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覲見王妃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 作者:庚午199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在場的農夫們陸陸續續離開,迴家處理農田,準備帶著全家搬遷,朱高熾叫住王玨“等這些農夫返迴還要寫十日,明日你準備一下,孤帶你去覲見母妃。”
王玨不敢推辭,緊忙行禮應下,聽到要覲見燕王妃,王玨腦海中不禁想起了前世很多短視頻、小說和影視作品裏對這位未來的大明賢後的描述,王玨不知道徐王妃的名字,隻知道後人為她杜撰了個“徐妙雲”的名字。
而王玨之所以對徐王妃印象深刻,是因為曆史書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徐王妃是因何病去世,但傳說她和自己前世的母親一樣患上了乳腺癌,前世自己的母親靠著先進的醫療科技和發現較早,手術全部切除之後,調養了幾年後才康複,而這位身處大明時代的徐王妃自然沒那麽好運,年僅四十餘歲便香消玉殞。
王玨覺得這種說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畢竟徐王妃年紀輕輕就與朱棣成婚,又接連誕下子嗣傷了身體根基,後來又作為朱棣的賢內助參評頻頻與朱棣的各項決策。再加上朱棣起兵靖難之後,徐王妃難免又日日擔心帶兵在外的燕王父子,還要幫助朱高熾據守北平,到後來自己的弟弟又死在了皇帝手中。如此常年的憂思過度再加上積勞成疾,患癌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翌日一早,王玨便打扮的煥然一新到王府拜見朱高熾,朱高熾簡單與王玨交代了幾句便帶上王玨穿過王府的長廊,直奔徐王妃的居所。
徐王妃的住所布置得素雅卻不失莊重,屋內燃著淡淡的熏香。此時的徐王妃正坐在案前,翻閱著一些賬目冊子,眉頭微微皺著,似有心事。
“母親,孩兒朱高熾拜見母親,還帶了王玨前來給母親請安。”朱高熾恭敬地行了禮,王玨也趕忙跟著行禮,朗聲開口,“屬下王玨見過徐王妃,願王妃身體安康,福壽綿長。”
徐王妃的視線從賬目上移開,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快快免禮,站起來讓本宮瞧瞧!”
王玨起身,把身體站的筆直讓徐王妃審視,徐王妃見眼前少年你雖然長相平平,但雙眼明亮,氣質不凡,笑道,“你就是王玨啊,想不到竟如此年輕,果然是少年英才!本宮時常聽高熾提起你,早就詳見上一見,隻可惜前段時間身體抱恙,今日終於有緣的見了。”
王玨立馬語氣恭敬的迴道,“王妃謬讚了,小子就是利用書中所學而已,算不得什麽本事!”
徐王妃笑道,“你沒要自謙,若不是你弄出那炸藥包拖延了李景隆大軍的攻城速度,本宮就要組織城裏婦女上城牆協助守城了,說到底本宮和這承重的婦女都要謝謝你。”
王玨有些不好意思,“屬下也是土生土長的北平人,守土安邦自然責無旁貸!”
徐王妃看著眼前的少年心裏很滿意,對自己的兒子能發掘出這樣的人才由衷的感到高興,“你弄出的哪個肥皂不錯,聽說在北平城裏賣的很好,你先出的酒精和脫脂棉更是挽救了不少燕軍將士性命,王府開設工坊以後還解決了不少參與守城的北平百姓生計問題,本宮看著賬目上工坊的收入情況也審視高興。”
王玨聽到徐王妃一直誇讚自己,心裏也不禁有些高興,“能為燕王和世子提供幫助,也是屬下的榮幸!”
徐王妃眼底閃過一絲好奇之色,“本宮想問問你,你小小年紀就弄出這些新奇玩意兒,是從哪學來的?”
王玨隻能有把自己從一本雜技上看到的這些再次搬出來應付,徐王妃聽後感歎道,“本宮自幼也算博覽群書,倒是不曾見過這樣的奇書。”
王玨隻能假裝麵露遺憾,“屬下也是偶然所得,隻可惜後來不慎丟失了。”
徐王妃沒有繼續追問,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覺得還是要告誡幾句,“你旅遊奇思,屢屢為燕王和獅子建功,帶燕王靖難成功比有重賞,但你年紀輕輕,切莫專注於這些小道,要謹記聖人教誨,多讀經史,你既是從道衍,令師精通儒、釋、道自該好好跟隨他修行學習,再世子麾下做事,要心懷天下萬民,用你的才學造福大明百姓。”
王玨恭敬地行禮,“謹記王妃教誨!”
