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峰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雖然這開采石炭又髒又累,但是許峰的心裏卻跟吃了蜜一樣甜。一路和工友談笑著下山迴家,大家雖然滿臉黢黑,但笑容裏卻充滿希望。


    和這裏的許多人一樣,許峰和家人原本雖然生活貧困,但家中尚有幾畝田地,若是趕上好年頭糧食豐收,日子也還過得去,可自從燕王靖難以來,與朝廷多有交戰,許峰家裏的田地因戰爭被毀,為數不多的存糧也被強行征走,全家人不得不背井離鄉淪落為朝不保夕的流民。幸而燕王世子朱高熾發布告示招募流民到西山開采石炭,走投無路的許峰便帶著家人一路來到西山,加入到了開采石炭的隊伍當中。


    開采石炭雖然危險重重又髒又累,但好歹每日按時發放的工錢也讓一家人有了活路,世子殿下不僅給他們這些流民安排了住所,知道開采石炭煙塵太大會傷及身體,還給他們配備了那種神奇的口罩,帶上以後就不用再那麽擔心了。如今自己的妻子在蜂窩煤工坊那邊做工,雖說工錢比自己低了一些,但是比自己這工作要幹淨安全太多。


    孩子的未來也不用擔心了,,許峰聽妻子說那個經常來進購蜂窩煤的那位劉公子說他們準備開辦一個學堂,可以免費教導自己這些石炭礦和蜂窩煤工坊人家的子女讀書認字,他當然不指望孩子將來能金榜題名,但總歸讀了書認了字,以後也許就能有個好前程。聽妻子說如果孩子的天資好,就能被劉公子看中培養,那劉公子如今掌管著城東蜂窩煤的售賣,聽說旗下還有多家酒樓、客棧和工坊,要是真能被他看中,孩子以後就再也不用受罪了。


    許峰心裏盤算著在攢幾個月的工錢,就把房子翻新一番,然後再開幾畝荒地,聽工友說世子明年還會專門安排官吏指導百姓耕種,如果按照官吏的教導耕種,沒有大災大難的話,糧食產量會比以往高出很多,以後的日子就有盼頭了。


    迴到家,許峰點上了爐子燒了壺熱水清洗身體,自己在礦上開采石炭,妻子也在工廠做工,他們這些內部人員都能免費的用上這蜂窩煤,房子雖然簡陋,但是有了這蜂窩煤,也能熬過這個寒冬。


    不多時,許峰的妻子黃氏帶著兒子返迴,看著妻子一臉憂心忡忡的模樣,許峰忍不住開口問道,“怎麽了?看你這模樣,是工坊上出了事兒?”


    黃氏把孩子哄道裏屋,對許峰小聲地開口說道,“工坊上能有什麽事兒,大家都是逃難來這兒的,好不容易有了生計,哪能不用心做事?主要是今兒我在工坊那邊聽到了些流言,說是這蜂窩煤有毒,用久了以後會死人,這幾天已經死了好幾個了,咱也不知道這話的真假,但是這話一傳開,蜂窩煤的生意肯定收到影響,不知道這活計還能不能幹下去了。”


    許峰聞言嗤笑一聲,“你聽他們瞎說,這蜂窩煤的工坊是官府開辦的,官府能做那種有毒害人的東西?之前來人教咱們用蜂窩煤的時候就千叮嚀萬囑咐的說過了,這東西使用不當確實是會要命的,那些死了人的,估計不是沒注意通風,就是煙囪出了問題,要不就是晚上沒把蜂窩煤熄了,真要有毒,咱們用了那麽久怎麽一點兒事兒都沒有?”


    黃氏聞言也點了點頭,“你說的在理當家的,咱們就安安心心做事,這事鬧大了,官府肯定會出麵的,等咱們在咱幾個月工錢,開春就開荒種地,到時候就算蜂窩煤的活計幹不成了,也不怕了。”


    黃氏聽到的這些流言自然不是空穴來風,即使在後世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學認知更高,也有燒爐子不當中毒死亡的案例。蜂窩煤在北平城的熱賣,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波瀾,而這波瀾,很快就波及到了以寇德為首的木炭生意。寇德在北平經營木炭生意多年,一直憑借著穩定的客源和還算可觀的利潤,在這城中的商賈圈子裏站穩了腳跟。這些年寇德和幾個同樣做木炭生意的同行一直在暗中把控著木炭的價格。可如今,蜂窩煤憑借其低廉的價格、良好的使用效果,迅速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使得寇德的木炭生意一落千丈,原本每日車水馬龍的木炭鋪子,如今變得門可羅雀,庫房裏積壓的木炭越來越多,讓寇德心急如焚,又憤恨不已。


    寇德本就是個心胸狹隘之人,眼見自己的生意被蜂窩煤衝擊得如此狼狽,哪肯善罷甘休。他暗中召集了幾個同行,聚在城中一處偏僻的宅院裏,商議著如何打壓蜂窩煤生意。寇德麵色陰沉,眼神中透著狠厲,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說道:“哼,這蜂窩煤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竟斷了咱們的財路,絕不能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它繼續紅火下去,得想個法子把它給弄垮了才行!”


    眾人紛紛附和,其中一個叫李三的則麵露擔憂的開口,“寇大哥,我聽說這蜂窩煤背後可是有世子的影子,咱們要是在暗中動手腳,萬一被官府查到了,怕是不妥吧?”


