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後的天氣很是好,想來應該是祖宗們近日見到了小輩們,心情大好了吧。
近幾天,馥臻公主都很喜歡大清早地就把上官寧從被窩子裏提出來到禦花園裏溜溜,用的理由一致是:桃花都快開敗了,要抓緊時間去賞花!
事實上,禦花園裏並未栽植桃樹,而桃花開得最燦爛的桃花園此時也已經沒有了大好的光景,若不是看在花園裏杜鵑花和虞美人開得實在不錯,她真的要考慮今晚把門窗都堵死了再睡覺了。
然而漸漸地,她似乎發現了馥臻公主的陰謀……
站在櫻花樹下,上官寧很是不給麵子地挑了挑眉,絲毫沒有留意到飄落的花瓣落到了頭上,靜靜地看著不遠處的幾名竊竊私語的男子。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昨天在禦花園偶遇到的是一位年少的將軍,一身常服幹淨利落,隨身的佩劍可以應當價值不菲,隻是想來應該是時常上陣拚殺的人,臉上的一道疤痕雖說有些猙獰,卻也頗具男子氣概。
前天她們賞花累了的時候打算去亭子裏坐一坐,恰好看見了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在壁上揮毫潑墨寫著什麽,走近一看,實在不知道寫的是些什麽。
大前天她們在池子邊上看錦鯉的時候,突然從水池子裏冒出了一個人,馥臻膽子有些小,拉著她就跑了,隻聽到那人在身後大喊著什麽“公主留步”。
……
“公主啊,你這可就不仗義了,大王為你精心挑選又精心安排的駙馬,你怎麽就找我來擋你的桃花呢?”這罪名很大啊,很大。
“什麽桃花!你看看這一群人每一個正經樣子的……”
“是麽?那個不就挺好的……”上官寧指指遠處一身華服的男子,他的身後跟著一群宮女太監低著頭哈著腰,一看就很有架勢的樣子。
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瑤安皺起了眉頭,“那個人,好像是寧國的使臣。”
“使臣?”寧國的使臣不是每年初冬時節前來進貢的嗎?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難道怕去年沒進夠今年趕緊過來補一點兒?
很快,上官寧又搖了搖頭,這個理由根本說不通。
她這五年雖然沒有出過無風穀,可是也知道外麵的形勢。這幾年來寧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連帶著國力也大增,怕是很快就可以反過來打倒兵力日漸衰弱的衛國,進貢的東西隻會越來越少,絕對沒有理由這個時候跑到衛國來。
那人很快就領
著宮人離去,前腳剛離開她們的視線,後腳常溫公公就過來了,說是大王有事請公主去禦書房一趟,上官寧本想跟著,卻被常溫攔了下來。
不知道為什麽,她的心裏生出了不好的預感。
如果她有事先知道事情的能力,如果她知道她的人生軌跡將在這一天偏離,那麽,她一定不會一時心軟答應瑤安多留幾天。
但是,或許就算她真的事先知道了,也不會改變這樣的結果。
不能跟去禦書房,那就隻能迴太和宮等她了。
當一個人心中不安的時候,時間仿佛就會慢下來,每一滴水都能清楚地看見它的流逝,每一片葉都能清楚地看出它的落痕。
兩個時辰後,瑤安終於從禦書房迴來,紅腫著眼一聲不吭,迴到房間裏就把房門關上,任憑上官寧怎麽叫都不開門。
抑製住一腳把門踹開的衝動,她差紅絡去打聽事情的因果。
原來,寧國使團這一次來東川不是進貢的,而是來和親的。
憑著寧國現在的國力,安逸已久缺少良將的衛國想要再次和寧國抗衡是很有壓力的,寧國也是抓著這一點想要與衛國結成秦晉之好,一起吞並南方的楚國。
隻是,寧國必定不會做把皇子公主送過來的虧本事,執意要求取一位公主。大王的女兒不多,適齡的又未嫁的,數來數去也就是馥臻公主了。
後宮之中的算計是無盡的,瑤安雖然長在後宮,但是因著大王的寵可以活得單純善良,若是脫了這一層溺護到了寧國,她怎麽扛得住後宮的腥風血雨?
