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反擊的好時機
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 作者:兇顛美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一下午的時間就有這麽大的傷亡,比例非常高。
但與第77戰區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對方總共損失了五百多輛坦克(包括被毀壞和俘獲的),還丟失了第二座軍事要塞,裏麵物資也落入敵人之手。
犧牲人數更是高達一千五百餘人,傷員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的結局讓很多人困惑不解,按理說從表麵上看,防守方往往具備一定優勢……
190
況且,後麵還有蜂巢炮支援,提供強有力的火力,他們的兵力也不少,甚至把反坦克步槍都派上了戰場,再加上獵影十字弩這樣的利器。
其實他們實力並不差,但這場戰鬥卻打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就開始琢磨了,究竟是因為蜂巢炮不夠猛呢,還是第77戰區指揮官的策略有問題。
或是說,泰坦33型坦克真的無敵到連密集的火力都能無視?
在安全屋內,蘇經理正和幾位偵察兵喝茶,討論戰況。
從內心講,他真心希望能看到第77戰區取得勝利。
在許多軍方看來,這次戰爭成了考驗新式武器的好機會。
如果敗了,外界肯定會對軍工樓的新武器質疑,懷疑是否誇大其詞或有水分。
對於他的職業來說,這也很不利,影響他將來在軍火市場上的名聲,可能會導致訂單減少。
聽聞偵察兵們一一描述戰場狀況,蘇經理眉間皺得越來越緊。
他慢慢轉動著麵前的茶杯:“怎麽會再次落敗?”
一個偵察兵說道:“這一迴,第77戰區確實投入了不少武器裝備,雖然坦克數量不如敵軍多,但我們占據有利防禦位置,還設有多種工事。
怎麽也不可能敗得這麽快。”
另一位偵察兵則笑著說道:“我覺得問題可能出在第77戰區的戰略上。”
蘇經理雖然對各種兵器還算了解,但在戰略上卻不怎麽懂,於是抬頭問道:“你說是什麽問題?”
他覺得挺奇怪的,派出那麽多精良設備和不畏死亡的戰士,甚至以肉身對抗鋼鐵坦克,還不夠英勇嗎?
那名偵察兵輕輕地笑了:“獵影十字弩之所以聲名大噪,是因為擊殺了眾多叛軍頭目及白鷹帝國軍官。
它的威望是怎麽來的?靠的是偷襲啊。
對方指揮官派這麽多狙擊手,雖然有一定效果,也能解決幾個機槍手,但如果換別的武器,或者派遣一支敢死隊也能有所收獲吧。
這一戰下來,狙擊手傷亡慘重。
要知道這些人可是個頂個的寶貴呀!”
而且反坦克步槍也被用錯了地方。
第77戰區指揮官像是急病亂投醫一樣。
這種武器要擊穿坦克厚甲,得非常靠近目標才行,在三百米到四百米之間才有一定概率擊穿裝甲。
另外,子彈穿透力有限,通常也就是穿透三四十毫米厚的裝甲而已,適用於少數裝甲較薄的舊型號坦克。
至於更先進的重型坦克,除非同一位置被連續命中兩發才能打透。
但在那樣緊張激烈的戰場上,能打中目標已經很難了,連續命中同一點簡直不可能。
另有一位士兵附和道:“在阿波拉沙漠確實有過使用反坦克步槍的傳統,那是因為那裏存在許多被淘汰的老式坦克。
但是如今,第78戰區大部分都是現代坦克,防護極佳,這類輕武器實際作用不大。
雖然這一次讓對手損傷了一百五十多輛,但這損失也是以犧牲大量生命為代價換取的。”
蘇經理聞言直點頭,“反坦克步槍對付坦克鏈條的效果微乎其微,唯一可行的目標是瞄準觀察孔,可精準度要求極高。
如今大多數坦克裝甲都有所加強,尤其是一些重甲車輛已達100毫米以上,指望僅憑反坦克步槍來對抗整個裝甲集群,顯然很不現實。”
談及武器方麵,蘇經理總算明白了。
乍一看似乎沒什麽問題,但深入思考後便清楚知道這是行不通的辦法。
畢竟現在不是早期坦克時代,經曆過幾次教訓之後,新式坦克早就針對弱點做了改良!
