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在燕國曆史的長河中,霧州曾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曆經四百年的滄桑變遷。曾經,這裏是一州之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地貌的變化,世事凋零,如今的霧州,隻剩下一座巨大的山城。


    霧州的燕翎城,作為燕國的龍興之城,承載著無數的輝煌與榮耀。燕國的第一代皇帝便是以此為起點,開啟了燕國的輝煌篇章。這裏曾是燕國的國都,繁華一時,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然而,如今的燕翎城卻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仿佛被一層厚厚的烏雲所覆蓋。


    小荊峽關,這座霧州的門戶,至關重要。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然而,如今卻被相城侯的叛軍占領並封鎖。這就如同在霧州的咽喉處套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讓霧州的人們陷入了困境。


    城內的刺史府,燈火通明,各級軍事將領們齊聚一堂。他們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沙盤旁,沙盤上清晰地標注著小荊峽關的地形、兵力分布以及叛軍的動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凝重與緊張,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心頭。


    “諸位,小荊峽關的情況大家都已經清楚了。”襄王李岩,一位上了年紀的燕國老王爺,在燕翎城有著特殊的地位。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如同一座堅實的山峰,給人以安全感。


    他站起身來,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叛軍封鎖了我們的門戶,意圖將我們困死在這座孤城之中。但我們是霧州的老燕人,是燕國的勇士,我們絕不會向叛軍低頭!”


    刺史府內的刺史傅福生,看著一直沉默不語的眾將,心中不由略顯焦急。他的目光急切地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將軍,如今我們被困城中,糧草雖尚可支撐一段時日,但也絕非長久之計。必須想出破局之法!”


    傅福生的聲音中充滿了焦慮與擔憂,他深知,糧草是戰爭的關鍵,如果糧草耗盡,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們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撐一月。”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焦慮,“否則,一月過後城中百姓就隻能易子而食了。”


    傅福生的話音剛落,便有一位年輕將領站起身來。他名叫趙勇,是霧州軍中的一名勇將。


    他目光堅定,如同一把利劍,能夠穿透一切困難。聲音鏗鏘有力,仿佛戰鼓一般,激勵著眾人。


    “刺史大人,雖然說,小荊峽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為今之計隻能強攻了,但末將願領一支精兵,以及護陵衛中的各大高手,從峭壁之上夜襲小荊峽關,隻要能穩站關上一刻鍾的時間,便能為大軍攻陷小荊峽關,爭取更大的突破口。”


    趙勇的提議立刻引起了在場將領們的熱議。有人讚同,認為此舉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也有人反對,認為叛軍實力強大,對此必然早有準備,攀爬峭壁簡直就是活靶子,除非關上的守軍都是瞎子,看不見敵人,否則都徒勞無功而已。


    鑲王李岩摸著胡須,目光深邃,如同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他思考片刻後,緩緩開口:“趙將軍的勇氣可嘉,但我們必須謹慎行事。叛軍並非等閑之輩,他們定會在小荊峽關布下重重防線。我們若盲目出擊,隻會白白犧牲將士們的性命。”


    “不知王爺有何高見?”刺史傅福生急切地問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仿佛在黑暗中尋找著一絲曙光。傅福生深知,鑲王李岩這位老王爺,在紹興年間,就曾經領兵平叛過,立下過不少戰功,並非不知兵者。


    麵對傅福生的急切詢問,李岩沉思片刻,目光深邃地望向沙盤,似乎在尋找著那一線生機。緩緩開口,聲音決絕:“此時此刻唯有死中求生,我們必須收集全城的糧草,確保大軍糧草供應,對百姓實行配給製。這是持久戰的基礎,另一方麵,加緊打造攻城器械,不惜代價,猛攻小荊峽關,與其困在城中活活餓死,不如拚死一搏。”


