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勤禮對城門吏亮出自己的身份,守門的士兵問也沒問,便放他們幾個順利入城。相比之下,其他的行人百姓則被嚴格檢查,尤其是從外地來的商旅,更是反反複複的細致盤問。


    趙亮看著不禁有些好奇,便向顏勤禮打聽,向來以廣納天下客商士子而聞名的長安城,為何會如臨大敵一般,這麽嚴格的盤查進城之人。


    顏勤禮無奈的笑笑,瞅瞅旁邊無人,便對趙亮介紹道:“關於此事啊,還得從兩年前的那場叛亂說起。”


    “叛亂?兩年前?”趙亮仔細搜索了一下自己腦袋裏裝著的曆史知識,忽然醒悟道:“你是說……楊文幹?”


    顏勤禮點點頭,壓低聲音道:“武德七年六月,陛下到長安以北的宜君縣仁智宮避暑,命秦王、齊王隨從,太子則留守京師。李建成趁這個機會,勾結自己的死黨——慶州都督楊文幹,讓楊文幹為自己招募驍勇,陰謀發動政變。結果,負責給楊文幹運送盔甲兵器的東宮武將橋公山和爾文煥,因為心中驚栗戒懼,主動向陛下報告了這件事情。當時,陛下龍顏大怒,立刻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宮見駕。聽說太子驚恐萬狀,頓時沒了方寸。有部下勸他據城起兵,另有人勸他孤身請罪。李建成聽從了後者的建議,最終決定前往仁智宮見駕。”


    “一見到陛下,太子倒地便拜,以頭撞地,幾乎昏厥。陛下盛怒難平,當即下令把李建成拘押起來,關在馬廄之中,每日隻給些麥飯粗食,著實遭了不少罪受。”


    趙亮奇道:“陰謀叛亂未遂,隻是關起來吃點苦頭,也能算是受罪?後來呢?”


    “唉,後來就更別提了。”顏勤禮歎道:“陛下令人傳楊文幹覲見,誰料,傳令之人不知怎麽搞的,竟將陛下獲悉密謀之事告訴了楊文幹。原本就驚慌不安的楊文幹聞言隨即起兵造反。陛下無奈,隻好一邊集結部隊準備討伐,一邊召秦王商議對策,並堅持讓殿下親自征剿,許諾得勝還朝之後,廢了太子,改立秦王為皇儲。見父皇如此說,秦王殿下便率兵出征了。可是大軍還沒到地方,楊文幹所部便已經潰亂,而他本人也死於部下之手。”


    顏勤禮頓了頓,接著講道:“叛亂平息之後,陛下卻並沒有履行當初的諾言,仍舊令太子迴京守候,隻是暫時不再行使所謂監國之權,而是改為居家思過。有一些大臣替秦王鳴不平,去向陛下討說法,陛下則訓斥太子秦王兄弟不睦,兩邊成天內鬥才會鬧出那番變亂,並且將此事全部歸罪於東宮的王珪、韋挺和天策府的杜淹,將他們流放處置。”


    趙亮早就知道這段曆史,隻是親耳聽到知情者當麵講述,自然與讀曆史書別有一番不同的感覺,忍不住歎道:“估計陛下也是左右為難吧。不管怎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


    “唉,恩公此言差矣。”顏勤禮道:“手心手背固然都是自己的肉,可是手心執掌機樞,握劍駕車,日久成繭,可謂勞苦功高,又豈是手背所能相比?”


    趙亮心裏清楚,顏勤禮這話意有所指,當然是把戰功赫赫的李世民比作了手心,而太子建成則是沒啥用處的手背。


    他淡淡一笑,應和道:“你說的倒也沒錯,尤其是陛下當初還曾對秦王殿下連番許諾,但到最後卻都沒有兌現。”


    “誰說不是啊,恩公,此節提起來就令人火大!”顏勤禮對這事兒顯得有些忿忿不平:“天下人全都曉得,當初陛下金口玉言,答應秦王,倘若起事成功,太子之位是要由秦王來坐的。可是誰料到,天策府諸公辛辛苦苦征戰多年,到頭來卻給旁人做了嫁衣裳。”


    顏勤禮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性情直爽,跟趙亮說起話來也不藏著掖著,隻聽他接著抱怨道:“您就拿眼下的情況來說吧,楊文幹發動叛亂都已經結束兩年了,可數京城裏的緊張氣氛卻有增無減,連進出個城門都好似防賊一般,弄得百姓商旅怨聲載道。”


    趙亮心裏惦記著任務,連忙問道:“怎麽?這也跟太子秦王相爭有關?”


    “當然有關啊。”顏勤禮解釋:“恩公雲遊四方,不知曉長安的局勢。現在咱們大唐表麵上看是新國初立,百廢俱興,可實際上卻是令出多門,既不政通,也不人和。陛下的召、太子的令、秦王和齊王的教,可以說是都有效力。各個衙門通常在同一件事上會收到幾方不同的指示,往往被搞得暈頭轉向,不知究竟該聽誰的話行事。到了最後,他們也隻能耍滑頭,以最先收到的指令為準。”


    “這麽奇葩啊?”趙亮訝然道:“如此混亂,陛下也不出來管管嗎?”


