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玠摩挲著腰間別著的劍,一步一步走上前,身後還跟著沈長平等人。
鎮北侯世子還在叫囂:「你個小白臉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他沒有官職,他爹鎮北侯這個爵位也是前年安初帝才封賞的,之後他們一家才從西南遷入京城,他沒見過蕭玠倒也正常。
反觀他身邊的小廝,倒是敏銳地捕捉到了蕭玠說的那一聲「本王」。
聖上膝下的皇子尚且年幼還未封王,而且他的手足兄弟全死在了當年那場宮變之中,滿京城唯一能稱一聲本王的便是——
攝政王蕭玠!
後麵看戲的江見真忍不住笑出了聲。
小白臉?
難得難得,這種詞也有被用在攝政王身上一天。
「你怎麽來了?」
慕珍趕忙摁住蕭玠摩挲劍柄的手:「綿綿還在馬車上呢,別嚇著她。」
蕭玠不僅怕嚇著閨女,也怕嚇著她,收起了周身的戾氣:「從宮裏出來經過此處,原本無意看熱鬧,卻聽見了你的聲音便進來看看。」
鎮北侯世子還沒轉過彎兒來,話裏話外都有種以權壓人的意思:「本世子與你的夫人一見如故,隻是想邀她喝杯水酒,公子如此小氣可不是君子所為。」
「君子所為…」
蕭玠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忽然輕笑了一聲:「那你做的便是君子所為了嗎?」
「你!」
鎮北侯世子怒極:「你竟敢嘲諷本世子,你信不信本世子…唔!」
小廝趕緊上前捂住他的嘴:「世…世子,這好像是攝政王殿下。」
鎮北侯世子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小腿肚子都在打顫,抖如篩糠。
「本王原先也曾聽說過一些關於鎮北侯世子的謠言。當時本王想,謠言終究是謠言,不過今日本王倒是覺得,謠言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
他會以權壓人,難道蕭玠就不會?
隻聽他繼續說道:「看來本王需要找聖上好好說道說道。」
鎮北侯世子撇開捂著自己嘴的小廝的手,賠笑道:「誤會誤會,都是誤會。在下隻是覺得王妃與吾的一位故人十分相似,深感親切,才會造就今日這番誤會,還請王爺勿怪。」
「誤會?方才世子可不是這麽說的。」
「我…我不知道她是攝政王妃。」
不然借他千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調戲慕珍啊。
「依世子所言,今日若不是本王的王妃,你便打算將人強搶迴府了?」
鎮北侯世子打了個激靈:「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蕭玠扶著慕珍上了馬車,與江見真等人翻身上馬:「多行不義必自斃,還請世子,好自為之。」
鎮北侯世子癱倒在地,讓出一條道,目送著他們遠去,口中喃喃自語:「完了…完了…」
蕭玠一定是知道他從前做的那些混賬事了。
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他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都怪他,好端端地調戲良家婦女做什麽,偏偏調戲的還是攝政王妃。
真真是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
自從蕭玠迴京,安初帝便封了他一個看似重要實則清閑的職位。
於是翌日早朝,他便站出來彈劾了鎮北侯縱子行兇,鎮北侯世子強搶民女戕害人命等多條罪名。
他說完了,沈長平與江見真便繼續頂上,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官員輪番上陣,聽得鎮北侯是心如死灰。
他們侯府的好日子,到頭了。
天子腳下竟然出了這種事,更何況鎮北侯還是自個兒一手提拔起來的,這不是打皇帝的臉麽?
