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柱見過李滿倉之後,翌日就帶著他去了酒鋪子。盧掌櫃的問明了來意,就讓他跟著馬大柱。
馬大柱先教李滿倉,“滿倉哥,咱們都是從當壚沽酒開始,你要笑起來,熱情起來。”
李滿倉受教,臉上掛起個和煦的笑。
李滿倉身材魁梧,穿著一身貼身的箭袖,肌肉凸起,看起來孔武有力。他臉上的疤痕從耳朵邊兒一直斜橫著劃到嘴角上方,頭發完全束起來之後顯得猙獰又可怕。
當客人進入酒鋪子後,他便掛上微笑,熱情的招唿。
他沒有疤痕的那半邊臉,硬挺俊朗。
有老客戶看到鋪子裏來了這麽個俊朗的人,無不笑著聊上一句,待不經意間看到他左邊臉上的疤痕後,還是會忍不住哎呦一聲。
有那膽小的,不經意間看到李滿倉臉上的疤痕,無不都露出驚恐的神色,怯怯諾諾,畏畏縮縮買了酒,迴去之後再見不到他們來鋪子裏買酒。
那條疤痕太過明顯,特別是李滿倉笑的時候,顯得無比的突兀。
有些女子過來打酒,看到李滿倉臉上的疤痕,酒也不打了,轉身就走。
李滿倉也不是個傻的,這些情況他都看在眼裏。不能因著他而毀了穗兒鋪子裏的生意,李滿倉想著怎麽跟香穗說不去酒鋪子了。
偏巧,馬氏將他叫去了主院。主院堂屋裏,香穗也在,李滿倉看了她一眼,她望著她大哥笑了笑,就低下頭去繡一方手帕。
馬氏將李滿倉拉到椅子上坐下,興奮地說:“滿倉,娘前幾日請了幾位相熟的夫人來家裏喝茶。其中王校尉的夫人說,她有個娘家侄女今年十七了,因著遇到家中有孝耽誤了相看。王夫人聽了娘有給你相看的意思,就迴了娘家一趟,這不今兒她托人迴話,說她侄女還沒有定下人家。”
馬氏看了李滿倉一眼,接著說:“王校尉是清風軍出來的,王夫人的娘家侄女是農女出身,出身農家倒是勤勞能幹,你看看要不要去相看相看?”
李滿倉笑了笑,“娘,我也是農家小子,人家要是不嫌棄,那就去看看吧。”
李滿倉同意去相看,馬氏高興地好像媳婦已經娶到了家裏,她跑去裏間捧出來一件月白色帶暗花的緞子直?。
“你試試這身兒衣裳,這幾日,念兒趕製出來的。”馬氏抖開衣裳,就往李滿倉身上套。
香穗的針線手藝又退步了,馬氏拉著她練習,因而她抬頭看了一眼,就被馬氏教訓了,“你好好練你的針線活,一點兒都不專心。你得好好跟念兒學學,你看念兒做的這衣裳,眼看著比娘的針線活還好。”
馬氏忙前跑後地幫李滿倉將衣裳穿上了,彎腰幫他抻平褶皺,往後退了兩步細細打量。
隨後笑著誇:“我兒真是一表人才。”
李滿倉被他娘誇的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臉上也泛起一絲不易察覺到紅暈。
他娘好像變了許多,自信耀眼,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
香穗也偷偷地抬眼看穿著新衣裳的她大哥,身姿挺拔,氣質卓然。李滿倉感覺到香穗的視線,看過去的時候,她偷偷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李滿倉抿著嘴兒笑了笑。
“衣裳板正,穿上極好看。脫下來吧,等相看那日再穿。”
馬氏怕再穿出褶皺了,急匆匆讓李滿倉將衣裳脫下來,然後就招唿香穗起來,“穗兒,你來幫娘給王夫人寫個帖子,十四也是個好日子,咱們趕著十六之前,讓你大哥去相看了。”
“好嘞。”
手裏的繡棚子,香穗早想丟下了,她娘一說要讓她幫寫個帖子,馬上就站了起來。
“就用岩兒跟苗兒練字的筆寫吧。這裏也就隻有他們兩個的筆了。”
馬氏也不講究,紙用的也是孩子們練字的紙,她帶著香穗去了岩兒住的東廂房,拿出紙筆讓她寫。
