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話蕭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他隻能裝傻充愣地敷衍過去:「微臣不信這種無稽之談。」
安初帝與他對上視線,忽然笑了:「朕也不信。若是真的,那如今坐在這把椅子上的就不是朕了,不是嗎?」
「聖上說笑了。」蕭玠並不想接他的話茬。
安初帝卻偏偏要逼他說出個子醜寅卯來:「說到底,終究是我們蕭家的江山。況且大燕有皇叔坐鎮,朕自然是高枕無憂。」
「微臣惶恐。」
蕭玠明白,今日他是繞不過這個話題了。
於是,他給龍椅上的那位吃了一粒定心丸:「這天下,始終是您一人的天下。微臣雖也是蕭家人,但是君臣有別,臣不敢僭越。」
安初帝似乎對他的迴答很滿意,麵上也多了幾分笑意,又和他說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皇叔說這話可就見外了。您也姓蕭,同朕一樣,身上流的都是蕭家的血,我們本就是最親的一家人。於外,我們是君臣;於內,您是朕的親叔叔,什麽僭越不僭越的,做叔叔的教育侄子也很正常。」
蕭玠想,若是他真的拿叔叔的身份蹬鼻子上臉,想必不日攝政王府就會在京城中銷聲匿跡。
「微臣從前便說過,先君臣,後叔侄,臣不敢也不能亂了順序。」
安初帝笑意更甚,對他放下了些許戒備:「父皇曾告訴朕,皇叔是最不守規矩的。如今看來,朕覺得父皇說得不對,皇叔明明是最守規矩的。」
實際上,他是最不守規矩的沒錯,但同時,他也是最守規矩的那一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有些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蕭玠從袖中拿出一物,那是安初帝最想要也最忌憚的東西:「如今大燕四海升平國泰民安,這東西留在臣身邊也是無用。臣想,還是交由聖上保管最為妥帖。」
安初帝親自從他的手中接過虎符,試探道:「皇叔可想清楚了?」
蕭玠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自古以來,哪有臣子握著虎符不放的道理?」
沒了虎符,他便真的是個沒有實權的閑散王爺了。
「皇叔大義。」安初帝心裏這塊石頭終於放下了。
隻要蕭玠不犯傻,作為侄子的他也不介意演什麽叔侄情深的戲碼,保攝政王府一世無虞。
「天色不早了,想必皇嬸還在王府等著皇叔迴去,朕就不留您用膳了。」
「聖上客氣。」
蕭玠恭順行禮:「微臣告退。」
——
日薄西山,殘陽斜照。
蕭玠終於從宮中迴來了。
慕珍趕忙迎了上去:「怎麽樣?沒出什麽事吧?」
蕭玠沒有迴答她的話,而是皺眉握住她的手:「手這樣涼,怎麽還在風口站著?」
「你沒迴來,我心慌。」
慕珍感覺自己這顆心是七上八下的:「那位說什麽了?」
蕭玠隻說了一句話:「我把虎符交出去了。」
慕珍一愣,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帝王多疑,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事威脅到他的地位,更何況蕭玠手裏握著的是能號令三軍的虎符。
而且,安初帝並不信任他們。
別忘了父死子繼後麵還跟著一句兄終弟及。
蕭玠與他隻不過差了四歲,想坐那個位置也並非完全沒有理由。
最是無情帝王家。
這一點,他學得很好。
蕭玠半開玩笑道:「卿卿,現在我真成了個閑散王爺了。」
慕珍顯然也是想起了從前他說過的話,笑道:「交出去也好。以後啊,你就有更多的時間陪我了。」
