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唿嘯,四野蕭條,已是到了大統三年(東魏天平四年,梁大同三年)的十一月裏,天地間盡顯冬日氣象。
碎石鋪就的北崤道上,數騎疾馳而過,自西而東,這時堪堪到了東朝洛州的澠池地麵。
當先一騎快若疾風,一路馳過,隻瞧得見一道青黃殘影留滯,遂把身後數騎拉得老遠。片刻之後,此一騎忽然緩了下來,這時再看,原來這領頭的騎士於鎧甲之外還罩了一層青衫,胯下則正是一匹神駿的黃驄馬。
後頭幾騎見狀,自也拉韁扯馬,緩緩而隨。其間有人低聲嘀咕:“不就是偵勘前敵情勢麽?喊些得力的哨探來辦就是。韋將軍你說,大行台做甚偏要親身犯險?還屢次三番不止?這裏到底已是東賊的地盤,萬一。。。”
邊上被喚作“韋將軍”的這位,身量極是短小,坐在馬上,比旁人足足矮了一個頭還要多,瞧著倒像個五尺孩童。這時他輕咳一聲,輕笑道:“大行台神機妙算。他的心思,豈是你能猜出來的?少在這裏廢話,隻專心辦事就是。”
“那是,那是。”先前說話之人點頭不迭:“大行台南征北戰,鮮有一敗。東人聞其名,早是心驚膽戰,避之不及,如何還敢來捋虎須?”
不消說,這幾騎裏,領頭的自然就是方今西朝華、南汾兩州刺史、東道大行台、驃騎大將軍、趙郡公裴果。以其位之尊、權之重,居然隻帶了區區幾騎就跑了來東朝地麵上巡查,此舉確然叫人疑惑不解。
後頭跟著的都是裴果親衛裏挑出來的好手。至於那位身量短小的“韋將軍”,則是在沙苑一役裏名聲大噪的勇武將軍、淝城郡男韋標。
他幾個喋喋不休之時,北崤道北側的山嶺上,也正有幾個人低語不止。
有人道:“哎呀呀!你幾個快瞧瞧,山下領頭的那個,不會恰恰就是那西賊大頭領裴果罷?”這人說話時,目光不住拋往山腳之下,正落在裴果他幾個的身上。
早是有人接口:“沒錯!青衣黃馬,不是裴果那賊子還有哪個?”
原來隱在山頭上的這幾個,皆是洛州東軍派出來的斥候。
“快快快!快去稟告大行台!說不得,這可是大功一件嗬!”
這東兵嘴裏所說的大行台,自然不會是裴果,而是東朝洛州刺史、西道大行台高敖曹。
且說沙苑大戰之後,東朝元氣大傷,國中亦見不穩。宇文泰豈肯喪此良機?自是要趁勢東侵,大肆擴張。他先是與裴果一鼓奪取河東大片土地,設立了南汾州。其後宇文泰自歸長安,遂把東侵大任一發交給了裴果。
裴果領了東道大行台之位,乃整飭兵馬,不久親引大軍南渡至陝州,會和獨孤信、楊忠、宇文護所部,劍指洛陽。
不過數日,裴果留宇文護鎮守陝州,自與獨孤信、楊忠等率部自陝城(陝州州治,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出,抵達邊境後,即在澠池以西六十裏處下寨。說也奇怪,其後他便變得不緊不慢起來,並不急著進兵攻伐,卻時常帶了幾個手下跑去東邊“探查軍情”。
裴果一身青衣,一騎黃馬,甚是醒目,他又大搖大擺在北崤官道上往來奔馳,很快就教東軍哨探給發覺。傳將出去,全洛州都知道西賊裏數一數二的大賊酋“青衣裴果”到了澠池。
高敖曹在洛陽聽到消息,先還不肯離開洛陽,照著他的話來說,就是:“西賊奸猾,也不知是不是疑兵之計。我軍不可輕出,免得洛陽空虛。”
其後消息不斷傳來,說是那青衣黃馬的裴果依舊在澠池附近出巡不絕,已是快將周遭探個清清楚楚,將要攻打澠池等洛州城池雲雲。。。
高敖曹再三確認,哨探一口咬死就是裴果親至,更謂“遠觀敵營,延綿數裏。。。”高敖曹終於按捺不住,揮師西出,直抵澠池,更語人曰:“既是裴果到了澠池,西賊定是要走北崤道攻我洛州,當禦敵於州外。”
今日裴果再次騎了黃驄馬跑來東朝地界上瞎晃悠,正教幾個東軍斥候覷個正著。這幾個登時心底狂喜:若報與大行台得知,揮兵來捉,竟爾一舉拿下了這姓裴的賊酋。。。此等大功,怕不就要一步登天!