香穗寫好之後,她叫來綠梅讓人將信送去王校尉家中。
做完這些之後,馬氏就讓李滿倉去了酒鋪子,她還要在家中教香穗針線。
李滿倉來了酒鋪子幾日之後,這酒鋪子的生意明顯就變得沒有剛來那日那麽好了。
因而,他也不熱情地去招唿客人了,就跟著盧掌櫃看他算賬,跟著他去外麵跟酒肆的一些掌櫃的談生意。
陽光明媚,微風拂麵。
四月十四,天氣舒適宜人。
李滿倉跟王家娘子侄女的相看定在了南湖的畫舫上。由於相約定在了外頭,按照習俗,酒禮之類自然也就無需攜帶了,他們隻需出些銀子租下兩艘畫舫即可。
出發之前,馬氏特意將一支精致無比的祥雲紋頭金簪遞到了李滿倉手中,並神色凝重地叮囑了一句:“滿倉,你若是相中了那家姑娘,可一定要記得將這支金簪插她發髻上。”
馬氏說完不放心,又解釋了一句:“臨陽這邊都是這樣的規矩,插了金簪就是告訴人家,你相中了他家姑娘。”
李滿倉點頭應了一聲:“知道啦!”隨即便小心翼翼地將金簪收入袖中。
四月的天,河邊景色宜人,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不冷不熱的正是賞景的好時候。
四歲的岩兒已經跟著石頭進了書塾,家中也專門請了個女夫子迴來教苗兒識文認字。
苗兒還那麽小,如此好的天,做什麽讓孩子拴在家裏。
因此,她將香穗跟苗兒都帶上了,也好讓她們出去盡情玩耍一番。
平日裏總是悶在院子裏埋頭做針線活兒的念兒,這次也被香穗強行拽了出來。
香穗跟念兒拉著苗兒走在馬氏身後,小女娘們都穿著鮮亮,樣貌也都不俗,手拉著手兒走出來,很是惹眼。
袁嬸子趕著馬車過來,笑著說:“你們幾個過去,還不把要相看的小娘子比下去。”
馬氏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她隻想著讓孩子們也都出去透透氣。
袁嬸子這麽一打趣,馬氏轉頭看了看香穗跟念兒。香穗明媚耀眼,念兒安靜溫婉,小苗兒可愛的不行。
馬氏笑了笑,心道:都是家中的小姑子,王夫人大氣,應該不會介意。
隨後,她笑著對袁嬸子說:“難得的好天氣,讓她們過去玩一玩。”
馬大柱先教李滿倉,“滿倉哥,咱們都是從當壚沽酒開始,你要笑起來,熱情起來。”
李滿倉受教,臉上掛起個和煦的笑。
李滿倉身材魁梧,穿著一身貼身的箭袖,肌肉凸起,看起來孔武有力。他臉上的疤痕從耳朵邊兒一直斜橫著劃到嘴角上方,頭發完全束起來之後顯得猙獰又可怕。
當客人進入酒鋪子後,他便掛上微笑,熱情的招唿。
他沒有疤痕的那半邊臉,硬挺俊朗。
有老客戶看到鋪子裏來了這麽個俊朗的人,無不笑著聊上一句,待不經意間看到他左邊臉上的疤痕後,還是會忍不住哎呦一聲。
有那膽小的,不經意間看到李滿倉臉上的疤痕,無不都露出驚恐的神色,怯怯諾諾,畏畏縮縮買了酒,迴去之後再見不到他們來鋪子裏買酒。
那條疤痕太過明顯,特別是李滿倉笑的時候,顯得無比的突兀。
有些女子過來打酒,看到李滿倉臉上的疤痕,酒也不打了,轉身就走。
李滿倉也不是個傻的,這些情況他都看在眼裏。不能因著他而毀了穗兒鋪子裏的生意,李滿倉想著怎麽跟香穗說不去酒鋪子了。
偏巧,馬氏將他叫去了主院。主院堂屋裏,香穗也在,李滿倉看了她一眼,她望著她大哥笑了笑,就低下頭去繡一方手帕。
馬氏將李滿倉拉到椅子上坐下,興奮地說:“滿倉,娘前幾日請了幾位相熟的夫人來家裏喝茶。其中王校尉的夫人說,她有個娘家侄女今年十七了,因著遇到家中有孝耽誤了相看。王夫人聽了娘有給你相看的意思,就迴了娘家一趟,這不今兒她托人迴話,說她侄女還沒有定下人家。”
馬氏看了李滿倉一眼,接著說:“王校尉是清風軍出來的,王夫人的娘家侄女是農女出身,出身農家倒是勤勞能幹,你看看要不要去相看相看?”