蕭玠扶著她往裏走:「那我以後隻好在家相妻教子了。」
其實他從沒想過要爭什麽。
他若是想爭,當年晉王造反的時候他就該將水攪得更渾一點。
可他沒有。
因為他對那個位置不感興趣。
他從始至終想要的,隻有她罷了。
——
離孩子出世不到兩個月了。
慕珍倒是沒什麽,現在的她已經克服了心裏那關,沒那麽多恐懼了。
反觀蕭玠,整個人比前三個月的時候還緊張,晚上連覺都睡不好。
「見過王妃。」
慕珍沒想到謝懷瑜會上門拜訪,更沒想到一段時間未見,他竟一改往日孱弱多病的形象,如今的他麵色紅潤步履矯健,哪裏還有被斷言活不過兩年的模樣。
「謝公子如今看起來倒是好了許多。」
謝懷瑜朝她拱手作揖道:「王妃的大恩大德,懷瑜沒齒難忘。」
慕珍擺擺手:「你真正該謝的是江見真。我隻不過是帶你去見他罷了。」
「江大人那裏,懷瑜自會重謝。」
謝懷瑜笑道:「若是沒有王妃為我引見,想必今日懷瑜也不能好好站在此處。」
那時候,慕珍原以為他的病會很棘手,誰知江見真隻是給他把了個脈,什麽都沒問便下了診斷:「能治,就是時間長點兒。也不知道是哪個庸醫斷定你活不過二十五歲,明明就是個小病。」
當時,他們都以為江見真是在哄他們高興。
誰曾想,喝了一段時間的藥,謝懷瑜真的一天比一天好,就像種子抽出了新芽般生機勃勃。
「不知謝公子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我是來給王妃送帖子的。」
謝懷瑜遞給她一封請柬:「謝家已決定遷入京城。喬遷之宴,還望王妃賞光。」
慕珍挑挑眉,大概猜到了他的用意:「確實,清河那兒的人脈沒有京城的好用。」
雖是世家望族,但到底還是在走下坡路。
清河再好,也沒有皇根底下來得顯赫。
謝懷瑜點點頭,讚同她的說法:「若是從前,我是不會想這種事的。如今,我的身子既已好轉,那我不得不為謝家做打算。王妃說得對,誰的家誰來護。」
慕珍收下帖子:「我會去參加的。」
「既如此,那日懷瑜便恭候王妃大駕。」
臨走之前,謝懷瑜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王妃若是願意,不如喚我一聲表哥,你我本就是姻親。」
「沒什麽關係的姻親。」
身著官服的蕭玠拿著一支發釵走了進來,麵色不善地瞪著所謂的【表哥】:「卿卿的姨母隻是你父親的續弦,你們算哪門子的表兄妹。」
慕珍無奈地扯扯他的袖子,示意他收收脾氣:「清鴻。」
蕭玠轉過頭,難以置信中又帶著一絲可憐:「你兇我。」
慕珍不解,慕珍疑惑,慕珍震驚。
「我哪裏兇你了?」
「你就是兇我了。」
這都什麽事啊。
謝懷瑜也不欲摻和進他們夫妻倆的打情罵俏中,和慕珍說了一句別忘記時間便告辭了。
蕭玠更不爽了:「什麽時間?他和你說什麽了?」
慕珍揚揚手中的請柬:「謝家決定遷入京城,邀我前去參加他們的喬遷宴。」
「不許去。」攝政王殿下說得理直氣壯。
「為什麽?就因為他是我的【表哥】?」慕珍想要逗逗他。
果然,蕭玠立馬就炸毛了:「你們又沒血緣關係,他才不是你的表哥!」
他又指了指她的肚子:「而且為了這個小家夥,你也不許去。」
「江見真他們都說了,讓我多走走路,到時候生起來會容易些。」
慕珍可不聽他的話,逆反心理就這麽上來了:「我還偏要去了。」
蕭玠求爺爺告奶奶,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都沒能讓她改變主意。
最後,他隻能無奈地歎一口氣:「那我必須陪著你去,這是我最大的讓步。」
慕珍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我就知道清鴻最好了。」
蕭玠笑著戳戳她的額頭:「你啊,就仗著我寵你。」
