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其他軍事勢力正在探索的方向。


    畢竟大家都已經見識到了泰坦33坦克的威力,隻要數量足夠,基本能無視軍供大樓的蜂巢火炮戰車。


    另外,軍供大樓從第77站區運迴了一輛報廢的泰坦33坦克,交給坦克製造廠。


    經過數據采集和測試後,坦克製造廠有信心開發出一款防禦更強的重型坦克,絕不比泰坦33坦克遜色。


    軍供大樓對此也非常重視。


    幾十年來,陸軍一直是發展的重點,也是最引以為傲的主力。


    在陸戰方麵,從來沒有害怕過任何對手,軍供大樓的目標是一切碾壓。


    對於各種陸戰裝備自然也是極為重視。


    雖然125廠研發的玄鳥無間歇光束炮非常厲害,但也有很多弱點,比如它隻能進行直線射擊,無法像製導係統那樣靈活。


    在平坦的大海上是一種絕佳的武器,但在複雜的陸地上還有很多不足,因此對於各種陸戰裝備的研發,依舊不能放鬆。


    軍供大樓很快就批準了坦克製造廠的研究課題,沒過多久,125廠也提交了一份關於坦克的研發項目。


    這讓軍供大樓大為震驚。


    別人不清楚125廠的情況,但軍供大樓很清楚,125廠目前正處於北冥鯤超音速潛艇研發的關鍵階段,沒想到還有餘力去研發坦克。


    對於125廠的實力,邵老自然是十分放心,簡單審閱後便批準撥款。


    最近各大兵工廠提交的方案太多,很多都是基於125廠已有的材料和技術進行改進研發。


    消耗的軍費遠遠超出預算,不過軍供大樓幾乎批準了125廠的所有方案。


    程秘書整理著一份份兵工廠提交的研發方案,心中暗自感歎,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家底,又要空了。


    一方麵是北冥鯤超音速潛艇的研發太燒錢,另一方麵則是各大兵工廠密集提交各種項目,加起來耗資巨大。


    蘇經理從前線迴來後,短暫休整一番,又忙碌地前往世界各地的武器展銷會,推廣自家的武器裝備。


    得掙錢啊!


    軍供大樓在武器裝備的研發、生產到銷售方麵,與前幾年相比,已經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


    125廠對於新型坦克的研發也很快步入正軌。


    景熵雖然掛著主導設計師的頭銜,但主要工作還是交給了下麵的一個研發小組。


    景熵的要求是在現有的坦克基礎上,不用做大改動。


    不過研發小組討論後決定設計一款全新的坦克,主要是為了適應複雜的戰場環境。


    與坦克製造廠的研發方向不同,他們除了要求高防禦外,還希望有高的物理攻擊力和機動性。


    泰坦33坦克雖然強大,但因為體型龐大,重量也大,在戰場上顯得笨重不夠靈活。


    而125廠研發的新型坦克,要求速度更快,進退轉向更加靈活。


    一方麵這樣可以避開更多的攻擊,另一方麵則是利用自身速度的優勢,去撞其他的敵方坦克。


    依靠重量和速度產生的力量,再加上由液壓係統提供的額外衝擊力,能強行打破敵方坦克的外殼。


    方案敲定後,比起原來的坦克有了很大的改進。


    體積上變化不大,差不多像96式坦克的樣子。


    車身和炮塔的設計也沒有太大變動,裝有一門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


    射擊的速度有所提高,現在每分鍾可以發射10發炮彈,並且可以自動填裝炮彈。


    如果換成人工填充的話,那麽每分鍾的射速大概是一到兩發。


    坦克總共有40發彈藥。


    其中有20發在自動填彈器裏,另外20發放置在彈藥箱中。


    依舊使用傳統的鎢合金製成的穿甲彈。


    這種子彈的初速度能達到每秒1800米,在距離目標2000米時,可以擊穿大約900毫米厚的裝甲。


    假如更換成特製合金材料製作的穿甲彈,在相同條件下,穿透能力則可以達到1000毫米以上。


    從整體上看,這款新坦克相較於99式變化不太多。


    但實際上,它的外層防護板厚度僅僅隻有200毫米,最前部分的護板加起來也隻有400毫米。


    全部采用了前不久某研究機構剛研發成功的一種輕型合金材料,整個車身僅重25噸左右,幾乎隻是99式的一半!


    依舊是采用履帶行進方式,不過這輛坦克的外表上明顯多了很多尖銳突出物!


    這是它與常規坦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這輛新型戰車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上,布滿了這些鋒利的突刺,兩側尤其多。


    這些凸起的大約有20厘米長,看起來相當顯眼,就像是一隻豎起了全身刺的豪豬。


    這也讓整車顯得更加粗獷強悍,給人一種野蠻的力量感。


    而實際作戰時,一旦啟動撞擊模式,這些突起就能向外延長至1.2米,穿透對方車輛後還可以進一步伸出,總長度可達1.5米。


    不僅能夠直接穿透敵人坦克的防護層,還能對內部人員及設備構成威脅。


    此外,新款坦克跑得更快,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00公裏。


    即使99式經過升級換裝了新的引擎後,最大速度也隻達到了80公裏\/小時。


    白鷹帝國陸軍所用的m1a1主力坦克,最快也隻能開到72公裏\/小時,泰坦33型號因為體型較大更沉重一些,極限速度隻有68公裏\/小時。


    但對於其龐大身軀來說,能夠達到這樣的行駛速率已經非常了不起;然而麵對百公裏級的新款車型,則顯得機動性能較差!


    之所以新坦克能有如此高的速度表現,主要得益於新材料的應用,減輕了車身重量的同時增強了防護水平;


    另外還專門設計了一種高效能發動機,這也是除了材料選擇以外最重要的技術革新。


    這輛坦克全身都是鐵鏽色,顯得特別有粗獷的感覺。


    因為在開發這種新型坦克時,研究小組用了很多125廠以前就已經成熟的技術,所以進度還挺快的。


    當坦克工廠的研發做到一半時,125廠那邊已經把成品做出來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在各個軍工廠裏引起了轟動。


    對於125廠最近交出的研究成果,大家其實早有所聞,但並沒怎麽放在心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兇顛美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兇顛美頭並收藏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