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和大海打交道的人,身上會散發海水的腥味。
我開始後悔我的衝動,自作自受。
我把摘要給了老大。他低頭看著我的論文,藍色的雙眼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擔憂。我仿佛看到了十八歲的他,那個時候我們在大學圖書館相遇,他的臉十分年輕,還沒有兩年後那次變故的洗禮。但是我的論文會讓他的人生比以前更加複雜。
“不至於那麽差勁,對嗎?”我忐忑不安的問他。
“差勁?不,簡直太棒了。但是麻煩肯定馬上就來,你也知道。”老大再次皺起眉頭,“當初我不應該讓你自由研究。但是結論意味著什麽?”
“取決於我們認為它意味著什麽。”
我不想討論這些重複試驗的研究所,他們早已經認定任何一個還沒有開始的實驗一定有疏漏。我看重的是事實。
在研究所和我的房子最短路線上有一個酒品店,我不敢信任自己的意誌,不敢繞遠路,不敢迴去,所以我待在研究所,去化學實驗室的應急水房淋浴,這是對科學的違背,但也是我對它的尊敬。我周圍的瓶子裏有所有人類已知的化學藥劑,隻是沒有酒精,沒有無毒的酒精。我不知道jr774現在是不是在水槽裏和福爾馬林還有屍體一起沐浴,那感覺太糟糕了。
他們現在在幫忙改良這個實驗儀器,jr774以前是量子工程師,他們在努力簡化這個笨重的儀器,就像隨身攜帶的小盒子一樣。但是我沒告訴他們這麽做,難道dtr35已經知道我未來的計劃了?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麽,而是你可能會知道什麽。”盲人聽說我們的實驗後這麽告訴我。他的臉正對著我的時候我再次感覺他好像可以看到我。不是第一次了。
科學界居然真的有覺得自己可以解答一切的人。
那個用胎兒實驗的家夥給我打了電話。
“就這麽簡單?”我先開口,這就是第一句話。
“對,既然你已經證明隻有人類可以坍縮波函數,那麽為什麽我不看看生命什麽時候變成了生命呢,這是我們幾千年討論的問題不是嗎?”
我保持沉默。
“殺死不能坍縮波函數的人就應該是合法的。那麽我們就選擇去殺人吧。”他的語氣興奮而狂熱。我掛了電話。他沒有考慮過,他將要做的事可能是錯誤的。像他這樣的人多了去了。我突然找到了最好的比喻:就像昨天的我一樣。
我後悔這次旅程。
窗外是抖動的機翼,我第一次在空中旅行。大海冰冷而深邃,我愛的東西也會傷害我。我很緊張,害怕離開地麵的時刻,那就像上吊的人腳下沒了凳子。我檢查了安全設施,它們大多數時候都是毀了一個人的。
突然眼前出現了一個綠色的東西,我迴過頭,jr774微笑的看著我。“起飛的時候嚼口香糖會好一些,減輕耳壓。”他調整了靠背,我想後麵的人可能會抱怨他的自私,但是他的身高擠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的確不舒服,就像魚適應了大海,他卻非要把它們抓進自己的實驗室一樣。
滑行,然後起飛,那一刻就像船隻脫離了海麵。他睡著了,頭微微偏向我。我想起了那個同樣狹窄的地方,我和另一個人隔著一堵牆,就像雙縫幹涉實驗的兩種可能性。他每天都和我說話,但是我從來不迴答,一味重複他的唿喚,就像在無情的嘲弄。現在我明白讓人絕望的不是沒有迴應,而是有迴應,但是隻是自己的迴聲。三個月後我們有了第一次對話。
“其實真理和廢話有什麽區別呢,”他說,“真理是所有人認同的,廢話也是。隻是一個比較高深,另一個淺顯易懂。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個真理經常被歸類成廢話,我現在說的也是廢話,但是——但是讓所有人都認同的就不叫表達。”
“你現在也沒有在表達嗎?”我敲了敲牆壁。
“”…算是吧。…沉默良久他才開口。“其實我們說的就都是廢話。”
“但是也是真理。”我想這麽安慰他,但是實際上更讓人絕望。
“宇宙可以被解釋這件事本身就不可理解,但是這件事本身不能解釋就說明宇宙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很奇怪的悖論。我在懷疑我們為什麽研究它,”我盯著石英體心髒一樣輻射著脈衝,一次一次定格現在,以及現在。“亂編一些東西,然後證明它們,證明之後再編,虛構的真理居然可以有衍生物,真的不可思議。”
“一切都用最先捏造的基本理論做基礎,然後反過來我們用它的複雜產物證明它,用它產生的一切證明它,可能本身就是個錯誤。”
“那宇宙產生我們就僅僅是為了證明它有什麽差錯嗎?”我問隔壁的人。
“誰知道宇宙的目的呢。”
“如果我們不是讓它了解自己,那我們是用來幹什麽的?”
