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慕珍去上書房授課的日子。
為了有個好狀態,前一晚她義正嚴辭地拒絕了蕭玠同榻而眠的要求,趕他去偏院睡了。
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那時候他隻要撒撒嬌賣賣慘就能糊弄過去。
可是最近他鬧得實在過分了點,慕珍可不想被人看出自己縱欲過度的模樣。
因此,這迴攝政王殿下說什麽她都巋然不動。
總結下來就八個字——
心如止水、沒得商量。
於是,那一夜,攝政王妃難得睡了個好覺,而攝政王殿下卻是睜著眼睛到天明。
據江見真說,那天上朝蕭玠的怨氣比鬼都重,那些進諫的大臣生怕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觸了這位煞神的黴頭。
慕珍可不管這些,她隻覺得沒有蕭玠胡鬧的日子實在是太爽了,心裏盤算著怎麽把他趕去偏院多睡上兩天,讓自個兒鬆快鬆快。
上書房裏,那些皇子公主見她到來,趕緊乖乖坐好。
其實他們並非怕她,而是怕蕭玠罷了。
在這些孩子們眼裏,他們的叔祖父是比父皇還可怕的存在。
慕珍翻開書本,看著下麵烏泱泱的一片人,不得不感慨一句人比人,氣死人。
先帝子嗣凋零,一生也隻不過得了五位皇子,連個公主都沒有。
而安初帝登基不過三年,算上於潛邸生的孩子,共有七位皇子,四位公主。其中適齡啟蒙的皇子有三人,公主有兩人。
再加上這些皇子公主的伴讀,慕珍想,或許再過個幾年,上書房就該擴建了。
思緒迴籠,她專心致誌地講起了書本上的內容。
也不知過了多久,估摸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她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放那些早已等不及的孩子們玩去了。
「叔祖母。」
慕珍還是不太習慣這個稱唿。
她才桃李年華,怎的就成祖母了?
隻能說,蕭玠的輩分太高了。
她蹲下身,努力迴憶著抓著她裙擺的女孩兒是誰:「二公主,你有什麽事嗎?」
「叔祖母,母妃想請你喝茶。」
慕珍又迴憶著她的母妃是誰。
哦,想起來了。
是鄂國公家的庶女,也是在潛邸時的老人兒了。待安初帝登基之後,育有一女的她隻被封了個正四品婕妤。至此,再無晉位。
這位宋婕妤的心思,慕珍怎能不知曉,但她無心參與後宮的紛爭,也怕為自己和攝政王府惹禍上身,所以對於後宮的諸位嬪妃她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盡量平衡各方勢力。
於是,她隻能婉拒了二公主的請求。
對方又可憐巴巴地求了她大半天,見她怎麽都不肯改變主意,隻好作罷。
其實她很想說,有什麽話這位宋婕妤不能親自說,非要借孩子的口告訴她。
難道是想和她打感情牌?
不好意思,她這人是最不吃這一套的,怕是要讓這位婕妤娘娘失望了呢。
——
儲秀宮。
宋婕妤早早地就備好了茶,翹首以盼地等著二公主將慕珍帶來。
「母妃,我迴來啦!」二公主撲進她的懷裏。
宋婕妤心不在焉地摟住她,不停地向她身後張望,再三確認真的沒人跟來之後,才低頭問道:「叔祖母沒跟你一塊兒來嗎?」
二公主將方才發生的事通通告訴了她,並且帶來了慕珍說的一句話:「叔祖母說,求人不如求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個道理宋婕妤怎會不明白?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她長相平平笨嘴拙舌,可以說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優點,在這花團錦簇的後宮裏顯得黯淡無光。
這要她如何求己。
二公主指著下巴:「唔…叔祖母還說,萬事開頭難,隻要有心,隻要肯學,一切都不算晚。」
這話點醒了宋婕妤。
沒錯,一切還不算太晚。
既長相平平,那她就通過妝點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既笨嘴拙舌,那她就學習其他妃嬪說話的腔調。
聖上喜歡什麽,她就去學什麽。
隻要她願意學,有什麽做不到的?
慕珍說的沒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萬事,隻能靠她自己。
——
壽康宮。
慕珍覺得她今日是必須在宮裏喝上一盞茶才能走了。
沒喝上宋婕妤的那杯茶,反倒被太皇太後請來喝茶了。
雖說太皇太後對她還算不錯,但那點微不足道的喜歡根本比不上蕭玠。
更何況,所有的喜歡和耐心都在她三年無所出中被消磨殆盡了。
因為太皇太後心裏著急啊,就連她的孫子都有了好幾個孩子,可她的小兒子成婚三載卻連個孩子的影兒都沒看見,她怎能不急?
