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老人總說,庚子年是災年,香穗心裏是極認同的。


    香穗他們家就是從庚子年那年開始,變得一日不如一日。


    庚子年之前,香穗家在柳林村也算數得著的殷實人家。


    香穗爹李大田長得高壯,有大把子力氣,且是種莊稼的好手。


    他將地裏的莊稼伺候得好,地裏的收成年年都比別人家多出一百多斤。


    香穗娘馬氏溫柔賢惠,會一手好針線,除了給家裏人做衣裳。


    得閑了,她還繡些帕子、荷包拿去鎮上或縣城的繡坊去賣,如此也存了不少體己錢。


    李家日子過得舒適富足。


    眼看著大兒子滿倉也十四了,李大田跟馬氏開始商量著給兒子存錢起房子娶媳婦。


    誰知道,天不遂人願。


    庚子年開春,李大田下地幹活時淋了一場春雨,為了省幾個銅板,硬撐著沒去抓藥。


    隻在馬氏絮絮叨叨的關心中喝了一碗熱薑湯。


    李大田身體壯實,他總覺得不用吃藥,喝一碗熱辣的薑湯出出汗,像往常一樣扛一扛就過去了。


    誰曾想,這次不僅沒有扛過去,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


    後麵不僅花了許多錢請郎中,抓藥,他還落下個整日咳喘的病根兒。


    如此,也不過就一年不到的光景,李大田整個人被病痛折磨的幹瘦蠟黃。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這一年,李大田病得嚴重,花了家裏許多銅錢。


    也是在這一年官府突然加重了稅賦。


    稅賦加了一成又一成,百姓苦不堪言。


    突然加稅,總得有個理由,香穗聽大人說,老皇帝的侄子造了他的反,兩撥人正在打仗呢。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百姓受到波及。


    李大田生病吃藥再加上稅賦,也不過就一年的光景,李家原本一個殷實的小家便被折騰的家徒四壁。


    第二年,李家又收到官府下發的傳令,傳香穗她爹李大田去服徭役,說是往軍營押送軍糧。


    押送軍糧是最不好的徭役,路途遙遠,吉兇難測,大多數服役的人都是有去無迴。


    更不要說病歪歪的李大田,去了更是板上釘釘的有去無迴。


    收到官府傳令,李家一家人愁苦著臉,不知如何是好。


    李滿倉長得像他爹,十三歲那年身量更是猛地一竄。


    如今不過十四,便已經長到他爹耳朵那兒,眼看著就超五尺。


    剛長成的少年嗓子也變得粗啞,公鴨嗓一開口便異常堅定,“我代我爹去服役,讓我爹在家好好養病。”


    此去艱險,李大田自是不同意,他有些激動,話還沒說就先咳了起來。


    “咳咳咳,你在家照顧好你娘,咳咳咳,跟你弟妹。咳咳咳,爹這病怕是好不了了。咳咳咳,到時還是我去。”


    李大田有許多話要跟李滿倉說,可是他不過就說了一句,就咳得五髒六腑好似移了位。


    他猛咳了一陣,唿吸不順暢起來。


    他實在說不了太多話,微彎著身子坐在椅子上大口喘著氣,眼睛盯著對麵剛長成的兒子。


    反正不管是誰去都兇險,不如他去,他希望他兒子能明白他的用心。


    一邊是相公,一邊是兒子,馬氏心中如何也難下決定,她閉口不言,微蹙著眉頭輕輕幫李大田順著後背。


    休息了一會兒,李大田緩了過來,他心平氣和地跟李滿倉說:“你還不滿十七,不到服役的年紀,以後別瞎琢磨這事兒了,好好聽你娘的話,照顧好家裏的田地。”


    李大田憋著一口氣說完,說完又猛地咳了許久。


    李大田病著,李滿倉沒有跟他爹頂嘴。


    他不吭聲,李大田跟馬氏便以為他將他爹的話聽了進去。


    誰知到了服役那日,他早早地偷跑了出去,謊報了年齡跟著官府的人走了。


    李大田病歪歪走到的時候,連個人影都沒有看到。


    此後,他是又生氣又擔心,整日憂愁,病情也跟著日益加重。


    之後沒過一年,李大田久病不治,便撒手人寰,去下麵見他爹娘去了。


    香穗的大哥代替她爹去服役,一去兩年沒有音訊,如今她爹也去了。


    李家隻剩下馬氏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八歲的香穗,五歲的香穗弟弟-石頭。


    為了給李大田看病,李家賣了幾畝地,如今隻剩下四畝六分地。


    馬氏身體弱,四畝六分地也夠她忙活的,整日不得閑的在地裏忙活,


    她忙忙碌碌一季子,賣了糧食繳了稅之後,也沒餘下多少糧食。


    僅餘下的一點兒糧食,馬氏掰著手指頭,仔細算著怎麽能吃到來年新糧下來。


    以前,他們家總是將小麥磨了一遍又一遍,他們隻吃細白的麵粉,麩糠都拿去喂了雞羊。


    如今,馬氏磨麥子隻稍稍磨幾遍,稍微帶著點兒麩糠的麵粉給香穗和石頭吃,餘下的麩糠她自己吃。


    麩糠不好克化,總吃麩糠拉不出來,馬氏在茅房一蹲就是好久,需得用光滑的小樹枝慢慢摳。


    現在天兒冷了,糧食所剩不多,好在地裏的麥苗可以吃了。


    往帶著麩糠的麵湯裏放些青麥苗,吃完人也沒有那麽難受。


    麥苗雖說比麩糠好一些,也是不能多吃的,馬氏隻往麵湯裏放一些,吃了好讓一家人能拉出來。


    拉不出來,大人也就受著了,小石頭若是拉不出來,總是哭鬧不止。


    因而,馬氏便將稍微精細些的麵粉給香穗、石頭兩人吃。


    石頭人小經不得餓,整日躺在床上昏昏欲睡。


    香穗挎著個小竹籃去地裏掐麥苗。


    這年月家家戶戶都過得不容易,可難到要吃麥苗這地步的也不多。


    香穗到了自家地頭,瞪大了眼睛往兩邊的地裏張望,她家地裏的野草野菜都被她薅了個精光。


    她想看看隔壁地裏有沒有野菜,野菜總歸是比麥苗好吃些。


    香穗沿著田壟往前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隔壁的田地,她來來迴迴走了好幾趟,也隻不過才薅了三棵剛長出來的嫩野菜。


    各家各戶都將自家的田收拾的幹幹淨淨,除了麥苗再沒有其他。


    即便如此,麥苗也長得稀黃。


    田裏是沒有指望了,她在自家地裏找了一片比較稠的麥苗掐了幾把,挎著小竹籃往迴走。


    她爹去後,她家的收成不好,也沒有閑錢繳稅,隻得賣了糧去繳。


    家裏餘下的糧食不多,她娘總是偷偷吃麩糠,她弟弟餓得整日躺在床上。


    香穗邊走邊轉著腦子想,這時候哪裏才能弄到吃的東西?


    腦子裏想著事,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家門口。


    “香穗。”


    香穗聽到有人叫她,抬頭尋著聲音望去。


    一眼就看見她家隔壁的春妮正在他們兩家的牆根下站著向她招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有童養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袖不善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袖不善舞並收藏家有童養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