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7.com 第30章 莞貴人
安陵容重生之女配改命記 作者:荔枝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陵容躺在懶人椅上曬太陽,寶韻怕她曬黑,跑到內務府使銀子做了把大傘,這樣安陵容既能夠欣賞外邊的風景,又能有一射之地的陰涼。
“小主果真慧眼如炬,餘答應這一迴算是被打入冷宮了。不過這莞貴人生得一副好容貌,如今得了皇上的青眼,華妃娘娘怕是又要不高興了呢。”寶韻悄悄在安陵容耳畔說著。
安陵容笑道:“在這宮裏最忌諱的便是冒頭,你見我之前冒頭,扯出那麽大一件事,新人舊人層出不窮,且看這渾水,越是渾濁,才越好摸魚。”
“奴婢知道了,多謝小主教導。”寶韻福了福身,給安陵容端來一盤寶鵲新做的糕點,安陵容一邊品茶,一邊吃著糕點。
對麵東偏殿的富察貴人正在練琴,琴聲如珠玉,悅耳動聽,安陵容聽著聽著便視線模糊起來。
這樣的日子真逍遙啊。
這是她上輩子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
景仁宮中,皇後正在練字,她無其他擅長,唯獨書法一絕,深受內外朝臣讚譽。
剪秋進來時,皇後正在書寫一個和字,似乎心緒不寧,筆鋒有些炸開了。
“本宮的規矩你是知道的。”皇後看也沒看剪秋一眼,隻聽得剪秋帶來的消息。
餘鶯兒被降為官女子,是情理之中的事,宮裏人誰不當她是個笑話?
皇後感歎完,立刻道:“找人看著她,不許她鬧。”皇後深知道餘鶯兒的秉性,這種攀上了皇帝的小人最是難纏,處理起來,若是過了,難免引得皇上不高興。
畢竟餘鶯兒是那片梅林子裏出來的,皇上對她有特殊情愫在裏邊兒。
剪秋又道:“餘氏輕浮,本就不配伺候皇上,這滿宮妃嬪就沒她這樣不知檢點的,仗著得寵,以下犯上,折辱碎玉軒莞貴人。”
皇後聽到莞貴人三個字,頓時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比起餘氏降位,甄嬛得寵更在情理之中。
皇上始終忘不掉姐姐,他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和姐姐有重聚的那一天,甄嬛三分似姐姐便已奪了他諸多心神。
想到這裏,皇後心下一陣落寞。
隻一瞬,皇後便又想通了,越級晉封又如何?皇上想要什麽不能得到?皇後心中想要一片祥和的,可她手裏揉碎方才練字的紙張的動作卻出賣了她。
她心中頗不寧靜,嫉恨再次升騰起來。
不急,她還有的是時間,甄嬛得成長起來,這樣才會令華妃驚慌失措,從而不擇手段,讓她拿捏到破綻。
上一迴熙貴人之事差一點就要成功了,可見熙貴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皇後暗自捏緊了手中的毛筆,剪秋見狀,知無法勸慰皇後,隻能心疼得看著她。
甄嬛驟然得寵,皇帝開了私庫,命小廈子送賞,帶著一大群人給甄嬛送來極其珍貴的物件,其中一把藍田玉簫更是精妙絕倫。
甄嬛站在台階上,柔和笑著迎接賞賜,有種不真實的愉悅感。
除了皇帝賞賜,皇後以及六宮其他妃嬪也都送了賀禮來,一下子堆滿了庫房。
沈眉莊聽聞甄嬛晉升,派人前來詢問安陵容是否要一塊兒去探望甄嬛,陵容這才起身,吩咐寶韻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賀禮拿上。
兩人到碎玉軒時,送賞太監剛剛離去。