她不能看著最疼愛的小兒子絕後。
「阿珍,你和清鴻準備什麽時候要個孩子?」
她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切入主題。
原以為這迴慕珍還是會將話題岔過去,沒想到竟然得到了迴應。
「迴母後的話,我們已經在努力了。」
太皇太後一愣,原本準備好的措辭一句都沒用上:「是麽?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等他們兩個努力要等到什麽時候去?
更何況能不能成功還兩說。
太皇太後使了個眼色,她身邊的嬤嬤見狀拍了拍手,兩個楚腰衛鬢的宮女走了出來,弱柳扶風般向慕珍行禮:「見過攝政王妃。」
慕珍挑挑眉,目光轉向上首的太皇太後。
對方不自然地偏過頭,不敢看她:「哀家瞧著這兩個丫頭聰明伶俐,便帶迴去伺候你和清鴻吧。」
伺候慕珍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伺候蕭玠。
至於怎麽伺候,這個意思不言而喻。
慕珍沒那麽大度,以她的性子是絕做不到與旁人共侍一夫的。
更何況,她的母親,她的皇姐,她的五姐姐與她們的夫君都是隻有彼此,珠玉在前,她自然不會想要魚目。
慕珍也沒急著讓那兩個宮女起來,而是慢條斯理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拿帕子擦擦嘴,欠身道:「多謝母後的好意,隻不過攝政王府不會再進外人。」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清鴻曾說,此生絕不納妾,若有違此誓,他願意革去王爺頭銜,將全部身家贈予我,這是他於天下人麵前立下的誓言。如今,母後是想讓他失信於我,失信於天下人嗎?」
太皇太後也早就想好了說辭:「有哪個男人不納妾的?更何況清鴻還是王爺。你真的打算讓他往後餘生隻守著你一人過日子?而且這兩個宮女不過是為他暖床的,待她們生下孩子你想怎麽處置都行。隻要不給名分,便算不上納妾,也不算違背誓言。」
還真是會鑽漏洞。
可是誰讓她遇上的是從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呢。
「哦。」
慕珍笑笑:「不、行」
饒是太皇太後再怎麽喜歡她,此刻也有些惱了:「放肆!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你這是善妒!七出之條你已犯了兩條,哀家完全可以讓清鴻休了你!」
慕珍無所謂地聳聳肩:「請便。」
太皇太後氣得不行全身都在發抖,旁邊的嬤嬤趕緊拍著她的胸口為她順氣,順便勸了勸慕珍:「王妃,您何必呢?方才太皇太後說得也不過是氣話,隻要您給她服個軟,將這兩個宮女帶迴去,您還是尊貴的攝政王妃,誰都動搖不了您的位置。」
那兩個宮女也紛紛哭著給慕珍磕頭:「王妃,能伺候您和王爺已是三生有幸,我們哪敢奢求其他!求求您就收下我們吧!」
好一招以退為進。
慕珍麵無表情地看著腳邊哭得梨花帶雨的兩個美人,又看了眼上麵坐著的太皇太後。
若是今日她不把這兩個宮女帶迴去,明天她善妒的名聲就會傳遍京城,說她連兩個丫鬟都容不下。
太皇太後自以為拿捏到了她的命脈,有些得意:「王妃,隻要你將她們兩個帶迴去,哀家是不會讓清鴻以七出之罪休了你的。」
慕珍要是會被威脅,她就不叫慕珍了。
「哦。」
她踢開腳邊的兩個宮女,起身理了理裙擺:「你最好能讓他休了我。否則隻要我活著,攝政王府永遠別想進外人!」
太皇太後指著她,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反了你了!去,把清鴻叫來,讓他休了這個無賢無德的妒婦!」
「不用叫了。」
身著官服的蕭玠逆光而來,眾人看不清他的神色,但是慕珍知道,他現在不高興,非常不高興。
「母後,您要我休妻問過我的意見了嗎?」
太皇太後不自然地撇開視線,將方才發生的事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清鴻,七出之罪她已犯了三條,無子善妒,不順父母,你且休了她,母後為你尋一門更好的親事。」
蕭玠久久沒有說話。
太皇太後有點拿捏不準他的意思。