    寇德兩眼一瞪,“背後是世子又怎樣,他們弄出這廉價的蜂窩煤,說是為了惠及百姓,助百姓們熬過寒冬,那就不給咱們這些靠木炭活著的人留活路了?咱們也不使那些下三濫的路子,免得讓人抓住把柄,我派人打聽了,城東蜂窩煤的生意不是歸官府的,是那個做肥皂的劉家和陳家在經營,咱們就拿他們下手!我聽聞這蜂窩煤燒起來會產生毒煙,有害人的身子,咱們不妨就從這上麵做做文章,散布些謠言出去,讓百姓們不敢再用這蜂窩煤,到時候,他們還不得乖乖迴來買咱們的木炭?”


    眾人一聽,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的笑意,點頭道:“此計甚好,不過,光靠咱們空口說白話,怕是難以讓人信服,得找些人來做做樣子,最好是找那些死了人的,把這事兒鬧大才行。”


    眾人聽了,又七嘴八舌地商議起具體的實施計劃來,一場針對蜂窩煤生意的陰謀,就此悄然展開。


    沒過幾日,北平城東的大街小巷裏,開始悄然流傳起一些關於蜂窩煤的傳言。起初,隻是幾個神秘兮兮的人在角落裏竊竊私語,說什麽“這蜂窩煤看著好用,實則燒起來會冒出毒煙,聞多了會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染上重病!”,“隔壁家的小孩就是聞了那蜂窩煤的煙,這幾日一直咳嗽個不停,怕是中了毒了”。


    漸漸地,這些傳言越傳越廣,越傳越邪乎,一些不明就裏的百姓聽了,心裏開始犯起了嘀咕,原本打算購買蜂窩煤的,也都猶豫了起來。在集市上,幾個主婦正圍在一起議論著。 “哎呀,我本來想著這蜂窩煤便宜,想買些迴去試試呢,可現在聽人說有毒,這可不敢買了呀。”


    “是啊,是啊,咱可不能為了省那點錢,把一家人的身子給弄壞了,還是老老實實用木炭吧,雖說貴了些,可心裏踏實啊。”


    在王玨等人開設的售賣蜂窩煤和爐具的店鋪前,原本絡繹不絕的顧客也明顯少了許多,不少人隻是在店門口駐足觀望,卻不敢輕易進店購買了。店裏的夥計們看著這冷清的場麵,都有些焦急,趕忙將情況告知了王玨。


    王玨聽聞,眉頭緊皺,心中明白這定然是有人在背後蓄意抹黑蜂窩煤,當下便召集二狗和陳妍商議對策。陳妍有些氣憤地說道:“肯定是那些做木炭生意的見咱們蜂窩煤搶了他們的風頭,故意使壞呢,這可怎麽辦呀?”


    二狗也一臉憤慨:“哼,這些人也太卑鄙了,咱們得想辦法把這謠言給止住,不然好不容易做起來的生意可就全毀了。要是弄不好,官府和世子的名聲都會受到影響!”


    王玨沉思片刻,說道:“當下之急,是要證明蜂窩煤無毒無害,那些使用了出了問題的,一定是沒有按照咱們的指導要去使用,咱們得想辦法證明這些,也得找些有威望的人來幫忙才行。”


    二狗憂心忡忡的道,“要不咱們找郭大人幫幫忙,再要不請你師父或者世子出麵澄清一下?”


    王玨搖了搖頭,“現在這些流言大多集中在城東,這說明對方不敢去影響官府的生意,肯定是衝著咱們來的,咱們還是先自己想想辦法,沒有真憑實據,官府也沒有辦法插手!”


    王玨決定先從醫館入手,他親自拜訪了城中幾位德高望重的醫師和王府裏的太醫,向他們詳細說明了蜂窩煤的成分以及燃燒原理,並誠懇地請求他們幫忙驗證蜂窩煤燃燒是否會產生毒煙害人。


    醫師們本就心係百姓健康,那些王福利的太醫也一直很感激王玨教他們製作大蒜素,聽了王玨的話,也覺得此事關係重大,便答應幫忙。 他們來到一處說使用蜂窩煤後頭暈眼花的人家中,先是確認了他們是不是按要求去使用蜂窩煤,隨後又請醫師們為他們診脈,確診他們是不是中毒,最後才確認這家人是因為晚上 忘記把爐火熄滅因為缺氧而導致的眩暈。


    王玨又請一些精通藥理的醫師們去檢驗蜂窩煤和燃燒後產生的煙氣,結果醫師們也沒有查出什麽毒物毒煙,王玨心裏自然清楚,自己製作的蜂窩煤雖然淵源達不到厚實的標準,但是已經經過了一部分的預處理,燃燒後雖然會產生少量的有害氣體,但隻要注意使用方法,注意通風,這些危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王玨得到醫師們的驗證結果後,如獲至寶,趕忙讓人將這一消息散播出去。同時,他還在自家的酒樓、客棧裏,邀請一些普通百姓和城中稍有頭臉的人物前來,當眾演示蜂窩煤的使用,讓大家親眼看到蜂窩煤燃燒時正常的煙霧情況,同時也叮囑大家不管是木炭、石炭還是蜂窩煤又或是其他用來燃燒取暖的東西,如果不能保證良好的通風,時間久了都會出現頭暈惡心一類的類似中毒的症狀,並請老醫師現場講解,消除大家的疑慮。


    此外,王玨還安排夥計們在售賣蜂窩煤的店鋪前,張貼大幅的告示,寫明蜂窩煤無毒無害的驗證結果,以及醫師們的署名證明,又安排專人在店門口向過往路人耐心解釋,解答大家的疑問。


    在王玨等人的努力下,一部分原本相信謠言的百姓開始動搖了,又有一些膽大的人家,試著重新購買蜂窩煤使用,發現隻要按照王覺得說法去使用確實並無異樣,便幫忙向身邊的人解釋,這使得蜂窩煤的銷量漸漸有了些許迴升的跡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