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元帝已經病得連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再看旁邊侍疾的皇後,身著華服頭戴鳳冠,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絲毫沒有丈夫即將離世的難過。
「聖上,該喝藥了。」
皇後端起矮幾上的碗,舀起一勺湯藥,吹都懶得吹便喂到嘉元帝的嘴邊,手上的護甲都快戳到他的臉上了。
嘉元帝偏過臉:「不必喝了,朕已經沒幾日好活了。」
皇後放下碗,欣賞著自己才用鳳仙花汁染的丹蔻:「原來聖上都知道了啊。也對,從臣妾做這件事起,便沒打算瞞著您。」
隻見她無所謂地聳聳肩:「聖上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重要嗎?反正發現的時候,朕已經藥石無醫了不是嗎?」
皇後忍不住笑出了聲,仿佛毒蛇吐著信子:「聖上,被枕邊人算計的滋味如何?很早之前,臣妾便在您的吃食中加了點東西。直到如今,您與定王演戲說自己病重,臣妾手一抖,便多加了點,幹脆讓您假戲真做。難為您聰明一世,臨了卻敗在最親近的人手裏。」
嘉元帝抬手遮住了眼沒說話。
皇後也不惱,拿出一卷空白的明黃絹帛和一支禦筆,強硬地掰開他的手:「聖上,你應當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吧。」
「若是朕不寫呢…咳咳…」
嘉元帝劇烈地咳嗽起來,麵色漲紅,唿吸有些不順。
「其實父皇你寫不寫並不重要。」
殿門大開,晉王逆光而來,站在龍榻前麵,居高臨下地盯著他,笑道:「重要的是——傳國玉璽。」
嘉元帝抬眸瞥了他一眼。
這一眼,讓晉王變了臉色,隻見他皮笑肉不笑道:「父皇,兒臣最討厭您這種眼神,像是在看螻蟻般,仿佛兒臣做什麽都不對。」
良久,殿內才響起嘉元帝的聲音,他喚了晉王的名字:「現在收手還來得及,阿燁。」
晉王眸光微閃:「來不及了,父皇。兒臣做的事,天下共誅之。」
「清鴻…」
嘉元帝的話還未說出口,便被他打斷:「父皇還是不要指望皇叔了。在他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我早就將皇宮重新洗牌,換成了我的人,朝中大臣大半都歸順於我,如今的他除了手中的虎符完全就是形同虛設。」
「嗬。」
嘉元帝低頭苦笑:「你很適合做一個帝王。當然,前提是你不是謀朝篡位。」
晉王也露出笑容,像個得到糖果的小孩子般:「這還是兒臣第一次聽到父皇的誇獎。父皇,既然你說兒臣適合坐上那把椅子,那不如將傳國玉璽交與兒臣,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嘉元帝盯了他半晌,吐出兩個字:「沒有。」
晉王笑得有幾分癲狂,甚至鼓起了掌:「說得真好。沒關係,既然父皇如此不識趣,那兒臣隻好親自動手了。」
殿內突然湧入許多侍衛,四處搜尋。
最後,他們都衝著晉王搖了搖頭。
晉王將目光放到龍榻上,嘉元帝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費力地撐起身子,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你不妨來驗證你的猜想。」
遲疑片刻,晉王上前將龍榻從裏到外都摸了一遍,一個角落都沒放過,但還是一無所獲,都給他氣笑了:「父皇,終究還是您技高一籌。」
「比不得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嘉元帝忽然想起自己剛登基的時候。
當年的他為了那個位置弑兄殺弟,如今他的兒子也同樣為了這個位置想要弑父篡位。
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晉王的臉色不大好看,他一腳踹翻殿內的香爐:「父皇,我有的時間陪您慢慢耗。即便沒有傳國玉璽又如何,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他們隻有服從的份。」