半晌,他忽然笑了一聲,笑得讓人脊背發涼:「母後,您真是越老越糊塗了。我和卿卿的日子過得好好的,您非要給我們添堵做什麽?實話告訴您,是我自己不想要孩子,而且我一直在服用能讓男子避孕的藥,所以,不是卿卿的錯,明白嗎?」
太皇太後愣住了:「你…你…你糊塗啊!」
「糊塗?我看真正糊塗的是您。日子是我們自己過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為何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覺得好便夠了。」
蕭玠緊緊握住慕珍的手,正如這些年他們從未放開過彼此:「我再告訴您,我與卿卿過得很好。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生生世世,我隻會也隻能娶她。我的孩子也隻能由她所出,我不會也不可能和旁人生孩子,而且我曾於天下人麵前發過誓,我此生絕不納妾,哪怕什麽通房丫鬟也不會有。母後,您別逼我,若是我與卿卿分開了,我不是自刎就是出家,沒有慕珍的蕭玠就是一具軀殼,您喜歡,盡管拿去。」
他的這一番內心剖白讓太皇太後大為震撼。
她沒想到,蕭家竟然還能出這樣一個情種。
從進來到現在,他的眼裏都是慕珍,連她都不放在眼裏,更別提跪在地上的那兩個宮女了,他或許都沒注意到那兒還有兩個人。
沒有等她說話,蕭玠便牽著慕珍向她行禮,臨走前還敲打了一番:「母後,兒臣不想聽到有關任何不利於卿卿的流言。」
太皇太後的眼神慢慢聚焦。
她看見她的小兒子側首聽著身旁的女子說話,溫柔得與方才判若兩人。
她又聽見女子問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她的小兒子是怎麽說的?哦,他說:「下了朝我去上書房接你迴家,結果宮女告訴我你被帶來了壽康宮,我就趕來了。要是我不來,你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虧。」
「我怎麽可能會吃虧?你都不知道我剛才有多神氣。」
「那迴家你再慢慢告訴我你有多神氣。」
兩人漸行漸遠,說話的聲音也消散在風中。
她看見蕭玠摟上了慕珍的腰。
她又看見許是怕慕珍曬著,蕭玠抬手為她擋太陽。
她還看見蕭玠不知道說了什麽讓慕珍惱得打了他一拳,他卻甘之如飴。
太皇太後苦笑著搖搖頭。
或許,她真的是老糊塗了。
為了有個好狀態,前一晚她義正嚴辭地拒絕了蕭玠同榻而眠的要求,趕他去偏院睡了。
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那時候他隻要撒撒嬌賣賣慘就能糊弄過去。
可是最近他鬧得實在過分了點,慕珍可不想被人看出自己縱欲過度的模樣。
因此,這迴攝政王殿下說什麽她都巋然不動。
總結下來就八個字——
心如止水、沒得商量。
於是,那一夜,攝政王妃難得睡了個好覺,而攝政王殿下卻是睜著眼睛到天明。
據江見真說,那天上朝蕭玠的怨氣比鬼都重,那些進諫的大臣生怕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觸了這位煞神的黴頭。
慕珍可不管這些,她隻覺得沒有蕭玠胡鬧的日子實在是太爽了,心裏盤算著怎麽把他趕去偏院多睡上兩天,讓自個兒鬆快鬆快。
上書房裏,那些皇子公主見她到來,趕緊乖乖坐好。
其實他們並非怕她,而是怕蕭玠罷了。
在這些孩子們眼裏,他們的叔祖父是比父皇還可怕的存在。
慕珍翻開書本,看著下麵烏泱泱的一片人,不得不感慨一句人比人,氣死人。
先帝子嗣凋零,一生也隻不過得了五位皇子,連個公主都沒有。
而安初帝登基不過三年,算上於潛邸生的孩子,共有七位皇子,四位公主。其中適齡啟蒙的皇子有三人,公主有兩人。
再加上這些皇子公主的伴讀,慕珍想,或許再過個幾年,上書房就該擴建了。
思緒迴籠,她專心致誌地講起了書本上的內容。
也不知過了多久,估摸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她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放那些早已等不及的孩子們玩去了。
「叔祖母。」
慕珍還是不太習慣這個稱唿。
她才桃李年華,怎的就成祖母了?
