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眾人齊心重建家園的忙碌中如流水般悄然逝去,京城的大街小巷每日都呈現出不同的變化,仿佛一幅正在被精心描繪的畫卷,一點點地恢複著往昔的絢麗色彩。
葉文舟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簡單用過些早點後,便匆匆出門,投身到各項繁雜的重建事務當中。他的身影穿梭在京城的各個角落,一會兒出現在城西那片正在修繕房屋的工地上,仔細查看工匠們砌牆的手藝,叮囑他們務必保證牆體的堅固,還不時地拿起圖紙,對照著規劃,和工頭商討如何更合理地布局房屋,讓百姓住得更加舒心。
“這處牆角可得多夯實些呀,日後才能經得住風雨。還有這屋子的采光,也要多留意,盡量讓屋內敞亮些。”葉文舟認真地對工匠們說道,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絕世的藝術品。工匠們聽了,都紛紛點頭,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晌午時分,陽光熾熱地烘烤著大地,葉文舟顧不上歇息,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河道疏通的施工現場。隻見河道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有的在搬運著淤泥,有的在加固河岸,一片繁忙景象。葉文舟沿著河道邊走邊看,遇到問題便立刻和負責水利的工匠們交流起來。
“此處河道的坡度還需再調整一下,這樣水流才能更順暢,避免日後泥沙淤積呀。”葉文舟皺著眉頭,指著河道的一處說道。那熟悉水利的工匠趕忙湊過來,兩人就著這個問題,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著最佳的解決方案,全然不顧那炎炎烈日曬得後背發燙。
而墨曉萱這邊,也將幫扶受災百姓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她每日都會帶著丫鬟們準備好充足的物資,有熱乎乎的飯菜、幹淨的衣物、還有一些常用的藥品等等,然後挨家挨戶地去看望那些老弱病殘和生活最為困難的百姓。
走進一戶家中有病人的百姓家中,屋內彌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病人虛弱地躺在床上,家屬們一臉愁容地守在旁邊。墨曉萱趕忙上前,關切地詢問病情,又讓丫鬟把帶來的藥品遞給家屬,細心地交代著服用的方法:“這藥一日三次,每次用溫水送服,可一定要按時按量給病人吃呀,希望能讓病人早些好起來呢。”家屬們感激涕零,拉著墨曉萱的手連連道謝,墨曉萱隻是微笑著安慰他們,讓他們放寬心。
午後,墨曉萱還會組織家中識字的丫鬟們,在城西的一處空地上,給那些受災後失學的孩子們上課。她親自教導孩子們識字讀書,用溫柔的聲音講述著那些勵誌的故事,激勵著孩子們在這艱難的日子裏也不要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孩子們,咱們如今雖遭遇了困難,但隻要心懷希望,努力學習,日後定能重建美好的家園呀。”墨曉萱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滿是慈愛地說道。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那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期待,仿佛在他們心中,已然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正等待著生根發芽。
唐逸霄也充分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憑借著在書館的人脈,召集了不少文人墨客和熱心的商賈。在書館裏,他組織大家一起商討如何為京城重建籌集更多的物資和資金。
“各位,京城如今正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的時候,咱們雖不能都親赴一線勞作,但可以從物資和資金方麵多多助力呀。”唐逸霄站在眾人麵前,言辭懇切地說道。大家紛紛響應,有的表示願意捐贈錢財,有的則聯係了各地的商號,準備調集大量的建築材料運往京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的變化愈發明顯起來。城西那原本破敗不堪的房屋,如今大多都已修繕完畢,嶄新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耀著,牆壁也被粉刷得潔白幹淨。百姓們陸續搬迴了自己的新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鄰裏之間相互幫忙,有的在門口掛起了紅燈籠,有的在院子裏種下了花草,整個城西仿佛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河道也變得寬闊而通暢,河水清澈地流淌著,倒映著岸邊新栽的垂柳,微風吹過,柳枝搖曳,泛起層層漣漪,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河麵上,偶爾有小船劃過,船上的漁夫撒下漁網,收獲著滿滿的喜悅,仿佛預示著京城的生活也將如這漁網裏的魚兒一般,越來越富足。
這日傍晚,葉文舟、墨曉萱和唐逸霄相約來到了京城的城樓上,他們望著這煥然一新的京城,心中滿是感慨。
葉文舟微微眯起眼睛,看著那夕陽餘暉灑在京城的每一處角落,緩緩說道:“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呀,但看到如今這京城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墨曉萱站在他身旁,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點頭說道:“是啊,夫君,這其中也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看到百姓們能安居樂業,我這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唐逸霄也笑著附和道:“沒錯,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咱們這也算是為京城、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三人正說著,城下街道上的百姓們看到了他們,紛紛熱情地打招唿,還不住地稱讚他們的善舉。孩子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著,嘴裏唿喊著:“謝謝葉大人、墨夫人、唐公子!”那清脆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傳進他們的耳中,讓他們心裏暖暖的。
看著眼前這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景象,葉文舟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目光堅定地說道:“咱們不能止步於此,往後還要繼續為這京城、為百姓謀福祉,讓這繁華能一直延續下去呀。”
墨曉萱和唐逸霄相視一笑,齊聲應道:“那是自然,咱們一起努力!”
