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防護水平大大增強
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 作者:兇顛美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坦克大軍因為數量多,優勢明顯,在狂轟濫炸下,即便麵對空中打擊壓力也硬生生把前方的堡壘轟得千瘡百孔。
更有一枚炮彈可能打中了堡壘裏的彈藥庫,引起了一係列連鎖爆炸,現場混亂不堪。
77戰區守軍到了深夜終於堅持不住,開始後撤。
蘇經理特別注意到了泰坦33型坦克的表現。
雙方對堡壘的爭奪中,“190號”逐漸展現威力,很多小火箭都擊中了泰坦33型坦克。
除了蜂巢炮,堡壘內部也有不少武器對準了泰坦33型坦克射擊。
但是泰坦33坦克卻紋絲不動,如同巨石般堅固。
這種重裝巨獸真是不同凡響。
即便遭受多次爆炸,依舊能夠繼續作戰,表麵隻有一些損壞痕跡而已,周圍的其他型號坦克早就失去戰鬥力或者報廢。
有的坦克外殼明顯凹陷,有的甚至被炸開了缺口;有的履帶斷了,有的正冒著濃濃黑煙燃燒。
即使防禦力強如這些重型坦克,在巨大攻擊之下也難以支撐,隻有泰坦33坦克仍堅挺如初,保持著獨立作戰的能力。
對於77戰區的實力,蘇經理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該區的總司令儲備了很多先進的穿甲彈,
專門用來對付坦克。
確實現場也能看到效果,不少老舊坦克紛紛被摧毀。
但是部分優質的坦克可以輕鬆抵擋住主流穿甲彈的襲擊,特別是北極熊軍研製的泰坦33型,更是不在話下。
泰坦33擁有極高的防禦水平,即使處在隊伍最前方承受最多的攻擊,也沒有遭受嚴重損害。
毫無疑問,泰坦33堪稱抵禦蜂巢炮攻擊的理想選擇。
無論承受多猛烈的攻擊,它都能夠保持完整並正常運作,這是一般坦克無法企及的。
戰場上還有許多由蜂巢炮發射的小型火箭彈,但這些武器麵對泰坦33的強大防護顯得有些無力。
就像77戰區內使用105毫米口徑的舊款坦克那樣,其火力相對於新型北極熊坦克來說確實是不足的。
此外,從軍事貿易中心買進的一些裝備其實都是被淘汰的貨色,
其中包括一些59式坦克。
說到底,對蘇經理來說這隻是個促銷手段而已。
如果這些坦克賣不掉,不但會積壓庫存還要每年承擔維護成本。
為了購入最新設備,77戰區的指揮員不得不答應一並接受那些已經過時的坦克!
無論如何坦克好歹算是防禦工具,在某些時候還是能發揮作用的,例如現在布置在這座堡壘內的一批就是這樣的情況。
59式是參考蘇聯t-54a改進設計的一款中型坦克,在20世紀50年代誕生的產品。
這輛坦克的總重量是34噸,需要四個人操作,最快能跑50公裏每小時,滿油的情況下可以行駛560公裏。
它的主要裝備是一門10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能在一分鍾內發射7發炮彈,還有一挺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和兩挺7.62毫米的小口徑機槍。
車上安裝了紅外夜視設備,能夠在夜間進行戰鬥。
這種坦克在過去被大量生產,從50年代末期開始服役到80年代初期,一直都是我國裝甲部隊的主要力量。
但放在現在的戰場來看,就顯得過時了。
尤其和北極熊那邊最新研發出的先進坦克相比,已經沒有優勢,很快就從前線敗退下來。
為了更好地迎接這場戰役,77戰區指揮部選擇作為主力裝備的是白鷹國研製的m1a1型坦克。
這款坦克是二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之一,80年代起成為白鷹軍隊的重要裝備。
它配備了一門120毫米滑膛炮,並且在車身以及炮塔上都使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因此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能力都比之前的m1型號更強。
這已經是該係列第二次大規模改進了。
目前仍是白鷹陸戰隊的重要戰力!