對第77戰區指揮中心而言,這也算是個失誤選擇,經驗誤導使得決策偏差。
“依我看,咱們這邊本來裝備就少,不應該盲目硬碰硬,而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例如發揮蜂巢火炮威力大的特點,
找到並切斷敵方補給線利用遠程優勢打擊才是王道。
鑒於目前對方幾乎喪失製空權,還可以不斷出動飛機騷擾敵人。”
另一個偵查員點頭稱是:“對,絕不能跟著對方走,否則會愈加被動。
此刻正是發起反擊的好時機。”
聽罷蘇經理有些疑惑地看向發言者:“現在?”
對方點點頭繼續分析:“拿下第二個據點後,敵軍坦克主力必然集結休整受損裝備,並在接下來準備補充彈藥等物資時行動。
相對集中區域內的坦克一旦遭遇我方密集轟炸,命中的幾率將大大提升。
兩人喝著茶,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著局勢變化,作為局外人看事情更為客觀清醒。
蘇經理很快就搞明白了問題的核心,並不是77戰區打不過對方,而是被對方帶偏了節奏,完全跟著對方的進攻步調來應對,這樣自然非常被動。
一旦讓敵人牽著鼻子走,想贏就很難了。
可惜自己不能給77戰區提建議,因為這違背了軍工樓的原則。
說到底,這是他們兩個戰區之間的事,自己隻是一個旁觀者,最多就是向77戰區賣一些武器裝備罷了。
但並不是每個旁觀者都能看得清楚,在第二次戰爭的結果出來後,網絡上已經吵翻了天。
“龍國的蜂巢火炮車也沒傳說中那麽厲害嘛!”
“蜂巢火炮車被抓住了弱點,現在已經發揮不出什麽威力了!”
“什麽無敵火炮車,都是誇大其詞。”
“各大軍方都已經熟悉了蜂巢火炮車的優缺點,隻要采用合適的戰術,蜂巢火炮車就很難像以前那樣爆發巨大的威力!”
“那種大敗30萬白鷹大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這種武器不會隻是曇花一現吧。”
但與第77戰區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對方總共損失了五百多輛坦克(包括被毀壞和俘獲的),還丟失了第二座軍事要塞,裏麵物資也落入敵人之手。
犧牲人數更是高達一千五百餘人,傷員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的結局讓很多人困惑不解,按理說從表麵上看,防守方往往具備一定優勢……
190
況且,後麵還有蜂巢炮支援,提供強有力的火力,他們的兵力也不少,甚至把反坦克步槍都派上了戰場,再加上獵影十字弩這樣的利器。
其實他們實力並不差,但這場戰鬥卻打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就開始琢磨了,究竟是因為蜂巢炮不夠猛呢,還是第77戰區指揮官的策略有問題。
或是說,泰坦33型坦克真的無敵到連密集的火力都能無視?
在安全屋內,蘇經理正和幾位偵察兵喝茶,討論戰況。
從內心講,他真心希望能看到第77戰區取得勝利。
在許多軍方看來,這次戰爭成了考驗新式武器的好機會。
如果敗了,外界肯定會對軍工樓的新武器質疑,懷疑是否誇大其詞或有水分。
對於他的職業來說,這也很不利,影響他將來在軍火市場上的名聲,可能會導致訂單減少。
聽聞偵察兵們一一描述戰場狀況,蘇經理眉間皺得越來越緊。
他慢慢轉動著麵前的茶杯:“怎麽會再次落敗?”
一個偵察兵說道:“這一迴,第77戰區確實投入了不少武器裝備,雖然坦克數量不如敵軍多,但我們占據有利防禦位置,還設有多種工事。
怎麽也不可能敗得這麽快。”
另一位偵察兵則笑著說道:“我覺得問題可能出在第77戰區的戰略上。”
蘇經理雖然對各種兵器還算了解,但在戰略上卻不怎麽懂,於是抬頭問道:“你說是什麽問題?”
他覺得挺奇怪的,派出那麽多精良設備和不畏死亡的戰士,甚至以肉身對抗鋼鐵坦克,還不夠英勇嗎?