在這夕陽的映照下,他們的身影仿佛被鑲上了一層金邊,那堅定的神情和對未來的期許,融入到了這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之中。而他們的故事,也將隨著這京城的繁榮,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成為人們心中的榜樣,激勵著後人在麵對困難時,始終懷揣希望,用愛與擔當去鑄就美好的生活,守護這一方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家園。
此後的日子裏,京城在他們的用心經營下,越發昌盛起來,各類文化活動、商貿往來日益頻繁,百姓的生活愈發富足美滿,處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仿佛那場洪水帶來的傷痛,早已被歲月的洪流衝刷殆盡,隻留下這充滿希望與美好的嶄新篇章,供人們去書寫、去傳頌、去珍惜。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線輕輕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喚醒了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街道上,早起的商販們已經開始忙碌地張羅著攤位,各種新鮮的果蔬、熱氣騰騰的早點琳琅滿目,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熱鬧的晨曲。
葉文舟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身,穿戴整齊後,站在庭院中舒展了一下筋骨。今日他要去參加朝廷組織的關於京城後續發展規劃的商討會議,心情略顯凝重又帶著幾分期待,畢竟這關乎著京城長久的繁榮與百姓未來的生活。
墨曉萱也起了個大早,她細心地為葉文舟整理著官服,手指輕輕撫平每一處褶皺,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這不僅僅是一件衣衫,更是承載著對葉文舟的關切以及對京城未來的期許。
“夫君,今日商討的事宜定然重要,你可要多發表些良策呀,一切都是為了咱京城能越來越好呢。”墨曉萱一邊整理著,一邊輕聲說道,那聲音裏滿是溫柔與鼓勵。
葉文舟握住她的手,笑著迴應:“曉萱放心,我定會竭盡所能,這京城能有如今的模樣,來之不易,往後更要好好謀劃才是。”
兩人相視一笑,簡單用過早膳後,葉文舟便出門往皇宮方向而去。一路上,他看到街邊的店鋪生意興隆,行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心中滿是欣慰,可同時也深知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來到皇宮的議事大殿,朝中的大臣們早已齊聚一堂,眾人相互寒暄過後,便開始進入正題。今日主持會議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諸位,如今京城雖已從洪災中恢複過來,可咱們不能滿足於此,還需著眼長遠,讓京城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大家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吧。”
葉文舟沉思片刻,然後站起身來,拱手行禮後說道:“大人,下官以為,京城的繁榮離不開商業的興盛,咱們可以進一步降低各地商人來京經商的門檻,給予他們更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奇珍異寶匯聚於此,如此一來,既能豐富京城百姓的生活,又能讓朝廷增加賦稅收入。”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開始圍繞這個提議展開討論,有的大臣提出擔憂,怕湧入過多商人不好管理,葉文舟又接著說道:“這方麵咱們可以設立專門的市舶司一類的機構,負責商人的登記、貨物的查驗等事務,確保商業往來有序進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商討著,氣氛熱烈而嚴肅,都希望能為京城的長遠發展出一份力。
另一邊,墨曉萱也沒閑著。她帶著幾個丫鬟,來到了京城新修繕好的書院。這書院在災後重建時,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規模比之前更大,環境也更加清幽雅致。墨曉萱走進書院,看到孩子們正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誦讀詩書,那朗朗的讀書聲仿佛是世間最動聽的樂章,讓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找到書院的院長,與其商討起如何能讓更多家境貧寒的孩子也能有書可讀。墨曉萱提議道:“院長,我想著咱們可以設立一些助學金之類的,專門資助那些有求學之心卻因家境困苦而難以繼續學業的孩子,資金方麵,我可以帶頭捐贈,也號召城中的其他富戶一起參與進來。”
院長聽了,眼中滿是感激,說道:“墨夫人真是菩薩心腸啊,如此一來,定能讓更多孩子受益,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呀。”
兩人又細細商量了一番具體的實施辦法,從如何篩選受助學子到助學金的發放形式等等,都做了詳盡的規劃。
唐逸霄今日則來到了京城的文化廣文化廣場時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今災後重建完成,更是熱鬧非凡。他看到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交流學問,心中便萌生出一個想法。