看著母親略顯疲憊的麵容,朱高熾心疼莫名,急忙上前幾步,輕輕握住母親的手,“母妃,孩兒這些日子見您總是忙碌於府中諸多事務,連休息的時間都甚少,心中實在擔憂。您身體剛剛剛恢複不久,可一定要多多注意身體啊,切莫要累壞了自己。”
徐王妃輕輕拍了拍朱高熾的手,“你父王如今兵圍濟南,留我們母子據守北平,軍械糧草消耗甚眾,這北平城和王府上下大小事務,本宮哪能不操心呢,你父王和弟弟在外征戰,我自然得和你幫他們把家裏打理得妥妥當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王玨聞言在一旁也附和著說道:“王妃,世子所言極是。後方固然重要,可您的身體更是重中之重。您若是操勞過度累壞了身體,不僅世子和王爺會憂心不已,方寸大亂。世子仁愛賢德,為政清明,又有吾師和倚重能人相助,王妃大可放心!”
徐王妃笑著看向王玨,“高熾的孝心和王玨你的好意本宮自然清楚,高熾留守北平,本宮自然也是放心的,隻是這習慣了,一時間也改不了這凡事都要操操心的性子。”
見兒子如此孝心,徐王妃倍感欣慰,再次拍了拍朱高熾的手,“母妃有些累了,你先帶著王玨退下吧!北平事務繁多,不必再我這裏耽誤太多時間。”
朱高熾聞言不敢再打擾母親,便拉著王玨告退,等二人離開徐王妃住所,朱高熾憂心忡忡,“母親賞賜抱恙,孤就懷疑是憂思過度所致,孤幾次勸母親安心靜養,母親都是這般說辭,如今父王和二弟帶兵在外,若是母親身體有了差池,我該如何向他們交代?王玨,你既然能幫孤調理身體,有沒有什麽辦法幫母妃也調理一番?”
王玨頓感為難,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的人心寬,天塌下來都不帶擔心的 ,而像徐王妃這樣自幼知書達理、聰慧莫名,偏偏又是個天生勞碌愛操心的性格。丈夫起兵造反,常年和二子帶兵在外征戰,留自己體弱多病的長子據守後方,換哪一個人來能安心的享受生活?
如果不是想前世自己母親那樣經曆一番生死之間掙紮的大徹大悟,或者想自己師父那樣將佛法修行到一定境界,自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邏輯閉環,又怎麽會放下一切,安心調理身體呢?
“世子,王妃與燕王年少成婚,感情甚篤,婚後接連誕下子嗣,本就對身體有所損傷,王妃又生性如此,即便燕王和二王子戰無不勝一路所向披靡,世子又將大小事務處理的妥妥當當也難免會操心。世子隻能平日裏多陪伴王妃,多家勸慰讓王妃安心,時間一長,王妃或許就可以放手了。”
朱高熾歎了口氣,“也隻能如此了,隻盼著父王能早日靖難成功大事得成,到時候天下太平,母妃自然也就不必日日擔憂了!”
王玨聽了朱高熾的話忍不住腹誹,“你可得了吧!就你那個不安分的老爹,登基以後也是個折騰的主兒,別說什麽五征漠北、南安交趾、七下西洋,還有什麽遷都北平,編撰《永樂大典》,就一個怎麽處置靖難遺孤就夠你們喝一壺的!”
朱高熾見王玨默不作聲,又開口問到,“從飲食上有沒有什麽法子能幫助母妃調理身體?”
王玨哪裏懂得這些,隻能想著揚徐王妃盡量少吃些致癌的食物,“世子,王菲的飲食要清淡一些,少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要多吃青菜,另外盡量不要吃醃菜和鹹菜,另外保證飲食的多樣性,世子可以派人尋找一種名叫‘胡蘿卜’的食材,經常食用對王菲的身體有好處。”
王玨想了想又補充道,“另外,世子也可讓王府太醫或者我師父給王妃調配一些清熱去火的藥膳,或許有用!”
親身體驗了王玨調理身體方法效果的朱高熾對王玨的說辭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好!你說的古兜記下了,稍後就派下人一一操辦!”
朱高熾突然打手一拍,“對了,古還沒有將你那雜交育種的法子說與母妃,她若聽到此事,定會欣喜!”
王玨默然,估計現在也隻有他清楚在這個時代搞雜交育種有多麽困難,現在大明的百姓包括自己都對後世的現代遺傳學一竅不通,再加上實驗器材和實驗條件的限製,如今這雜交育種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絕對不會有很大的改善。
王玨心裏忍不住感歎,“想要盡早的解決問題,靠雜交育種和相關外移民都不太現實,隻能是盡早的把每周的那幾樣好東西早點兒引進迴來,隻希望這場仗能早點兒打完,我也有辦法能說服朱棣和鄭和下決心去探索新大陸!”