那名偵察兵輕輕地笑了:“獵影十字弩之所以聲名大噪,是因為擊殺了眾多叛軍頭目及白鷹帝國軍官。
它的威望是怎麽來的?靠的是偷襲啊。
對方指揮官派這麽多狙擊手,雖然有一定效果,也能解決幾個機槍手,但如果換別的武器,或者派遣一支敢死隊也能有所收獲吧。
這一戰下來,狙擊手傷亡慘重。
要知道這些人可是個頂個的寶貴呀!”
而且反坦克步槍也被用錯了地方。
第77戰區指揮官像是急病亂投醫一樣。
這種武器要擊穿坦克厚甲,得非常靠近目標才行,在三百米到四百米之間才有一定概率擊穿裝甲。
另外,子彈穿透力有限,通常也就是穿透三四十毫米厚的裝甲而已,適用於少數裝甲較薄的舊型號坦克。
至於更先進的重型坦克,除非同一位置被連續命中兩發才能打透。
但在那樣緊張激烈的戰場上,能打中目標已經很難了,連續命中同一點簡直不可能。
另有一位士兵附和道:“在阿波拉沙漠確實有過使用反坦克步槍的傳統,那是因為那裏存在許多被淘汰的老式坦克。
但是如今,第78戰區大部分都是現代坦克,防護極佳,這類輕武器實際作用不大。
雖然這一次讓對手損傷了一百五十多輛,但這損失也是以犧牲大量生命為代價換取的。”
蘇經理聞言直點頭,“反坦克步槍對付坦克鏈條的效果微乎其微,唯一可行的目標是瞄準觀察孔,可精準度要求極高。
如今大多數坦克裝甲都有所加強,尤其是一些重甲車輛已達100毫米以上,指望僅憑反坦克步槍來對抗整個裝甲集群,顯然很不現實。”
談及武器方麵,蘇經理總算明白了。
乍一看似乎沒什麽問題,但深入思考後便清楚知道這是行不通的辦法。
畢竟現在不是早期坦克時代,經曆過幾次教訓之後,新式坦克早就針對弱點做了改良!
對第77戰區指揮中心而言,這也算是個失誤選擇,經驗誤導使得決策偏差。
“依我看,咱們這邊本來裝備就少,不應該盲目硬碰硬,而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例如發揮蜂巢火炮威力大的特點,
找到並切斷敵方補給線利用遠程優勢打擊才是王道。
鑒於目前對方幾乎喪失製空權,還可以不斷出動飛機騷擾敵人。”
另一個偵查員點頭稱是:“對,絕不能跟著對方走,否則會愈加被動。
此刻正是發起反擊的好時機。”
聽罷蘇經理有些疑惑地看向發言者:“現在?”
對方點點頭繼續分析:“拿下第二個據點後,敵軍坦克主力必然集結休整受損裝備,並在接下來準備補充彈藥等物資時行動。
相對集中區域內的坦克一旦遭遇我方密集轟炸,命中的幾率將大大提升。
兩人喝著茶,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著局勢變化,作為局外人看事情更為客觀清醒。
蘇經理很快就搞明白了問題的核心,並不是77戰區打不過對方,而是被對方帶偏了節奏,完全跟著對方的進攻步調來應對,這樣自然非常被動。
一旦讓敵人牽著鼻子走,想贏就很難了。
可惜自己不能給77戰區提建議,因為這違背了軍工樓的原則。
說到底,這是他們兩個戰區之間的事,自己隻是一個旁觀者,最多就是向77戰區賣一些武器裝備罷了。
但並不是每個旁觀者都能看得清楚,在第二次戰爭的結果出來後,網絡上已經吵翻了天。
“龍國的蜂巢火炮車也沒傳說中那麽厲害嘛!”
“蜂巢火炮車被抓住了弱點,現在已經發揮不出什麽威力了!”
“什麽無敵火炮車,都是誇大其詞。”
“各大軍方都已經熟悉了蜂巢火炮車的優缺點,隻要采用合適的戰術,蜂巢火炮車就很難像以前那樣爆發巨大的威力!”
“那種大敗30萬白鷹大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這種武器不會隻是曇花一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