他找到幾位相熟的文化名人,說道:“諸位,如今京城百廢俱興,咱們的文化也應當更加繁榮昌盛才是。我想著咱們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大型的文化盛會,比如詩詞大會、書畫展覽之類的,邀請各地的才子佳人前來參與,這樣既能促進文化交流,又能讓京城成為文化匯聚的中心呀。”
眾人一聽,紛紛拍手叫好,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於是便開始商討起具體該如何籌備這些活動,從場地的選擇到活動的流程安排,每個人都積極地貢獻著自己的想法,都盼望著能早日讓這些文化盛會在京城落地開花。
時光在眾人的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間便到了傍晚。葉文舟結束了朝廷的會議,迴到家中,一進門便看到墨曉萱正在院子裏修剪花枝,那專注的模樣,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恬靜美麗。
他走上前去,笑著說道:“曉萱,今日我在朝堂上商討了許多京城發展的好法子,想必日後京城會更加繁榮呢。你這一天又做了些什麽呀?”
墨曉萱放下手中的剪刀,轉身迴應道:“我去了書院,和院長商量了資助貧寒學子的事,希望能讓更多孩子有書可讀。對了,夫君,你快說說朝堂上都有哪些計劃呀?”
葉文舟便將會議上討論的降低商人經商門檻、設立管理機構等內容細細講給墨曉萱聽,墨曉萱聽了,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讚許之色,說道:“夫君,這些辦法甚好,相信京城的商業定會愈發興旺的。”
正說著,下人來報,說是唐逸霄來了,兩人趕忙迎了出去。唐逸霄走進院子,看到他們,笑著說道:“今日我在文化廣場和眾人商討了舉辦文化盛會的事,若是辦得好,那京城的文化氛圍可就更濃了。”
葉文舟和墨曉萱聽了,都很是高興,三人又坐在院子裏,就著今日各自的見聞,你一言我一語地暢談起來,那話語間滿是對京城未來的美好憧憬,仿佛已經看到了京城在商業、文化、教育等各方麵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月色如水,灑在這小小的庭院裏,映照出三人談笑風生的身影。他們深知,這京城的繁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他們持之以恆地付出與努力,而眼前這充滿希望的一切,都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
在之後的日子裏,京城按照他們商討的計劃穩步發展著。越來越多的商人湧入京城,街道上店鋪林立,各種珍稀的貨物讓人目不暇接,商業的繁榮帶動了百姓的富足,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越發滋潤。
書院裏,靠著助學金的幫助,許多貧寒學子得以繼續學業,他們勤奮刻苦,心懷感恩,為京城的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那一場場文化盛會也如期舉辦,吸引了各地的文人雅士匯聚京城,詩詞歌賦、書畫佳作層出不窮,讓京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文化之都。
葉文舟、墨曉萱和唐逸霄依舊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著,他們的故事在京城百姓的口中代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榜樣,激勵著每一個人都為這美好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繁榮與長情,讓京城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續寫著絢麗多彩的篇章,永遠散發著愛與希望的光芒。
葉文舟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簡單用過些早點後,便匆匆出門,投身到各項繁雜的重建事務當中。他的身影穿梭在京城的各個角落,一會兒出現在城西那片正在修繕房屋的工地上,仔細查看工匠們砌牆的手藝,叮囑他們務必保證牆體的堅固,還不時地拿起圖紙,對照著規劃,和工頭商討如何更合理地布局房屋,讓百姓住得更加舒心。
“這處牆角可得多夯實些呀,日後才能經得住風雨。還有這屋子的采光,也要多留意,盡量讓屋內敞亮些。”葉文舟認真地對工匠們說道,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絕世的藝術品。工匠們聽了,都紛紛點頭,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晌午時分,陽光熾熱地烘烤著大地,葉文舟顧不上歇息,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河道疏通的施工現場。隻見河道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有的在搬運著淤泥,有的在加固河岸,一片繁忙景象。葉文舟沿著河道邊走邊看,遇到問題便立刻和負責水利的工匠們交流起來。
“此處河道的坡度還需再調整一下,這樣水流才能更順暢,避免日後泥沙淤積呀。”葉文舟皺著眉頭,指著河道的一處說道。那熟悉水利的工匠趕忙湊過來,兩人就著這個問題,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著最佳的解決方案,全然不顧那炎炎烈日曬得後背發燙。