“證明什麽是無知。”
科學把一切建立在已有的時空裏,但其實也許先有量子糾纏再有時空也不一定。計算時間本身就是浪費時間,就像一個人的誕生隻是為了腦子裏裝滿另一個人一樣。
“你不是研究員,對嗎?”我問他,“你是試驗品吧,我從來不知道你的樣子,也不知道這個房間除了你還有誰。我們的對話本身就是實驗吧,我是研究員,你是試驗品?”我這麽試探他,但是下一秒就後悔了,那天我失去了朋友,並且導致一切不可逆轉的惡化。
“我的確是研究員,”隔壁的人說,“但是你才是試驗品。”
這個迴答讓我不寒而栗。他在抽泣。後來,他死了。即使這個故事不是他,裏麵一定也有他的影子。但是如果別人告訴我這隻是個故事,不管有什麽深意,我都隻覺得這是虛構而沒有實際意義的故事。他是被槍殺的,因為他泄露了機密。我不知道為什麽他這麽傻,也許是他自己實在活不下去了。我依舊在等待,等待一個一去不歸之人的歸來。
我的熵達到了極值。我不相信自己獲得了自由,但是我知道自己永遠不會自由了。可是至少我出來了,我找到了導師,告訴他我們都活著,還能再來一遍,讓我們都得救。但是這多麽草率啊!我拍了拍導師的肩,他倒下了。留給我的隻有一把****,還有一張字條。
那就是與我同名的海浪。
我開始後悔我的衝動,自作自受。
我把摘要給了老大。他低頭看著我的論文,藍色的雙眼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擔憂。我仿佛看到了十八歲的他,那個時候我們在大學圖書館相遇,他的臉十分年輕,還沒有兩年後那次變故的洗禮。但是我的論文會讓他的人生比以前更加複雜。
“不至於那麽差勁,對嗎?”我忐忑不安的問他。
“差勁?不,簡直太棒了。但是麻煩肯定馬上就來,你也知道。”老大再次皺起眉頭,“當初我不應該讓你自由研究。但是結論意味著什麽?”
“取決於我們認為它意味著什麽。”
我不想討論這些重複試驗的研究所,他們早已經認定任何一個還沒有開始的實驗一定有疏漏。我看重的是事實。
在研究所和我的房子最短路線上有一個酒品店,我不敢信任自己的意誌,不敢繞遠路,不敢迴去,所以我待在研究所,去化學實驗室的應急水房淋浴,這是對科學的違背,但也是我對它的尊敬。我周圍的瓶子裏有所有人類已知的化學藥劑,隻是沒有酒精,沒有無毒的酒精。我不知道jr774現在是不是在水槽裏和福爾馬林還有屍體一起沐浴,那感覺太糟糕了。
他們現在在幫忙改良這個實驗儀器,jr774以前是量子工程師,他們在努力簡化這個笨重的儀器,就像隨身攜帶的小盒子一樣。但是我沒告訴他們這麽做,難道dtr35已經知道我未來的計劃了?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麽,而是你可能會知道什麽。”盲人聽說我們的實驗後這麽告訴我。他的臉正對著我的時候我再次感覺他好像可以看到我。不是第一次了。
科學界居然真的有覺得自己可以解答一切的人。
那個用胎兒實驗的家夥給我打了電話。
“就這麽簡單?”我先開口,這就是第一句話。
“對,既然你已經證明隻有人類可以坍縮波函數,那麽為什麽我不看看生命什麽時候變成了生命呢,這是我們幾千年討論的問題不是嗎?”
