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聽到朱高熾準備開始釀酒,思索一番後開口,“經此白溝河一戰,李景隆大敗遁逃,接連兩次失敗之後,李景隆顯然已無再戰石之心,朝廷也再難征調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北伐。而今燕軍越戰越勝,我燕軍兵力已增至二十萬,已經可以轉守為攻,故而此大燕境內應該沒有大患,百姓的農耕自然再不會受到戰火牽連。燕王此戰收獲糧草輜重無數,穩妥起見,世子可以留足大軍可以用到今年秋收的糧草,餘下的自然可以用來釀酒,即便戰事有變,屆時秋收的新糧也足以補充,方可保證大軍糧草供給。”


    朱高熾點點頭,“大師所言不錯,孤也是這這般考慮,不過從此往後我燕軍南下就要一路攻城,我燕軍多善於騎射,平原作戰優勢很大,攻城掠地就不好說了。孤恐怕再也沒有這樣繳獲大量糧草輜重的機會了,所以這糧食是否能保證持續供應釀酒,還是未知之數啊!”


    朱高熾突然把目光轉向王玨,“王玨,孤記得你說過西域有一些高產糧食畝產比我大明高出幾倍,可是確有其事?若是真有,孤邊派人尋找胡商許以重利來購買種子,甚至可以派人從大同一路西行到西域尋找!糧食產量上去了,百姓就不會餓肚子,孤也有餘糧拿來釀酒。”


    王玨仔細迴憶了一下,這時候美洲新大陸還沒有被哥倫布發現,玉米、土豆、地瓜這些原產地在美洲的高產食作物此時還沒傳到歐洲和東南亞,就算是朱高熾派人到西域尋找也注定不會有什麽收獲。


    王玨無奈開口,“世子,書上記載這些高產作物生長在西方一片孤懸海外的廣袤大地上,現在應該還無人到達那裏,所以眼下世子想弄到種子,應該是不太可能,隻有日後建造大船,跨越無盡大海尋找到那片大陸才有希望,不過西域諸國特產豐富,其中很多蔬果香辛料也適合在我大明種植,世子若有興趣,不妨派人組建商隊沿絲綢之路探索。”


    道衍聽了王玨的話老神自在,但心裏卻感歎,“世子還是寬厚仁慈信任我這便宜弟子,若是多疑之人,肯定會懷疑那些高產糧食既然生長在股癬海外的大陸上,又如何被人發現而且在大明留下記錄。”


    朱高熾一心都在高產糧食上,沒有像思維邏輯演技的道衍那樣敏銳的發現王玨言語中的邏輯漏洞,見短時間弄不到高產糧食,朱高熾便沒了什麽興趣,“此事花費不小,還是日後再說吧,還是弄糧食要緊!”


    見朱高熾如此執著於糧食,王玨想著反正靖難還要好幾年,主語尋找美洲新大陸更不知道到要等到什麽時候,不如先試試雜交育種的辦法,自己雖然隻懂得一些簡單原理從來沒弄過,但是可以通過不斷地嚐試來尋找理想的結果,隻要投入足夠的時間且實驗基數夠大,總能找出一些優良的雜交品種。


    王玨突然就想起了哪個前世用了一輩子時間研究雜交水稻。讓全中國人民都吃飽飯的偉人。


    “世子、師父,我曾在書上看到過一種雜交玉種的方法,可以通過此方法培育出最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高產糧食,也可實現糧食增產。隻是我隻知道其原理,若是具體嚐試下來,可能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且還要看運氣,有可能終我一生都尋不到合適的品種。如果世子想試試,可以給我幾塊像個較遠的小塊田地供我做試驗田所用。”


    朱高熾聞言麵色一喜,有辦法就是好事,哪怕希望渺茫也總比一點可能都沒有要好得多,但是要是讓王玨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這種希望渺茫的事情上,朱高熾又覺得有些浪費王玨的才華。


    朱高熾眼睛一轉,“此法是否複雜?是否隻能靠你一人完成?”


    王玨仔細迴憶了一下高中生物學過的雜交原理,迴道,“複雜程度倒是一般,隻是需要操作精細認真,稍有不慎便會導致實驗失敗浪費一次糧食的生長周期,而且想要檢驗成果的好壞也得花費一年的時間把種子種下去才能檢驗。最重要的事此法培育出的新品種是不可控的,所以需要不斷的試驗和常年的種植來尋找優良品種,極耗時間。”


    道衍眼神深邃的看了王玨一眼,“若是能培養出高產糧食作物,便是功在千秋的豐功偉績,花多少時間都值得,若是不嚐試肯定沒有收獲,與其顧慮那麽多,不如早點開始試試!為師到時很好奇你這法子該如何操作。”


    王玨看了眼二人,“我燕軍多騎兵,世子和師父想必也知道培育戰馬的方法,其實這雜交育種和培育戰馬的方式雷同,都是篩選出品質優良的個體進行繁殖來誕下兼具父母雙方優點的後代,也好比馬和驢子交配就可可以誕生出更有耐力、適合農耕的騾子,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同地區、有些差異的品種雜交來查出新品種,想培育出高產的糧食也是如此,隻不過這糧食乃是雌雄同體,若是沒有人為幹預,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進行實驗,並通過實驗結果總結規律。培育滿足我們要求的品種。不過操作起來稍有些 複雜,需要對篩選出的個體進行去雄等操作,另外還要防止其他個體的花粉的幹擾.......”


