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施展奪魂術將獨眼道人魂魄強行吸取後,雙目竟然呈現出詭異的幽綠色,李秋在一旁見了,知道青青修為定然大漲,誰料還未等李秋說什麽恭喜的話來,青青身形突然模糊起來,像一陣煙霧般飛迴她的靈牌之中,李秋用神識探去,竟發覺青青已然沉睡不醒,任憑李秋如何與她溝通,全無任何反應,李秋無奈,也隻得由她。
此時王鎖與鄭樹德也接連醒轉,而李秋由於耗損太大,又見兩人醒來,心下一鬆就要癱軟下去。
王鎖與鄭樹德連忙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李秋,又攙起暈厥的李灼。
李秋此時也沒有了大仇得報的喜悅,隻覺的全身上下無一處聽自己使喚,除了自己的眼球能轉動以外,自己跟一個廢人無異,甚至於自己的腦子都懶得動一動,去思考一下問題,就那麽空洞地坐在地上,眼神直直的望著河對岸。
在河對岸,是一片蒼翠的樹林,中間的河水蜿蜒而過,靜靜的流淌著。
突然,本來空無一物的漆黑夜色中,多了幾隻螢火蟲,隻是那螢火蟲在空中靜靜地待著動也不動,然後彷佛一團白色的物事慢慢接近而來,接著李秋眼前一黑,隻聽到王鎖與鄭樹德受到了驚嚇般地大喊大叫,便失去了知覺……
一覺醒來,李秋隻覺得神清氣爽,渾身的骨頭再不似先前那樣如散了架子一般,竟像茁壯成長的秧苗一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他身上破爛的衣服已經換下,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幹淨的青色儒袍,自己正躺在一張用巨大的青石雕刻而成的石床上,地麵也是青石鋪就,頭頂上則是突兀的怪石,李秋不由一驚:自己此刻竟然睡在一個山洞中?卻突然想到了什麽,大聲叫道:“二弟,三弟,四弟,你們都在哪裏?”
叫了許久沒有任何反應,李秋心中愈發焦躁不安,連忙衝出洞外尋找,卻不料撞到了洞口的一層光幕,給反彈了迴來。
李秋見此,心中更加慌亂,後退幾步,施展出水箭術來。然而,那水箭擊在光幕上竟然沒有任何反應,李秋大驚,知道自己這次被徹底困住了。卻不再作那無用之功,手指輕輕地撫摸著下巴,快速地思索對策。
正思慮間,隻聽得洞外傳來一聲不耐煩地嗬斥聲道:“都給我老實點,怎麽都一個樣子?老大就叫喚老二老三老四,老二就唿喊大哥、三弟、四弟……幾個大男人怎麽還這樣情深意切?真受不了,都安靜點,我這就放你們出來。”
話音剛落,就見洞口的光芒如霧氣遇到了陽光般,迅速消散不見。李秋見狀連忙衝出洞口,隻見洞口外麵赫然站著李灼、王鎖與鄭樹德,當中站著一個女孩兒——竟然是那個紮著兔髻的藥兒。
李秋幾人緊緊擁在一起地惡心樣子,又讓藥兒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不由地撇了撇嘴巴,冷哼一聲,又白了他們一眼。
李秋見兄弟幾個都安然無事,這才放下心來,想必這次又是被這女孩所救,剛要稱謝,又想起那晚這女孩對自己說過地那些不屑的話來,心下反而有些躊躇。
然而畢竟這女孩救了自己與弟兄們兩次,無論如何都是要說聲謝謝的,於是李秋走上前去,抱了抱拳道:“多謝……”
還未等李秋說完,那兔髻女孩兒早已轉過身去,說了句:“跟我來,主人要見你們。”說完飄然而去。
李秋大窘,抱著拳頭硬是愣在了原地。眼見這女孩消失不見,哪裏像是個帶路的?李秋還好,畢竟有些修為,加上輕雲步,倒也勉強追得上,然而王鎖與鄭樹德沒有法力,僅憑世俗武功哪裏是仙家法術的對手,根本就追不上。兄弟幾人見了那女孩的所作所為,都麵麵相覷起來。
時不我待,被逼無奈。
李秋幾個人隻好相互攙扶著,順著女孩兒消失的地方快步追去,幸好幾人所在乃是一個山穀,穀中開鑿了好多個山洞,李秋幾人原本就安置在洞中,那山穀隻有一個出口,倒也不虞走岔了路。李秋幾人忙朝那穀口趕去。
出了穀口,隻見一座山峰,矗立於雲端,像是神仙洞府一般。
眾人隻能望得山腰,山腰之上便渺渺茫茫望不真切了。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於是眾人拾階而上,期間隻見樹木蒼翠,鮮花繽紛,山泉叮咚,鳥鳴猿啼,好似一派世外桃源。更有那險峻地方,道路隻能一人通行,頭稍微偏偏,便能望見深淵不見底,讓人頭暈目眩。幸好四人都是獵戶出身,平時這般路走的也算不少,雖不算從容,倒也並不戰戰兢兢。
