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丫鬟上的第三杯茶。
明繁都快有些喝不下了。
沒辦法,慕珍不來,攝政王府他又不熟,隻好用喝茶來緩解自己的尷尬。
「請問王妃…」
他的話還沒說完,慕珍終於姍姍來遲:「抱歉,讓你久等了。」
明繁微微濕了眼眶,跪地向她磕了三個響頭,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小姐。」
「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
慕珍趕緊扶了他一把,欣慰地摸摸麵前這個比自己還高的少年的腦袋:「長高了,也結實了。」
明繁笑得靦腆,不好意思地伸手撓撓後腦勺:「當年若不是小姐出手相助,我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的成就。這一切,都是托小姐的福。」
慕珍示意他坐下,問了些有關於他的近況:「這些年來過得怎麽樣?你弟弟呢?如今可還好?」
「都好都好。」
明繁一個一個問題迴答:「當年進了軍營之後,將軍們見我們可憐,對我們兄弟二人也是多有照顧。他們教我們讀書識字,教我們馳馬試劍,派軍醫為我們調理身子,讓我們跟著那些將士一同操練。後來大齊屢屢騷擾大燕邊境,我便隨著大軍出征,也就是運氣好,才混了個百戶的位置。至於我弟弟…」
說起這個,他的眼裏充滿了驕傲:「他拜了軍醫為師,學習如何治病救人,時至今日,經他之手康複的將士數不勝數,不知道救了多少條人命。」
慕珍也是由衷地為他們兄弟倆感到高興:「你們有今日的成就,想必你們的義父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這一切還要多謝小姐。」
盡管她已是攝政王妃,但是明繁還是喜歡喊她小姐:「當年若不是小姐出手相助,求王爺送我們入軍營,我們也不會有此番造化。」
慕珍笑著搖搖頭:「我與清鴻隻不過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罷了,你們有今日,靠的還是你們自己。」
明繁也沒將她的話頂迴去,隻是恭順頷首,以表敬意:「不管怎麽說,還是要多謝小姐與王爺。」
慕珍感慨道:「當年我還遺憾沒問你們的名字,原是想托清鴻幫我打聽的,後來出了許多事便也忘了這茬。明繁…很好聽的名字。」
「這是楊將軍為我們取的。我們兄弟二人從記事起便在流浪,很早便忘卻了自己的名字。於是,我們便冠了義父的姓,請營中將軍為我們取名,最後是楊將軍為我們定下了繁與簡這兩個字,寓意化繁為簡。」
「倒是不錯。楊將軍也是用了心的。」
慕珍張張嘴還想說什麽,卻聽後堂傳來一道聲音,由遠及近:「卿卿。」
蕭玠抱著綿綿走了進來,視線從明繁身上掠過,定格在慕珍的身上。
慕珍覺得有些頭疼,太陽穴突突地跳:「你怎麽來了?」
她才說了多久啊,這就坐不住了。
蕭玠將正在玩撥浪鼓的綿綿往她的懷裏一塞,臉不紅心不跳,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綿綿哭了,說要找你。」
慕珍和懷裏的乖女兒對上視線,後者咧開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哪裏看得出哭過的痕跡。
「你確定她真的哭了?」
攝政王妃對此表示沉默,十分無語地看了眼站在她身邊的男人。
偏偏攝政王殿下說得十分篤定:「確定。」
「究竟是綿綿哭了,還是你哭了?」
「有區別嗎?反正你都是要哄的。」
慕珍覺得她最近是不是真的太放縱蕭玠了,才會讓他說出這種蹬鼻子上臉的話。
明繁輕輕咳嗽一聲,打斷二人的打情罵俏:「小姐…」
話還未說出口,就被蕭玠打斷:「你應該喚她王妃。」
明繁一噎,隻好小聲地喚了一句:「王妃。」
慕珍掐了把蕭玠腰間的軟肉,笑道:「無事。你喜歡怎麽叫就怎麽叫吧。」
明繁也沒在稱唿上多做糾結:「今日前來,是有一要緊事。」