    王玨吧啦吧啦的說了一大通,二人雖然聽得一知半解,但是也明白雜交育種的基本原理,也確認了王玨的辦法確實可行。


    朱高熾低頭想了想,“既然如此,王府尚有許多農田,孤可以給單獨你劃出一些專門去實驗,另外孤還會招募善於農事的農夫,你可以將方法告知他們,指導他們去做,咱們耐心等著結果便是。若是讓你一人去做此事,一來你自己力有不逮,二來孤也不忍心讓你被此事困住失去用武之地。”


    王玨一想也是,這東西就跟釣魚一樣,自己隻要把魚餌拋下去等著收竿便是,至於空不空軍,或者魚什麽時候咬鉤,上鉤的是什麽魚都是未知數,但隻要拋竿的次數夠多,總會有自己想要的大魚。


    “如此,那等世子招募好人手,在下便教導他們原理和如何操作,正好今年知道這些農夫如何操作,然後篩選個體收獲種子,等到明年春耕後便可以開始實驗,世子靜待佳音便是。”


    朱高熾看著王玨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看向道衍,“大師,你這弟子可真是個百寶箱,所學極雜,但又都是經世濟民之法,真不知他這些手段是從何處學來的!”


    道衍怕朱高熾反應過來王玨此前言語裏的漏洞,故作神秘道,


    “世子,個人自有機緣,世子不必過分在意,依老僧看,我這徒兒當時能陪世子發掘招攬才是他最大的機緣,才能讓他的那些千奇百怪之想有了用武之地。也能助世子造福我怕大明百姓。”


    王玨內心對師傅的話十分讚同,不管什麽時代,平台都很重要,如果沒有朱棣和朱高熾的支持,以自己手頭上的資源,大概也隻能讓自己和二狗一家過得富裕一些。自己這些前世的技術和知識,很多時候也隻能是不合時宜和不切實際的空想罷了。


    朱高熾笑笑轉移了話題,“這李景隆接連大敗,已經沒有膽魄和兵力抵抗我燕軍,白溝河一戰,父王繳獲無數輜重糧草,孤日前收到前線消息,父王率兵攻打德州之時,這李景隆竟然直接棄城而逃,躲到了濟南,父王進入德州之後,又獲得大量糧草儲備。如今父王已經準備兵圍濟南,如今此消彼長,說不定父王很快就能就能攻克濟南,你們如何看?”


    道衍沉吟道,“李景隆葬送朝廷六十萬大軍,如今各地藩王作壁上觀,幾年內朝廷再難組織這樣數量龐大的軍隊,但對燕王來說,也不過是攻守易型,擺脫了覆滅之危,但是若是朝中也不乏猛將,若是據城堅守,燕王向率兵直抵南京還是要花費些功夫,世子還是不要太樂觀,需做好長期的準備。”


    朱高熾點點頭,“孤明白,孤自會做好長期打算,父王率兵難進,糧戰線更長,糧道的安全就更為重要,務必要照注意糧道安全,保證大軍的糧草、輜重軍械供應,做好長期征戰的準備。唉,隻是這靖難時間越長,消耗糧草物資越多,百姓負擔越重,父王雖下令燕軍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但隻要戰事還在,百姓人不可避免被戰火摧殘。大師和王玨可有什麽迅速破敵的良策?”


    道衍麵露無奈,“按照當下形勢,如果沒什麽大變化的話,隻能是一一步步打過去,至於這些百姓,也隻能在功成之後減免賦稅多加安撫,讓這些地方的百姓休養生息。”


    王玨對軍事上的事情了解太少,但也覺得此事沒有什麽速戰速決的辦法,隻是聽著道衍的話點點頭。朱高熾見王玨沒有開口便轉移了話題。


    “父王久經戰陣,前方戰事自由父王定奪,我們還是做好分內之事,把後方經營好,保證民生和大軍供給才是。”


    朱高熾有把目光轉向王玨,“你所說那個海外之地有高產糧食之事估計下了,等日後有了條件,一定會派人出海探索,但眼下還是先把雜交育種的事情弄個章程出來,要是按你所說,運氣好的話,兩年以後就能有所收獲!”


    王玨麵色鄭重的向朱高熾行禮,“此事關乎我大明百姓福祉,世子請放心,屬下定會盡力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