而墨曉萱這邊,也將幫扶受災百姓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她每日都會帶著丫鬟們準備好充足的物資,有熱乎乎的飯菜、幹淨的衣物、還有一些常用的藥品等等,然後挨家挨戶地去看望那些老弱病殘和生活最為困難的百姓。
走進一戶家中有病人的百姓家中,屋內彌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病人虛弱地躺在床上,家屬們一臉愁容地守在旁邊。墨曉萱趕忙上前,關切地詢問病情,又讓丫鬟把帶來的藥品遞給家屬,細心地交代著服用的方法:“這藥一日三次,每次用溫水送服,可一定要按時按量給病人吃呀,希望能讓病人早些好起來呢。”家屬們感激涕零,拉著墨曉萱的手連連道謝,墨曉萱隻是微笑著安慰他們,讓他們放寬心。
午後,墨曉萱還會組織家中識字的丫鬟們,在城西的一處空地上,給那些受災後失學的孩子們上課。她親自教導孩子們識字讀書,用溫柔的聲音講述著那些勵誌的故事,激勵著孩子們在這艱難的日子裏也不要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孩子們,咱們如今雖遭遇了困難,但隻要心懷希望,努力學習,日後定能重建美好的家園呀。”墨曉萱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滿是慈愛地說道。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那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期待,仿佛在他們心中,已然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正等待著生根發芽。
唐逸霄也充分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他憑借著在書館的人脈,召集了不少文人墨客和熱心的商賈。在書館裏,他組織大家一起商討如何為京城重建籌集更多的物資和資金。
“各位,京城如今正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的時候,咱們雖不能都親赴一線勞作,但可以從物資和資金方麵多多助力呀。”唐逸霄站在眾人麵前,言辭懇切地說道。大家紛紛響應,有的表示願意捐贈錢財,有的則聯係了各地的商號,準備調集大量的建築材料運往京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的變化愈發明顯起來。城西那原本破敗不堪的房屋,如今大多都已修繕完畢,嶄新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耀著,牆壁也被粉刷得潔白幹淨。百姓們陸續搬迴了自己的新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鄰裏之間相互幫忙,有的在門口掛起了紅燈籠,有的在院子裏種下了花草,整個城西仿佛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河道也變得寬闊而通暢,河水清澈地流淌著,倒映著岸邊新栽的垂柳,微風吹過,柳枝搖曳,泛起層層漣漪,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河麵上,偶爾有小船劃過,船上的漁夫撒下漁網,收獲著滿滿的喜悅,仿佛預示著京城的生活也將如這漁網裏的魚兒一般,越來越富足。
這日傍晚,葉文舟、墨曉萱和唐逸霄相約來到了京城的城樓上,他們望著這煥然一新的京城,心中滿是感慨。
葉文舟微微眯起眼睛,看著那夕陽餘暉灑在京城的每一處角落,緩緩說道:“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呀,但看到如今這京城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墨曉萱站在他身旁,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點頭說道:“是啊,夫君,這其中也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看到百姓們能安居樂業,我這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唐逸霄也笑著附和道:“沒錯,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咱們這也算是為京城、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三人正說著,城下街道上的百姓們看到了他們,紛紛熱情地打招唿,還不住地稱讚他們的善舉。孩子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著,嘴裏唿喊著:“謝謝葉大人、墨夫人、唐公子!”那清脆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傳進他們的耳中,讓他們心裏暖暖的。
看著眼前這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景象,葉文舟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目光堅定地說道:“咱們不能止步於此,往後還要繼續為這京城、為百姓謀福祉,讓這繁華能一直延續下去呀。”
墨曉萱和唐逸霄相視一笑,齊聲應道:“那是自然,咱們一起努力!”