    顏勤禮搖了搖頭:“陛下?陛下管不了,也懶得管。咱們的皇帝啊,本身就有沉迷後宮、疏於政務之嫌,一方麵想培養太子監國的能力,另一方麵又依賴秦王主持大局,同時還不願冷落了齊王,盤算著讓齊王出麵製衡秦王,以免天策府日益做大。您說說,這能不亂套嗎?就比如城門這塊,三位皇子都想著由自己這方掌控管製,以防別人暗中動手腳,偷偷增強在長安城中的力量,因此鬧到最後,就變成了現在這般樣子了。”


    趙亮聞聽此言,連忙順勢向對方打聽道:“太子在城中的實力很強嗎?有多少兵馬?”


    顏勤禮答道:“恩公有所不知,在下雖是天策府屬官,但主要的職分是訓詁之學,也就是負責執掌校讎典籍,訂正古文中的訛誤。您要是問我《詩經》、《周禮》的事,我還能如數家珍,但涉及軍情軍務,那可就一竅不通了。”


    他轉過身,問後麵的一個仆從道:“顏達,長林軍現在有多少人馬,你曉得嗎?”


    那個名叫顏達的仆人趕緊上前幾步,答道:“公子,聽說長林軍有兩千三百多兵馬,其中一少半都是突厥勇士,戰力非常強悍,目前他們駐紮東宮左右長林門,隻聽太子殿下一人號令。”


    顏勤禮點點頭,又問道:“那咱們天策府呢?”


    顏達笑道:“咱天策府可比不了人家。隻有區區一個百人隊的玄甲騎兵,以及不到三百人的留府步卒,就算是秦王殿下的全部親衛了。這麽點兒規模,比起齊王麾下的五百護軍還少呢。”


    趙亮大惑不解:“秦王不是經常帶兵打仗嗎?怎麽手底下的人馬如此少的可憐?”


    “恩公明鑒,”顏達耐心解釋道:“咱們大唐向來行的是府兵製,千軍萬馬皆來自各個州府,平時由各府的折衝都尉指揮訓練,遇有外敵之時,朝廷派出統兵大將,憑借虎符聚兵迎戰。可這仗一旦打完了啊,那些士兵們則又會返歸到各個地方了。所以,即便秦王殿下是堂堂正一品的天策上將,可手裏卻也沒什麽真正的兵力。”


    “既然如此,那麽很少出征的太子和齊王又為何能夠擁有那麽多人馬呢?”趙亮不禁有些好奇。


    顏勤禮在一旁插嘴:“嗨,這不就是陛下厚此薄彼嘛。”


    “公子這話呢,也對也不對。”顏達糾正道:“太子因為有監國之責,所以按照軍製,的確是可以自行招募一定數量的親軍。前朝隋太子已有先例,監國任上,置扈從三千。所以隻要東宮有錢養得起,兩三千兵馬也並不算僭越。”


    他頓了頓,見公子顏勤禮並不生氣,反而還鼓勵他繼續說下去,於是接著道:“至於說齊王那邊,武德九年二月,他被陛下封為司徒兼侍中、並州大都督。其中侍中一職,雖然身屬門下省,但實乃天子近臣,有代掌禁軍之權。齊王因為這個緣故,打著管理禁軍的旗號,順理成章的擁有了這五百名親衛。相比之下,秦王雖然戰功赫赫,但他也隻能在領兵打仗時執掌千軍萬馬,迴到長安城便隻有不到四百手下。按照朝廷軍製而言,這已然算是皇帝格外開恩了,不然別說是四百,連兩百都不行。”


    趙亮聞言連連點頭,直誇顏達講的清楚分明,顏勤禮則在旁邊笑道:“行啊,顏達,你這番見識給本公子長臉了。等迴頭有機會,我把你推薦給尉遲將軍,讓你到他的帳下效命如何?”


    顏達麵露欣喜神色,趕忙拱手道:“感謝公子提攜!倘若真有這個機會,小人定然好好殺敵報國,絕不辜負公子您的栽培!”


    顏勤禮笑著擺擺手,示意他跟自己不必客氣,接著又對趙亮說道:“恩公,我覺得吧,兵力多寡隻是一方麵,就算太子人馬再多,還能多過禁軍和城防軍嗎?就算鬧得再兇,他也總不至於明目張膽的派兵攻擊秦王啊。”


    趙亮聽了這話,不禁心道:小顏,你還是太年輕,別說太子手握兩千精兵了,你們主子四百人不到,都敢直接開打。


    顏勤禮不曉得趙亮再想什麽,繼續講著:“依我看,真正兇險的並非明爭,而是暗鬥。前幾日,房公和杜公被陛下下旨驅逐,天策府頓失兩大智囊,秦王氣的連桌子都掀了,整整兩天水米未進。我聽人議論,這都是太子和齊王在背後搞得鬼,你說厲害不厲害?”


    趙亮想起一事,問道:“隻是驅逐了房玄齡和杜如晦那麽簡單嗎?還有沒有其他更要命的舉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穿越調查局之先秦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的李世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的李世卿並收藏反穿越調查局之先秦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