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惡化
清穿:試婚格格嬌寵日常 作者:致富致富我要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意雖然並沒有和這位八福晉怎麽接觸過,但是她之前做的事情,早就讓人已經摸清是什麽性格。
郭絡羅福晉無差別的看不起任何身份比她低的人,對於那些身份高貴的,也沒有太熱絡。
總之,郭絡羅氏算是一個十分清高的人,要隻是這樣也沒有什麽的,但是,和八貝勒府之間也算是挨著的。
宋意時不時的聽到隔壁府裏麵打罵下人的聲音,雖然這些現在早就了解到了這等級製度,可是像八福晉那樣不把奴婢當人看的,還是少見。
旁人並不在八貝勒府,自然也不了解其中的內情。對八福晉印象不好的點,主要還是八福晉對待良妃的態度。
兩個人成婚已經兩年了,八福晉就連主動見良妃的一麵都沒有過。
據說是看不起良妃的出身,可是要知道八福晉的阿瑪銘尚在康熙二十年,因詐賭孫五福二千餘兩而被判斬監侯。
後來其額娘也鬱鬱寡歡,不久於人世,安親王心疼自己的外孫女,並把她接迴來撫養。因此性格養的有些十分嬌縱。
隻不過如果真正身份來說的話,八福晉的身份和良妃娘娘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差異。
對於這些事情,都是宋意的阿瑪之前在宮裏麵調查到,密信送給宋意的。
畢竟宋意現在已經進入了四貝勒的府裏麵了,自然要了解這些福晉的背景。
要按宋意的想法,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胤禩的態度。
良妃是他的親額娘,這要是他堅持的話,八福晉也不會那麽不尊重良妃。
就算是外界對八福晉的風評再怎麽不好,還是不敢在他們之間兩個人嚼什麽閑話。
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郭絡羅氏和榮憲公主她們兩個人之間能過爭吵起來。
關於宋意的這個疑問,胤禛在晚上的時侯就已經解答出來。
宋意在聽完這一切的來龍去脈之後,心裏麵不禁覺得有些狗血。
“四爺,你的意思是她們兩個是在打獵的時候發生了爭執,於是就打了起來!”
看到胤禛點了點頭,宋意不管怎麽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八福晉從小就被安親王扶養長大,但是據說馬上功夫十分得好。
至於榮憲公主,雖然之前的時候並沒有接觸到這一項活動,但是自從知道和親之後。
康熙便有意識的培養她這方麵的能力,據說榮憲公主的天賦也是十分的好,一學就會。
按理來說,她們兩個人之間的騎射水平應該是不錯的,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衝突才對。
“四爺,你說她們這其中會不會會有什麽算計?榮憲公主看上去應該不是那麽衝動的人。”
“汗阿瑪已經派人去調查過了,並沒有什麽發現。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其他人的算計。其實這件事情也就是意外。
今天的天氣十分的好,也就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去狩獵比賽
不過,她們倆在狩獵時候,竟然同時看上了一個獵物。
因為這獵物的歸屬,兩個人之間發生爭吵。
這期間不知道具體發生什麽事情,但榮憲確實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不過榮憲的身體倒是沒什麽大礙,隻不過她的腿已經骨折了,得需要好好休養幾個月。”
聽到胤禛這麽說,宋意在心裏麵再一次感歎,這八福晉的彪悍。
“那榮憲公主都已經受傷了,八福晉呢,有沒有受傷?”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二姐了,她當時一不小心,被郭絡羅氏推下去之後,立馬就讓身邊的人,以同樣的方式把她給推下馬。
現在兩個人都已受傷了,現在正在汗阿瑪的麵前鬧著呢!”
聽到胤禛這麽說,宋意倒是對這位榮憲公主有了一絲的好感。
這有什麽恩怨絕不會過夜,直接就出手報複,這樣的人也算是簡單。
“那汗阿瑪有沒有說些什麽?”