在這夕陽的映照下,他們的身影仿佛被鑲上了一層金邊,那堅定的神情和對未來的期許,融入到了這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之中。而他們的故事,也將隨著這京城的繁榮,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成為人們心中的榜樣,激勵著後人在麵對困難時,始終懷揣希望,用愛與擔當去鑄就美好的生活,守護這一方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家園。
此後的日子裏,京城在他們的用心經營下,越發昌盛起來,各類文化活動、商貿往來日益頻繁,百姓的生活愈發富足美滿,處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仿佛那場洪水帶來的傷痛,早已被歲月的洪流衝刷殆盡,隻留下這充滿希望與美好的嶄新篇章,供人們去書寫、去傳頌、去珍惜。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線輕輕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喚醒了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街道上,早起的商販們已經開始忙碌地張羅著攤位,各種新鮮的果蔬、熱氣騰騰的早點琳琅滿目,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熱鬧的晨曲。
葉文舟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身,穿戴整齊後,站在庭院中舒展了一下筋骨。今日他要去參加朝廷組織的關於京城後續發展規劃的商討會議,心情略顯凝重又帶著幾分期待,畢竟這關乎著京城長久的繁榮與百姓未來的生活。
墨曉萱也起了個大早,她細心地為葉文舟整理著官服,手指輕輕撫平每一處褶皺,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這不僅僅是一件衣衫,更是承載著對葉文舟的關切以及對京城未來的期許。
“夫君,今日商討的事宜定然重要,你可要多發表些良策呀,一切都是為了咱京城能越來越好呢。”墨曉萱一邊整理著,一邊輕聲說道,那聲音裏滿是溫柔與鼓勵。
葉文舟握住她的手,笑著迴應:“曉萱放心,我定會竭盡所能,這京城能有如今的模樣,來之不易,往後更要好好謀劃才是。”
兩人相視一笑,簡單用過早膳後,葉文舟便出門往皇宮方向而去。一路上,他看到街邊的店鋪生意興隆,行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心中滿是欣慰,可同時也深知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來到皇宮的議事大殿,朝中的大臣們早已齊聚一堂,眾人相互寒暄過後,便開始進入正題。今日主持會議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諸位,如今京城雖已從洪災中恢複過來,可咱們不能滿足於此,還需著眼長遠,讓京城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大家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吧。”
葉文舟沉思片刻,然後站起身來,拱手行禮後說道:“大人,下官以為,京城的繁榮離不開商業的興盛,咱們可以進一步降低各地商人來京經商的門檻,給予他們更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奇珍異寶匯聚於此,如此一來,既能豐富京城百姓的生活,又能讓朝廷增加賦稅收入。”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開始圍繞這個提議展開討論,有的大臣提出擔憂,怕湧入過多商人不好管理,葉文舟又接著說道:“這方麵咱們可以設立專門的市舶司一類的機構,負責商人的登記、貨物的查驗等事務,確保商業往來有序進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商討著,氣氛熱烈而嚴肅,都希望能為京城的長遠發展出一份力。
另一邊,墨曉萱也沒閑著。她帶著幾個丫鬟,來到了京城新修繕好的書院。這書院在災後重建時,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規模比之前更大,環境也更加清幽雅致。墨曉萱走進書院,看到孩子們正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誦讀詩書,那朗朗的讀書聲仿佛是世間最動聽的樂章,讓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找到書院的院長,與其商討起如何能讓更多家境貧寒的孩子也能有書可讀。墨曉萱提議道:“院長,我想著咱們可以設立一些助學金之類的,專門資助那些有求學之心卻因家境困苦而難以繼續學業的孩子,資金方麵,我可以帶頭捐贈,也號召城中的其他富戶一起參與進來。”