隻能說,蕭玠的輩分太高了。
她蹲下身,努力迴憶著抓著她裙擺的女孩兒是誰:「二公主,你有什麽事嗎?」
「叔祖母,母妃想請你喝茶。」
慕珍又迴憶著她的母妃是誰。
哦,想起來了。
是鄂國公家的庶女,也是在潛邸時的老人兒了。待安初帝登基之後,育有一女的她隻被封了個正四品婕妤。至此,再無晉位。
這位宋婕妤的心思,慕珍怎能不知曉,但她無心參與後宮的紛爭,也怕為自己和攝政王府惹禍上身,所以對於後宮的諸位嬪妃她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盡量平衡各方勢力。
於是,她隻能婉拒了二公主的請求。
對方又可憐巴巴地求了她大半天,見她怎麽都不肯改變主意,隻好作罷。
其實她很想說,有什麽話這位宋婕妤不能親自說,非要借孩子的口告訴她。
難道是想和她打感情牌?
不好意思,她這人是最不吃這一套的,怕是要讓這位婕妤娘娘失望了呢。
——
儲秀宮。
宋婕妤早早地就備好了茶,翹首以盼地等著二公主將慕珍帶來。
「母妃,我迴來啦!」二公主撲進她的懷裏。
宋婕妤心不在焉地摟住她,不停地向她身後張望,再三確認真的沒人跟來之後,才低頭問道:「叔祖母沒跟你一塊兒來嗎?」
二公主將方才發生的事通通告訴了她,並且帶來了慕珍說的一句話:「叔祖母說,求人不如求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個道理宋婕妤怎會不明白?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她長相平平笨嘴拙舌,可以說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優點,在這花團錦簇的後宮裏顯得黯淡無光。
這要她如何求己。
二公主指著下巴:「唔…叔祖母還說,萬事開頭難,隻要有心,隻要肯學,一切都不算晚。」
這話點醒了宋婕妤。
沒錯,一切還不算太晚。
既長相平平,那她就通過妝點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既笨嘴拙舌,那她就學習其他妃嬪說話的腔調。
聖上喜歡什麽,她就去學什麽。
隻要她願意學,有什麽做不到的?
慕珍說的沒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萬事,隻能靠她自己。
——
壽康宮。
慕珍覺得她今日是必須在宮裏喝上一盞茶才能走了。
沒喝上宋婕妤的那杯茶,反倒被太皇太後請來喝茶了。
雖說太皇太後對她還算不錯,但那點微不足道的喜歡根本比不上蕭玠。
更何況,所有的喜歡和耐心都在她三年無所出中被消磨殆盡了。
因為太皇太後心裏著急啊,就連她的孫子都有了好幾個孩子,可她的小兒子成婚三載卻連個孩子的影兒都沒看見,她怎能不急?
她不能看著最疼愛的小兒子絕後。
「阿珍,你和清鴻準備什麽時候要個孩子?」
她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切入主題。
原以為這迴慕珍還是會將話題岔過去,沒想到竟然得到了迴應。
「迴母後的話,我們已經在努力了。」
太皇太後一愣,原本準備好的措辭一句都沒用上:「是麽?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等他們兩個努力要等到什麽時候去?
更何況能不能成功還兩說。
太皇太後使了個眼色,她身邊的嬤嬤見狀拍了拍手,兩個楚腰衛鬢的宮女走了出來,弱柳扶風般向慕珍行禮:「見過攝政王妃。」
慕珍挑挑眉,目光轉向上首的太皇太後。
對方不自然地偏過頭,不敢看她:「哀家瞧著這兩個丫頭聰明伶俐,便帶迴去伺候你和清鴻吧。」
伺候慕珍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伺候蕭玠。
至於怎麽伺候,這個意思不言而喻。
慕珍沒那麽大度,以她的性子是絕做不到與旁人共侍一夫的。
更何況,她的母親,她的皇姐,她的五姐姐與她們的夫君都是隻有彼此,珠玉在前,她自然不會想要魚目。
慕珍也沒急著讓那兩個宮女起來,而是慢條斯理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拿帕子擦擦嘴,欠身道:「多謝母後的好意,隻不過攝政王府不會再進外人。」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清鴻曾說,此生絕不納妾,若有違此誓,他願意革去王爺頭銜,將全部身家贈予我,這是他於天下人麵前立下的誓言。如今,母後是想讓他失信於我,失信於天下人嗎?」
太皇太後也早就想好了說辭:「有哪個男人不納妾的?更何況清鴻還是王爺。你真的打算讓他往後餘生隻守著你一人過日子?而且這兩個宮女不過是為他暖床的,待她們生下孩子你想怎麽處置都行。隻要不給名分,便算不上納妾,也不算違背誓言。」