直爬了能有兩個時辰,四人雖然是少年,但畢竟重傷初愈,卻也累的氣喘籲籲,這才終於到達半山腰上一個平坦所在,其中一條道路通往遠處。四人放眼望去,原來的山穀,深淵全都不見,周圍全是白色雲煙,彷佛四人正在天宮一般。
李秋等人略微歇息,沿著道路繼續前行,行不多遠,隻見道路盡頭正是一個一人多高的拱門,拱門兩邊的石柱上雕刻著飛龍翔鳳,拱門正上方用琉璃鑲嵌,頗為大氣。
眾人皆喜,以為到了地方。快步上前,待四人出了拱門,看著眼前,不由地呆住了。
隻見眼前哪裏是眾人所想的亭台樓閣,赫然是一座隻由兩根鐵索搭成的浮橋,兩根鐵索間用些木板簡單的鋪了一下。整座浮橋大半都隱在雲霧裏,隨風飄飄蕩蕩,不時地有飛鳥從橋下飛過,發出陣陣尖嘯。橋的另一端,站著一個女孩兒正在等著他們——不是藥兒是誰?
四人除了李秋還好些,其他幾人都嚇得臉色發青。這浮橋之高,不說萬丈,千丈肯定有了,而且被風一吹,橋身也晃晃蕩蕩,又無扶手,一個站立不穩就會摔入千丈深淵,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李秋猜想,這可能就是藥兒那丫頭故意在捉弄他們,想讓他們幾個人出出醜。卻也並不知曉這樣的浮橋該如何得過。
四人正在那裏躊躇不前,對麵地藥兒臉上已盡顯鄙夷神色。四人中數李灼最受不得激,眼見被一個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大小的女孩瞧不起,再也顧不了其他,抬腿踩上浮橋,就要發力狂奔。卻見一陣風吹來,那浮橋一個飄蕩,李灼站立不穩就要摔下橋去,幸被李秋一把扯住,拽了迴來。
藥兒眼見李灼的窘樣,笑地前仰後合,拍手稱快。李灼見了,又要抽身上橋,被李秋緊緊摁住,不許他胡來。李灼無奈,隻眼睛看著那女娃得意的模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想要追上去,踹那丫頭兩腳。
長吸了一口氣後,李秋自己走了過去,抬腳慢慢地踏上那浮橋,浮橋上的木頭許是年頭久了,踩上去時發出“吱呀呀”地響聲,更添幾分危險氣息。李秋不去管它,慢慢的雙腳上前走了幾步,突然一個勁風吹了過來,那浮橋更是前所未有的急劇晃動,李秋慢慢的適應著那股風力,竟然隨著浮橋開始晃動。
他的身形頗有韻律,卻不曾落下橋來,直驚得李灼等人一身冷汗。
那藥兒見尋常風兒奈何不了李秋,心中使壞,默念口訣,袖子往橋上一揮,頓時一陣狂風襲來,吹得那浮橋如秋千一般,前後晃蕩,少頃,那浮橋竟然整個翻了過來,李秋整個的頭朝下,腳朝上。
李灼幾人駭得麵無人色,大叫道:“大哥。”
卻見李秋雖然頭下腳上,卻如粘在那橋上一般,紋絲不動。
藥兒卻看得清清楚楚,嘴裏嘟噥了聲:“哼,還算有點小聰明。”轉身就走,竟撇下李秋幾人獨自去了。
待過了小半刻時間,那橋終於不再晃動地那麽厲害,眾人才終於看清楚。原來,李秋的腳上仿佛長出了青藤般將自己牢牢的“綁”在橋上,三人這才想起李秋的拿手法術,頓時恍然大悟。
李秋身影猛地翻轉一下,將整個浮橋再次翻轉迴來,這才施施然走下橋來,對三個兄弟說道:“想不到我這青藤纏還有這樣的妙用,真是太好了,你們三個且先上橋,我在後邊墊後,若有風來橋動,我便用青藤纏定住你們,也不怕掉下橋去。”
眾人大喜,李灼一馬當先,第一個上橋,然後是王鎖,鄭樹德。四人在橋上穩穩前行,一有風來,李秋便用青藤纏住幾人,粘在橋上。如是這般,過了兩刻鍾時間,四人終於走到橋頭。
下的橋來,雖然有李秋護法,李灼等三人也是衣衫濕透,此種經曆,今生罕有,三人都不願再經曆一次。
李秋下橋後迴身望去,卻見那橋,那風,那雲霧,全都消失不見。心中凜然,知道仙家手段,也不執著。帶著兄弟三個繼續前行。
此時王鎖與鄭樹德也接連醒轉,而李秋由於耗損太大,又見兩人醒來,心下一鬆就要癱軟下去。
王鎖與鄭樹德連忙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李秋,又攙起暈厥的李灼。
李秋此時也沒有了大仇得報的喜悅,隻覺的全身上下無一處聽自己使喚,除了自己的眼球能轉動以外,自己跟一個廢人無異,甚至於自己的腦子都懶得動一動,去思考一下問題,就那麽空洞地坐在地上,眼神直直的望著河對岸。