或許是衝動,或許不是衝動,沒有任何人跟著,上官寧獨自闖進了禦書房,大王正在和幾位大臣議論著什麽,被打斷之後齊齊看向她。
在上官寧的強烈要求之下大王才屏退了所有人,目光嚴肅地看著她,或許是從前太縱容了,讓她分不清主仆了?
“大王,您不能讓瑤安嫁去寧國!”
一開口就是這麽開門見山的一句話,衛國公似乎並沒有想到她會這麽說,竟然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她甚至沒有尊稱瑤安一聲馥臻公主,這句話說得就好像一個人在為她的好友抱不平那般。
“你以為孤想把瑤安嫁過去嗎?她是孤最寵愛的公主,孤怎麽舍得……可是現在的寧國已經不是十二年前的那個寧國了,當年的他們敗在了你父親手下之後忍氣吞聲朝貢納稅,可是暗地裏操練兵馬經營國力,現在國力已經不在
我們之下,一旦打起來,遭殃的隻會是黎民百姓!孤有多少公主你是清楚的,隻有瑤安是合適的,都怪孤沒有早一些把她嫁出去……”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和親隻是一個借口,寧國無非是想接著衛國的兵力吞沒楚國,一旦失去了楚國的製衡,不用多久,寧國就會憑借著越來越強大的兵力一舉滅了衛國!到了那個時候,瑤安沒有了利用價值,她會怎麽樣?
“還有,瑤安雖然長在深宮之中,但是她很善良很純真,她沒有深宮妃嬪的那些手段她不會算計不會那些勾心鬥角,如果她嫁去了寧國,在一群女人堆裏爭著一個丈夫,她又會怎樣?她會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還是學會那些勾心鬥角變得心狠手辣?這些,大王您想過嗎?”
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麽就會被環境改變,又或者,原地不進,等待死亡。
而純真善良如瑤安,隻能是後兩者。
這一些,看慣了人情世故,看遍了後宮爾虞我詐的衛國公,又怎麽會沒見過,他隻是,沒有辦法,女兒、百姓、國家,他隻能選擇舍棄自己的女兒。
近幾天,馥臻公主都很喜歡大清早地就把上官寧從被窩子裏提出來到禦花園裏溜溜,用的理由一致是:桃花都快開敗了,要抓緊時間去賞花!
事實上,禦花園裏並未栽植桃樹,而桃花開得最燦爛的桃花園此時也已經沒有了大好的光景,若不是看在花園裏杜鵑花和虞美人開得實在不錯,她真的要考慮今晚把門窗都堵死了再睡覺了。
然而漸漸地,她似乎發現了馥臻公主的陰謀……
站在櫻花樹下,上官寧很是不給麵子地挑了挑眉,絲毫沒有留意到飄落的花瓣落到了頭上,靜靜地看著不遠處的幾名竊竊私語的男子。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昨天在禦花園偶遇到的是一位年少的將軍,一身常服幹淨利落,隨身的佩劍可以應當價值不菲,隻是想來應該是時常上陣拚殺的人,臉上的一道疤痕雖說有些猙獰,卻也頗具男子氣概。
前天她們賞花累了的時候打算去亭子裏坐一坐,恰好看見了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在壁上揮毫潑墨寫著什麽,走近一看,實在不知道寫的是些什麽。
大前天她們在池子邊上看錦鯉的時候,突然從水池子裏冒出了一個人,馥臻膽子有些小,拉著她就跑了,隻聽到那人在身後大喊著什麽“公主留步”。
……
“公主啊,你這可就不仗義了,大王為你精心挑選又精心安排的駙馬,你怎麽就找我來擋你的桃花呢?”這罪名很大啊,很大。
“什麽桃花!你看看這一群人每一個正經樣子的……”
“是麽?那個不就挺好的……”上官寧指指遠處一身華服的男子,他的身後跟著一群宮女太監低著頭哈著腰,一看就很有架勢的樣子。
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瑤安皺起了眉頭,“那個人,好像是寧國的使臣。”
“使臣?”寧國的使臣不是每年初冬時節前來進貢的嗎?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難道怕去年沒進夠今年趕緊過來補一點兒?