安初帝大怒,下旨徹查。
這些日子,京城人人自危,尤其是平日裏與鎮北侯府走得近的那些人,個個都恨不得夾著尾巴做人。
原先有鎮北侯為兒子兜底,這些事才被壓了下來。如今撕開了一個小口子,接下去的可就瞞不住了。
當初受過鎮北侯府迫害的苦主紛紛上大理寺哭訴,大理寺卿連上報都來不及。前腳剛報上去一批,後腳又有不少人上門伸冤。
禦書房內,大理寺卿呈上來為民伸冤的折子都快把安初帝埋起來了。
他氣極,將那些折子全部掃到地上,旁邊伺候的內監奴婢戰戰兢兢地跪地伏首:「聖上息怒。」
「好!很好!好個陽奉陰違的鎮北侯府!算是朕瞎了眼,竟然提拔了這麽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去沈長平的府上傳旨,給朕查!所有和鎮北侯府有牽連的人,都給朕查!」
「是。」大內監擦擦額上的汗,忙不迭地傳旨去了。
原本這事也不會牽連那麽廣,隻是安初帝這迴是真的氣狠了。
但凡是與鎮北侯府搭點邊的,祖宗十八代都被查清楚了。
隻要查出那麽一丁點事情,那真是不好意思,大牢歡迎您。
以至於才過了沒幾日,京城就變了天。殺頭的殺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朝堂也經曆了一次大洗牌,不少人都落了馬。
要說鎮北侯府出事誰最高興,那莫過於是徐宜了。
她原以為慕珍說的自會有人收拾鎮北侯府隻不過是寬慰她的話,都準備好在新婚夜與鎮北侯世子同歸於盡了。誰曾想這才不過幾日光景,一切都來了個天翻地覆。
她現在恨不得將攝政王府當成菩薩供起來。
其實連慕珍自己也沒想到,她是想收拾鎮北侯府不錯,但是還沒等她出手呢,鎮北侯世子便自己撞了上來,也算是歪打正著,將這事兒提上了日程。
據說,那段日子菜市場的斷頭台一直彌漫著一股血腥味,百姓們紛紛避之唯恐不及,連慕珍都不敢帶綿綿往那邊走。
說起綿綿,馬上就到她的兩周歲生辰宴了,慕珍與蕭玠商量過後,決定小辦一場,大家夥聚在一起,簡單熱鬧熱鬧。
不過據攝政王妃事後迴憶,那日攝政王發了好大一通火,氣得提劍將所有人趕了出去。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寶貝閨女又又又親了江為清一口。
而作為男方父親的江見真順勢提出兩家結個娃娃親,親上加親。
攝政王沉默不語,隻是不聲不響地去了書房,提了劍出來。
江見真:「我說皇弟啊,你不如好好考慮考慮姐夫的提議,我看這事可行。」
李渙:「哎哎哎,先別急著下結論,我覺著我兒子也不差啊。」
裴觀鶴:「那我也為我兒子爭取爭取。」
墨暉:「你們都靠邊,就憑我娘子和王妃這個關係,怎麽著也得先考慮我們家不是?」
攝政王緘默,攝政王忍耐,攝政王怒從心起。
「都給我滾!!!」
鎮北侯世子還在叫囂:「你個小白臉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他沒有官職,他爹鎮北侯這個爵位也是前年安初帝才封賞的,之後他們一家才從西南遷入京城,他沒見過蕭玠倒也正常。
反觀他身邊的小廝,倒是敏銳地捕捉到了蕭玠說的那一聲「本王」。
聖上膝下的皇子尚且年幼還未封王,而且他的手足兄弟全死在了當年那場宮變之中,滿京城唯一能稱一聲本王的便是——
攝政王蕭玠!
後麵看戲的江見真忍不住笑出了聲。
小白臉?
難得難得,這種詞也有被用在攝政王身上一天。
「你怎麽來了?」
慕珍趕忙摁住蕭玠摩挲劍柄的手:「綿綿還在馬車上呢,別嚇著她。」
蕭玠不僅怕嚇著閨女,也怕嚇著她,收起了周身的戾氣:「從宮裏出來經過此處,原本無意看熱鬧,卻聽見了你的聲音便進來看看。」
鎮北侯世子還沒轉過彎兒來,話裏話外都有種以權壓人的意思:「本世子與你的夫人一見如故,隻是想邀她喝杯水酒,公子如此小氣可不是君子所為。」
「君子所為…」
蕭玠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忽然輕笑了一聲:「那你做的便是君子所為了嗎?」
「你!」
鎮北侯世子怒極:「你竟敢嘲諷本世子,你信不信本世子…唔!」
小廝趕緊上前捂住他的嘴:「世…世子,這好像是攝政王殿下。」
鎮北侯世子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小腿肚子都在打顫,抖如篩糠。
「本王原先也曾聽說過一些關於鎮北侯世子的謠言。當時本王想,謠言終究是謠言,不過今日本王倒是覺得,謠言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
他會以權壓人,難道蕭玠就不會?