當下其中一個斥候急急離去,自是要找高敖曹稟報。餘者仍留原地,密切監視裴果幾個的動向。
。。。。。。
北崤道上馬蹄隆隆,高敖曹一馬當先,身後七八百騎策馬狂奔,烏雲蓋頂般追逐而西。
前頭被攆著跑的,正是裴果等數騎。不消說,自然是高敖曹得了消息,急匆匆率部追了而來。
高敖曹可是與裴果共事過一場的,如何不認得裴果?這時覷得分明,頓作狂叫不已:“前方果然正是裴果!大夥兒隨我來,追住此賊的,賞萬金!”
裴果的黃驄馬固然神駿無比,韋標他幾個的坐騎可也不差,遂得搶在前頭,始終拉開追兵一截。
一追一逃間,不覺已是跑出十餘裏。前方正有一處不大的林子,裴果帶頭,幾個唿啦啦衝了進去,一發消失不見。
高敖曹如何肯舍?揚鞭催馬,緊追而來。
就聽得嘩啦嘩啦亂響,數騎又從林中鑽將出來,繼續朝著西頭逃竄。隻是這一迴變作了“兵分兩路”,數騎投左,數騎往右。
高敖曹大喊一聲:“追那騎黃馬的!”身後騎士們轟然應喏,競相追趕,隻盯著投左的黃驄馬而去。至於往右的那幾騎,杳無人管顧也。
碎石鋪就的北崤道上,數騎疾馳而過,自西而東,這時堪堪到了東朝洛州的澠池地麵。
當先一騎快若疾風,一路馳過,隻瞧得見一道青黃殘影留滯,遂把身後數騎拉得老遠。片刻之後,此一騎忽然緩了下來,這時再看,原來這領頭的騎士於鎧甲之外還罩了一層青衫,胯下則正是一匹神駿的黃驄馬。
後頭幾騎見狀,自也拉韁扯馬,緩緩而隨。其間有人低聲嘀咕:“不就是偵勘前敵情勢麽?喊些得力的哨探來辦就是。韋將軍你說,大行台做甚偏要親身犯險?還屢次三番不止?這裏到底已是東賊的地盤,萬一。。。”
邊上被喚作“韋將軍”的這位,身量極是短小,坐在馬上,比旁人足足矮了一個頭還要多,瞧著倒像個五尺孩童。這時他輕咳一聲,輕笑道:“大行台神機妙算。他的心思,豈是你能猜出來的?少在這裏廢話,隻專心辦事就是。”
“那是,那是。”先前說話之人點頭不迭:“大行台南征北戰,鮮有一敗。東人聞其名,早是心驚膽戰,避之不及,如何還敢來捋虎須?”
不消說,這幾騎裏,領頭的自然就是方今西朝華、南汾兩州刺史、東道大行台、驃騎大將軍、趙郡公裴果。以其位之尊、權之重,居然隻帶了區區幾騎就跑了來東朝地麵上巡查,此舉確然叫人疑惑不解。
後頭跟著的都是裴果親衛裏挑出來的好手。至於那位身量短小的“韋將軍”,則是在沙苑一役裏名聲大噪的勇武將軍、淝城郡男韋標。
他幾個喋喋不休之時,北崤道北側的山嶺上,也正有幾個人低語不止。
有人道:“哎呀呀!你幾個快瞧瞧,山下領頭的那個,不會恰恰就是那西賊大頭領裴果罷?”這人說話時,目光不住拋往山腳之下,正落在裴果他幾個的身上。
早是有人接口:“沒錯!青衣黃馬,不是裴果那賊子還有哪個?”