很快,上官寧又搖了搖頭,這個理由根本說不通。
她這五年雖然沒有出過無風穀,可是也知道外麵的形勢。這幾年來寧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連帶著國力也大增,怕是很快就可以反過來打倒兵力日漸衰弱的衛國,進貢的東西隻會越來越少,絕對沒有理由這個時候跑到衛國來。
那人很快就領
著宮人離去,前腳剛離開她們的視線,後腳常溫公公就過來了,說是大王有事請公主去禦書房一趟,上官寧本想跟著,卻被常溫攔了下來。
不知道為什麽,她的心裏生出了不好的預感。
如果她有事先知道事情的能力,如果她知道她的人生軌跡將在這一天偏離,那麽,她一定不會一時心軟答應瑤安多留幾天。
但是,或許就算她真的事先知道了,也不會改變這樣的結果。
不能跟去禦書房,那就隻能迴太和宮等她了。
當一個人心中不安的時候,時間仿佛就會慢下來,每一滴水都能清楚地看見它的流逝,每一片葉都能清楚地看出它的落痕。
兩個時辰後,瑤安終於從禦書房迴來,紅腫著眼一聲不吭,迴到房間裏就把房門關上,任憑上官寧怎麽叫都不開門。
抑製住一腳把門踹開的衝動,她差紅絡去打聽事情的因果。
原來,寧國使團這一次來東川不是進貢的,而是來和親的。
憑著寧國現在的國力,安逸已久缺少良將的衛國想要再次和寧國抗衡是很有壓力的,寧國也是抓著這一點想要與衛國結成秦晉之好,一起吞並南方的楚國。
隻是,寧國必定不會做把皇子公主送過來的虧本事,執意要求取一位公主。大王的女兒不多,適齡的又未嫁的,數來數去也就是馥臻公主了。
後宮之中的算計是無盡的,瑤安雖然長在後宮,但是因著大王的寵可以活得單純善良,若是脫了這一層溺護到了寧國,她怎麽扛得住後宮的腥風血雨?
或許是衝動,或許不是衝動,沒有任何人跟著,上官寧獨自闖進了禦書房,大王正在和幾位大臣議論著什麽,被打斷之後齊齊看向她。
在上官寧的強烈要求之下大王才屏退了所有人,目光嚴肅地看著她,或許是從前太縱容了,讓她分不清主仆了?
“大王,您不能讓瑤安嫁去寧國!”
一開口就是這麽開門見山的一句話,衛國公似乎並沒有想到她會這麽說,竟然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她甚至沒有尊稱瑤安一聲馥臻公主,這句話說得就好像一個人在為她的好友抱不平那般。
“你以為孤想把瑤安嫁過去嗎?她是孤最寵愛的公主,孤怎麽舍得……可是現在的寧國已經不是十二年前的那個寧國了,當年的他們敗在了你父親手下之後忍氣吞聲朝貢納稅,可是暗地裏操練兵馬經營國力,現在國力已經不在
我們之下,一旦打起來,遭殃的隻會是黎民百姓!孤有多少公主你是清楚的,隻有瑤安是合適的,都怪孤沒有早一些把她嫁出去……”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和親隻是一個借口,寧國無非是想接著衛國的兵力吞沒楚國,一旦失去了楚國的製衡,不用多久,寧國就會憑借著越來越強大的兵力一舉滅了衛國!到了那個時候,瑤安沒有了利用價值,她會怎麽樣?
“還有,瑤安雖然長在深宮之中,但是她很善良很純真,她沒有深宮妃嬪的那些手段她不會算計不會那些勾心鬥角,如果她嫁去了寧國,在一群女人堆裏爭著一個丈夫,她又會怎樣?她會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還是學會那些勾心鬥角變得心狠手辣?這些,大王您想過嗎?”
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麽就會被環境改變,又或者,原地不進,等待死亡。
而純真善良如瑤安,隻能是後兩者。
這一些,看慣了人情世故,看遍了後宮爾虞我詐的衛國公,又怎麽會沒見過,他隻是,沒有辦法,女兒、百姓、國家,他隻能選擇舍棄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