王玨不敢推辭,緊忙行禮應下,聽到要覲見燕王妃,王玨腦海中不禁想起了前世很多短視頻、小說和影視作品裏對這位未來的大明賢後的描述,王玨不知道徐王妃的名字,隻知道後人為她杜撰了個“徐妙雲”的名字。
而王玨之所以對徐王妃印象深刻,是因為曆史書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徐王妃是因何病去世,但傳說她和自己前世的母親一樣患上了乳腺癌,前世自己的母親靠著先進的醫療科技和發現較早,手術全部切除之後,調養了幾年後才康複,而這位身處大明時代的徐王妃自然沒那麽好運,年僅四十餘歲便香消玉殞。
王玨覺得這種說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畢竟徐王妃年紀輕輕就與朱棣成婚,又接連誕下子嗣傷了身體根基,後來又作為朱棣的賢內助參評頻頻與朱棣的各項決策。再加上朱棣起兵靖難之後,徐王妃難免又日日擔心帶兵在外的燕王父子,還要幫助朱高熾據守北平,到後來自己的弟弟又死在了皇帝手中。如此常年的憂思過度再加上積勞成疾,患癌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翌日一早,王玨便打扮的煥然一新到王府拜見朱高熾,朱高熾簡單與王玨交代了幾句便帶上王玨穿過王府的長廊,直奔徐王妃的居所。
徐王妃的住所布置得素雅卻不失莊重,屋內燃著淡淡的熏香。此時的徐王妃正坐在案前,翻閱著一些賬目冊子,眉頭微微皺著,似有心事。
“母親,孩兒朱高熾拜見母親,還帶了王玨前來給母親請安。”朱高熾恭敬地行了禮,王玨也趕忙跟著行禮,朗聲開口,“屬下王玨見過徐王妃,願王妃身體安康,福壽綿長。”
徐王妃的視線從賬目上移開,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快快免禮,站起來讓本宮瞧瞧!”
王玨起身,把身體站的筆直讓徐王妃審視,徐王妃見眼前少年你雖然長相平平,但雙眼明亮,氣質不凡,笑道,“你就是王玨啊,想不到竟如此年輕,果然是少年英才!本宮時常聽高熾提起你,早就詳見上一見,隻可惜前段時間身體抱恙,今日終於有緣的見了。”
王玨立馬語氣恭敬的迴道,“王妃謬讚了,小子就是利用書中所學而已,算不得什麽本事!”
徐王妃笑道,“你沒要自謙,若不是你弄出那炸藥包拖延了李景隆大軍的攻城速度,本宮就要組織城裏婦女上城牆協助守城了,說到底本宮和這承重的婦女都要謝謝你。”
王玨有些不好意思,“屬下也是土生土長的北平人,守土安邦自然責無旁貸!”
徐王妃看著眼前的少年心裏很滿意,對自己的兒子能發掘出這樣的人才由衷的感到高興,“你弄出的哪個肥皂不錯,聽說在北平城裏賣的很好,你先出的酒精和脫脂棉更是挽救了不少燕軍將士性命,王府開設工坊以後還解決了不少參與守城的北平百姓生計問題,本宮看著賬目上工坊的收入情況也審視高興。”
王玨聽到徐王妃一直誇讚自己,心裏也不禁有些高興,“能為燕王和世子提供幫助,也是屬下的榮幸!”
徐王妃眼底閃過一絲好奇之色,“本宮想問問你,你小小年紀就弄出這些新奇玩意兒,是從哪學來的?”
王玨隻能有把自己從一本雜技上看到的這些再次搬出來應付,徐王妃聽後感歎道,“本宮自幼也算博覽群書,倒是不曾見過這樣的奇書。”
王玨隻能假裝麵露遺憾,“屬下也是偶然所得,隻可惜後來不慎丟失了。”
徐王妃沒有繼續追問,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覺得還是要告誡幾句,“你旅遊奇思,屢屢為燕王和獅子建功,帶燕王靖難成功比有重賞,但你年紀輕輕,切莫專注於這些小道,要謹記聖人教誨,多讀經史,你既是從道衍,令師精通儒、釋、道自該好好跟隨他修行學習,再世子麾下做事,要心懷天下萬民,用你的才學造福大明百姓。”
王玨恭敬地行禮,“謹記王妃教誨!”