言罷,他拂袖而去,皇後也趕緊跟了上去。
嘉元帝躺迴榻上,這一來一迴仿佛耗盡了他的所有力氣。
他盯著頭頂的紗幔,忽然低低地笑出了聲,隨後越笑越響,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因果好輪迴,報應,都是報應。
——
「邊疆急報——」
大齊出兵的消息弄得金鑾殿上的眾人惶恐不安。
蕭玠放下手裏的奏折:「諸位大臣怎麽看?」
下麵站著的朝臣左看右看,最終還是禦史大夫站了出來:「稟定王殿下,微臣認為,朝中上下,唯有您帶兵討伐大齊最為合適。」
不說還好,一說便有許多人紛紛站出來附和。
蕭玠掃視過那些奏請他出征的大臣,久久沒有說話。
那些大臣頂著壓力不敢抬頭,大氣都不敢出。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們才聽到上方傳來輕飄飄的一句:「退朝吧。」
正如沈珍所想,晉王出手準備將蕭玠調離京城了。
去,他是肯定不能去的。
他走了,皇宮就徹底沒有支援了。
但是不去,邊疆沒有得力猛將,大齊想要攻進來簡直是輕而易舉。
進退兩難,真是,好手段。
蕭玠撫摸著禦書房的那把龍椅。
就為了這個位置,不惜與敵國做交易,侵犯自己國家的領土,大燕交到這樣的人手裏,怕是離亡國不遠了。
門外候著的內監進來通傳:「殿下,沈少卿求見。」
這個時候,沈長平來做什麽?
「請他進來。」
內監得了許可便將沈長平迎了進來,順便為他們關上了門,豎起耳朵仔細聽著裏麵的動靜。
「殿下。」
沈長平一開口,蕭玠便示意他噤聲,抬眸看了眼門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拿了紙筆給他。
看來,皇宮比想象中的更不安全。
沈長平心一沉,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兩個字:【我去】。
蕭玠閱後即焚,直至紙張徹底化為灰燼。
他自然知道沈長平說的是什麽事,於是提筆寫下一個字:【危】。
沈長平寫了一個【你】字,又在後麵畫了個叉。
蕭玠正視起麵前的男人,接著寫道:【後果?】。
沈長平迴:【知】。
蕭玠依然心有顧慮:【卿卿】。
沈長平拿筆的手頓了片刻:【無礙】。
蕭玠拿起那張紙置於燭火之上,眼中跳動著明亮的火焰。
沈長平盡量用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話:「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能人異士。」
「打仗,並沒有你想得那麽容易。」
「論武功我確實比不上你。」
沈長平指指腦袋:「論這裏,我未必比你差。」
蕭玠看了他許久,抬手向他見禮。
沈長平也受了這一禮。
兩個男人目光交匯,一切盡在不言中。
據那日門外偷聽的內監說,沈少卿與定王殿下吵得很兇,似乎是為了是否要定王殿下帶兵出征的事。
最後兩人不歡而散,沈少卿走的時候,那個臉色黑得都能滴出墨,而定王殿下也發了好大的火,將案上的奏折全部推到地上。
聽到這個消息的晉王笑意更甚,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結果。
雖說沈國公如今是站在他這邊,但國公府能用的兒子就沈長平一個,日後總歸是要退位讓賢的。
沈長平本就與他不大對付,而且還十分疼愛沈珍,若是沈國公退位…難保他不會失去國公府的助力。
現在好了,沈長平與蕭玠之間生了齟齬,就算沈長平日後不幫他,也不會偏向蕭玠。
至於沈玉,他壓根就沒想過把國公府送給她,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為了穩住她罷了。
一個女人而已,能成什麽事?而且自古以來哪有女子襲爵的道理?
沈長平年少成名,多智近妖,助他上位賣個人情,這難道不比將國公府送給沈玉做玩物劃算多了?
晉王執起茶杯輕抿一口,覺得今晚的茶格外的濃厚醇香。
如今的他已然覺得自己勝券在握,隻待嘉元帝駕崩,他便可以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沒有詔書如何?沒有傳國玉璽又如何?