院長聽了,眼中滿是感激,說道:“墨夫人真是菩薩心腸啊,如此一來,定能讓更多孩子受益,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呀。”
兩人又細細商量了一番具體的實施辦法,從如何篩選受助學子到助學金的發放形式等等,都做了詳盡的規劃。
唐逸霄今日則來到了京城的文化廣文化廣場時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今災後重建完成,更是熱鬧非凡。他看到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交流學問,心中便萌生出一個想法。
他找到幾位相熟的文化名人,說道:“諸位,如今京城百廢俱興,咱們的文化也應當更加繁榮昌盛才是。我想著咱們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大型的文化盛會,比如詩詞大會、書畫展覽之類的,邀請各地的才子佳人前來參與,這樣既能促進文化交流,又能讓京城成為文化匯聚的中心呀。”
眾人一聽,紛紛拍手叫好,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於是便開始商討起具體該如何籌備這些活動,從場地的選擇到活動的流程安排,每個人都積極地貢獻著自己的想法,都盼望著能早日讓這些文化盛會在京城落地開花。
時光在眾人的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間便到了傍晚。葉文舟結束了朝廷的會議,迴到家中,一進門便看到墨曉萱正在院子裏修剪花枝,那專注的模樣,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恬靜美麗。
他走上前去,笑著說道:“曉萱,今日我在朝堂上商討了許多京城發展的好法子,想必日後京城會更加繁榮呢。你這一天又做了些什麽呀?”
墨曉萱放下手中的剪刀,轉身迴應道:“我去了書院,和院長商量了資助貧寒學子的事,希望能讓更多孩子有書可讀。對了,夫君,你快說說朝堂上都有哪些計劃呀?”
葉文舟便將會議上討論的降低商人經商門檻、設立管理機構等內容細細講給墨曉萱聽,墨曉萱聽了,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讚許之色,說道:“夫君,這些辦法甚好,相信京城的商業定會愈發興旺的。”
正說著,下人來報,說是唐逸霄來了,兩人趕忙迎了出去。唐逸霄走進院子,看到他們,笑著說道:“今日我在文化廣場和眾人商討了舉辦文化盛會的事,若是辦得好,那京城的文化氛圍可就更濃了。”
葉文舟和墨曉萱聽了,都很是高興,三人又坐在院子裏,就著今日各自的見聞,你一言我一語地暢談起來,那話語間滿是對京城未來的美好憧憬,仿佛已經看到了京城在商業、文化、教育等各方麵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月色如水,灑在這小小的庭院裏,映照出三人談笑風生的身影。他們深知,這京城的繁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他們持之以恆地付出與努力,而眼前這充滿希望的一切,都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
在之後的日子裏,京城按照他們商討的計劃穩步發展著。越來越多的商人湧入京城,街道上店鋪林立,各種珍稀的貨物讓人目不暇接,商業的繁榮帶動了百姓的富足,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越發滋潤。
書院裏,靠著助學金的幫助,許多貧寒學子得以繼續學業,他們勤奮刻苦,心懷感恩,為京城的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那一場場文化盛會也如期舉辦,吸引了各地的文人雅士匯聚京城,詩詞歌賦、書畫佳作層出不窮,讓京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文化之都。
葉文舟、墨曉萱和唐逸霄依舊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著,他們的故事在京城百姓的口中代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榜樣,激勵著每一個人都為這美好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繁榮與長情,讓京城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續寫著絢麗多彩的篇章,永遠散發著愛與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