還真是會鑽漏洞。
可是誰讓她遇上的是從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呢。
「哦。」
慕珍笑笑:「不、行」
饒是太皇太後再怎麽喜歡她,此刻也有些惱了:「放肆!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你這是善妒!七出之條你已犯了兩條,哀家完全可以讓清鴻休了你!」
慕珍無所謂地聳聳肩:「請便。」
太皇太後氣得不行全身都在發抖,旁邊的嬤嬤趕緊拍著她的胸口為她順氣,順便勸了勸慕珍:「王妃,您何必呢?方才太皇太後說得也不過是氣話,隻要您給她服個軟,將這兩個宮女帶迴去,您還是尊貴的攝政王妃,誰都動搖不了您的位置。」
那兩個宮女也紛紛哭著給慕珍磕頭:「王妃,能伺候您和王爺已是三生有幸,我們哪敢奢求其他!求求您就收下我們吧!」
好一招以退為進。
慕珍麵無表情地看著腳邊哭得梨花帶雨的兩個美人,又看了眼上麵坐著的太皇太後。
若是今日她不把這兩個宮女帶迴去,明天她善妒的名聲就會傳遍京城,說她連兩個丫鬟都容不下。
太皇太後自以為拿捏到了她的命脈,有些得意:「王妃,隻要你將她們兩個帶迴去,哀家是不會讓清鴻以七出之罪休了你的。」
慕珍要是會被威脅,她就不叫慕珍了。
「哦。」
她踢開腳邊的兩個宮女,起身理了理裙擺:「你最好能讓他休了我。否則隻要我活著,攝政王府永遠別想進外人!」
太皇太後指著她,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反了你了!去,把清鴻叫來,讓他休了這個無賢無德的妒婦!」
「不用叫了。」
身著官服的蕭玠逆光而來,眾人看不清他的神色,但是慕珍知道,他現在不高興,非常不高興。
「母後,您要我休妻問過我的意見了嗎?」
太皇太後不自然地撇開視線,將方才發生的事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清鴻,七出之罪她已犯了三條,無子善妒,不順父母,你且休了她,母後為你尋一門更好的親事。」
蕭玠久久沒有說話。
太皇太後有點拿捏不準他的意思。
半晌,他忽然笑了一聲,笑得讓人脊背發涼:「母後,您真是越老越糊塗了。我和卿卿的日子過得好好的,您非要給我們添堵做什麽?實話告訴您,是我自己不想要孩子,而且我一直在服用能讓男子避孕的藥,所以,不是卿卿的錯,明白嗎?」
太皇太後愣住了:「你…你…你糊塗啊!」
「糊塗?我看真正糊塗的是您。日子是我們自己過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為何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覺得好便夠了。」
蕭玠緊緊握住慕珍的手,正如這些年他們從未放開過彼此:「我再告訴您,我與卿卿過得很好。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生生世世,我隻會也隻能娶她。我的孩子也隻能由她所出,我不會也不可能和旁人生孩子,而且我曾於天下人麵前發過誓,我此生絕不納妾,哪怕什麽通房丫鬟也不會有。母後,您別逼我,若是我與卿卿分開了,我不是自刎就是出家,沒有慕珍的蕭玠就是一具軀殼,您喜歡,盡管拿去。」
他的這一番內心剖白讓太皇太後大為震撼。
她沒想到,蕭家竟然還能出這樣一個情種。
從進來到現在,他的眼裏都是慕珍,連她都不放在眼裏,更別提跪在地上的那兩個宮女了,他或許都沒注意到那兒還有兩個人。
沒有等她說話,蕭玠便牽著慕珍向她行禮,臨走前還敲打了一番:「母後,兒臣不想聽到有關任何不利於卿卿的流言。」
太皇太後的眼神慢慢聚焦。
她看見她的小兒子側首聽著身旁的女子說話,溫柔得與方才判若兩人。
她又聽見女子問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她的小兒子是怎麽說的?哦,他說:「下了朝我去上書房接你迴家,結果宮女告訴我你被帶來了壽康宮,我就趕來了。要是我不來,你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虧。」
「我怎麽可能會吃虧?你都不知道我剛才有多神氣。」
「那迴家你再慢慢告訴我你有多神氣。」
兩人漸行漸遠,說話的聲音也消散在風中。
她看見蕭玠摟上了慕珍的腰。
她又看見許是怕慕珍曬著,蕭玠抬手為她擋太陽。
她還看見蕭玠不知道說了什麽讓慕珍惱得打了他一拳,他卻甘之如飴。
太皇太後苦笑著搖搖頭。
或許,她真的是老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