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原來是重啟引擎啊
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 作者:兇顛美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們猜測接下來兩者間會否發生什麽?
與此同時,由李雨燕領導的125工廠研製出不間斷光束炮,並對其首批三艘船隻進行改造,包括了燭龍一號艦。
這些艦艇換上了新的誇父二型發動機,不僅去除了原有的重啟頻率過高的問題,續航時間延長至一年。
並且還能存儲部分未用能量用於武器係統。
當光束炮開火時優先使用儲備電能直到耗盡再從發動機取新能量補充。
為了守護航線安全,軍工樓派遣改裝後的燭龍一號迴到六號海峽繼續執行護送任務。
消失了一段時間再度現身引起廣泛關注。
大家注意到其甲板新增的大型裝置,看上去像個黑色的大球體。
仔細一看其實是個多邊形物體組合而成。
形狀獨特引人遐想。
對於這款神秘裝備的用途各界議論紛紛,公開信息找不到任何相關內容說明軍工樓打算將其作為秘密殺手鐧使用。
雖然大家沒能從公開渠道找到確切消息,但各國軍方的幾位武器專家以及媒體上的軍事評論員經過分析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大樓新開發的一種激光武器。
早前就有傳言說大樓已經研究出了一種激光武器,隻是那時它還是作為戰略儲備並未公開亮相。
聽說這種武器威力巨大,不僅能穿透航母還能擊中太空中的衛星,不過至今為止,公眾還沒有見過大樓真正的激光武器。
隨著鷹帝國軍部對其航母進行改造,並配備了兩款新型武器設備,大樓可能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因此也對自己的戰艦進行了改裝。
新的激光武器提高了戰艦作戰效率,在應對複雜多變的6號海峽局勢時顯得更為恰當。
連鷹帝國軍部的專業人士也推測這是大樓的最新成果。
這樣一來,雙方都裝備了新型激光武器,誰強誰弱很難判斷,這也讓鷹帝國軍部感到有些擔心。
因為傳統的防禦係統如白皇後型火炮無法阻擋這類攻擊。
如果傳聞屬實,能輕鬆摧毀航空母艦,這對鷹帝國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
現階段技術還達不到研製針對這種激光武器的有效反製手段。
假如燭龍一號與其進行正麵交鋒,兩敗俱傷幾乎是必然的結果;考慮到鷹帝國內部投入的是一艘昂貴的大型航母,而大樓那邊隻犧牲了單艘戰艦的話,顯然前者付出的代價更大。
正當鷹帝國軍部為此焦頭爛額之際,由巨資打造的潛入係統終於有了迴報。
通過多位潛行者生命為代價獲取的情報揭示:燭龍係列軍艦和應龍係列潛艇采用了一種新型能源推進器,這大大提升了它們的速度表現。
但缺點也很明顯——每隔9天必須重新設置一次!
