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倒還真有幾分道理
大國軍工廠,有點黑科技不正常? 作者:兇顛美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邵老端起一杯熱水喝了口說道:“唉,如果咱們真能把這玩意兒造出來,那該多好啊。”
程秘書苦笑:“那麽多資深的老工程師都說景熵的想法純屬胡扯,這種級別的潛艇根本做不出來。”
但邵老並不信邪:“當初大家都說咱們搞不出核武器,結果咱們也造出來了;說咱們不會造火箭,結果也搞定了;說咱們沒有自己的空間站,最後還不是我們自己弄了出來。
這超音速潛艇真的就那麽難嗎?比登天還難嗎?!”
程秘書是搞科研出身的,而邵老則是從刀槍劍戟殺出來的軍人,對於科研這塊,程秘書更專業些。
仔細想了想,程秘書皺眉道:“依我看,要真把它做出來的確非常困難!”
邵老仍不死心:“我們的內部學術期刊是非常嚴肅嚴謹的,能在上麵發文章的無一不是頂尖專家,審稿人也都是行家裏手。
每篇文章都經過他們嚴格審查才能發布,絕無水分。
既然這篇論文能發表,說明當時他們是認可這篇文章的!
隻不過,後來吐槽的人多了,所以就把那篇文章下架了,你覺得這樣解釋合理嗎?”
程秘書之前也沒多想這個問題,隻當是個笑話來看,現在細細琢磨一下,倒還真有幾分道理。
程秘書沉默了一會兒說:“文章在發布兩小時後就被刪除了。刪除前,在評論區裏有很多研究領域的前輩指出了文章中的錯誤,批評景熵隻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依據,純粹是為了博眼球。
嗯,然後呢,論壇上一下子就炸鍋了,不僅一些老工程師,就連新人都開始罵景熵,這種現象以前可從來沒發生過!
一般情況下,如果文章裏有些小錯誤,大家相互討論也就罷了,不會這麽激烈。畢竟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平台,不是隨便聊天的地方,熱度很少能炒得這麽高。
學術期刊那邊可能是迫於壓力,才把文章刪掉的。您要是想知道具體情況,我現在就去給他們打電話。”
“好,那你盡快聯係,我等著你的電話!”
邵老掛了電話後,在客廳裏來迴踱步,心裏竟然有些不安。
雖然他也覺得潛艇的速度從幾十公裏一下子飆升到1224公裏每小時以上,簡直是天方夜譚,但話說迴來,幾十年前誰又能想到龍國人能靠自己把衛星送上太空呢?
如今,龍國還在太空中建立了自己的空間站,這在以前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但現在一步步實現了。
所以,哪怕有一絲絲的可能,都要勇敢嚐試。
現在龍國的綜合實力還算強,無論是科研還是資金,各方麵都不缺。隻要這個項目靠譜,軍方大樓一定會全力支持。
程秘書盤腿坐在床上,給學術期刊總部的幾位負責人打去電話。
大半夜打擾人家,再加上這些負責人都是退休的研究大牛,程秘書先是道了個歉,然後說明了來意。
幾位負責人接到電話都感到很意外。
沒想到景熵的這篇文章竟然引起了平時不關心學術的邵老的關注。
幾位負責人也不敢怠慢,簡單介紹了事件的經過。
“文章被撤下來,確實是因為受到的壓力太大。各個領域的專家紛紛指責景熵和他的小助手,表明我們在審核這篇文章時確實有問題。”
程秘書問:“當時為什麽決定要發這篇文章呢?”
負責人解釋說:“我們當時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文筆挺流暢,論證也比較嚴密,思路相對清晰。雖然現有的技術實現不了這個構想,但我們認為這對未來潛艇的發展至少有點啟發作用。
沒料到這篇論文一發布不到兩個小時就引起這麽大風波,各領域的專家都提出質疑,我們也隻好把它刪掉了。
迴頭想想,景熵的想法確實過於大膽,有些不太現實,即使需要突破基礎科學才能實現,所以我們刪了也沒錯。”
程秘書又問了一些細節,讓他們把原文發了過來。
收到文件後,他立即給邵老打電話。
邵老接起電話,聽對方輕歎一聲,心裏頓時涼了半截。
果然,程秘書說:“學術期刊那邊的人都認為這篇文章確實具有創新性,也對未來潛艇的研發有一定啟發,但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持。
目前的技術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即便再過50年也未必能出現匹配的技術,而且還要牽涉到基礎科學的突破。
基礎科學想要往前推進一步非常困難,快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突然有了靈感而進展迅速,幾日、幾月甚至幾年;慢的話幾個世紀也可能無法前進分毫。”
程秘書作為科研人員出身,對這件事的解釋比較到位。如果是新型材料的研發還好,時間久了總會找到解決辦法。
但對於基礎科學來說,向前邁出一小步都是極為艱難的事。
過去的一個世紀,是人類進步最快的時期。
比如相對論的提出,使人類對宇宙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量子力學的建立,揭示了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抗生素的發現,使長期肆虐的細菌受到了抑製。
四年前,北極熊帝國出土了一批50年前的時間膠囊。裏麵記錄了當時人類的美好願景,寫道: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向宇宙邁出關鍵的第一步,你們這個時候肯定已經能夠便捷地前往其他星球了吧?各種自然災害應該也能控製了吧!