隻見他從袖中拿出一個錦盒:「聽聞小郡主不日即將滿周歲,這是來自邊疆的賀禮,代表我們的一番心意,還請王爺與王妃笑納。」
蕭玠麵不改色地伸手接過,掂了掂分量,似乎還不輕:「多謝。」
明繁哪敢受他這一謝,連忙迴道:「王爺客氣。既然禮已經送到,那我就先告辭了。」
慕珍趕緊挽留:「綿綿的周歲宴也沒幾日了,不如你等這之後再走吧。」
明繁卻搖搖頭:「禮到了就行。我若是留下來,有人會不高興的。」
這人是誰,在場眾人都心知肚明。
明繁雖然年紀小,但又不是傻子。
龍椅上那位與攝政王之間的齟齬可不小,自然是不希望邊疆與王府有過多的牽扯。
慕珍也明白他什麽意思,想開口卻沒有合適的理由。
明繁垂衣拱手:「願小郡主,一歲一禮,一寸歡喜。」
夫妻二人也向他、向邊疆眾人道謝:「多謝。」
——
禦書房。
一封密折送到安初帝的桌上。
那上麵隻有兩個字:【周歲】。
安初帝合上手中的折子,盯著麵前的事物出神。
原來明繁去攝政王府隻是為了這件事。
還好還好,不是什麽大事,也不是他想得那樣。
若真是他想得那樣……
雖然在心裏默默想過很多次,但要是真的下手,他還是有幾分不敢和迷茫的。
一時之間,倒是不知道該拿攝政王府怎麽辦了。
安初帝吐出一口濁氣,喚來身邊的大內監:「永昭郡主周歲宴那日,你親自帶著人去一趟,呈上賀禮,以表朕的心意。」
「是。」
——
安初五月二十八,攝政王府為永昭郡主舉辦了周歲宴。
不過這次並未大辦,隻是喊了一些熟悉的親朋好友來吃餐便飯熱熱場子。
雖然請柬沒收到,但禮還是不能少的,能在攝政王麵前混個臉熟,這是多少銀子都換不來的。
明明來的人不多,賀禮卻讓王府裏連個下腳的地兒都沒有。
饒是一貫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想法的蕭玠也有些無奈了。
他們這些人,不是把整個攝政王府,把他們夫妻架在火上烤麽。
偏偏他又不好拂了這麽多人的麵子,將禮物送迴去。
慕珍見他出神,便握住他的手,輕輕捏了捏:「沒事的清鴻。事情既然發生了,那我們做再多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更何況,我們行得端坐得正,坦坦蕩蕩的,那位反而一時間不知該拿我們怎麽辦了。」
理是這麽個理兒,但蕭玠還是擔心她們娘倆:「卿卿…」
慕珍趕緊伸手捂住他的嘴,她知道,接下來他要說的話自己一定不樂意聽。
既如此,那就幹脆讓他不要說出來好了。
「清鴻,今日是綿綿的生辰宴,不許說不吉利的話。」
蕭玠眨巴眨巴眼,似是在告訴她:「好。」
慕珍半信半疑地鬆開了手,畢竟大庭廣眾之下這樣也不太好看:「清鴻,我們都會好好的,我們還要一起陪著綿綿長大,看著她出嫁呢。」
前麵說得都很好,唯獨最後一句話,攝政王殿下表示大可不必。
一想到自己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掌上明珠未來不知道會便宜哪個臭小子,他就氣得想提劍砍人。
這太可怕了。
慕珍瞧他的表情,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攝政王殿下真的是越活越迴去了,現在和個稚齡孩童有何分別?
不過她也懶得去說,不然一會兒某人必定炸毛,她還要順毛擼上半天,累死個人。
賓客都來的差不多了,最後來的是宮裏的大內監。
他是代表安初帝來為綿綿添禮的。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紛紛行禮謝恩:「多謝聖上。」
老規矩,大內監冠冕堂皇地說了許多祝詞,最後又旁敲側擊地警告了蕭玠兩句。
這自然也是那位授意的。
這些日子蕭玠忽然就想明白了。
或許不止是那位不信他,說不定就連先帝也從未信任過他。
若不是先帝留下了什麽話,那位未必會對他忌憚至此。
親爹和親叔叔的話,是個人都會聽前者的。
蕭玠無奈苦笑。
皇兄啊皇兄,原來過去那些年的兄弟情深,都是裝出來的麽?