這話蕭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他隻能裝傻充愣地敷衍過去:「微臣不信這種無稽之談。」
安初帝與他對上視線,忽然笑了:「朕也不信。若是真的,那如今坐在這把椅子上的就不是朕了,不是嗎?」
「聖上說笑了。」蕭玠並不想接他的話茬。
安初帝卻偏偏要逼他說出個子醜寅卯來:「說到底,終究是我們蕭家的江山。況且大燕有皇叔坐鎮,朕自然是高枕無憂。」
「微臣惶恐。」
蕭玠明白,今日他是繞不過這個話題了。
於是,他給龍椅上的那位吃了一粒定心丸:「這天下,始終是您一人的天下。微臣雖也是蕭家人,但是君臣有別,臣不敢僭越。」
安初帝似乎對他的迴答很滿意,麵上也多了幾分笑意,又和他說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皇叔說這話可就見外了。您也姓蕭,同朕一樣,身上流的都是蕭家的血,我們本就是最親的一家人。於外,我們是君臣;於內,您是朕的親叔叔,什麽僭越不僭越的,做叔叔的教育侄子也很正常。」
蕭玠想,若是他真的拿叔叔的身份蹬鼻子上臉,想必不日攝政王府就會在京城中銷聲匿跡。
「微臣從前便說過,先君臣,後叔侄,臣不敢也不能亂了順序。」
安初帝笑意更甚,對他放下了些許戒備:「父皇曾告訴朕,皇叔是最不守規矩的。如今看來,朕覺得父皇說得不對,皇叔明明是最守規矩的。」
實際上,他是最不守規矩的沒錯,但同時,他也是最守規矩的那一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有些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蕭玠從袖中拿出一物,那是安初帝最想要也最忌憚的東西:「如今大燕四海升平國泰民安,這東西留在臣身邊也是無用。臣想,還是交由聖上保管最為妥帖。」
安初帝親自從他的手中接過虎符,試探道:「皇叔可想清楚了?」
蕭玠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自古以來,哪有臣子握著虎符不放的道理?」
沒了虎符,他便真的是個沒有實權的閑散王爺了。
「皇叔大義。」安初帝心裏這塊石頭終於放下了。
隻要蕭玠不犯傻,作為侄子的他也不介意演什麽叔侄情深的戲碼,保攝政王府一世無虞。
「天色不早了,想必皇嬸還在王府等著皇叔迴去,朕就不留您用膳了。」
「聖上客氣。」
蕭玠恭順行禮:「微臣告退。」
——
日薄西山,殘陽斜照。
蕭玠終於從宮中迴來了。
慕珍趕忙迎了上去:「怎麽樣?沒出什麽事吧?」
蕭玠沒有迴答她的話,而是皺眉握住她的手:「手這樣涼,怎麽還在風口站著?」
「你沒迴來,我心慌。」
慕珍感覺自己這顆心是七上八下的:「那位說什麽了?」
蕭玠隻說了一句話:「我把虎符交出去了。」
慕珍一愣,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帝王多疑,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事威脅到他的地位,更何況蕭玠手裏握著的是能號令三軍的虎符。
而且,安初帝並不信任他們。
別忘了父死子繼後麵還跟著一句兄終弟及。
蕭玠與他隻不過差了四歲,想坐那個位置也並非完全沒有理由。
最是無情帝王家。
這一點,他學得很好。
蕭玠半開玩笑道:「卿卿,現在我真成了個閑散王爺了。」
慕珍顯然也是想起了從前他說過的話,笑道:「交出去也好。以後啊,你就有更多的時間陪我了。」
蕭玠扶著她往裏走:「那我以後隻好在家相妻教子了。」
其實他從沒想過要爭什麽。
