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上,尹癲兒與尹陀兩顆血淋淋的頭顱置於供桌中央。西征軍左都督賀拔嶽大步登台,高聲宣講:“首惡已除,餘者不咎。。。我西征軍一戰大捷,賀拔嶽與諸君共賀!”


    四下裏歡聲雷動,山唿威武。


    高台下邊,王雄興致勃勃,正聽宇文泰為他解惑。


    “這幹獠賊,莫說傷了我武川軍十來個兄弟,單隻赤水城裏冷血屠城,早是罪無可赦!我西征軍正為平定關中而來,遇上這等惡貫滿盈之徒,焉容放過?”


    王雄聞聽此言,眼眶微濕,重重點頭。


    原來賀拔嶽與宇文泰壓根就不曾想過與赤水蜀獠媾和,兩個心意相通,打個眼色便唱出一碼戲來,尹陀如何能知?


    宇文泰到了獠寨,無外乎隨機應變,此行關鍵之處,乃是取得尹氏兄弟的信任,讓獠人放下戒心,再看之後如何行事。


    其後王雄闖入,實屬意料之外。宇文泰怎能不知王雄是真?可方其時,為大局故,宇文泰也隻能裝傻充愣,甚而推了王雄出來交予獠人,果然一下子便得尹氏兄弟信任。


    說到這裏,宇文泰連連稱歉,王雄擺擺手:“莫說眼下我毫發無傷,便當時就死了,隻要能誅除獠賊,我死而無憾!”


    再往後,尹氏兄弟主動提出會盟,正中宇文泰下懷---正愁獠人太過分散,難以一網打盡,若得如此,豈非天賜良機?宇文泰當即滿口答應下來,心思一轉,已是定下計謀,遂詳細交待手下護衛,次日離開獠寨,報於賀拔嶽帳中。


    今日南岸會盟台這裏,除開賀拔嶽、侯莫陳兄弟等少數幾個與尹陀照過麵的,其實全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護衛,扮作將校罷了。軍中中低級將領盡在北岸,建製俱全,又早有準備,豈會生亂?


    更要命的是,武川軍並非一千,實為兩千,獠人不知,怎不吃了大虧?賀拔嶽召來李虎趙貴,令伏於會盟台東邊十裏處,獠人果然不察。時辰一到,李趙各率兵馬出襲,獠人頓為潰敗,全軍覆沒。


    王雄靜靜聽著,感慨萬千。


    王雄在關中數載,親眼所見,各地官衙政事不明,多見屍位素餐,抑或貪贓枉法,已是叫人氣沮。他是主兵事的縣尉,大不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結果諸郡諸縣的兵事更是叫人喪氣,屢屢為賊寇所欺,莫說剿賊,常常竟會主動獻錢獻糧,隻求賊寇放過本城,至於改去禍害了哪一家,不想管,也管不了。


    也曾有朝廷兵馬開來關中,折騰個雞飛狗跳,到最後要麽無疾而終,要麽灰溜溜敗去,更有甚者,譬如蕭寶寅之流,搖身一變,反作了大賊。


    蹉跎多時,所遇全是失意之事,到最後連自家赤水城都叫獠賊屠了個幹淨。本已有些絕望,不想今日撞著這西征軍,氣象竟大是不同。賀拔都督也好,宇文泰也罷,個個智勇雙全,嫉惡如仇,麾下數千騎如狼似虎,正見龍馬精神。


    關中,有指望了!


    。。。。。。


    “王兄弟,這便是我家賀拔都督。”宇文泰一臉笑意:“你的事,不妨與賀拔都督一說。”這卻是在向賀拔嶽引薦王雄了。


    王雄不敢怠慢,施了一禮,娓娓道來。


    他本是太原人士,且屬太原王氏,隻不過支係疏遠,庶子後代罷了。因在家鄉失手殺了個惡霸,無奈流落他鄉,輾轉之間,便到了赤水。那年冬天他饑寒交迫,幸得赤水縣令收留。縣令見他一身本事,遂引為衙中屬吏,其後屢建功勞,在這赤水縣內名氣不小。縣令喜之,提拔為縣尉。此後兢兢業業,倒也安生。


    不想關中亂起,經年不息。先兩年還能應付著,終於到了今年,赤水獠人大集,尹氏兄弟率眾團團圍住了赤水縣城。縣令情急之下,派王雄單騎突圍,前往求援。


    孰料走告無門,四方郡縣自掃門前雪,皆不肯發兵,王雄磨破了嘴皮子也沒用,大哭而返。迴來時,才知赤水縣城已為攻破,尹氏兄弟縱兵屠城,大肆劫掠而去。縣令全家浴血,慘不忍睹。


    縣令對他有恩,王雄懷必死之心,前往刺殺尹癲兒,以報血仇。隻因獠人蹤跡不定,他也是費了老大功夫,終於探得尹癲兒所在,潛入寨中。


    恰好尹氏兄弟正密謀對付西征軍,王雄一聽之下,大吃一驚。


    茲事體大,私仇雖深,王雄卻不敢因私廢公,遂打算偷偷摸將出去,找得西征軍麵陳獠賊奸計,不料一不小心露了行蹤,為獠人追殺。再往後,他便撞見了宇文泰。。。


    賀拔嶽聽得唏噓不已,更讚歎不絕:“王縣尉忠義之人,即孤身落魄,始終不墮其誌,正是我輩人物!”頓了頓,改口道:“王兄弟,我入關中,正求天下英豪來助。我且冒昧問一句,你可願入我西征軍?”


    王雄早是心折,一拜到底:“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宇文泰在旁,一把拉起王雄:“莫要這些繁文縟節,今日起,我幾個都是兄弟!”


    王雄再為淚目。


    賀拔嶽哈哈大笑,即令王雄為軍中校尉,暫且歸在宇文泰麾下。


    。。。。。。


    武川軍將計就計,於赤水河畔大破蜀獠,斬賊酋尹癲兒、尹陀,殺敵近四千,得良馬四百餘匹,錢糧也自不少,更抓獲六千多獠人俘虜,擇其精壯者編入軍中,餘皆貶為役奴勞力,尚有些許婦孺,則一發遣歸鄉中。


    至此,西進長安已是一片通途。武川軍拾掇一番,乃打起旗號,繼續西進。這一路自是順風順水,遂得入京兆、進長安。


    賀拔嶽早是快馬加急,令將戰報送至潼關。爾朱天光得到消息後,也不知他怎麽想的,居然懶洋洋依舊賴在潼關甚久,直到大半個月後潼關糧盡,這才姍姍來遲,進駐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濁世礪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新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新橋並收藏濁世礪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