的性子不是安陵容教的,而是先天如此。
他聰慧,可他從不展露自己的聰慧,皇帝看不出他究竟到了什麽程度,他反而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娘娘,我們的人在甘露寺附近的山上發現了外族人,不知姓甚名誰,兩名死士趁著那人身旁無人之際,一死一傷才了結了他。”寶韻悄悄在安陵容耳畔說道。
“屍體呢?”安陵容問。
“屍體丟下山崖了。”寶韻道。
“好,做得好!”安陵容低聲吩咐道:“讓咱們的人這段時間都掩藏起來,絕不能暴露了行蹤。”
轉眼到了春末,皇帝去圓明園散心,無意間撞見一英姿颯爽的女子在訓馬,蘇培盛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宣旨後,蘇培盛見其仍舊桀驁不馴的模樣,卻不敢得罪,笑道:“小主您可真有福氣啊,宮女晉封都是由官女子做起,您這一入宮就是答應了。”
葉瀾依瞪了蘇培盛一眼,冷冷道:“這福氣給你要不要啊!”
“哎喲小主,這可使不得呀!奴才哪有那福氣?”蘇培盛連忙擺手賠笑。
葉瀾依接了聖旨,似乎是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歎息道:“入宮後我住哪兒?”
“內務府自有安排。”
“內務府安排是內務府的事兒,皇上既然喜歡我,幹嘛要讓內務府插手啊?”葉瀾依質問道。
“我生性喜歡熱鬧,還請公公告知皇上,給我找個孩子多的地方。”
葉瀾依雙手抱胸,也沒聽清楚蘇培盛之後說什麽話。
入宮後就能見到熙妃了,許久不見她,也不知她如今過得好不好。
還有元昭和弘晟兩個孩子,她也隻是他們還是奶團子的時候見過兩次,當真可愛極了。
“她要住孩子多的地方,想來是個喜歡孩子的,就讓她搬到永壽宮裏去,同熙妃做個伴吧。”
弘晟現在住在養心殿偏殿,以後再大些了就搬到阿哥所去,永壽宮用不著給他留地方了。
熙妃良善,是個樂於助人的,有她在,葉答應也會更快適應後宮。
內務府那邊給永壽宮送了答應的份例來,安陵容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迴娘娘的話,皇上新晉封的葉答應要搬進來了,奴才正要向娘娘請示呢。”內務府副總管恭敬迴道。
“葉答應?”葉瀾依?
安陵容有些驚訝。
她怎麽住永壽宮來了?上輩子葉瀾依入了宮以後住在壽康宮後頭的春禧殿,還是太後開的口。
“聽說是皇上從圓明園帶迴來的。”
“本宮知道了,你們忙去吧。”安陵容揮了揮手。
又過了兩日,葉瀾依穿著一身宮裝抱著隻白貓,慢慢悠悠進了永壽宮。
這就是永壽宮,葉瀾依打量著這裏的一切,這小小的四方天地,以後就是她生活的地方了。
若不是這宮裏還有她一直期盼著的人,她想,日子多難熬。
“額娘,弟弟和皇阿瑪親近是好事。”元昭想了想,決定將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說給安陵容聽。
“弟弟若是得了皇阿瑪的喜歡,以後額娘和昭昭的日子都會更好。”
“額娘何嚐不知,可你弟弟選的是一條荊棘之路,額娘舍不得。”安陵容眼眶紅了起來。
兩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
“額娘害怕,害怕你和弘晟成為這宮裏的犧牲品,額娘不想你們從小就染上這些髒東西。”安陵容雖然這樣說,可她深刻的明白,她的孩子從懷上開始就已經卷入了爭鬥的漩渦,隻是她的孩子天生就很聰明,和溫宜與朧月不一樣,他們能夠感知到,所以他們從小就在為自己謀取利益了。
安陵容還記得,那是元昭第一次喊“皇阿瑪”的時候,她就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不怕,昭昭保護額娘。”元昭揮舞著拳頭,表示自己孔武有力,一定可以很好保護安陵容。
安陵容被她這般可愛的模樣給逗笑了。
“好,額娘隻希望你們平平安安的,你想學武就盡管去學吧,額娘替你想辦法。”
“額娘,我自己可以做到!”元昭表示不需要安陵容的幫助,這件事也隻有她自己可以完成,隻是要苦一苦額娘,遭受流言蜚語了。
是夜,安陵容將身旁的元昭哄睡,自己一個人睜著眼睛環視夜晚的黑暗。
甄嬛過不了多久就要迴宮了,她會成為四阿哥的母親,四阿哥是唯一一個可以和弘晟相較的皇子,她必須想法子替弘晟除掉四阿哥。
要除掉一個皇子比除掉妃子難太多了,必須從長計議。
第二日,元昭借著花木蘭的故事在宮裏到處閑逛,一定要找到馬和馬鞍乃至鞭子,最後找到了養心殿,一頓童言童語,說什麽大清是祖先在馬背上打下來的疆土,她作為公主,怎麽能忘記祖宗在馬上的風姿呢?