這些坦克實際上是77戰區指揮部通過特殊渠道從阿波拉沙漠附近幾個舊戰場上收集來的二手貨。
一方麵是因為它們的表現還不錯;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價格更加實惠,其中有些是從當時撤離那三十多萬人時遺留下來的物資。
鑒於對手78戰區有相當強的坦克打擊能力,因此77戰區也在積極準備應對方案。
相比於基礎版本,m1a1在原有的炮塔基礎上加裝了8厘米厚的鋼板加固層,同時也對內部進行了特別處理,使得能夠抵禦40公分以上的穿甲彈攻擊。
經過一係列升級後,防護水平大大增強。
更重要的是,m1a1在白鷹國家多次重要軍事行動中展現出了良好的靈活性、精確性和攻擊力,並得到了全球各大軍事組織的好評。
基於以上因素,77戰區指揮部相信這足以保證他們在這場較量中的勝算,在蜂巢重型炮兵的協助下,擊敗對麵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現場的實際情況,讓第77戰區的指揮部感到十分震驚。
第78戰區的坦克大軍非常勇猛,火力強勁,而且有些坦克的防禦特別好,尤其是前麵那10輛重坦克——泰坦33。
這款由北極熊軍方新研發的重型坦克果然準備充分。
盡管我們這邊猛烈攻擊,但並沒有對它造成什麽真正的傷害,反而把自己的軍事基地打成了一片廢墟。
就連前排的m1a1坦克也給毀了!
此刻,第77戰區指揮大樓內的總指揮官和手下軍官都盯著大屏幕。
屏幕上播放著前線傳來的一些畫麵,其中有個鏡頭格外震撼:一輛鋼鐵怪獸般的泰坦33坦克,直接從一輛報廢的m1a1坦克上碾了過去,就好像那不是一輛坦克,而是一輛普通的家用轎車,毫不費力就碾過去了。
這一幕讓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也讓泰坦33坦克顯得特別霸氣、兇猛。
這輛車好像能應對一切攻擊,什麽也擋不住它前進的腳步。
兩大戰區之間的第一次戰鬥結束了,第78戰區取得了初步勝利,占領了一座軍事要塞,打了個漂亮的勝仗。
全戰區的人士氣大增,好消息很快通過戰地記者和各個軍方情報人員傳到了全球各地。
更有一枚炮彈可能打中了堡壘裏的彈藥庫,引起了一係列連鎖爆炸,現場混亂不堪。
77戰區守軍到了深夜終於堅持不住,開始後撤。
蘇經理特別注意到了泰坦33型坦克的表現。
雙方對堡壘的爭奪中,“190號”逐漸展現威力,很多小火箭都擊中了泰坦33型坦克。
除了蜂巢炮,堡壘內部也有不少武器對準了泰坦33型坦克射擊。
但是泰坦33坦克卻紋絲不動,如同巨石般堅固。
這種重裝巨獸真是不同凡響。
即便遭受多次爆炸,依舊能夠繼續作戰,表麵隻有一些損壞痕跡而已,周圍的其他型號坦克早就失去戰鬥力或者報廢。
有的坦克外殼明顯凹陷,有的甚至被炸開了缺口;有的履帶斷了,有的正冒著濃濃黑煙燃燒。
即使防禦力強如這些重型坦克,在巨大攻擊之下也難以支撐,隻有泰坦33坦克仍堅挺如初,保持著獨立作戰的能力。
對於77戰區的實力,蘇經理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該區的總司令儲備了很多先進的穿甲彈,
專門用來對付坦克。
確實現場也能看到效果,不少老舊坦克紛紛被摧毀。
但是部分優質的坦克可以輕鬆抵擋住主流穿甲彈的襲擊,特別是北極熊軍研製的泰坦33型,更是不在話下。
泰坦33擁有極高的防禦水平,即使處在隊伍最前方承受最多的攻擊,也沒有遭受嚴重損害。
毫無疑問,泰坦33堪稱抵禦蜂巢炮攻擊的理想選擇。
無論承受多猛烈的攻擊,它都能夠保持完整並正常運作,這是一般坦克無法企及的。
戰場上還有許多由蜂巢炮發射的小型火箭彈,但這些武器麵對泰坦33的強大防護顯得有些無力。
就像77戰區內使用105毫米口徑的舊款坦克那樣,其火力相對於新型北極熊坦克來說確實是不足的。
此外,從軍事貿易中心買進的一些裝備其實都是被淘汰的貨色,
其中包括一些59式坦克。
說到底,對蘇經理來說這隻是個促銷手段而已。
如果這些坦克賣不掉,不但會積壓庫存還要每年承擔維護成本。
為了購入最新設備,77戰區的指揮員不得不答應一並接受那些已經過時的坦克!