在河對岸,是一片蒼翠的樹林,中間的河水蜿蜒而過,靜靜的流淌著。
突然,本來空無一物的漆黑夜色中,多了幾隻螢火蟲,隻是那螢火蟲在空中靜靜地待著動也不動,然後彷佛一團白色的物事慢慢接近而來,接著李秋眼前一黑,隻聽到王鎖與鄭樹德受到了驚嚇般地大喊大叫,便失去了知覺……
一覺醒來,李秋隻覺得神清氣爽,渾身的骨頭再不似先前那樣如散了架子一般,竟像茁壯成長的秧苗一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他身上破爛的衣服已經換下,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幹淨的青色儒袍,自己正躺在一張用巨大的青石雕刻而成的石床上,地麵也是青石鋪就,頭頂上則是突兀的怪石,李秋不由一驚:自己此刻竟然睡在一個山洞中?卻突然想到了什麽,大聲叫道:“二弟,三弟,四弟,你們都在哪裏?”
叫了許久沒有任何反應,李秋心中愈發焦躁不安,連忙衝出洞外尋找,卻不料撞到了洞口的一層光幕,給反彈了迴來。
李秋見此,心中更加慌亂,後退幾步,施展出水箭術來。然而,那水箭擊在光幕上竟然沒有任何反應,李秋大驚,知道自己這次被徹底困住了。卻不再作那無用之功,手指輕輕地撫摸著下巴,快速地思索對策。
正思慮間,隻聽得洞外傳來一聲不耐煩地嗬斥聲道:“都給我老實點,怎麽都一個樣子?老大就叫喚老二老三老四,老二就唿喊大哥、三弟、四弟……幾個大男人怎麽還這樣情深意切?真受不了,都安靜點,我這就放你們出來。”
話音剛落,就見洞口的光芒如霧氣遇到了陽光般,迅速消散不見。李秋見狀連忙衝出洞口,隻見洞口外麵赫然站著李灼、王鎖與鄭樹德,當中站著一個女孩兒——竟然是那個紮著兔髻的藥兒。
李秋幾人緊緊擁在一起地惡心樣子,又讓藥兒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不由地撇了撇嘴巴,冷哼一聲,又白了他們一眼。
李秋見兄弟幾個都安然無事,這才放下心來,想必這次又是被這女孩所救,剛要稱謝,又想起那晚這女孩對自己說過地那些不屑的話來,心下反而有些躊躇。
然而畢竟這女孩救了自己與弟兄們兩次,無論如何都是要說聲謝謝的,於是李秋走上前去,抱了抱拳道:“多謝……”
還未等李秋說完,那兔髻女孩兒早已轉過身去,說了句:“跟我來,主人要見你們。”說完飄然而去。
李秋大窘,抱著拳頭硬是愣在了原地。眼見這女孩消失不見,哪裏像是個帶路的?李秋還好,畢竟有些修為,加上輕雲步,倒也勉強追得上,然而王鎖與鄭樹德沒有法力,僅憑世俗武功哪裏是仙家法術的對手,根本就追不上。兄弟幾人見了那女孩的所作所為,都麵麵相覷起來。
時不我待,被逼無奈。
李秋幾個人隻好相互攙扶著,順著女孩兒消失的地方快步追去,幸好幾人所在乃是一個山穀,穀中開鑿了好多個山洞,李秋幾人原本就安置在洞中,那山穀隻有一個出口,倒也不虞走岔了路。李秋幾人忙朝那穀口趕去。
出了穀口,隻見一座山峰,矗立於雲端,像是神仙洞府一般。
眾人隻能望得山腰,山腰之上便渺渺茫茫望不真切了。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於是眾人拾階而上,期間隻見樹木蒼翠,鮮花繽紛,山泉叮咚,鳥鳴猿啼,好似一派世外桃源。更有那險峻地方,道路隻能一人通行,頭稍微偏偏,便能望見深淵不見底,讓人頭暈目眩。幸好四人都是獵戶出身,平時這般路走的也算不少,雖不算從容,倒也並不戰戰兢兢。
直爬了能有兩個時辰,四人雖然是少年,但畢竟重傷初愈,卻也累的氣喘籲籲,這才終於到達半山腰上一個平坦所在,其中一條道路通往遠處。四人放眼望去,原來的山穀,深淵全都不見,周圍全是白色雲煙,彷佛四人正在天宮一般。
李秋等人略微歇息,沿著道路繼續前行,行不多遠,隻見道路盡頭正是一個一人多高的拱門,拱門兩邊的石柱上雕刻著飛龍翔鳳,拱門正上方用琉璃鑲嵌,頗為大氣。
眾人皆喜,以為到了地方。快步上前,待四人出了拱門,看著眼前,不由地呆住了。
隻見眼前哪裏是眾人所想的亭台樓閣,赫然是一座隻由兩根鐵索搭成的浮橋,兩根鐵索間用些木板簡單的鋪了一下。整座浮橋大半都隱在雲霧裏,隨風飄飄蕩蕩,不時地有飛鳥從橋下飛過,發出陣陣尖嘯。橋的另一端,站著一個女孩兒正在等著他們——不是藥兒是誰?