宋意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一次榮憲公主的受傷,康熙必定十分震怒。
不僅是因為榮憲是康熙十分寵愛的公主,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榮憲現在已經嫁到了巴林部了。
不僅僅是大清的公主,更是關係到蒙古的臉麵。郭絡羅氏這麽做無疑就是把蒙古的臉麵,給踩腳下了。
康熙不管是為了什麽,都是一定要給蒙古族一個交代,要不然這次來的目的就白費了。
對於宋意的疑問,胤禛倒是沒有答案,“這事情到底是怎麽處理的,爺現在還是不知道。
你也知道這件事情牽扯的事情實在事太大了,再加上郭絡羅氏現在已經受傷了,這件事情到底怎麽處理。
現在還不知道,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蒙古這邊的態度和八弟到底能不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而在帳篷裏的胤禩,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沒有昏過去。
不過胤禩還是十分敏銳,立馬就反應過來這件事的嚴重性。
也來不及收拾自己的衣裳是不是得體,皺皺巴巴的走到了康熙的帳篷外麵,什麽都沒有說話,直接就跪了下去。
“皇上,八貝勒現在在外麵跪著呢,您看?”
康熙現在聽到梁九功說的話之後,並沒有搭理梁九功的話,隻是說句“他要是愛跪,就讓他在外麵跪著吧!”
康熙在說完這話之後,便沒有再說什麽了。
梁九功見到皇上這樣子,也就沒有說什麽,不過心裏麵知道,這次康熙是真的生氣了,從來沒有見過康熙這個樣子。
梁九功在心裏麵默默嘀咕著,這八福晉惹誰不好,偏偏要招惹榮憲公主。要知道她之前在宮裏麵的事情,皇上就已經對八福晉的印象並不是很好。
隻不過是現在需要抬舉著八貝勒,皇上把這層憤怒壓了下去。
八福晉現在還整出現在這一出,梁九功都不知道這一次該怎麽解決。
八貝勒應該怎麽做,才能度過這一次事情,要知道這可是關係到大清和蒙古之間的關係。
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就可能會惡化大清和蒙古之間的關係,和蒙古交惡的後果怕是八貝勒和八福晉兩個人加在一起,都承擔不了這結果。
郭絡羅福晉無差別的看不起任何身份比她低的人,對於那些身份高貴的,也沒有太熱絡。
總之,郭絡羅氏算是一個十分清高的人,要隻是這樣也沒有什麽的,但是,和八貝勒府之間也算是挨著的。
宋意時不時的聽到隔壁府裏麵打罵下人的聲音,雖然這些現在早就了解到了這等級製度,可是像八福晉那樣不把奴婢當人看的,還是少見。
旁人並不在八貝勒府,自然也不了解其中的內情。對八福晉印象不好的點,主要還是八福晉對待良妃的態度。
兩個人成婚已經兩年了,八福晉就連主動見良妃的一麵都沒有過。
據說是看不起良妃的出身,可是要知道八福晉的阿瑪銘尚在康熙二十年,因詐賭孫五福二千餘兩而被判斬監侯。
後來其額娘也鬱鬱寡歡,不久於人世,安親王心疼自己的外孫女,並把她接迴來撫養。因此性格養的有些十分嬌縱。
隻不過如果真正身份來說的話,八福晉的身份和良妃娘娘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差異。
對於這些事情,都是宋意的阿瑪之前在宮裏麵調查到,密信送給宋意的。
畢竟宋意現在已經進入了四貝勒的府裏麵了,自然要了解這些福晉的背景。
要按宋意的想法,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胤禩的態度。
良妃是他的親額娘,這要是他堅持的話,八福晉也不會那麽不尊重良妃。
就算是外界對八福晉的風評再怎麽不好,還是不敢在他們之間兩個人嚼什麽閑話。
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郭絡羅氏和榮憲公主她們兩個人之間能過爭吵起來。
關於宋意的這個疑問,胤禛在晚上的時侯就已經解答出來。
宋意在聽完這一切的來龍去脈之後,心裏麵不禁覺得有些狗血。
“四爺,你的意思是她們兩個是在打獵的時候發生了爭執,於是就打了起來!”