他的母親是皇後,手持鳳印掌管後宮多年,再加上他的外祖家,他們說誰是皇帝,誰就是皇帝。
他笑得有些得意忘形。
好父皇,兒臣恭迎你,殯天。
再看旁邊侍疾的皇後,身著華服頭戴鳳冠,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絲毫沒有丈夫即將離世的難過。
「聖上,該喝藥了。」
皇後端起矮幾上的碗,舀起一勺湯藥,吹都懶得吹便喂到嘉元帝的嘴邊,手上的護甲都快戳到他的臉上了。
嘉元帝偏過臉:「不必喝了,朕已經沒幾日好活了。」
皇後放下碗,欣賞著自己才用鳳仙花汁染的丹蔻:「原來聖上都知道了啊。也對,從臣妾做這件事起,便沒打算瞞著您。」
隻見她無所謂地聳聳肩:「聖上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重要嗎?反正發現的時候,朕已經藥石無醫了不是嗎?」
皇後忍不住笑出了聲,仿佛毒蛇吐著信子:「聖上,被枕邊人算計的滋味如何?很早之前,臣妾便在您的吃食中加了點東西。直到如今,您與定王演戲說自己病重,臣妾手一抖,便多加了點,幹脆讓您假戲真做。難為您聰明一世,臨了卻敗在最親近的人手裏。」
嘉元帝抬手遮住了眼沒說話。
皇後也不惱,拿出一卷空白的明黃絹帛和一支禦筆,強硬地掰開他的手:「聖上,你應當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吧。」
「若是朕不寫呢…咳咳…」
嘉元帝劇烈地咳嗽起來,麵色漲紅,唿吸有些不順。
「其實父皇你寫不寫並不重要。」
殿門大開,晉王逆光而來,站在龍榻前麵,居高臨下地盯著他,笑道:「重要的是——傳國玉璽。」
嘉元帝抬眸瞥了他一眼。
這一眼,讓晉王變了臉色,隻見他皮笑肉不笑道:「父皇,兒臣最討厭您這種眼神,像是在看螻蟻般,仿佛兒臣做什麽都不對。」
良久,殿內才響起嘉元帝的聲音,他喚了晉王的名字:「現在收手還來得及,阿燁。」
晉王眸光微閃:「來不及了,父皇。兒臣做的事,天下共誅之。」
「清鴻…」
嘉元帝的話還未說出口,便被他打斷:「父皇還是不要指望皇叔了。在他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我早就將皇宮重新洗牌,換成了我的人,朝中大臣大半都歸順於我,如今的他除了手中的虎符完全就是形同虛設。」
「嗬。」
嘉元帝低頭苦笑:「你很適合做一個帝王。當然,前提是你不是謀朝篡位。」
晉王也露出笑容,像個得到糖果的小孩子般:「這還是兒臣第一次聽到父皇的誇獎。父皇,既然你說兒臣適合坐上那把椅子,那不如將傳國玉璽交與兒臣,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嘉元帝盯了他半晌,吐出兩個字:「沒有。」
晉王笑得有幾分癲狂,甚至鼓起了掌:「說得真好。沒關係,既然父皇如此不識趣,那兒臣隻好親自動手了。」
殿內突然湧入許多侍衛,四處搜尋。
最後,他們都衝著晉王搖了搖頭。
晉王將目光放到龍榻上,嘉元帝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費力地撐起身子,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你不妨來驗證你的猜想。」
遲疑片刻,晉王上前將龍榻從裏到外都摸了一遍,一個角落都沒放過,但還是一無所獲,都給他氣笑了:「父皇,終究還是您技高一籌。」
「比不得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嘉元帝忽然想起自己剛登基的時候。
當年的他為了那個位置弑兄殺弟,如今他的兒子也同樣為了這個位置想要弑父篡位。
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晉王的臉色不大好看,他一腳踹翻殿內的香爐:「父皇,我有的時間陪您慢慢耗。即便沒有傳國玉璽又如何,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他們隻有服從的份。」
言罷,他拂袖而去,皇後也趕緊跟了上去。
嘉元帝躺迴榻上,這一來一迴仿佛耗盡了他的所有力氣。