實際上,這段留言並不誇張,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的想法,包括科學家在內。
那時,人類已經登上月球,並掌握了核裂變技術,星辰大海和核聚變看起來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現實很殘酷。
直到今天,人類還無法自由出入最近的月球。
自然災害和疾病依然困擾著我們。
盡管從表麵看,本世紀頭二十年科技飛速發展,如首次拍攝到黑洞照片、強大的智能手機和電腦、人類基因組計劃等,但深入對比就會發現,這些進步基本上基於上個世紀提出的理論。
程秘書苦笑:“那麽多資深的老工程師都說景熵的想法純屬胡扯,這種級別的潛艇根本做不出來。”
但邵老並不信邪:“當初大家都說咱們搞不出核武器,結果咱們也造出來了;說咱們不會造火箭,結果也搞定了;說咱們沒有自己的空間站,最後還不是我們自己弄了出來。
這超音速潛艇真的就那麽難嗎?比登天還難嗎?!”
程秘書是搞科研出身的,而邵老則是從刀槍劍戟殺出來的軍人,對於科研這塊,程秘書更專業些。
仔細想了想,程秘書皺眉道:“依我看,要真把它做出來的確非常困難!”
邵老仍不死心:“我們的內部學術期刊是非常嚴肅嚴謹的,能在上麵發文章的無一不是頂尖專家,審稿人也都是行家裏手。
每篇文章都經過他們嚴格審查才能發布,絕無水分。
既然這篇論文能發表,說明當時他們是認可這篇文章的!
隻不過,後來吐槽的人多了,所以就把那篇文章下架了,你覺得這樣解釋合理嗎?”
程秘書之前也沒多想這個問題,隻當是個笑話來看,現在細細琢磨一下,倒還真有幾分道理。
程秘書沉默了一會兒說:“文章在發布兩小時後就被刪除了。刪除前,在評論區裏有很多研究領域的前輩指出了文章中的錯誤,批評景熵隻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依據,純粹是為了博眼球。
嗯,然後呢,論壇上一下子就炸鍋了,不僅一些老工程師,就連新人都開始罵景熵,這種現象以前可從來沒發生過!
一般情況下,如果文章裏有些小錯誤,大家相互討論也就罷了,不會這麽激烈。畢竟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平台,不是隨便聊天的地方,熱度很少能炒得這麽高。
學術期刊那邊可能是迫於壓力,才把文章刪掉的。您要是想知道具體情況,我現在就去給他們打電話。”
“好,那你盡快聯係,我等著你的電話!”
邵老掛了電話後,在客廳裏來迴踱步,心裏竟然有些不安。
雖然他也覺得潛艇的速度從幾十公裏一下子飆升到1224公裏每小時以上,簡直是天方夜譚,但話說迴來,幾十年前誰又能想到龍國人能靠自己把衛星送上太空呢?
如今,龍國還在太空中建立了自己的空間站,這在以前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但現在一步步實現了。
所以,哪怕有一絲絲的可能,都要勇敢嚐試。
現在龍國的綜合實力還算強,無論是科研還是資金,各方麵都不缺。隻要這個項目靠譜,軍方大樓一定會全力支持。
程秘書盤腿坐在床上,給學術期刊總部的幾位負責人打去電話。
大半夜打擾人家,再加上這些負責人都是退休的研究大牛,程秘書先是道了個歉,然後說明了來意。
幾位負責人接到電話都感到很意外。
沒想到景熵的這篇文章竟然引起了平時不關心學術的邵老的關注。
幾位負責人也不敢怠慢,簡單介紹了事件的經過。
“文章被撤下來,確實是因為受到的壓力太大。各個領域的專家紛紛指責景熵和他的小助手,表明我們在審核這篇文章時確實有問題。”
程秘書問:“當時為什麽決定要發這篇文章呢?”
負責人解釋說:“我們當時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文筆挺流暢,論證也比較嚴密,思路相對清晰。雖然現有的技術實現不了這個構想,但我們認為這對未來潛艇的發展至少有點啟發作用。
沒料到這篇論文一發布不到兩個小時就引起這麽大風波,各領域的專家都提出質疑,我們也隻好把它刪掉了。
迴頭想想,景熵的想法確實過於大膽,有些不太現實,即使需要突破基礎科學才能實現,所以我們刪了也沒錯。”
程秘書又問了一些細節,讓他們把原文發了過來。
收到文件後,他立即給邵老打電話。
邵老接起電話,聽對方輕歎一聲,心裏頓時涼了半截。
果然,程秘書說:“學術期刊那邊的人都認為這篇文章確實具有創新性,也對未來潛艇的研發有一定啟發,但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持。
目前的技術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即便再過50年也未必能出現匹配的技術,而且還要牽涉到基礎科學的突破。
基礎科學想要往前推進一步非常困難,快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突然有了靈感而進展迅速,幾日、幾月甚至幾年;慢的話幾個世紀也可能無法前進分毫。”
程秘書作為科研人員出身,對這件事的解釋比較到位。如果是新型材料的研發還好,時間久了總會找到解決辦法。
但對於基礎科學來說,向前邁出一小步都是極為艱難的事。
過去的一個世紀,是人類進步最快的時期。
比如相對論的提出,使人類對宇宙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量子力學的建立,揭示了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抗生素的發現,使長期肆虐的細菌受到了抑製。
四年前,北極熊帝國出土了一批50年前的時間膠囊。裏麵記錄了當時人類的美好願景,寫道: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向宇宙邁出關鍵的第一步,你們這個時候肯定已經能夠便捷地前往其他星球了吧?各種自然災害應該也能控製了吧!
實際上,這段留言並不誇張,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的想法,包括科學家在內。
那時,人類已經登上月球,並掌握了核裂變技術,星辰大海和核聚變看起來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現實很殘酷。
直到今天,人類還無法自由出入最近的月球。
自然災害和疾病依然困擾著我們。
盡管從表麵看,本世紀頭二十年科技飛速發展,如首次拍攝到黑洞照片、強大的智能手機和電腦、人類基因組計劃等,但深入對比就會發現,這些進步基本上基於上個世紀提出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