看到胤禛點了點頭,宋意不管怎麽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八福晉從小就被安親王扶養長大,但是據說馬上功夫十分得好。
至於榮憲公主,雖然之前的時候並沒有接觸到這一項活動,但是自從知道和親之後。
康熙便有意識的培養她這方麵的能力,據說榮憲公主的天賦也是十分的好,一學就會。
按理來說,她們兩個人之間的騎射水平應該是不錯的,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衝突才對。
“四爺,你說她們這其中會不會會有什麽算計?榮憲公主看上去應該不是那麽衝動的人。”
“汗阿瑪已經派人去調查過了,並沒有什麽發現。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其他人的算計。其實這件事情也就是意外。
今天的天氣十分的好,也就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去狩獵比賽
不過,她們倆在狩獵時候,竟然同時看上了一個獵物。
因為這獵物的歸屬,兩個人之間發生爭吵。
這期間不知道具體發生什麽事情,但榮憲確實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不過榮憲的身體倒是沒什麽大礙,隻不過她的腿已經骨折了,得需要好好休養幾個月。”
聽到胤禛這麽說,宋意在心裏麵再一次感歎,這八福晉的彪悍。
“那榮憲公主都已經受傷了,八福晉呢,有沒有受傷?”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二姐了,她當時一不小心,被郭絡羅氏推下去之後,立馬就讓身邊的人,以同樣的方式把她給推下馬。
現在兩個人都已受傷了,現在正在汗阿瑪的麵前鬧著呢!”
聽到胤禛這麽說,宋意倒是對這位榮憲公主有了一絲的好感。
這有什麽恩怨絕不會過夜,直接就出手報複,這樣的人也算是簡單。
“那汗阿瑪有沒有說些什麽?”
宋意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一次榮憲公主的受傷,康熙必定十分震怒。
不僅是因為榮憲是康熙十分寵愛的公主,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榮憲現在已經嫁到了巴林部了。
不僅僅是大清的公主,更是關係到蒙古的臉麵。郭絡羅氏這麽做無疑就是把蒙古的臉麵,給踩腳下了。
康熙不管是為了什麽,都是一定要給蒙古族一個交代,要不然這次來的目的就白費了。
對於宋意的疑問,胤禛倒是沒有答案,“這事情到底是怎麽處理的,爺現在還是不知道。
你也知道這件事情牽扯的事情實在事太大了,再加上郭絡羅氏現在已經受傷了,這件事情到底怎麽處理。
現在還不知道,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蒙古這邊的態度和八弟到底能不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而在帳篷裏的胤禩,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沒有昏過去。
不過胤禩還是十分敏銳,立馬就反應過來這件事的嚴重性。
也來不及收拾自己的衣裳是不是得體,皺皺巴巴的走到了康熙的帳篷外麵,什麽都沒有說話,直接就跪了下去。
“皇上,八貝勒現在在外麵跪著呢,您看?”
康熙現在聽到梁九功說的話之後,並沒有搭理梁九功的話,隻是說句“他要是愛跪,就讓他在外麵跪著吧!”
康熙在說完這話之後,便沒有再說什麽了。
梁九功見到皇上這樣子,也就沒有說什麽,不過心裏麵知道,這次康熙是真的生氣了,從來沒有見過康熙這個樣子。
梁九功在心裏麵默默嘀咕著,這八福晉惹誰不好,偏偏要招惹榮憲公主。要知道她之前在宮裏麵的事情,皇上就已經對八福晉的印象並不是很好。
隻不過是現在需要抬舉著八貝勒,皇上把這層憤怒壓了下去。
八福晉現在還整出現在這一出,梁九功都不知道這一次該怎麽解決。
八貝勒應該怎麽做,才能度過這一次事情,要知道這可是關係到大清和蒙古之間的關係。
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就可能會惡化大清和蒙古之間的關係,和蒙古交惡的後果怕是八貝勒和八福晉兩個人加在一起,都承擔不了這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