具體時間雖不清楚,但應該不會太頻繁。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隻取消了傳統柴油動力或核反應堆設計,完全依賴這套新能源係統運轉。
此消息讓鷹帝國上下歡唿雀躍。
對海上單位而言,如此頻繁的重置需求無疑是個重大缺陷。
隻要能夠捕捉到時機發起攻擊,對方幾乎無從反擊隻能被動挨打。
自二戰結束以來,鷹帝國一直占據海上的霸主地位,唯一能匹敵的就是北方強國。
長久以來其領先全球各國的技術水平使得其海上力量難以被超越。
近幾年來,大樓開始加大對海洋領域的投資力度,推出了一係列前沿裝備,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尤其是接連俘獲了對方兩隻頂尖級別的核潛艇後(其中一艘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型號之一,另一艘則是剛完成測試階段的概念超高速潛艇),更是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很多勢力都渴望早日擁有這樣的潛艇,可惜再次被鷹帝國搶了先機。
隻不過沒過多久便落入大樓手中。
兩批被扣押人員至今仍處於監禁狀態,未獲釋放。
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其國際聲譽,外界開始質疑鷹帝國是否還能保持其長期以來所持有的優勢位置。
隨著近年來燭龍係列軍艦、應龍係列潛艇頻繁活躍於各大洋麵,即便是打著例行演習或保護航線等旗號出行,各路旁觀者都能察覺到大樓在逐漸展示其實力。
這對鷹帝國來說無疑形成了巨大壓力。
尤其是在其擅長的天空和海域兩大領域內,後者更是不容忍他人挑戰。
不過某些方麵確實力不從心,暫時無法研發出超越上述兩者的新品。
雖然在概念性快艇項目上有所積累,卻仍需時日才能實現突破。
好在其他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比如對抗蜂巢式導彈攻擊的新式“皇後”防護係統以及剛剛服役的激光炮。
這兩款產品一問世立刻增強了鷹帝國艦隊的整體戰鬥力。
得知潛入體係帶迴的消息後,高層愈發興奮不已。
原本以為對手的高速度令人望塵莫及,沒想到居然存在著這麽大一個軟肋!看來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武器,任何一款裝備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隻不過此次發現的大樓弱點似乎過於明顯了些。
若非不惜一切代價建立了高效間諜網,則無法獲悉這樣重要的機密。
白鷹帝國兵部的指揮官得知一條消息後異常興奮,立即讓6號海峽周圍的海軍部隊保持警惕,特別是要密切跟蹤燭龍一號軍艦。
這條航道上,燭龍一號經常出現。
收到這個消息時,6號海峽裏的白鷹士兵感到有些不敢相信。
幾位艦長聚集在一起迴憶以前對燭龍一號的觀察經曆,慢慢地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原來每次看到燭龍一號長時間停留在海上不動,我還以為他們是準備挑釁我們呢。
原來是重啟引擎啊!”一位船長說。
另一位船長讚同道:“確實,在6號海峽附近曾經觀察到燭龍一號待了足足一天一夜。
那時候以為他們在等待油輪通過海峽。
現在才明白,實際上是進行引擎調整。”
大家都意識到一些過去被忽視的小細節如今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與此同時,由李雨燕領導的125工廠研製出不間斷光束炮,並對其首批三艘船隻進行改造,包括了燭龍一號艦。
這些艦艇換上了新的誇父二型發動機,不僅去除了原有的重啟頻率過高的問題,續航時間延長至一年。
並且還能存儲部分未用能量用於武器係統。
當光束炮開火時優先使用儲備電能直到耗盡再從發動機取新能量補充。
為了守護航線安全,軍工樓派遣改裝後的燭龍一號迴到六號海峽繼續執行護送任務。
消失了一段時間再度現身引起廣泛關注。
大家注意到其甲板新增的大型裝置,看上去像個黑色的大球體。
仔細一看其實是個多邊形物體組合而成。
形狀獨特引人遐想。
對於這款神秘裝備的用途各界議論紛紛,公開信息找不到任何相關內容說明軍工樓打算將其作為秘密殺手鐧使用。
雖然大家沒能從公開渠道找到確切消息,但各國軍方的幾位武器專家以及媒體上的軍事評論員經過分析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大樓新開發的一種激光武器。
早前就有傳言說大樓已經研究出了一種激光武器,隻是那時它還是作為戰略儲備並未公開亮相。
聽說這種武器威力巨大,不僅能穿透航母還能擊中太空中的衛星,不過至今為止,公眾還沒有見過大樓真正的激光武器。
隨著鷹帝國軍部對其航母進行改造,並配備了兩款新型武器設備,大樓可能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因此也對自己的戰艦進行了改裝。
新的激光武器提高了戰艦作戰效率,在應對複雜多變的6號海峽局勢時顯得更為恰當。
連鷹帝國軍部的專業人士也推測這是大樓的最新成果。
這樣一來,雙方都裝備了新型激光武器,誰強誰弱很難判斷,這也讓鷹帝國軍部感到有些擔心。
因為傳統的防禦係統如白皇後型火炮無法阻擋這類攻擊。
如果傳聞屬實,能輕鬆摧毀航空母艦,這對鷹帝國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
現階段技術還達不到研製針對這種激光武器的有效反製手段。
假如燭龍一號與其進行正麵交鋒,兩敗俱傷幾乎是必然的結果;考慮到鷹帝國內部投入的是一艘昂貴的大型航母,而大樓那邊隻犧牲了單艘戰艦的話,顯然前者付出的代價更大。
正當鷹帝國軍部為此焦頭爛額之際,由巨資打造的潛入係統終於有了迴報。
通過多位潛行者生命為代價獲取的情報揭示:燭龍係列軍艦和應龍係列潛艇采用了一種新型能源推進器,這大大提升了它們的速度表現。
但缺點也很明顯——每隔9天必須重新設置一次!