無論如何坦克好歹算是防禦工具,在某些時候還是能發揮作用的,例如現在布置在這座堡壘內的一批就是這樣的情況。
59式是參考蘇聯t-54a改進設計的一款中型坦克,在20世紀50年代誕生的產品。
這輛坦克的總重量是34噸,需要四個人操作,最快能跑50公裏每小時,滿油的情況下可以行駛560公裏。
它的主要裝備是一門10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能在一分鍾內發射7發炮彈,還有一挺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和兩挺7.62毫米的小口徑機槍。
車上安裝了紅外夜視設備,能夠在夜間進行戰鬥。
這種坦克在過去被大量生產,從50年代末期開始服役到80年代初期,一直都是我國裝甲部隊的主要力量。
但放在現在的戰場來看,就顯得過時了。
尤其和北極熊那邊最新研發出的先進坦克相比,已經沒有優勢,很快就從前線敗退下來。
為了更好地迎接這場戰役,77戰區指揮部選擇作為主力裝備的是白鷹國研製的m1a1型坦克。
這款坦克是二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之一,80年代起成為白鷹軍隊的重要裝備。
它配備了一門120毫米滑膛炮,並且在車身以及炮塔上都使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因此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能力都比之前的m1型號更強。
這已經是該係列第二次大規模改進了。
目前仍是白鷹陸戰隊的重要戰力!
這些坦克實際上是77戰區指揮部通過特殊渠道從阿波拉沙漠附近幾個舊戰場上收集來的二手貨。
一方麵是因為它們的表現還不錯;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價格更加實惠,其中有些是從當時撤離那三十多萬人時遺留下來的物資。
鑒於對手78戰區有相當強的坦克打擊能力,因此77戰區也在積極準備應對方案。
相比於基礎版本,m1a1在原有的炮塔基礎上加裝了8厘米厚的鋼板加固層,同時也對內部進行了特別處理,使得能夠抵禦40公分以上的穿甲彈攻擊。
經過一係列升級後,防護水平大大增強。
更重要的是,m1a1在白鷹國家多次重要軍事行動中展現出了良好的靈活性、精確性和攻擊力,並得到了全球各大軍事組織的好評。
基於以上因素,77戰區指揮部相信這足以保證他們在這場較量中的勝算,在蜂巢重型炮兵的協助下,擊敗對麵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現場的實際情況,讓第77戰區的指揮部感到十分震驚。
第78戰區的坦克大軍非常勇猛,火力強勁,而且有些坦克的防禦特別好,尤其是前麵那10輛重坦克——泰坦33。
這款由北極熊軍方新研發的重型坦克果然準備充分。
盡管我們這邊猛烈攻擊,但並沒有對它造成什麽真正的傷害,反而把自己的軍事基地打成了一片廢墟。
就連前排的m1a1坦克也給毀了!
此刻,第77戰區指揮大樓內的總指揮官和手下軍官都盯著大屏幕。
屏幕上播放著前線傳來的一些畫麵,其中有個鏡頭格外震撼:一輛鋼鐵怪獸般的泰坦33坦克,直接從一輛報廢的m1a1坦克上碾了過去,就好像那不是一輛坦克,而是一輛普通的家用轎車,毫不費力就碾過去了。
這一幕讓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也讓泰坦33坦克顯得特別霸氣、兇猛。
這輛車好像能應對一切攻擊,什麽也擋不住它前進的腳步。
兩大戰區之間的第一次戰鬥結束了,第78戰區取得了初步勝利,占領了一座軍事要塞,打了個漂亮的勝仗。
全戰區的人士氣大增,好消息很快通過戰地記者和各個軍方情報人員傳到了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