看著母親略顯疲憊的麵容,朱高熾心疼莫名,急忙上前幾步,輕輕握住母親的手,“母妃,孩兒這些日子見您總是忙碌於府中諸多事務,連休息的時間都甚少,心中實在擔憂。您身體剛剛剛恢複不久,可一定要多多注意身體啊,切莫要累壞了自己。”
徐王妃輕輕拍了拍朱高熾的手,“你父王如今兵圍濟南,留我們母子據守北平,軍械糧草消耗甚眾,這北平城和王府上下大小事務,本宮哪能不操心呢,你父王和弟弟在外征戰,我自然得和你幫他們把家裏打理得妥妥當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王玨聞言在一旁也附和著說道:“王妃,世子所言極是。後方固然重要,可您的身體更是重中之重。您若是操勞過度累壞了身體,不僅世子和王爺會憂心不已,方寸大亂。世子仁愛賢德,為政清明,又有吾師和倚重能人相助,王妃大可放心!”
徐王妃笑著看向王玨,“高熾的孝心和王玨你的好意本宮自然清楚,高熾留守北平,本宮自然也是放心的,隻是這習慣了,一時間也改不了這凡事都要操操心的性子。”
見兒子如此孝心,徐王妃倍感欣慰,再次拍了拍朱高熾的手,“母妃有些累了,你先帶著王玨退下吧!北平事務繁多,不必再我這裏耽誤太多時間。”
朱高熾聞言不敢再打擾母親,便拉著王玨告退,等二人離開徐王妃住所,朱高熾憂心忡忡,“母親賞賜抱恙,孤就懷疑是憂思過度所致,孤幾次勸母親安心靜養,母親都是這般說辭,如今父王和二弟帶兵在外,若是母親身體有了差池,我該如何向他們交代?王玨,你既然能幫孤調理身體,有沒有什麽辦法幫母妃也調理一番?”
王玨頓感為難,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的人心寬,天塌下來都不帶擔心的 ,而像徐王妃這樣自幼知書達理、聰慧莫名,偏偏又是個天生勞碌愛操心的性格。丈夫起兵造反,常年和二子帶兵在外征戰,留自己體弱多病的長子據守後方,換哪一個人來能安心的享受生活?
如果不是想前世自己母親那樣經曆一番生死之間掙紮的大徹大悟,或者想自己師父那樣將佛法修行到一定境界,自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邏輯閉環,又怎麽會放下一切,安心調理身體呢?
“世子,王妃與燕王年少成婚,感情甚篤,婚後接連誕下子嗣,本就對身體有所損傷,王妃又生性如此,即便燕王和二王子戰無不勝一路所向披靡,世子又將大小事務處理的妥妥當當也難免會操心。世子隻能平日裏多陪伴王妃,多家勸慰讓王妃安心,時間一長,王妃或許就可以放手了。”
朱高熾歎了口氣,“也隻能如此了,隻盼著父王能早日靖難成功大事得成,到時候天下太平,母妃自然也就不必日日擔憂了!”
王玨聽了朱高熾的話忍不住腹誹,“你可得了吧!就你那個不安分的老爹,登基以後也是個折騰的主兒,別說什麽五征漠北、南安交趾、七下西洋,還有什麽遷都北平,編撰《永樂大典》,就一個怎麽處置靖難遺孤就夠你們喝一壺的!”
朱高熾見王玨默不作聲,又開口問到,“從飲食上有沒有什麽法子能幫助母妃調理身體?”
王玨哪裏懂得這些,隻能想著揚徐王妃盡量少吃些致癌的食物,“世子,王菲的飲食要清淡一些,少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要多吃青菜,另外盡量不要吃醃菜和鹹菜,另外保證飲食的多樣性,世子可以派人尋找一種名叫‘胡蘿卜’的食材,經常食用對王菲的身體有好處。”
王玨想了想又補充道,“另外,世子也可讓王府太醫或者我師父給王妃調配一些清熱去火的藥膳,或許有用!”
親身體驗了王玨調理身體方法效果的朱高熾對王玨的說辭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好!你說的古兜記下了,稍後就派下人一一操辦!”
朱高熾突然打手一拍,“對了,古還沒有將你那雜交育種的法子說與母妃,她若聽到此事,定會欣喜!”
王玨默然,估計現在也隻有他清楚在這個時代搞雜交育種有多麽困難,現在大明的百姓包括自己都對後世的現代遺傳學一竅不通,再加上實驗器材和實驗條件的限製,如今這雜交育種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絕對不會有很大的改善。
王玨心裏忍不住感歎,“想要盡早的解決問題,靠雜交育種和相關外移民都不太現實,隻能是盡早的把每周的那幾樣好東西早點兒引進迴來,隻希望這場仗能早點兒打完,我也有辦法能說服朱棣和鄭和下決心去探索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