我保持沉默。
“殺死不能坍縮波函數的人就應該是合法的。那麽我們就選擇去殺人吧。”他的語氣興奮而狂熱。我掛了電話。他沒有考慮過,他將要做的事可能是錯誤的。像他這樣的人多了去了。我突然找到了最好的比喻:就像昨天的我一樣。
我後悔這次旅程。
窗外是抖動的機翼,我第一次在空中旅行。大海冰冷而深邃,我愛的東西也會傷害我。我很緊張,害怕離開地麵的時刻,那就像上吊的人腳下沒了凳子。我檢查了安全設施,它們大多數時候都是毀了一個人的。
突然眼前出現了一個綠色的東西,我迴過頭,jr774微笑的看著我。“起飛的時候嚼口香糖會好一些,減輕耳壓。”他調整了靠背,我想後麵的人可能會抱怨他的自私,但是他的身高擠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的確不舒服,就像魚適應了大海,他卻非要把它們抓進自己的實驗室一樣。
滑行,然後起飛,那一刻就像船隻脫離了海麵。他睡著了,頭微微偏向我。我想起了那個同樣狹窄的地方,我和另一個人隔著一堵牆,就像雙縫幹涉實驗的兩種可能性。他每天都和我說話,但是我從來不迴答,一味重複他的唿喚,就像在無情的嘲弄。現在我明白讓人絕望的不是沒有迴應,而是有迴應,但是隻是自己的迴聲。三個月後我們有了第一次對話。
“其實真理和廢話有什麽區別呢,”他說,“真理是所有人認同的,廢話也是。隻是一個比較高深,另一個淺顯易懂。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個真理經常被歸類成廢話,我現在說的也是廢話,但是——但是讓所有人都認同的就不叫表達。”
“你現在也沒有在表達嗎?”我敲了敲牆壁。
“”…算是吧。…沉默良久他才開口。“其實我們說的就都是廢話。”
“但是也是真理。”我想這麽安慰他,但是實際上更讓人絕望。
“宇宙可以被解釋這件事本身就不可理解,但是這件事本身不能解釋就說明宇宙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很奇怪的悖論。我在懷疑我們為什麽研究它,”我盯著石英體心髒一樣輻射著脈衝,一次一次定格現在,以及現在。“亂編一些東西,然後證明它們,證明之後再編,虛構的真理居然可以有衍生物,真的不可思議。”
“一切都用最先捏造的基本理論做基礎,然後反過來我們用它的複雜產物證明它,用它產生的一切證明它,可能本身就是個錯誤。”
“那宇宙產生我們就僅僅是為了證明它有什麽差錯嗎?”我問隔壁的人。
“誰知道宇宙的目的呢。”
“如果我們不是讓它了解自己,那我們是用來幹什麽的?”
“證明什麽是無知。”
科學把一切建立在已有的時空裏,但其實也許先有量子糾纏再有時空也不一定。計算時間本身就是浪費時間,就像一個人的誕生隻是為了腦子裏裝滿另一個人一樣。
“你不是研究員,對嗎?”我問他,“你是試驗品吧,我從來不知道你的樣子,也不知道這個房間除了你還有誰。我們的對話本身就是實驗吧,我是研究員,你是試驗品?”我這麽試探他,但是下一秒就後悔了,那天我失去了朋友,並且導致一切不可逆轉的惡化。
“我的確是研究員,”隔壁的人說,“但是你才是試驗品。”
這個迴答讓我不寒而栗。他在抽泣。後來,他死了。即使這個故事不是他,裏麵一定也有他的影子。但是如果別人告訴我這隻是個故事,不管有什麽深意,我都隻覺得這是虛構而沒有實際意義的故事。他是被槍殺的,因為他泄露了機密。我不知道為什麽他這麽傻,也許是他自己實在活不下去了。我依舊在等待,等待一個一去不歸之人的歸來。
我的熵達到了極值。我不相信自己獲得了自由,但是我知道自己永遠不會自由了。可是至少我出來了,我找到了導師,告訴他我們都活著,還能再來一遍,讓我們都得救。但是這多麽草率啊!我拍了拍導師的肩,他倒下了。留給我的隻有一把****,還有一張字條。
那就是與我同名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