他盯著頭頂的紗幔,忽然低低地笑出了聲,隨後越笑越響,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因果好輪迴,報應,都是報應。
——
「邊疆急報——」
大齊出兵的消息弄得金鑾殿上的眾人惶恐不安。
蕭玠放下手裏的奏折:「諸位大臣怎麽看?」
下麵站著的朝臣左看右看,最終還是禦史大夫站了出來:「稟定王殿下,微臣認為,朝中上下,唯有您帶兵討伐大齊最為合適。」
不說還好,一說便有許多人紛紛站出來附和。
蕭玠掃視過那些奏請他出征的大臣,久久沒有說話。
那些大臣頂著壓力不敢抬頭,大氣都不敢出。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們才聽到上方傳來輕飄飄的一句:「退朝吧。」
正如沈珍所想,晉王出手準備將蕭玠調離京城了。
去,他是肯定不能去的。
他走了,皇宮就徹底沒有支援了。
但是不去,邊疆沒有得力猛將,大齊想要攻進來簡直是輕而易舉。
進退兩難,真是,好手段。
蕭玠撫摸著禦書房的那把龍椅。
就為了這個位置,不惜與敵國做交易,侵犯自己國家的領土,大燕交到這樣的人手裏,怕是離亡國不遠了。
門外候著的內監進來通傳:「殿下,沈少卿求見。」
這個時候,沈長平來做什麽?
「請他進來。」
內監得了許可便將沈長平迎了進來,順便為他們關上了門,豎起耳朵仔細聽著裏麵的動靜。
「殿下。」
沈長平一開口,蕭玠便示意他噤聲,抬眸看了眼門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拿了紙筆給他。
看來,皇宮比想象中的更不安全。
沈長平心一沉,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兩個字:【我去】。
蕭玠閱後即焚,直至紙張徹底化為灰燼。
他自然知道沈長平說的是什麽事,於是提筆寫下一個字:【危】。
沈長平寫了一個【你】字,又在後麵畫了個叉。
蕭玠正視起麵前的男人,接著寫道:【後果?】。
沈長平迴:【知】。
蕭玠依然心有顧慮:【卿卿】。
沈長平拿筆的手頓了片刻:【無礙】。
蕭玠拿起那張紙置於燭火之上,眼中跳動著明亮的火焰。
沈長平盡量用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話:「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能人異士。」
「打仗,並沒有你想得那麽容易。」
「論武功我確實比不上你。」
沈長平指指腦袋:「論這裏,我未必比你差。」
蕭玠看了他許久,抬手向他見禮。
沈長平也受了這一禮。
兩個男人目光交匯,一切盡在不言中。
據那日門外偷聽的內監說,沈少卿與定王殿下吵得很兇,似乎是為了是否要定王殿下帶兵出征的事。
最後兩人不歡而散,沈少卿走的時候,那個臉色黑得都能滴出墨,而定王殿下也發了好大的火,將案上的奏折全部推到地上。
聽到這個消息的晉王笑意更甚,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結果。
雖說沈國公如今是站在他這邊,但國公府能用的兒子就沈長平一個,日後總歸是要退位讓賢的。
沈長平本就與他不大對付,而且還十分疼愛沈珍,若是沈國公退位…難保他不會失去國公府的助力。
現在好了,沈長平與蕭玠之間生了齟齬,就算沈長平日後不幫他,也不會偏向蕭玠。
至於沈玉,他壓根就沒想過把國公府送給她,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為了穩住她罷了。
一個女人而已,能成什麽事?而且自古以來哪有女子襲爵的道理?
沈長平年少成名,多智近妖,助他上位賣個人情,這難道不比將國公府送給沈玉做玩物劃算多了?
晉王執起茶杯輕抿一口,覺得今晚的茶格外的濃厚醇香。
如今的他已然覺得自己勝券在握,隻待嘉元帝駕崩,他便可以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沒有詔書如何?沒有傳國玉璽又如何?
他的母親是皇後,手持鳳印掌管後宮多年,再加上他的外祖家,他們說誰是皇帝,誰就是皇帝。
他笑得有些得意忘形。
好父皇,兒臣恭迎你,殯天。