也真是辛苦您與如今這位在天下人麵前做戲了。
真真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明繁都快有些喝不下了。
沒辦法,慕珍不來,攝政王府他又不熟,隻好用喝茶來緩解自己的尷尬。
「請問王妃…」
他的話還沒說完,慕珍終於姍姍來遲:「抱歉,讓你久等了。」
明繁微微濕了眼眶,跪地向她磕了三個響頭,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小姐。」
「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
慕珍趕緊扶了他一把,欣慰地摸摸麵前這個比自己還高的少年的腦袋:「長高了,也結實了。」
明繁笑得靦腆,不好意思地伸手撓撓後腦勺:「當年若不是小姐出手相助,我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的成就。這一切,都是托小姐的福。」
慕珍示意他坐下,問了些有關於他的近況:「這些年來過得怎麽樣?你弟弟呢?如今可還好?」
「都好都好。」
明繁一個一個問題迴答:「當年進了軍營之後,將軍們見我們可憐,對我們兄弟二人也是多有照顧。他們教我們讀書識字,教我們馳馬試劍,派軍醫為我們調理身子,讓我們跟著那些將士一同操練。後來大齊屢屢騷擾大燕邊境,我便隨著大軍出征,也就是運氣好,才混了個百戶的位置。至於我弟弟…」
說起這個,他的眼裏充滿了驕傲:「他拜了軍醫為師,學習如何治病救人,時至今日,經他之手康複的將士數不勝數,不知道救了多少條人命。」
慕珍也是由衷地為他們兄弟倆感到高興:「你們有今日的成就,想必你們的義父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這一切還要多謝小姐。」
盡管她已是攝政王妃,但是明繁還是喜歡喊她小姐:「當年若不是小姐出手相助,求王爺送我們入軍營,我們也不會有此番造化。」
慕珍笑著搖搖頭:「我與清鴻隻不過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罷了,你們有今日,靠的還是你們自己。」
明繁也沒將她的話頂迴去,隻是恭順頷首,以表敬意:「不管怎麽說,還是要多謝小姐與王爺。」
慕珍感慨道:「當年我還遺憾沒問你們的名字,原是想托清鴻幫我打聽的,後來出了許多事便也忘了這茬。明繁…很好聽的名字。」
「這是楊將軍為我們取的。我們兄弟二人從記事起便在流浪,很早便忘卻了自己的名字。於是,我們便冠了義父的姓,請營中將軍為我們取名,最後是楊將軍為我們定下了繁與簡這兩個字,寓意化繁為簡。」
「倒是不錯。楊將軍也是用了心的。」
慕珍張張嘴還想說什麽,卻聽後堂傳來一道聲音,由遠及近:「卿卿。」
蕭玠抱著綿綿走了進來,視線從明繁身上掠過,定格在慕珍的身上。
慕珍覺得有些頭疼,太陽穴突突地跳:「你怎麽來了?」
她才說了多久啊,這就坐不住了。
蕭玠將正在玩撥浪鼓的綿綿往她的懷裏一塞,臉不紅心不跳,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綿綿哭了,說要找你。」
慕珍和懷裏的乖女兒對上視線,後者咧開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哪裏看得出哭過的痕跡。
「你確定她真的哭了?」
攝政王妃對此表示沉默,十分無語地看了眼站在她身邊的男人。
偏偏攝政王殿下說得十分篤定:「確定。」
「究竟是綿綿哭了,還是你哭了?」
「有區別嗎?反正你都是要哄的。」
慕珍覺得她最近是不是真的太放縱蕭玠了,才會讓他說出這種蹬鼻子上臉的話。
明繁輕輕咳嗽一聲,打斷二人的打情罵俏:「小姐…」
話還未說出口,就被蕭玠打斷:「你應該喚她王妃。」
明繁一噎,隻好小聲地喚了一句:「王妃。」
慕珍掐了把蕭玠腰間的軟肉,笑道:「無事。你喜歡怎麽叫就怎麽叫吧。」
明繁也沒在稱唿上多做糾結:「今日前來,是有一要緊事。」