他若是想爭,當年晉王造反的時候他就該將水攪得更渾一點。
可他沒有。
因為他對那個位置不感興趣。
他從始至終想要的,隻有她罷了。
——
離孩子出世不到兩個月了。
慕珍倒是沒什麽,現在的她已經克服了心裏那關,沒那麽多恐懼了。
反觀蕭玠,整個人比前三個月的時候還緊張,晚上連覺都睡不好。
「見過王妃。」
慕珍沒想到謝懷瑜會上門拜訪,更沒想到一段時間未見,他竟一改往日孱弱多病的形象,如今的他麵色紅潤步履矯健,哪裏還有被斷言活不過兩年的模樣。
「謝公子如今看起來倒是好了許多。」
謝懷瑜朝她拱手作揖道:「王妃的大恩大德,懷瑜沒齒難忘。」
慕珍擺擺手:「你真正該謝的是江見真。我隻不過是帶你去見他罷了。」
「江大人那裏,懷瑜自會重謝。」
謝懷瑜笑道:「若是沒有王妃為我引見,想必今日懷瑜也不能好好站在此處。」
那時候,慕珍原以為他的病會很棘手,誰知江見真隻是給他把了個脈,什麽都沒問便下了診斷:「能治,就是時間長點兒。也不知道是哪個庸醫斷定你活不過二十五歲,明明就是個小病。」
當時,他們都以為江見真是在哄他們高興。
誰曾想,喝了一段時間的藥,謝懷瑜真的一天比一天好,就像種子抽出了新芽般生機勃勃。
「不知謝公子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我是來給王妃送帖子的。」
謝懷瑜遞給她一封請柬:「謝家已決定遷入京城。喬遷之宴,還望王妃賞光。」
慕珍挑挑眉,大概猜到了他的用意:「確實,清河那兒的人脈沒有京城的好用。」
雖是世家望族,但到底還是在走下坡路。
清河再好,也沒有皇根底下來得顯赫。
謝懷瑜點點頭,讚同她的說法:「若是從前,我是不會想這種事的。如今,我的身子既已好轉,那我不得不為謝家做打算。王妃說得對,誰的家誰來護。」
慕珍收下帖子:「我會去參加的。」
「既如此,那日懷瑜便恭候王妃大駕。」
臨走之前,謝懷瑜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王妃若是願意,不如喚我一聲表哥,你我本就是姻親。」
「沒什麽關係的姻親。」
身著官服的蕭玠拿著一支發釵走了進來,麵色不善地瞪著所謂的【表哥】:「卿卿的姨母隻是你父親的續弦,你們算哪門子的表兄妹。」
慕珍無奈地扯扯他的袖子,示意他收收脾氣:「清鴻。」
蕭玠轉過頭,難以置信中又帶著一絲可憐:「你兇我。」
慕珍不解,慕珍疑惑,慕珍震驚。
「我哪裏兇你了?」
「你就是兇我了。」
這都什麽事啊。
謝懷瑜也不欲摻和進他們夫妻倆的打情罵俏中,和慕珍說了一句別忘記時間便告辭了。
蕭玠更不爽了:「什麽時間?他和你說什麽了?」
慕珍揚揚手中的請柬:「謝家決定遷入京城,邀我前去參加他們的喬遷宴。」
「不許去。」攝政王殿下說得理直氣壯。
「為什麽?就因為他是我的【表哥】?」慕珍想要逗逗他。
果然,蕭玠立馬就炸毛了:「你們又沒血緣關係,他才不是你的表哥!」
他又指了指她的肚子:「而且為了這個小家夥,你也不許去。」
「江見真他們都說了,讓我多走走路,到時候生起來會容易些。」
慕珍可不聽他的話,逆反心理就這麽上來了:「我還偏要去了。」
蕭玠求爺爺告奶奶,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都沒能讓她改變主意。
最後,他隻能無奈地歎一口氣:「那我必須陪著你去,這是我最大的讓步。」
慕珍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我就知道清鴻最好了。」
蕭玠笑著戳戳她的額頭:「你啊,就仗著我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