四人除了李秋還好些,其他幾人都嚇得臉色發青。這浮橋之高,不說萬丈,千丈肯定有了,而且被風一吹,橋身也晃晃蕩蕩,又無扶手,一個站立不穩就會摔入千丈深淵,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李秋猜想,這可能就是藥兒那丫頭故意在捉弄他們,想讓他們幾個人出出醜。卻也並不知曉這樣的浮橋該如何得過。
四人正在那裏躊躇不前,對麵地藥兒臉上已盡顯鄙夷神色。四人中數李灼最受不得激,眼見被一個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大小的女孩瞧不起,再也顧不了其他,抬腿踩上浮橋,就要發力狂奔。卻見一陣風吹來,那浮橋一個飄蕩,李灼站立不穩就要摔下橋去,幸被李秋一把扯住,拽了迴來。
藥兒眼見李灼的窘樣,笑地前仰後合,拍手稱快。李灼見了,又要抽身上橋,被李秋緊緊摁住,不許他胡來。李灼無奈,隻眼睛看著那女娃得意的模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想要追上去,踹那丫頭兩腳。
長吸了一口氣後,李秋自己走了過去,抬腳慢慢地踏上那浮橋,浮橋上的木頭許是年頭久了,踩上去時發出“吱呀呀”地響聲,更添幾分危險氣息。李秋不去管它,慢慢的雙腳上前走了幾步,突然一個勁風吹了過來,那浮橋更是前所未有的急劇晃動,李秋慢慢的適應著那股風力,竟然隨著浮橋開始晃動。
他的身形頗有韻律,卻不曾落下橋來,直驚得李灼等人一身冷汗。
那藥兒見尋常風兒奈何不了李秋,心中使壞,默念口訣,袖子往橋上一揮,頓時一陣狂風襲來,吹得那浮橋如秋千一般,前後晃蕩,少頃,那浮橋竟然整個翻了過來,李秋整個的頭朝下,腳朝上。
李灼幾人駭得麵無人色,大叫道:“大哥。”
卻見李秋雖然頭下腳上,卻如粘在那橋上一般,紋絲不動。
藥兒卻看得清清楚楚,嘴裏嘟噥了聲:“哼,還算有點小聰明。”轉身就走,竟撇下李秋幾人獨自去了。
待過了小半刻時間,那橋終於不再晃動地那麽厲害,眾人才終於看清楚。原來,李秋的腳上仿佛長出了青藤般將自己牢牢的“綁”在橋上,三人這才想起李秋的拿手法術,頓時恍然大悟。
李秋身影猛地翻轉一下,將整個浮橋再次翻轉迴來,這才施施然走下橋來,對三個兄弟說道:“想不到我這青藤纏還有這樣的妙用,真是太好了,你們三個且先上橋,我在後邊墊後,若有風來橋動,我便用青藤纏定住你們,也不怕掉下橋去。”
眾人大喜,李灼一馬當先,第一個上橋,然後是王鎖,鄭樹德。四人在橋上穩穩前行,一有風來,李秋便用青藤纏住幾人,粘在橋上。如是這般,過了兩刻鍾時間,四人終於走到橋頭。
下的橋來,雖然有李秋護法,李灼等三人也是衣衫濕透,此種經曆,今生罕有,三人都不願再經曆一次。
李秋下橋後迴身望去,卻見那橋,那風,那雲霧,全都消失不見。心中凜然,知道仙家手段,也不執著。帶著兄弟三個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