    眾將麵麵相覷,片刻後,一位老將站出來說道:“王爺所言極是,如今我們已無退路,唯有拚死一戰。末將願率部執行收集糧草之任務,確保大軍無後顧之憂。”


    刺史傅福生也拱手道:“末將即刻組織更多人手,連夜打造更多攻城器械,定不辱使命。”


    趙勇則再次抱拳:“王爺,末將願意拚死一試,依舊認為夜襲之策可行,可與正麵強攻配合,或能收到奇效。”


    眾人正為霧州被叛軍封鎖的困境而愁眉不展之際,王府長史的突然到來打破了這沉重的氛圍。長史麵帶喜色,這抹不同尋常的神情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長史向襄王李岩恭敬地行禮後,急切地稟報:“王爺,您之前交代問的事情,有消息了!前欽天監監正,稱兩日之後,必有大霧,望王爺早做準備。”


    此言一出,整個刺史府內一片寂靜。片刻之後,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襄王李岩微微眯起眼睛,捋著胡須陷入沉思。他深知,這場大霧或許是破局的關鍵。


    刺史傅福生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王爺,若真如老監正所言,兩日之後有大霧,那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這大霧做文章。”


    年輕將領趙勇也興奮起來:“是啊,王爺。大霧之下,我們的行動可以更加隱蔽。夜襲小荊峽關的計劃或許更有可能成功。”


    老將則沉穩地說道:“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叛軍未必不會預料到有大霧的情況,他們可能會加強防備。”


    襄王李岩微微點頭,示意眾人安靜。“諸位所言極是。這場大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必須好好謀劃,充分利用這大霧,爭取一舉突破叛軍的封鎖。”


    “我們可以在大霧來臨之前,繼續加緊打造攻城器械,同時做好夜襲的準備。等大霧一起,我們便兵分兩路,一路正麵強攻,吸引叛軍的注意力;另一路則由趙勇將軍帶領精兵和護陵衛高手,趁著大霧從峭壁夜襲小荊峽關。


    襄王李岩說道:“此計可行。但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同時,要密切關注叛軍的動向,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調整計劃。”


    眾人立刻抱拳:“末將等,定不辱使命!”


    眾將領紛紛點頭,表示願意聽從王爺的調遣,為解霧州之圍全力以赴。在這即將到來的大霧中,他們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襄王李岩環視眾人捋著胡須,沉穩地說道:“諸位不必過於擔憂,朝廷麵對叛軍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我大燕朝廷兵強馬壯,定能迅速平定相城侯的叛軍。打通糧道後,我們隻需堅守在此,等待朝廷援兵到來,齊心協力,便可共渡難關。”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信心和鼓勵,讓在場的將領們心中多了一份希望和勇氣。


    就在此時,一名士兵匆忙來報:“王爺、刺史大人,各位將軍,刺史府外有一人,自稱新任偵緝司司首,名為青龍,攜帶聖旨前來,欲至刺史府宣旨。”


    眾人聽聞有新任偵緝司司首攜帶聖旨而來,心中皆是一驚,隨後便是驚疑不定,甚至覺得有些荒謬。霧州都被封鎖一個月了,朝廷使者是插上翅膀飛過來的嗎?還是說,朝廷已經這麽快就已經將將相城侯叛軍平定了?那怎麽不見監視小荊峽關人員傳來的戰報。


    老王爺李岩更是驚訝莫名,葉蒼鬆那個老家夥,被隆慶皇帝卸磨殺驢了?


    襄王李岩與刺史傅福生對視一眼,眼神中滿是疑惑與不解。他們深知,在這個關鍵時刻,聖旨的到來怎麽看都覺得荒謬。


    李岩微微皺眉,思索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新任偵緝司司首?為何此時前來?還是叛軍的計謀?叛軍有這麽蠢,覺得我等都是傻子不成?”