李滿倉笑了笑,“娘,我也是農家小子,人家要是不嫌棄,那就去看看吧。”
李滿倉同意去相看,馬氏高興地好像媳婦已經娶到了家裏,她跑去裏間捧出來一件月白色帶暗花的緞子直?。
“你試試這身兒衣裳,這幾日,念兒趕製出來的。”馬氏抖開衣裳,就往李滿倉身上套。
香穗的針線手藝又退步了,馬氏拉著她練習,因而她抬頭看了一眼,就被馬氏教訓了,“你好好練你的針線活,一點兒都不專心。你得好好跟念兒學學,你看念兒做的這衣裳,眼看著比娘的針線活還好。”
馬氏忙前跑後地幫李滿倉將衣裳穿上了,彎腰幫他抻平褶皺,往後退了兩步細細打量。
隨後笑著誇:“我兒真是一表人才。”
李滿倉被他娘誇的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臉上也泛起一絲不易察覺到紅暈。
他娘好像變了許多,自信耀眼,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
香穗也偷偷地抬眼看穿著新衣裳的她大哥,身姿挺拔,氣質卓然。李滿倉感覺到香穗的視線,看過去的時候,她偷偷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李滿倉抿著嘴兒笑了笑。
“衣裳板正,穿上極好看。脫下來吧,等相看那日再穿。”
馬氏怕再穿出褶皺了,急匆匆讓李滿倉將衣裳脫下來,然後就招唿香穗起來,“穗兒,你來幫娘給王夫人寫個帖子,十四也是個好日子,咱們趕著十六之前,讓你大哥去相看了。”
“好嘞。”
手裏的繡棚子,香穗早想丟下了,她娘一說要讓她幫寫個帖子,馬上就站了起來。
“就用岩兒跟苗兒練字的筆寫吧。這裏也就隻有他們兩個的筆了。”
馬氏也不講究,紙用的也是孩子們練字的紙,她帶著香穗去了岩兒住的東廂房,拿出紙筆讓她寫。
香穗寫好之後,她叫來綠梅讓人將信送去王校尉家中。
做完這些之後,馬氏就讓李滿倉去了酒鋪子,她還要在家中教香穗針線。
李滿倉來了酒鋪子幾日之後,這酒鋪子的生意明顯就變得沒有剛來那日那麽好了。
因而,他也不熱情地去招唿客人了,就跟著盧掌櫃看他算賬,跟著他去外麵跟酒肆的一些掌櫃的談生意。
陽光明媚,微風拂麵。
四月十四,天氣舒適宜人。
李滿倉跟王家娘子侄女的相看定在了南湖的畫舫上。由於相約定在了外頭,按照習俗,酒禮之類自然也就無需攜帶了,他們隻需出些銀子租下兩艘畫舫即可。
出發之前,馬氏特意將一支精致無比的祥雲紋頭金簪遞到了李滿倉手中,並神色凝重地叮囑了一句:“滿倉,你若是相中了那家姑娘,可一定要記得將這支金簪插她發髻上。”
馬氏說完不放心,又解釋了一句:“臨陽這邊都是這樣的規矩,插了金簪就是告訴人家,你相中了他家姑娘。”
李滿倉點頭應了一聲:“知道啦!”隨即便小心翼翼地將金簪收入袖中。
四月的天,河邊景色宜人,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不冷不熱的正是賞景的好時候。
四歲的岩兒已經跟著石頭進了書塾,家中也專門請了個女夫子迴來教苗兒識文認字。
苗兒還那麽小,如此好的天,做什麽讓孩子拴在家裏。
因此,她將香穗跟苗兒都帶上了,也好讓她們出去盡情玩耍一番。
平日裏總是悶在院子裏埋頭做針線活兒的念兒,這次也被香穗強行拽了出來。
香穗跟念兒拉著苗兒走在馬氏身後,小女娘們都穿著鮮亮,樣貌也都不俗,手拉著手兒走出來,很是惹眼。
袁嬸子趕著馬車過來,笑著說:“你們幾個過去,還不把要相看的小娘子比下去。”
馬氏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她隻想著讓孩子們也都出去透透氣。
袁嬸子這麽一打趣,馬氏轉頭看了看香穗跟念兒。香穗明媚耀眼,念兒安靜溫婉,小苗兒可愛的不行。
馬氏笑了笑,心道:都是家中的小姑子,王夫人大氣,應該不會介意。
隨後,她笑著對袁嬸子說:“難得的好天氣,讓她們過去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