隻見他從袖中拿出一個錦盒:「聽聞小郡主不日即將滿周歲,這是來自邊疆的賀禮,代表我們的一番心意,還請王爺與王妃笑納。」
蕭玠麵不改色地伸手接過,掂了掂分量,似乎還不輕:「多謝。」
明繁哪敢受他這一謝,連忙迴道:「王爺客氣。既然禮已經送到,那我就先告辭了。」
慕珍趕緊挽留:「綿綿的周歲宴也沒幾日了,不如你等這之後再走吧。」
明繁卻搖搖頭:「禮到了就行。我若是留下來,有人會不高興的。」
這人是誰,在場眾人都心知肚明。
明繁雖然年紀小,但又不是傻子。
龍椅上那位與攝政王之間的齟齬可不小,自然是不希望邊疆與王府有過多的牽扯。
慕珍也明白他什麽意思,想開口卻沒有合適的理由。
明繁垂衣拱手:「願小郡主,一歲一禮,一寸歡喜。」
夫妻二人也向他、向邊疆眾人道謝:「多謝。」
——
禦書房。
一封密折送到安初帝的桌上。
那上麵隻有兩個字:【周歲】。
安初帝合上手中的折子,盯著麵前的事物出神。
原來明繁去攝政王府隻是為了這件事。
還好還好,不是什麽大事,也不是他想得那樣。
若真是他想得那樣……
雖然在心裏默默想過很多次,但要是真的下手,他還是有幾分不敢和迷茫的。
一時之間,倒是不知道該拿攝政王府怎麽辦了。
安初帝吐出一口濁氣,喚來身邊的大內監:「永昭郡主周歲宴那日,你親自帶著人去一趟,呈上賀禮,以表朕的心意。」
「是。」
——
安初五月二十八,攝政王府為永昭郡主舉辦了周歲宴。
不過這次並未大辦,隻是喊了一些熟悉的親朋好友來吃餐便飯熱熱場子。
雖然請柬沒收到,但禮還是不能少的,能在攝政王麵前混個臉熟,這是多少銀子都換不來的。
明明來的人不多,賀禮卻讓王府裏連個下腳的地兒都沒有。
饒是一貫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想法的蕭玠也有些無奈了。
他們這些人,不是把整個攝政王府,把他們夫妻架在火上烤麽。
偏偏他又不好拂了這麽多人的麵子,將禮物送迴去。
慕珍見他出神,便握住他的手,輕輕捏了捏:「沒事的清鴻。事情既然發生了,那我們做再多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更何況,我們行得端坐得正,坦坦蕩蕩的,那位反而一時間不知該拿我們怎麽辦了。」
理是這麽個理兒,但蕭玠還是擔心她們娘倆:「卿卿…」
慕珍趕緊伸手捂住他的嘴,她知道,接下來他要說的話自己一定不樂意聽。
既如此,那就幹脆讓他不要說出來好了。
「清鴻,今日是綿綿的生辰宴,不許說不吉利的話。」
蕭玠眨巴眨巴眼,似是在告訴她:「好。」
慕珍半信半疑地鬆開了手,畢竟大庭廣眾之下這樣也不太好看:「清鴻,我們都會好好的,我們還要一起陪著綿綿長大,看著她出嫁呢。」
前麵說得都很好,唯獨最後一句話,攝政王殿下表示大可不必。
一想到自己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掌上明珠未來不知道會便宜哪個臭小子,他就氣得想提劍砍人。
這太可怕了。
慕珍瞧他的表情,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攝政王殿下真的是越活越迴去了,現在和個稚齡孩童有何分別?
不過她也懶得去說,不然一會兒某人必定炸毛,她還要順毛擼上半天,累死個人。
賓客都來的差不多了,最後來的是宮裏的大內監。
他是代表安初帝來為綿綿添禮的。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紛紛行禮謝恩:「多謝聖上。」
老規矩,大內監冠冕堂皇地說了許多祝詞,最後又旁敲側擊地警告了蕭玠兩句。
這自然也是那位授意的。
這些日子蕭玠忽然就想明白了。
或許不止是那位不信他,說不定就連先帝也從未信任過他。
若不是先帝留下了什麽話,那位未必會對他忌憚至此。
親爹和親叔叔的話,是個人都會聽前者的。
蕭玠無奈苦笑。
皇兄啊皇兄,原來過去那些年的兄弟情深,都是裝出來的麽?
也真是辛苦您與如今這位在天下人麵前做戲了。
真真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