原來隱在山頭上的這幾個,皆是洛州東軍派出來的斥候。
“快快快!快去稟告大行台!說不得,這可是大功一件嗬!”
這東兵嘴裏所說的大行台,自然不會是裴果,而是東朝洛州刺史、西道大行台高敖曹。
且說沙苑大戰之後,東朝元氣大傷,國中亦見不穩。宇文泰豈肯喪此良機?自是要趁勢東侵,大肆擴張。他先是與裴果一鼓奪取河東大片土地,設立了南汾州。其後宇文泰自歸長安,遂把東侵大任一發交給了裴果。
裴果領了東道大行台之位,乃整飭兵馬,不久親引大軍南渡至陝州,會和獨孤信、楊忠、宇文護所部,劍指洛陽。
不過數日,裴果留宇文護鎮守陝州,自與獨孤信、楊忠等率部自陝城(陝州州治,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出,抵達邊境後,即在澠池以西六十裏處下寨。說也奇怪,其後他便變得不緊不慢起來,並不急著進兵攻伐,卻時常帶了幾個手下跑去東邊“探查軍情”。
裴果一身青衣,一騎黃馬,甚是醒目,他又大搖大擺在北崤官道上往來奔馳,很快就教東軍哨探給發覺。傳將出去,全洛州都知道西賊裏數一數二的大賊酋“青衣裴果”到了澠池。
高敖曹在洛陽聽到消息,先還不肯離開洛陽,照著他的話來說,就是:“西賊奸猾,也不知是不是疑兵之計。我軍不可輕出,免得洛陽空虛。”
其後消息不斷傳來,說是那青衣黃馬的裴果依舊在澠池附近出巡不絕,已是快將周遭探個清清楚楚,將要攻打澠池等洛州城池雲雲。。。
高敖曹再三確認,哨探一口咬死就是裴果親至,更謂“遠觀敵營,延綿數裏。。。”高敖曹終於按捺不住,揮師西出,直抵澠池,更語人曰:“既是裴果到了澠池,西賊定是要走北崤道攻我洛州,當禦敵於州外。”
今日裴果再次騎了黃驄馬跑來東朝地界上瞎晃悠,正教幾個東軍斥候覷個正著。這幾個登時心底狂喜:若報與大行台得知,揮兵來捉,竟爾一舉拿下了這姓裴的賊酋。。。此等大功,怕不就要一步登天!
當下其中一個斥候急急離去,自是要找高敖曹稟報。餘者仍留原地,密切監視裴果幾個的動向。
。。。。。。
北崤道上馬蹄隆隆,高敖曹一馬當先,身後七八百騎策馬狂奔,烏雲蓋頂般追逐而西。
前頭被攆著跑的,正是裴果等數騎。不消說,自然是高敖曹得了消息,急匆匆率部追了而來。
高敖曹可是與裴果共事過一場的,如何不認得裴果?這時覷得分明,頓作狂叫不已:“前方果然正是裴果!大夥兒隨我來,追住此賊的,賞萬金!”
裴果的黃驄馬固然神駿無比,韋標他幾個的坐騎可也不差,遂得搶在前頭,始終拉開追兵一截。
一追一逃間,不覺已是跑出十餘裏。前方正有一處不大的林子,裴果帶頭,幾個唿啦啦衝了進去,一發消失不見。
高敖曹如何肯舍?揚鞭催馬,緊追而來。
就聽得嘩啦嘩啦亂響,數騎又從林中鑽將出來,繼續朝著西頭逃竄。隻是這一迴變作了“兵分兩路”,數騎投左,數騎往右。
高敖曹大喊一聲:“追那騎黃馬的!”身後騎士們轟然應喏,競相追趕,隻盯著投左的黃驄馬而去。至於往右的那幾騎,杳無人管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