具體時間雖不清楚,但應該不會太頻繁。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隻取消了傳統柴油動力或核反應堆設計,完全依賴這套新能源係統運轉。
此消息讓鷹帝國上下歡唿雀躍。
對海上單位而言,如此頻繁的重置需求無疑是個重大缺陷。
隻要能夠捕捉到時機發起攻擊,對方幾乎無從反擊隻能被動挨打。
自二戰結束以來,鷹帝國一直占據海上的霸主地位,唯一能匹敵的就是北方強國。
長久以來其領先全球各國的技術水平使得其海上力量難以被超越。
近幾年來,大樓開始加大對海洋領域的投資力度,推出了一係列前沿裝備,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尤其是接連俘獲了對方兩隻頂尖級別的核潛艇後(其中一艘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型號之一,另一艘則是剛完成測試階段的概念超高速潛艇),更是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很多勢力都渴望早日擁有這樣的潛艇,可惜再次被鷹帝國搶了先機。
隻不過沒過多久便落入大樓手中。
兩批被扣押人員至今仍處於監禁狀態,未獲釋放。
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其國際聲譽,外界開始質疑鷹帝國是否還能保持其長期以來所持有的優勢位置。
隨著近年來燭龍係列軍艦、應龍係列潛艇頻繁活躍於各大洋麵,即便是打著例行演習或保護航線等旗號出行,各路旁觀者都能察覺到大樓在逐漸展示其實力。
這對鷹帝國來說無疑形成了巨大壓力。
尤其是在其擅長的天空和海域兩大領域內,後者更是不容忍他人挑戰。
不過某些方麵確實力不從心,暫時無法研發出超越上述兩者的新品。
雖然在概念性快艇項目上有所積累,卻仍需時日才能實現突破。
好在其他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比如對抗蜂巢式導彈攻擊的新式“皇後”防護係統以及剛剛服役的激光炮。
這兩款產品一問世立刻增強了鷹帝國艦隊的整體戰鬥力。
得知潛入體係帶迴的消息後,高層愈發興奮不已。
原本以為對手的高速度令人望塵莫及,沒想到居然存在著這麽大一個軟肋!看來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武器,任何一款裝備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隻不過此次發現的大樓弱點似乎過於明顯了些。
若非不惜一切代價建立了高效間諜網,則無法獲悉這樣重要的機密。
白鷹帝國兵部的指揮官得知一條消息後異常興奮,立即讓6號海峽周圍的海軍部隊保持警惕,特別是要密切跟蹤燭龍一號軍艦。
這條航道上,燭龍一號經常出現。
收到這個消息時,6號海峽裏的白鷹士兵感到有些不敢相信。
幾位艦長聚集在一起迴憶以前對燭龍一號的觀察經曆,慢慢地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原來每次看到燭龍一號長時間停留在海上不動,我還以為他們是準備挑釁我們呢。
原來是重啟引擎啊!”一位船長說。
另一位船長讚同道:“確實,在6號海峽附近曾經觀察到燭龍一號待了足足一天一夜。
那時候以為他們在等待油輪通過海峽。
現在才明白,實際上是進行引擎調整。”
大家都意識到一些過去被忽視的小細節如今都被證明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