皇帝當即開懷大笑,答應給她找個武學師父。
待元昭走後,皇帝了解完事情的經過,下令安陵容禁足三日,罰抄《女戒》十遍。
安陵容為了女兒,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三日不曾出門,待禁足結束後,她帶著抄的《女戒》去給皇後請罪。
人都罰過了,她這個皇後還能說些什麽?
恐怕前朝也不能上折子批判熙妃教養無方吧?更何況元昭公主還拿著祖宗說法。
皇後第一次對五歲的元昭產生了忌憚,如此聰明的公主在後宮裏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皇上未免太過寵愛元昭了,還有弘晟那個傻子,皇上竟然親自教導。
她昨夜去了養心殿,皇上在處理政務,而六阿哥則在一旁的小桌子上練字,那雙小手寫起字來有模有樣的,就連她帶去的糕點也不理。
這根本不是個孩子該有的模樣。
皇後一想到這些,腦子便痛了起來。
養心殿多了個弘晟並不影響皇帝的日常煩躁,皇帝和弘晟鬥智鬥勇,起初還很有趣,日子久了皇帝精力有限,反而對弘晟放養了許多。
皇帝算是發現了,弘晟的性子不是安陵容教的,而是先天如此。
他聰慧,可他從不展露自己的聰慧,皇帝看不出他究竟到了什麽程度,他反而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娘娘,我們的人在甘露寺附近的山上發現了外族人,不知姓甚名誰,兩名死士趁著那人身旁無人之際,一死一傷才了結了他。”寶韻悄悄在安陵容耳畔說道。
“屍體呢?”安陵容問。
“屍體丟下山崖了。”寶韻道。
“好,做得好!”安陵容低聲吩咐道:“讓咱們的人這段時間都掩藏起來,絕不能暴露了行蹤。”
轉眼到了春末,皇帝去圓明園散心,無意間撞見一英姿颯爽的女子在訓馬,蘇培盛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宣旨後,蘇培盛見其仍舊桀驁不馴的模樣,卻不敢得罪,笑道:“小主您可真有福氣啊,宮女晉封都是由官女子做起,您這一入宮就是答應了。”
葉瀾依瞪了蘇培盛一眼,冷冷道:“這福氣給你要不要啊!”
“哎喲小主,這可使不得呀!奴才哪有那福氣?”蘇培盛連忙擺手賠笑。
葉瀾依接了聖旨,似乎是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歎息道:“入宮後我住哪兒?”
“內務府自有安排。”
“內務府安排是內務府的事兒,皇上既然喜歡我,幹嘛要讓內務府插手啊?”葉瀾依質問道。
“我生性喜歡熱鬧,還請公公告知皇上,給我找個孩子多的地方。”
葉瀾依雙手抱胸,也沒聽清楚蘇培盛之後說什麽話。
入宮後就能見到熙妃了,許久不見她,也不知她如今過得好不好。
還有元昭和弘晟兩個孩子,她也隻是他們還是奶團子的時候見過兩次,當真可愛極了。
“她要住孩子多的地方,想來是個喜歡孩子的,就讓她搬到永壽宮裏去,同熙妃做個伴吧。”
弘晟現在住在養心殿偏殿,以後再大些了就搬到阿哥所去,永壽宮用不著給他留地方了。
熙妃良善,是個樂於助人的,有她在,葉答應也會更快適應後宮。
內務府那邊給永壽宮送了答應的份例來,安陵容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迴娘娘的話,皇上新晉封的葉答應要搬進來了,奴才正要向娘娘請示呢。”內務府副總管恭敬迴道。
“葉答應?”葉瀾依?
安陵容有些驚訝。
她怎麽住永壽宮來了?上輩子葉瀾依入了宮以後住在壽康宮後頭的春禧殿,還是太後開的口。
“聽說是皇上從圓明園帶迴來的。”
“本宮知道了,你們忙去吧。”安陵容揮了揮手。
又過了兩日,葉瀾依穿著一身宮裝抱著隻白貓,慢慢悠悠進了永壽宮。
這就是永壽宮,葉瀾依打量著這裏的一切,這小小的四方天地,以後就是她生活的地方了。
若不是這宮裏還有她一直期盼著的人,她想,日子多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