隻聽他繼續說道:「看來本王需要找聖上好好說道說道。」
鎮北侯世子撇開捂著自己嘴的小廝的手,賠笑道:「誤會誤會,都是誤會。在下隻是覺得王妃與吾的一位故人十分相似,深感親切,才會造就今日這番誤會,還請王爺勿怪。」
「誤會?方才世子可不是這麽說的。」
「我…我不知道她是攝政王妃。」
不然借他千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調戲慕珍啊。
「依世子所言,今日若不是本王的王妃,你便打算將人強搶迴府了?」
鎮北侯世子打了個激靈:「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蕭玠扶著慕珍上了馬車,與江見真等人翻身上馬:「多行不義必自斃,還請世子,好自為之。」
鎮北侯世子癱倒在地,讓出一條道,目送著他們遠去,口中喃喃自語:「完了…完了…」
蕭玠一定是知道他從前做的那些混賬事了。
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他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都怪他,好端端地調戲良家婦女做什麽,偏偏調戲的還是攝政王妃。
真真是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
自從蕭玠迴京,安初帝便封了他一個看似重要實則清閑的職位。
於是翌日早朝,他便站出來彈劾了鎮北侯縱子行兇,鎮北侯世子強搶民女戕害人命等多條罪名。
他說完了,沈長平與江見真便繼續頂上,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官員輪番上陣,聽得鎮北侯是心如死灰。
他們侯府的好日子,到頭了。
天子腳下竟然出了這種事,更何況鎮北侯還是自個兒一手提拔起來的,這不是打皇帝的臉麽?
安初帝大怒,下旨徹查。
這些日子,京城人人自危,尤其是平日裏與鎮北侯府走得近的那些人,個個都恨不得夾著尾巴做人。
原先有鎮北侯為兒子兜底,這些事才被壓了下來。如今撕開了一個小口子,接下去的可就瞞不住了。
當初受過鎮北侯府迫害的苦主紛紛上大理寺哭訴,大理寺卿連上報都來不及。前腳剛報上去一批,後腳又有不少人上門伸冤。
禦書房內,大理寺卿呈上來為民伸冤的折子都快把安初帝埋起來了。
他氣極,將那些折子全部掃到地上,旁邊伺候的內監奴婢戰戰兢兢地跪地伏首:「聖上息怒。」
「好!很好!好個陽奉陰違的鎮北侯府!算是朕瞎了眼,竟然提拔了這麽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去沈長平的府上傳旨,給朕查!所有和鎮北侯府有牽連的人,都給朕查!」
「是。」大內監擦擦額上的汗,忙不迭地傳旨去了。
原本這事也不會牽連那麽廣,隻是安初帝這迴是真的氣狠了。
但凡是與鎮北侯府搭點邊的,祖宗十八代都被查清楚了。
隻要查出那麽一丁點事情,那真是不好意思,大牢歡迎您。
以至於才過了沒幾日,京城就變了天。殺頭的殺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朝堂也經曆了一次大洗牌,不少人都落了馬。
要說鎮北侯府出事誰最高興,那莫過於是徐宜了。
她原以為慕珍說的自會有人收拾鎮北侯府隻不過是寬慰她的話,都準備好在新婚夜與鎮北侯世子同歸於盡了。誰曾想這才不過幾日光景,一切都來了個天翻地覆。
她現在恨不得將攝政王府當成菩薩供起來。
其實連慕珍自己也沒想到,她是想收拾鎮北侯府不錯,但是還沒等她出手呢,鎮北侯世子便自己撞了上來,也算是歪打正著,將這事兒提上了日程。
據說,那段日子菜市場的斷頭台一直彌漫著一股血腥味,百姓們紛紛避之唯恐不及,連慕珍都不敢帶綿綿往那邊走。
說起綿綿,馬上就到她的兩周歲生辰宴了,慕珍與蕭玠商量過後,決定小辦一場,大家夥聚在一起,簡單熱鬧熱鬧。
不過據攝政王妃事後迴憶,那日攝政王發了好大一通火,氣得提劍將所有人趕了出去。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寶貝閨女又又又親了江為清一口。
而作為男方父親的江見真順勢提出兩家結個娃娃親,親上加親。
攝政王沉默不語,隻是不聲不響地去了書房,提了劍出來。
江見真:「我說皇弟啊,你不如好好考慮考慮姐夫的提議,我看這事可行。」
李渙:「哎哎哎,先別急著下結論,我覺著我兒子也不差啊。」
裴觀鶴:「那我也為我兒子爭取爭取。」
墨暉:「你們都靠邊,就憑我娘子和王妃這個關係,怎麽著也得先考慮我們家不是?」
攝政王緘默,攝政王忍耐,攝政王怒從心起。
「都給我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