這一次,安陵容並未給甄嬛行大禮,隻是淺淺福身的平禮,甄嬛知道安陵容重規矩,也迴了禮。
陵容與甄嬛同為有封號的貴人,她先晉封,出於禮貌才稱甄嬛一聲姐姐。
如今三人,隻有沈眉莊還是個沒有封號的貴人了。
沈眉莊亦不是真正的完人,多半在暗地裏獨自傷神過了。
陵容和她二人的關係自是沒有上輩子那麽親密,不過陵容有心,看出沈眉莊是想拉攏她與甄嬛交好,這倒是與上輩子她那高高在上的態度有所不同。
沈眉莊深諳抱團才能取暖的道理,她是想讓自己也擁有如同華妃那樣的小團隊呢。
安陵容並未戳破這些,關係嘛,處一處也就出來了。
誰讓她也和欣常在、敬嬪也時常小聚呢?和這兩位交好,也是為了學習深宮苟道。
上輩子她畏懼驚恐宮中那些有勢的妃嬪,就連宮女太監都可以欺辱到她頭上。這輩子她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就是三族賠命,她無所畏懼。
因為陵容也是有封號的貴人,浣碧便不敢拿凳子給她,而是搬出把椅子來,還貼心給陵容放了小茶幾在一旁,方便茶杯點心拿取。
陵容的眼神不動聲色的掠過這些細節,心裏卻覺得諷刺極了。
看吧,不管是甄嬛還是沈眉莊,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人。
不再過多關注這些細節,沈眉莊已經拉著甄嬛說了好一頓恭喜的話,沈眉莊入宮半年多,已經見識過不少宮鬥戲碼,具有了居安思危的想法,提醒甄嬛道:“隻是從此不知道又有多少雙眼睛要盯著你看了,你可要當心呐。”
甄嬛麵色不由的凝重起來,點頭道:“我知道。”
陵容接著沈眉莊的話茬道:“皇上看中甄姐姐,未侍寢就先晉封,有皇上恩寵,姐姐不必擔憂。”
甄嬛道:“就是因為未侍寢晉封,隆寵太盛,反而不妙了。”
“姐姐不必太過擔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陵容接話道。
沈眉莊拍了拍甄嬛的手背,安慰道:“如今餘答應因為羞辱妹妹而進了冷宮,妹妹可要小心才是,不過有餘答應做榜樣,想來沒人敢輕舉妄動,皇上恩寵你,你可要好好把握。”
提到皇上,甄嬛臉上表露出一絲嬌羞,又忽然想起前陣子安陵容所遇到的事來,關切的對安陵容道:“聽聞你宮裏的寶鵑背地裏詛咒你,此事可解決了?”
“自然,寶鵑背後有人指點,隻不過是因為我得寵,又無人撐腰,才想置我於死地。”安陵容淡然地說道。
甄嬛震驚不已。
“陵容尚且如此,不知我以後會不會遭遇橫禍 ,若是我一人遭災也就罷了,怕的是連累家族禍及父母。”甄嬛傷神道。
“小主果真慧眼如炬,餘答應這一迴算是被打入冷宮了。不過這莞貴人生得一副好容貌,如今得了皇上的青眼,華妃娘娘怕是又要不高興了呢。”寶韻悄悄在安陵容耳畔說著。
安陵容笑道:“在這宮裏最忌諱的便是冒頭,你見我之前冒頭,扯出那麽大一件事,新人舊人層出不窮,且看這渾水,越是渾濁,才越好摸魚。”
“奴婢知道了,多謝小主教導。”寶韻福了福身,給安陵容端來一盤寶鵲新做的糕點,安陵容一邊品茶,一邊吃著糕點。
對麵東偏殿的富察貴人正在練琴,琴聲如珠玉,悅耳動聽,安陵容聽著聽著便視線模糊起來。
這樣的日子真逍遙啊。
這是她上輩子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
景仁宮中,皇後正在練字,她無其他擅長,唯獨書法一絕,深受內外朝臣讚譽。
剪秋進來時,皇後正在書寫一個和字,似乎心緒不寧,筆鋒有些炸開了。
“本宮的規矩你是知道的。”皇後看也沒看剪秋一眼,隻聽得剪秋帶來的消息。
餘鶯兒被降為官女子,是情理之中的事,宮裏人誰不當她是個笑話?