    眾將領也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偵緝司司首,是早就來了的?此人來此作甚?如果聖旨是真的,會帶來什麽消息呢?”大家的心中都充滿了同樣的疑問。


    片刻之後,李岩果斷下令:“是騾子是馬,出去看看就知道了,眾將隨本王一同出府迎接。”眾人立刻整理衣冠,排列整齊,跟隨李岩和傅福生走出刺史府。


    當他們來到府外,隻見一名身著官服、氣宇軒昂的男子站在那裏。他麵容冷峻,眼神犀利,身上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息。此人正是新任偵緝司司首青龍。


    青龍手持聖旨,瞧見眾人走出府門,微微頷首示意,隨後開門見山地問道:“敢問諸位,哪位是襄王?”


    “老夫便是。”襄王李岩上前一步,眼神銳利地審視著青龍,微微拱手迴應道。他神色沉穩,目光緊緊盯著青龍手中的聖旨,如果是真的,心中暗自揣測著聖旨的內容以及這新任偵緝司司首的來意。


    青龍暗暗打量著這位,根據記載,紹興年間,便被紹興先帝,貶到燕翎城,看守皇陵的襄王,也不知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麽?


    就在眾人的注意力都被手持聖旨、氣宇不凡的青龍深深吸引之時,完全忽略掉了站在青龍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這位中年男子身著普通布衣,穿得像個隨從,但其身姿挺拔,麵容堅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與睿智,他便是襄王府現任世子。


    世子邁步向前,來到襄王李岩麵前,神色恭敬,微微躬身行禮道:“兒子,見過父親。”


    他的語氣沉穩而敬重,在這緊張的氛圍中,這一聲問候仿佛帶著一絲溫暖與安定。


    眾人聞言驚詫不已,循聲望去,皆是瞪大了雙眼,襄王李岩更是如遭雷擊,看著熟悉又陌生的男子,驚疑不定地道:“你是,業兒?”


    世子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眶微紅道:“是的,父親。”


    襄王李岩的眼眶也漸漸濕潤,他上前一步,雙手緊緊握住世子的雙臂,上下打量著。


    “業兒,你怎會在此,京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看著幾十年沒見的兒子,襄王的聲音中滿是激動與關切,但直覺敏銳的他也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父王,此事說來話長,我們還是先進府上再說。”世子微微低頭,強忍著眼眶中的淚水,邊走邊說道:“父親,孩兒這些年曆經諸多波折,如今得知霧州被困,乃是奉陛下之命,特隨新任偵緝司司首青龍前來,欲為解霧州之圍。”


    待來到刺史府正廳。


    襄王李岩微微點頭,目光從世子身上移開,看向青龍和他手中的聖旨,說道:“不知這聖旨所為何事?還請司首大人宣旨吧。”


    青龍微微頷首,再次展開聖旨,高聲宣讀起來。眾人都凝神靜聽,似乎期待著聖旨能為霧州帶來新的希望。


    眾人立刻跪地,低頭聆聽。青龍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京都之變……”隨著聖旨的內容逐漸展開,眾人隻覺五雷轟頂,滿臉的不可置信。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整個場麵鴉雀無聲,隻有青龍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重若千鈞,壓在眾人的心頭,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短短一個月大燕,竟然變天了,而且還是這般的驚心動魄!”


    襄王李岩,率先迴過神來,瞪著同齡大的眼睛看著自己的兒子,聲音顫抖道:“業兒,這是真的?”


    世子堅定的迴答道:“此事,千真萬確,全賴當今陛下高瞻遠矚,陛下命兒子前來,也是為了取信父王,屆時能夠無條件的配合,青龍指揮使的行動!”


    此時,眾人的心中充滿了震驚與疑惑。大燕的變天,意味著什麽?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襄王李岩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些變故將會對霧州乃至整個燕國產生深遠的影響,自己必須謹慎應對,這位神鬼莫測的少年天子,是否發現了,大燕王朝的一些秘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召喚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絲膝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絲膝枕並收藏開局:召喚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