皇後感歎完,立刻道:“找人看著她,不許她鬧。”皇後深知道餘鶯兒的秉性,這種攀上了皇帝的小人最是難纏,處理起來,若是過了,難免引得皇上不高興。
畢竟餘鶯兒是那片梅林子裏出來的,皇上對她有特殊情愫在裏邊兒。
剪秋又道:“餘氏輕浮,本就不配伺候皇上,這滿宮妃嬪就沒她這樣不知檢點的,仗著得寵,以下犯上,折辱碎玉軒莞貴人。”
皇後聽到莞貴人三個字,頓時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比起餘氏降位,甄嬛得寵更在情理之中。
皇上始終忘不掉姐姐,他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和姐姐有重聚的那一天,甄嬛三分似姐姐便已奪了他諸多心神。
想到這裏,皇後心下一陣落寞。
隻一瞬,皇後便又想通了,越級晉封又如何?皇上想要什麽不能得到?皇後心中想要一片祥和的,可她手裏揉碎方才練字的紙張的動作卻出賣了她。
她心中頗不寧靜,嫉恨再次升騰起來。
不急,她還有的是時間,甄嬛得成長起來,這樣才會令華妃驚慌失措,從而不擇手段,讓她拿捏到破綻。
上一迴熙貴人之事差一點就要成功了,可見熙貴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皇後暗自捏緊了手中的毛筆,剪秋見狀,知無法勸慰皇後,隻能心疼得看著她。
甄嬛驟然得寵,皇帝開了私庫,命小廈子送賞,帶著一大群人給甄嬛送來極其珍貴的物件,其中一把藍田玉簫更是精妙絕倫。
甄嬛站在台階上,柔和笑著迎接賞賜,有種不真實的愉悅感。
除了皇帝賞賜,皇後以及六宮其他妃嬪也都送了賀禮來,一下子堆滿了庫房。
沈眉莊聽聞甄嬛晉升,派人前來詢問安陵容是否要一塊兒去探望甄嬛,陵容這才起身,吩咐寶韻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賀禮拿上。
兩人到碎玉軒時,送賞太監剛剛離去。
這一次,安陵容並未給甄嬛行大禮,隻是淺淺福身的平禮,甄嬛知道安陵容重規矩,也迴了禮。
陵容與甄嬛同為有封號的貴人,她先晉封,出於禮貌才稱甄嬛一聲姐姐。
如今三人,隻有沈眉莊還是個沒有封號的貴人了。
沈眉莊亦不是真正的完人,多半在暗地裏獨自傷神過了。
陵容和她二人的關係自是沒有上輩子那麽親密,不過陵容有心,看出沈眉莊是想拉攏她與甄嬛交好,這倒是與上輩子她那高高在上的態度有所不同。
沈眉莊深諳抱團才能取暖的道理,她是想讓自己也擁有如同華妃那樣的小團隊呢。
安陵容並未戳破這些,關係嘛,處一處也就出來了。
誰讓她也和欣常在、敬嬪也時常小聚呢?和這兩位交好,也是為了學習深宮苟道。
上輩子她畏懼驚恐宮中那些有勢的妃嬪,就連宮女太監都可以欺辱到她頭上。這輩子她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就是三族賠命,她無所畏懼。
因為陵容也是有封號的貴人,浣碧便不敢拿凳子給她,而是搬出把椅子來,還貼心給陵容放了小茶幾在一旁,方便茶杯點心拿取。
陵容的眼神不動聲色的掠過這些細節,心裏卻覺得諷刺極了。
看吧,不管是甄嬛還是沈眉莊,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人。
不再過多關注這些細節,沈眉莊已經拉著甄嬛說了好一頓恭喜的話,沈眉莊入宮半年多,已經見識過不少宮鬥戲碼,具有了居安思危的想法,提醒甄嬛道:“隻是從此不知道又有多少雙眼睛要盯著你看了,你可要當心呐。”
甄嬛麵色不由的凝重起來,點頭道:“我知道。”
陵容接著沈眉莊的話茬道:“皇上看中甄姐姐,未侍寢就先晉封,有皇上恩寵,姐姐不必擔憂。”
甄嬛道:“就是因為未侍寢晉封,隆寵太盛,反而不妙了。”
“姐姐不必太過擔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陵容接話道。
沈眉莊拍了拍甄嬛的手背,安慰道:“如今餘答應因為羞辱妹妹而進了冷宮,妹妹可要小心才是,不過有餘答應做榜樣,想來沒人敢輕舉妄動,皇上恩寵你,你可要好好把握。”
提到皇上,甄嬛臉上表露出一絲嬌羞,又忽然想起前陣子安陵容所遇到的事來,關切的對安陵容道:“聽聞你宮裏的寶鵑背地裏詛咒你,此事可解決了?”
“自然,寶鵑背後有人指點,隻不過是因為我得寵,又無人撐腰,才想置我於死地。”安陵容淡然地說道。
甄嬛震驚不已。
“陵容尚且如此,不知我以後會不會遭遇橫禍 ,若是我一人遭災也就罷了,怕的是連累家族禍及父母。”甄嬛傷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